奉明茂
在我的身邊,有一批這樣的老師,他們溫文爾雅,做事不緊不慢,似乎有些“陽氣不足”。我私下將這種類型的教師稱之為“婉約派”教師。去年,因學校擴班,一批“婉約派”教師被安排做班主任,一個學期下來,全校的“優(yōu)秀班級”“文明班級”絕大部分在這些“婉約派”班主任所帶班級中產生,讓我們不得不刮目相看。細察起來,我覺得他們有以下幾點共同的做法。
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
“婉約派”班主任安排學生做事時,很少對學生指手劃腳,也不會在學生面前扯破喉嚨大聲叫喊,而是對學生進行慢條斯理的講解,把學生當成平等的主體,和顏悅色、輕言細語地引導他們:該怎么做才會做得更好。很多時候他們參與到學生中一起勞動,對學生衛(wèi)生做得不滿意的地方,自己悄悄拿起掃把將它打掃干凈,并經(jīng)常與班干部一起去寢室、班級公共衛(wèi)生區(qū)等地方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親自動手解決。一個班主任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我們對學生既要‘言傳,也要‘身教,如何身教?就是自己要多帶頭做事?!蔽矣X得這位班主任講得很好,他的做法體現(xiàn)了為人師表的作風,體現(xiàn)了“婉約派”班主任治班的思想內涵。
怒其不爭不如促其奮爭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個班幾十個人,自然也有各種各樣的學生,慵怠松懈、拖沓散慢者有之,頑固不化、執(zhí)迷不悟者有之,上課對老師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者亦有之。面對這些學生,我們很多班主任怒其不爭卻又束手無策,罵了氣了學生依然還是那個樣子。而在“婉約派”班主任眼中,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玉石,是可以雕琢的,他們真誠關愛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后進生。后進生在他們眼里只是暫時的,他們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動悄悄地幫助他們,不斷鼓勵他們上進,有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個“婉約派”班主任講了這么一個例子:他班上一位英語水平很一般的同學,要報名參加電視臺組織的少年英語才藝大賽的預選賽,可班主任已定好了兩個名額。面對這位英語不怎么樣的學生,看到她熱情有加,該班主任沒有給她潑冷水,而是跟她說:“我們班已上報了兩名同學的名單,學校要求每班只能報兩人。不過,你也不妨好好準備一番,如果有人因意外不能上場,你就去替補?!边@位學生聽了班主任的話,就非常認真地準備了一段時間。后來,雖然參賽的同學沒有出現(xiàn)意外,這位學生沒能替補上場,可她學習英語的熱情依然高漲,后來在班主任的鼓勵下,英語口語進步很大。想方設法“促其奮爭”是“婉約派”班主任經(jīng)常用的招數(shù)。
嚴厲教化不如故事感化
如果有學生嚴重違反班紀班規(guī),很多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要么聲色俱厲,對其一通狠狠批評,要么大道理連篇,從理想前途、人生觀等方面進行教育,老師講得口干舌燥,學生卻并不買帳,甚至聽而不聞。“婉約派”班主任很少在學生面前大發(fā)雷霆,不管事件影響的后果如何,他們始終保持著一張“陳忠和式”的笑臉?!巴窦s派”班主任大多很會講故事,他們對學生的教育很少就事論事,而是旁征博引,運用一個個內涵豐富的小故事去啟發(fā)學生,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如在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中,他們會講“狼來了”“曾子殺豬”“一諾千金”的故事;在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教育時,他們會講“鑿壁偷光”“臥薪嘗膽”“懸梁刺股”等故事。他們講的故事很有針對性,很有感染力,這些故事或給人啟迪,或催人奮進,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
“婉約派”班主任治班的招數(shù)有很多,其實,其成功之處正是緣于一種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對學生的真切關懷。其表現(xiàn)出來的行動,是一種深思熟慮后的穩(wěn)健之舉,初看其“陽氣不足”,實為一種對人對事的豁達胸懷的表現(xiàn)。
(作者單位:湖南郴州市五嶺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