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開
成語的意義是相對固定的,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人們選用成語時也會做相對的加工改造,比如臨時放棄該成語的原本內(nèi)涵,靈活改變成語的用法,使成語有機地融入語言情景之中。這種用法稱之為成語的活用。成語活用,給語言帶來迷人的魅力,給文章增添無限的情趣。常見成語活用的方法主要有:
一、本義返源
偏離其通用的比喻義、引申義,回返到它的語源義(字面義)。例如:
①在一個座談會上,有幾位同志為鬼戲鳴不平,說是神戲上演了,所謂妖也上舞臺了,惟獨鬼戲未見登場。一位同志脫口而出:“這叫做神出鬼沒。”
“神出鬼沒”是指出沒無常,捉摸不定。但這里是按字面意義來運用的,賦予它“神仙戲出現(xiàn)了,鬼戲還沒上舞臺”的新義,非常巧妙。
②火成巖誕生于“水深火熱”之中,經(jīng)過大水和烈火的鍛煉,生成一身堅強的筋骨。
“水深火熱”是比喻人的處境極端困苦,無法生存下去。在這里是用其原義,形象揭示了火成巖形成的環(huán)境特點。
二、拆開解釋
就是故意把成語原有的結(jié)構(gòu)拆散,改變它原有的固定形式,使其原有的整體性意義發(fā)生根本性逆轉(zhuǎn),從而產(chǎn)生一個新的意義。例如:
①1945年,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同國民黨談判。他總是把國民黨代表的謬論駁斥得體無完膚。一次,氣急敗壞的國民黨代表暴跳如雷,大聲吼叫:“這是什么國共談判?我們簡直是在對牛彈琴!”周恩來聽后淡淡一笑,慢條斯理地說:“對!牛彈琴?!?/p>
周恩來巧用標點符號,反唇相譏,令人折服。
②“我們單位雖然取得了點滴成績,但我們的很多做法還不成熟,不足為訓。還請各位專家多多指正?!薄安?足為訓?!?
專家巧用標點,反彈琵琶,將“不足為訓”這一成語拆開解釋,使其原義發(fā)生了戲劇性逆轉(zhuǎn),既充分肯定了對方的做法值得推廣,又顯得幽默風趣。
三、色彩改變
改變成語的感情色彩,貶褒異趣,幽默有力。例如:
①二樓三樓,廠長書記;四樓五樓,親戚關系;工人階級,頂天立地。
“頂天立地”褒詞貶用,指工人的住房是在干部、關系戶都不要的最高、最低的樓層,有力諷刺了住房分配的不正之風。
②甲:奧運會期間,誰最貪得無厭?乙:跳高運動員!他們總是得寸進尺。
“得寸進尺”貶詞褒用,形象表現(xiàn)了跳高運動員頑強進取的拼搏精神。
四、語序變換
調(diào)換成語的語素位置,使句子結(jié)構(gòu)勻稱,賦予成語新的意義。例如:
①下午兩點多鐘,兩人回來,頭垂氣喪,精疲力竭。
將“垂頭喪氣”改變了語序,與“精疲力竭”保持結(jié)構(gòu)上的對稱,使語句節(jié)奏增強,鏗鏘有力。
②無論從舊道德,從新道德,只要是損己利人的,他就選挑上,自己背起來。
“損己利人”是由成語“損人利己”易序而成,很好地概括了革命作家柔石作為一個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高尚情操和高貴品質(zhì)。
五、據(jù)境換字
改變成語中的某個字,表達出新的意思,增強語句的表現(xiàn)力。例如:
①廣開才路,不拘一格選人才。
“廣開才路”是“廣開言路”的換字,新穎別致,令人耳目一新。
②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
這里將“好吃懶做”的“吃”改換成“喝”,突出地表現(xiàn)了孔乙己好逸惡勞、嗜酒如命的性格。
六、意義翻新
抽去成語的原義,賦予其新義。例如:
①“對牛彈琴”這句話,含有譏笑對象之意思。如果我們除去這個意思,放進尊重對象的意思,那就只剩下譏笑彈琴者這個意思了。為什么不看對象亂彈一頓呢?
此句賦予“譏笑彈琴者”這一新意,被譏笑者由聽琴者變?yōu)閺椙僬?深刻而又風趣地闡明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要看讀者的道理。
②有些“五官端正”的干部,他們嘴不饞,不白吃白喝;手不長,不多占多拿;腿不懶,不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耳不偏,不聽信片言之詞;心不邪,不損公謀私。
“五官端正”原是形容人的面孔生得眉清目秀。作者將“五官”的“官”斷取出來,換義為做官的“官”,將“端正”換義為“正派”,用來贊譽作風清廉、為人正派的官員。
七、嵌入語素
在成語中嵌入別的語素,使句意更加明白突出。例如:
①各個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革命必然會有某些不同的特點,但這是大同中的小異。
“大同中的小異”是成語“大同小異”的擴展,突出強調(diào)了“小異”,使句意的重點突出鮮明。
②這算是宣紙的故事,也是后來魯迅先生所說的拋宣紙之磚,引木刻之玉的“引玉”的開端吧。
“拋宣紙之磚,引木刻之玉”,是給成語“拋磚引玉”嵌字鑲詞。
八、節(jié)縮簡化
對成語簡化,使語句顯得精練簡潔、含蓄幽默。例如:
在改革開放的年代里,我們要走出“井底”,告別“桃源”,投身新時代的洪流中去。
句中將“井底之蛙”、“世外桃源”簡化為“井底”、“桃源”,給人一種明快雋秀、豐腴融洽美的感受,令人叫絕。
九、一語雙關
利用成語的本義及比喻義,使語句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例如:
以工代賑的項目是疏浚蘇州城里的小河浜,這個工作很辛苦,但也很有意義。舊社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污泥濁水,我們要把濁水變清流,使這個東方的威尼斯變得名符其實。
句中的“污泥濁水”一語雙關,既指河浜中的污泥、濁水,又比喻舊社會遺留下來的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動的東西。
十、臨時借用
賦予成語臨時義,意義嶄新,妙趣橫生。例如:
①有位老教授對自己的生活自我解嘲說:“已屬顛倒黑白之年,處于水深火熱之中?!?/p>
在這里,“顛倒黑白”指年老了黑發(fā)變白,白齒變黑;“水深火熱”指嗜好喝茶,煙火不離。語言幽默詼諧,生動有趣。
②日本新劇先驅(qū)者小山內(nèi)薰先生,親友幫他整理藏書時,發(fā)現(xiàn)好多書本里都夾有鈔票,那是小山內(nèi)薰先生為逃避夫人耳目而藏匿的私房錢,可能是藏后日久遺忘的。為此,他的親友只好一本書一本書一頁書一頁書地翻閱,以免疏漏。等所有藏書都仔細搜查出許多鈔票之后,才將小山內(nèi)薰先生的藏書賣給舊書店。故人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真的沒有騙我們。
“開卷有益”本指只要讀書就有好處,這里成了“打開書本便得到了好處——鈔票”。
(作者單位:英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