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功
摘 要: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究課標的具體要求,將這些要求變成“本課書學習可以完成的具體任務,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以進行監(jiān)控的具體行為指標”——實現(xiàn)“課標要求”在文本教學中的具體化。
關(guān)鍵詞:教學設計;課標要求;課堂教學;具體化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010X(2009)09-0062-02
進行教學目標設計,是教師教學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進行教學流程安排、環(huán)節(jié)設計、方法選擇的依據(jù)。每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總要進行目標設計,但很多教師在設計能力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朗讀目標、語言教學目標等時,出現(xiàn)表述籠統(tǒng)、難于操作、難于把握學生發(fā)展提升程度的問題,導致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教師認真研究課標的具體要求,將這些要求變成“本課文學習可以完成的具體任務,學習過程中可以進行監(jiān)控的具體行為指標”——實現(xiàn)“課標要求”在文本教學中的具體化。
這里介紹一個個案,是教師在充分解讀文本基礎上所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針對課程標準關(guān)于五六年級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應先做如下的思考:
課標要求的第一條是“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讀正確是讀得流利、有感情的最基本要求,更是體會文本內(nèi)容、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礎。讀不正確,一切無從談起。
針對《我的母親》這篇文章,學生在讀的時候,會遇到哪些問題?生字生詞且不必說,單說說容易錯的地方:第二自然段“我是‘老兒子”中“老”可能強調(diào)不夠?!拔疑聛?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眼看她的老兒子”這句中的逗號可能容易被學生忽略掉。第五段涉及到“他寧吃虧,不斗氣?!敝小皩帯笔莻€多音字,在這里應讀四聲“寧”,第六段中“可是,在這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他不慌不忙,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敝械摹皺M”字應讀二聲。第七段中“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難”字該讀“二聲”。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敝虚g的逗號要讀出來停頓。文章結(jié)尾處的“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這里的停頓、問號、感嘆號都要讀正確。
再來看流利,如果學生能把文章讀正確,流利就是一個多讀的問題了。
有感情,這個要求對學生來講就有一定的難度了。這不僅需要學生在自己讀書時調(diào)動各種各樣的讀書方法,同時也需要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不斷體會,只有在真正弄懂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的基礎上,才能讀出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這應該是本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比如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币堰@句讀出感情來,就一定得聯(lián)系起當時母親已經(jīng)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來,把作者的擔心、掛念理解到位,并指導學生讀出作者的擔心、掛念語氣。
第二條是“默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這一點,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出要求,使學生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中明確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第三條是“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情感色彩?!?/p>
本文作者在介紹母親的特點的時候,許多關(guān)鍵處的語言都需要進行這樣的訓練。
第四條是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guān)詞句的內(nèi)涵,體會其表達效果。比如第11段中“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本渥又腥齻€怕字連用,體會到了什么?在反復的引導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出三個怕字連用,一次比一次表達的情感更加深刻,突出表達老舍對母親的擔心與掛念。
第五條是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本課是回憶性文章,作者用了“順敘”的方法,從“生下作者”寫到作者長大,寫到作者上學,寫到作者參加工作,每一個階段都表現(xiàn)了母親對子女深深的愛;最后寫母親死去,從而那種掛念、悲傷、懷念的情感非常自然地表達出來,讓讀者隨著作者一起被母親感動,跟作者產(chǎn)生了共鳴。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材料按照這樣的順序安排所起的重要作用。
閱讀要求的第七條寫到: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jié),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這就要求學生讀文后,能夠描述母親是個怎樣的人,然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受到母親優(yōu)秀品質(zhì)的感染,受到老舍情感的感染,從而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體會母親的不易,更加珍視所擁有的親情。了解梗概,需要學生對作者介紹的各個階段進行概括,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表述。
第八條是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jù)需要搜集信息。
相對本課,就要安排學生搜集有關(guān)老舍的介紹以及文中所提到的歷史背景。
第九條是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這篇課文沒有涉及到“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特殊區(qū)別。但是文中有幾處的用法與一般情況不太一樣,在表情達意中起了特殊作用。因此,教學中可以重點去分析這里用逗號的作用:“我生下來,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眼看她的老兒子。” “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p>
第十一條是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這一點正好可以結(jié)合本單元“老舍”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搜集資料,了解老舍。
經(jīng)過了上面分析之后,老師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搜集老舍生平簡介以及其他自己感興趣的與老舍相關(guān)的資料,整理成一二百字的小文,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及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2.在預習中,通過自學的方式,正確認讀課文中的10個生字,掌握13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能通過查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實際、問身邊其他人等方法理解詞語:出閣、屠戶、布襪、油燈、銅活、夾竹桃、學徒、搓土、刮痧、絞臉、陽歷、舊年、籌錢、疑慮、敷衍、感化等詞語。
3.了解課文按時間順序敘述的方法,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揣摩文章所表達的老舍對母親的摯愛、感激和懷念之情。
4.默讀課文,練習抓住重點語句,在與上下文、與時代背景的聯(lián)系中整體地感悟母親形象,感受母親的美好品質(zhì),分析作者在表達情感時所采用對比、比喻等語言描寫形式,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摯愛、感激和懷念之情,體會作者所一直強調(diào)的“母親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從而使學生更加珍視自己所擁有的濃濃親情。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這一點要在不斷地帶領學生品味語言的過程中使學生不斷提高感情朗讀的水平,讀出母親對兒女的付出、理解和關(guān)愛,讀出作者對母親的摯愛、感激和懷念。
6.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拓展閱讀或欣賞,拓展知識面,提高文學素養(yǎng),同時提升對親情的珍視。
經(jīng)過這樣的對應性思考之后設計出來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具有了“行為——目的”的針對性,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達成情況才能成為“可以把握”的具體指標。目標具體化,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責任編輯 王開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