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來源靠俄共 花銷太大難維持
彭 華
1920年7月30日,列寧(左四)與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會談。
1919年3月,在列寧領導下,第三國際即共產國際成立,總部設在莫斯科,世界革命的歷史翻開了新篇章。據(jù)俄羅斯《絕密》雜志披露,根據(jù)創(chuàng)始人最初的設想,共產國際對各國入會共產黨提供經費資助,但后來因種種原因,對外資助難以為繼,被迫終止。
用珠寶作經費
由于手頭缺錢,共產國際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后,便向俄共(布)求助。列寧、季諾維也夫和托洛茨基非常慷慨地答應了這一請求。
1919年3月,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就獲得了100萬盧布;5月,獲贈300萬盧布;再往后,撥款金額猛增至1000萬盧布。
因外國現(xiàn)鈔有限,值錢的東西時常被俄共(布)拿上場,其中珠寶首飾比例最高。翡翠、紅寶石、藍寶石或鉆石都有,重量從5至50克拉不等。布爾什維克人無法準確估計它們的價值,只能憑肉眼大略估價。例如,列寧派秘密特使托馬斯(雅科夫·賴希)為德國共產黨帶去了一批寶石,史料中說它們值30萬盧布。但據(jù)托馬斯回憶,他從克里姆林宮金庫里提走的是“一整箱”寶石,實際上價值連城。
由于遭到不少敵對國家封殺,珠寶通常只能秘密偷運出境,它們被藏在鞋底、行李箱底部,或是藏在果醬、蜂蜜罐頭里。共產國際一些辦事員有時對托付的珠寶漫不經心,因而造成不小的損失。1919年,一個名叫博羅金的共產國際工作人員攜帶珠寶前往美國,因疑心自己受到特務跟蹤,將手提箱交給了一名同行的奧地利女人,請她幫忙帶往芝加哥,結果在斯德哥爾摩被盜走一個珠寶箱。甚至有時候因貪財心起,共產國際的代表會連同寶石一起消失。
一些代表用補貼換黃金
1920年,為加強資金管理,共產國際成立了撥款預算委員會。但僅憑現(xiàn)存資料無法弄清共產國際每年要花掉多少錢,一是在正式預算外還有補充撥款,再就是共產國際的開銷有公開的和秘密的兩本賬。
1921年六、七月間,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會后蘇俄財政人民委員部副委員阿爾斯基了解到,不少與會代表竟把部分返程路費私自換成了盧布,并在市場上購買黃金。
少數(shù)外國共產黨人用共產國際的錢購買黃金一事,盡管蘇俄政府十分反感,但為了避免鬧出國際丑聞,沒有扣留任何人。收到阿爾斯基和共產國際聯(lián)絡局局長皮亞特尼茨基的材料后,俄共(布)書記莫洛托夫悄悄將它們鎖進了秘密檔案柜。據(jù)皮亞特尼茨基證實,共產國際為了杜絕私換黃金和白銀的現(xiàn)象,后來改成在代表們臨行前一天發(fā)放資金,讓他們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其他交易。
據(jù)皮亞特尼茨基的一份記錄透露,之所以給代表們提供如此大筆的費用,是因為許多代表要穿越不少國家,并且許多人還遭到通緝,他們只能假扮成出手闊綽的有錢人,錢少了肯定玩不轉。
1920年,共產國際動用自有資金創(chuàng)立了一系列組織機構和學校,包括青年共產國際、國際列寧學校以及三所共產主義大學等。這些機構成立后,共產國際的開銷又有了大幅增加。
共產國際雖然提供了大量經費,但各國革命運動的消耗也很大。例如,在1921年2月,托馬斯把2500萬馬克和價值3700萬盧布的珠寶帶到了德國。但到了1921年6月,這筆資金已經被花得分文不剩。
勒緊褲帶支援世界革命
1921年,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地區(qū)和烏克蘭等地方,出現(xiàn)了一場大饑荒。按照列寧的提議,共產國際呼吁各國工人省出一天的工資,以賑濟災民,但應者寥寥。當時很多國家的共產黨無力籌資。
雖然如此,布爾什維克領導人仍大力支援世界革命。在大荒之年的1922年4月,俄共政治局為共產國際撥款40萬金盧布,但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不斷接到國外來信,各國共產黨的錢袋告急,紛紛希望共產國際慷慨解囊。因為大部分資金用在了宣傳、組織集會和罷工、購買以及運輸武器方面,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呼吁大家不要吝惜金錢。
據(jù)稱,列寧曾對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書記處成員巴拉巴諾夫說:“不要吝嗇,花它個幾百萬、幾千萬吧!”
當時,布爾什維克人相信,歐洲革命運動的勝利已經唾手可得,然而令他們深感困擾的是,共產國際的資金始終捉襟見肘。在1922年3月,托洛茨基堅持要盡快出售從教會沒收的珍寶:“對我們來說,用這批珍寶在1922-1923年賣得5000萬,要比在1923-1924年賣7500萬更重要。歐洲無產階級革命哪怕在一個大國到來,都會對珠寶市場帶來影響,因為工人會將其沒收,資產階級會拼命拋售,因而結論是,我們必須盡快出手?!?/p>
特派員被疑私吞錢款
1921年9月,聽說共產國際個別人有經濟問題,列寧在一封告境外黨員的密信中表示,對于揮霍金錢、貪圖享樂、隱瞞賬目的人,將以盜賊和叛徒論處,開除黨籍,并在報上公開曝光。
德國共產黨是資金消耗大戶,負責德國工作的托馬斯深得列寧和共產國際領袖季諾維也夫的信任,但賬查到柏林也發(fā)現(xiàn)了重大問題。據(jù)皮亞特尼茨基證實,從1921年8月起,托馬斯就停止向預算委員會遞交報表,企圖蒙混過關。
1922年2月,當皮亞特尼茨基抵達柏林進行調查時,托馬斯對一筆800萬馬克的錢款遮遮掩掩。次年2月,托馬斯來到了蘇俄。在就托馬斯問題召開的會議上,共產國際執(zhí)委會定出調子:“鑒于托馬斯的解釋不令人滿意,其對待無產階級資金的態(tài)度十分輕率,其在財務上缺乏信任,因此建議共產國際不宜讓其再接觸錢款?!?/p>
由于許多賬目查證困難,托馬斯案一直沒有個明確說法,但大量的爛賬卻是有目共睹的,托馬斯從此受到冷遇。1925年,托馬斯在莫斯科已無立足之地,后來他去了德國。納粹上臺后托馬斯移居美國,據(jù)說他在那里從未缺過錢。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共產黨費用越來越大。共產國際1923年的正式預算為219.65萬金盧布,而1928年則提高到了636.8萬金盧布和22.5萬美元。根據(jù)粗略估算,共產國際頭10年獲得的資金為3000萬紙盧布、3100多萬金盧布、價值6300萬盧布的珠寶、約2億馬克以及數(shù)百萬的里拉和克朗。
到上世紀30年代,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共產國際檢查委員會進行了海外大審計。相關文件至今還沒有披露,不知是否與此有關,1935年,共產國際對外國共產黨的資助正式結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