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詩
關鍵詞:鉛球 技術 教法
1.前言
背向滑步鉛球教學,是我院體育教育專業(yè)田徑教學大綱的重點教學內容,也是每位學生所必須掌握的田徑技術項目之一。此前大部分學生都從未接觸過這一技術,對此顯得較為陌生。隨著田徑術科教學的不斷改革,教學時數相應縮短,這就面臨著一個新的問題,如果繼續(xù)采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其教學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障,這是每個田徑教師所不可回避的教學研究課題。為此,我們在2002級三個本科班的鉛球普修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了完整教學法、分解向完整過渡式教學法以及完整教學結合輔助練習的教學方法對此進行了教學效果的比較,旨在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以適應當今教學改革的需要。
所謂完整法是指教學過程中不分部分與段落完整地學習與練習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其優(yōu)點:整體用力效果好,且動作連貫。分解向完整過渡式教學法則是將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術,根據技術動作的力學、解剖學特點,合理地分成幾個或若干個獨立的部分或段落,逐個進行學習與練習,最后達到完整掌握動作技術的教學方法,其優(yōu)點:教學層次比較清楚,技術動作比較細膩、精確。教學中如能正確使用這兩種方法,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均能在鉛球技術教學中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以我院體育系2002級三個班的男生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教學分組,實驗共分3個組,第一組:10241班采用分解向完整過渡式教學法(簡稱分合式教學法);第二組: 10242班采用完整教學結合輔助練習的教學方法;第三組:10243班采用完整技術教學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體育教育學原則、體育教學方法、田徑經驗論等。
2.2.2 實驗法
(1)教學分組:實驗前,三個班均進行原地推鉛球測試,分別從各班選出20名成績水平相差不大者為實驗對象,以確保實驗的有效性。
(2)實驗時間:2003年10月15日--2003年11月28日共12學時。
(3)實驗內容:背向滑步推鉛球。
(4)實驗實施:三個班均由同一教師任課,分別采用三種不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驗,并在相同的教學時數內完成同一教學內容,其考核由另外3名教師采用同一標準進行技評、達標。
2.2.3 數據處理方法
將所測數據進行歸類并作統(tǒng)計處理,對處理后的數據再作統(tǒng)計學顯著性檢驗。所有數據處理均在586微機上進行。
2.2.4 歸納法
對實驗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
3.結果與分析
經過12個學時的技術教學,學生的鉛球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1 將分合式教學與單純完整教學后的技評、達標情況進行對照,統(tǒng)計結果顯示,P>0.05,說明完整教學組與分合式教學組在技評、達標以及最后總成績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我們可以認為這兩種方法的教學效果基本相同,屬于同一類型。
結果分析:教學前,大部分學生尚未接觸過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所以在技術教學上都是從零開始的。在教學中采用單純的完整技術教學,并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一次性學好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其難度較大,雖然動作比較連貫,但技術上不夠細膩顯得較為粗糙。因此,在短時間內將很難掌握并完成高質量的背向滑步推鉛球完整技術。
采用分合式教學法,從掌握技術的角度看,似乎降低了學習難度,但由于分解后的技術動作都是以獨立形式出現的,其用力過程往往靜態(tài)大于動態(tài),局部用力多于整體用力,所以在向完整技術教學過渡時,難免會導致其他問題的出現,反而使教學過程變得復雜化了。因此,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好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也有一定難度?;谶@一結果,可以認為上述兩種教學方法在短時間內其教學效果沒有太大區(qū)別,可以視為同一類型。
3.2 如果將上述兩個教學組視為同一類型,將其與完整結合輔助練習的教學組進行教學效果比較。其統(tǒng)計結果顯示,P<0.05,說明采用完整結合輔助練習的教學組其教學效果明顯好于以上兩種方法。
分析其原因,我們認為,上述兩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正好相反,如能得到有機的結合便可起到互補作用,對此,采用完整教學結合輔助練習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化解兩者之間的不足,同時,又可綜合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使完整技術教法的動作技術連貫性與分合式教法的動作技術準確性得到有機的統(tǒng)一,因而采用這一方法的教學組無論是動作考核的技評,還是鉛球成績的達標或是總體成績,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實踐證明,教學中如能合理地運用完整教學與輔助練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也順應了當今教學改革的需要。
4.結論與建議
4.1完整教學與分合式教學是目前術科教學中常用的技術教學方法。在背向滑步推鉛球技術的教學中,單一使用任何一種方法時,其教學效果相當,且成績一般。
4.2在綜合完整教學法與分合式教學法優(yōu)點的基礎上,采用完整與輔助結合的教學方法在鉛球技術教學中能夠做到揚長避短,其教學效果明顯好于其他兩種方法的獨立使用。
4.3建議在田徑其他術科技術教學中再作進一步嘗試,以驗證其方法的合理性。
作者單位:南京體育學院體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