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圓圓
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與文本對話就是課前教師鉆研教材,把文本讀懂讀透。國家課程標準小語實驗教材蘇教版主編張慶說:“教師的任務是把文本介紹給學生,促使學生直接面對文本,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對話,交流感情?!蹦敲?教師如何才能做到與文本充分地對話呢?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理清主線,正確把握文本
任何一篇課文都有作者所想表達的一個意愿,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隱含文中。從微觀上講也就是說每一篇教材都有其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對文本的把握要正確,對目標的定位要準確,應該有一根主線貫穿,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走向,不是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這個主線是一個綱,抓住它能拎起整篇課文。這樣的教學,才不會使學生的學習偏離文本的價值取向,才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運用,也能為學生爭取更多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書,去研究,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每篇教材的對話中有所提高。
因此,為讓學生與文本有效對話,在備課時,教師就要與文本對話,正確把握文本,充分利用、開發(fā)教材的教育因素,理出一條清晰的教學思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和情感的熏陶。
二、充分讀書,感悟人文內涵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其間隱藏著作者生命意識的律動,燃燒著作者愛與恨的情感,交織著作者悲與喜的感受,低回著作者對人生悲歡離合的傾訴,表現著作者追求正義與真理的吶喊。它們對學生情感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有的作品令學生終身難忘,一輩子受用。怎樣才能讓學生感悟到其中的人文內涵呢?記得袁教授說過:要學生有感受,教師首先要有感受;要學生能體驗,教師要首先能體驗;要學生動情,教師要首先動情。因此,教師必須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充分發(fā)掘文本的潛在價值,解讀其負載的文化思想內涵,把握作者語言特點和運用語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提取文本中的養(yǎng)分,與教材拉近距離,與之親和,與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近,產生共振共鳴,這樣才能把學生帶入文本,讓學生感悟到課文蘊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因此,在課前,教師就要充分地讀書。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教師也一樣,只有通過讀,走進文章里去,才能觸摸到文章的脈搏,才能與文章內容、思想、感情產生共鳴。
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我備課沒有什么訣竅,就是那么翻來覆去地誦讀、默想,當讀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讀出文章的妙處(小到一個字、一個詞、一個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結構、文章立意),讀出自己的驚喜時,我便敢走進課堂。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妙之處,而且都可以從讀中去發(fā)現?!?/p>
在楊明明老師的那篇《與生命對話》的文章中也這樣寫道:有這么一篇教材,讓一位執(zhí)教老師激動,她說:“我總覺得這篇文章太美了,它美麗得使我不敢落筆寫教案。我準備用一個晚上,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先好好地讀讀這篇文章,用心讀,用心記,把它背下來?!缓?我可以充滿自信地走上講臺,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一起品味。”這位可愛的老師因為充分地讀書,與文本有了成功的對話,才帶著滿腔熱情走進教室,走到孩子們身邊,與孩子們一起進入課文描寫的意境中。
三、換位思考,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教要以學生的學習為最終目的。因此,教師與文本的對話不是單純的自我理解和賞析,而是為了指導學生的閱讀而讀。教師一定要全面調查和了解學生的學情,這種調查和了解必須是整體和綜合的,要了解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全面考察本班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然后,以學生現有知識經驗、心理發(fā)展水平為立足點輔之以教師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引導學生對文本所要傳遞的知識、思想、情趣進行思考、感悟,從而達到掌握知識,發(fā)展思維、啟迪智慧、交融情感,獲得審美體驗的目的。所以,教師要學會換位思考,時時處處替學生著想,把自己的閱讀思路轉化為學生的閱讀思路,把自己的閱讀行為轉化為課堂上的導讀行為。
例如教學《少年閏土》中“我”與閏土親密交往的幾個自然段,教師讓學生仔細讀自己喜歡的內容,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也可以采用“我”與閏土對話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給大家聽。這樣引導,學生立刻活躍起來,有的有感情地誦讀起來,有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相關的圖片資料與大家分享,有的津津樂道捕鳥的方法和保護鳥類的意義……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大大地調動起來,與教師對話的欲望也更強烈。如果在課前不吃透教材,沒有把自己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對自己的對話對象沒有深入地了解,能做出這樣的引導嗎?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策劃者。這就要求教師先要潛心與文本進行對話。只有教師正確理解了文本,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價值意義,正確把握文本的人文內涵,設計出更新更符合學生的教學思路,教學時才能有的放矢,以真情感動學生,更好地服務于學生。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烏牛仁浦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