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文紅
“習慣篇”呈現(xiàn)于教材的開篇,是蘇教版小語教材的一大亮點,然而好多教師教學這一板塊時,覺得內(nèi)容簡單,無需精心設計,一般常采用看看、講講、說說的方法。結(jié)果,單一枯燥的教學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更難以激發(fā)他們矯正行為的自覺性。可喜的是,本學期一開學連續(xù)聽的幾節(jié)“習慣篇”教學課讓我頗受啟發(fā)??梢钥隙ǖ卣f,如何利用教材中精心編制的圖片,讓教學不拘泥于程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是有徑可尋的。
方法一:瞻前顧后
仔細看教材,對于本冊習慣培養(yǎng)的要點不僅僅在“習慣篇”一目了然,課文的內(nèi)容或習題、練習的設計等都與之遙相呼應,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例如,四年級上冊的“習慣篇”之二是“讀書做記號”,有一幅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做記號的特寫圖,并展示了經(jīng)圈、點、畫的兩篇課文。而本冊教材《練習3》的“處處留心”,就是介紹讀書做記號的作用和具體方法,引導學生認識“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將兩部分內(nèi)容進行整合:首先,借圖片提出讀書要做記號的要求;接著,讀讀議議“處處留心”中的一句話——“讀書時做做記號,可以幫助你理解書的內(nèi)容,收到加深印象、增強記憶的效果,還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積累資料,便于今后查找、運用”;最后,了解識記一些常用的符號。
又如,一年級上冊“習慣篇”提出的首要習慣是“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該冊教材就安排了一篇課文《懷素寫字》,講的是懷索從小認真刻苦練字,成了有名的書法家。其中第2自然段非常細致地描寫懷素是怎樣寫字的:“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總是先看清字的形狀,記住字的筆順,再一筆一畫照著寫?!睂τ诤⒆觼碚f,懷素就是一個認真寫字的典范。因此,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的基礎上,再指導他們像懷素那樣一筆一畫寫好每個字。
方法二:旁敲側(cè)擊
“習慣篇”的教學應運用多種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將童話故事、名人小時候的事例講給學生聽,也可以提煉行為要點編成兒歌讓學生誦讀,變枯燥的說教為富有趣味的活動,以發(fā)揮“旁敲側(cè)擊”的作用。
小學生善于模仿。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中某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同學,為其他同學樹立身邊的榜樣,讓學生獲得“他能做到、我也能做到”的自信心。比如,有老師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習慣篇“不懂就問”時,大家一致認為班上某同學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老師便請他到講臺前與同學們作交流,接受同學的現(xiàn)場采訪。平等的交流喚起了其他同學請教別人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這樣一來,“敢于請教他人”“有禮貌地請教他人”“請教他人的好處”“他人,不僅僅指某個人,還可以是網(wǎng)絡等媒體”等教學要點便不“講”自明了。
當然,除了運用正面的激勵,有些時候用反面事例的警示,也能起到“旁敲側(cè)擊”的作用。
方法三:實戰(zhàn)演練
習慣教學不是灌輸觀念和行為的規(guī)則,更應貫穿于過程,蓄實于行動。為了避免空談,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仿著做一做,便于集體指導和糾錯。像四年級上冊習慣篇中內(nèi)容之一“讀書有選擇”,從圖片可以明確教學要求,包括:到圖書館或書店選擇圖書的方法和取放圖書防止圖書卷角、保持圖書整潔兩個方面。一位老師把學生帶到學校圖書館上這一課,讓學生按自己的喜好、需要選擇一本書。有的同學目標明確,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書;有的同學不停在書架前徘徊,最后還是一無所獲。這時,教師讓學生相互交流,經(jīng)驗共享,問題共商,學生便知道圖書館和書店的圖書是分類擺放的,如工具類、故事類、科普類等。我們應該先找到相應的類別,然后根據(jù)書脊瀏覽書名,不必一本本拿下來看著找。接著,打開書看看內(nèi)容提要或大致瀏覽一下內(nèi)容,以便決定是否購買或借閱,如果不合適,可以重新選擇。最后,教師提醒學生注意要輕放輕取,防止卷角,并做示范,特別是放回書架的時候,要用另一只手撥開旁邊的書,留出一本書的厚度,輕輕往里推。同冊教材中的“讀書做記號”習慣培養(yǎng),也可以在學生明確要求、掌握方法的基礎上,結(jié)合第一課的預習,讓學生當堂操練。這樣的設計,就變“空對空”為“實打?qū)崱绷恕?/p>
習慣的養(yǎng)成,實際上是一個由外顯認知轉(zhuǎn)化為內(nèi)隱認知的過程,只有在沒有任何監(jiān)督的情況下,依然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去做,才稱得上習慣。因此“習慣篇”的教學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形成初步的認識和方法,最重要的也是最難做到的是一以貫之地堅持。對于小學生來說,他的堅持與否更多取決于教師堅持了沒有。所以說,我們既不能認為“習慣篇”的教學無足重輕,也不可把它當作習慣培養(yǎng)全過程的濃縮。
(作者單位:無錫市錫山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