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錚
【關鍵詞】體育教學 標志物 動作 運用
在體育教學中,為了改進技術,提高動作質量,使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感覺,往往利用繩、桿、球和其他醒目的物品(即,標志物)指示運動方向,標志動作幅度或合理范圍。采用標志物可以消除練習中的缺點和錯誤,使學生真正理解動作要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運動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通過教師的示范、講解和學生的反復練習來實現(xiàn)的。怎樣既能幫助學生感知動作的重點,對示范和講解給以有力和形象的補充;又能避免重復錯誤動作、走彎路,使之集中精力突破難關,從而建立正確的條件聯(lián)系,形成完整的技術動作,采用標志物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是一種新異刺激,使得課堂變得活潑有生氣。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技術動作要求人體處于復雜的運動狀態(tài)或片刻的騰空狀況,由于學生對空間和知覺的偏差,完成動作有較大難度。這時恰當?shù)卦O置標志物,幫助學生在運動中及時正確地判斷人體各部位在空間的方向、距離、位置以及與器材的相互關系,可使原來比較難的動作變得容易完成。例如,學習“蹲踞式”跳遠時,學生只想跳得更遠,便一意追求水平分力大些,而容易忽略踏跳動作使垂直分力過小,結果事與愿違。這時在跳板的前上方懸掛一個吊球,他們勢必做出積極的起跳動作。這種標志物既間接指出踏跳的方向,也能克服踏跳時學生向后仰頭的毛病,實踐證明效果較好。
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標志物做信號,能解決用力方向不正確的方法甚多。例如:在跳高教學中,當跑點不準確時,用白灰在助跑道上畫好每步標志,按標志助跑,能準確地踏上起跳點。為了糾正起跳時擺動腿向里擺,而踢掉橫桿的毛病,可在擺腿方向的橫桿上搭放毛巾或沙坑邊立一標志物,效果也非常明顯。
在籃球、足球、排球教學過程中,往墻上劃些標志物、格,練習籃球的投籃動作,足球的踢球和射門的準確性,排球的發(fā)球技術都十分有益。
采用標志物教學方法,對學生是一種新異刺激,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練習的興奮性和積極性,使得課堂變得活潑有生氣。如學習原地雙手投籃時,拉兩條與籃圈同樣高度的繩子,兩繩之間再系上若干個自制的簡易籃圈更好。要求學生站在自制白線以外3~5米距離將球投入兩繩之間或籃圈內(nèi),既限制了弧度,又提高了準確性,還可以解決籃球架過少,練習密度不足的弊病。有時一個動作有幾種方式:如蹲踞式(跳遠時),用頂?shù)跚虻姆绞絹順酥尽R龑鹛鴦幼髦?還可以在距離踏板1.5米左右處設高30~50厘米的橡皮筋,一是限制起跳的角度,二是要求踏跳時上體保持正直,目視前方,踏跳后保持騰空姿勢越過橡皮筋后向前收起跳腿,這種教法必須在學生掌握正確的踏跳技術后方可采用。因為“越過皮筋”的方法,加大了動作難度,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開始教學就采用,往往對學習技術反而不利,因此,運用標志物要從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生完成動作的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各種教法的運用是豐富多彩的,讓我們的教師在深入調查研究中,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和發(fā)展新的方法,以便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