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鄭文
英語學習對于初學者來說,“入門關”特別重要:初一新生有的學生學了一段時間英語有一定基礎,而有的農村孩子由于條件的限制,雖說會說兩句英語,可實際上還停留在入門的水平上。對新的課程往往興趣很高這個時候,但是如果教學得法,便可事半功倍。要取得這樣的好效果,趣味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好方法。
中學生十二、十三歲的年齡特點是:愛說愛動對于新老師充滿了好奇,對于英語的學習也是興趣空前的高漲,就某種意義上講,學英語就更需要這種興趣。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保持它并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這正是趣味教學考慮的出發(fā)點。學生在開始的時候學的起勁,學的好,就會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勢頭,反之,剛開始就覺得是塊“硬骨頭”,啃也啃不動,加上畏難情緒,這在以后的英語學習方面就會成為制約因素。
曾記得一位名人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趣味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課堂上其樂融融;如何架構一個輕松快樂又能非常充實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下,有濃濃的英語文化氛圍和交流氣氛;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討論中、游戲和唱歌中掌握知識,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變得積極主動,并在下課后仍能留意了解英語方面的知識。由于教師的素質不相同,教學對象不同,使用教材不同,因而進行趣味教學沒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循。但趣味教學所探討的這些方面和所要追求的效果是相同的。
一、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和理念?,關鍵是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建立和諧融洽師生關系是前提,只有學生喜歡這位教師才會更多參與教學環(huán)節(jié),反之還是老師在唱“獨角戲”。 我在教學這方面的體會就很深,如果在課堂上有的時候討論很激烈,作為老師往往因為時間關系要很快反應,及時處理并有條理性的總結或小結學生的觀點,避免重復浪費時間。往往在下課后有的學生還余猶未盡,,這個時候我都會微笑著說,“你說的很對,就是這樣的,不過下次可以總結的更精煉些!”如果只是一味駁回,學生就可能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故意不配合,產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親師性”較強。我們做老師的,要注意我們的一言一行,不能對學生的一個小錯誤哪怕是輕輕嘆氣甚至是指責,也不要講兩遍學生還不懂就顯得很不耐煩,可以試圖換個方式,看學生能不能理解,這些細節(jié)都是作為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的重要品質,也是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關鍵,如果這些細節(jié)做不好,就有可能因一次苛刻的批評使學生對這門課興趣全無。
因此,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學生,在平時的點滴做到關心學生,心里有學生,多了解他們的心理世界哪怕是興趣愛好,感興趣的話題或者喜歡的明星人物,讓學生覺得你并不“落伍”,但了解并不是一味投其所好,學生犯了錯誤,如果嚴重的話要嚴厲批評,必要時好好談心,指出問題的嚴重性,要求學生以后絕對不能再犯,給予正確的引導。即使在批評的時候,也要讓學生覺得你是為他好。他也自然會心服口服,并且心存感激。接受你的批評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總是教師“一言堂”,課堂上教師總是向學生一味灌輸,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沒有什么輕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無興趣可談。即使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也無非把自己當作知識的記憶器,為分數不得已而為之。但就多數而言,由于不感興趣也就逐漸放棄英語學習,從而導至“兩極分化”,教學質量不佳。
課堂環(huán)境如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極大,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
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為了做到這一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儀表要灑脫,精神要飽滿,表情要輕松愉快, 目光要親切,態(tài)度要和藹,舉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簡潔,語言要純正、地道、流利,書法要規(guī)范、漂亮, 版面設計要合理醒目等。
為了淡化傳統(tǒng)教學給人們的印象,要“寓教于樂”“動靜結合”。
課前,可根據教學內容,由教師用英語講一個幽默笑話、一則諺語,或由學生進行課前三分鐘英語會話練習、自由演講、自由談論、集體唱一首英語歌曲,比如說英文歌曲《sailing》,讓學生感覺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從而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興趣。完成教學前的預熱活動。
三、多鼓勵,少批評,正確引導
對于英語初學者,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學習中所犯的錯誤,要敢于不恥下問,學生的一個錯誤發(fā)音,或者一個拼寫錯誤,都是很正常的,不可嘲笑,更不能譏諷,如果是疏忽造成的錯誤,也要提出來,讓學生懂得粗心和馬虎是要不得的習慣,讓別的學生注意。如果只是個別的情況,可以下課的時候單個提醒。
在課堂上,要多鼓勵他們,讓學生敢于表現自己,可以豎起大拇指,或者以贊許的目光激勵學生,使得他們找到自己的成就感,這樣的話,學生就會在心里產生愉悅感,更加努力的學習;尤其是要鼓勵那些內向的學生,哪怕是說的不流暢,也要說“老師知道你可以的,今天沒發(fā)揮好,你可以先自己私下練,下次肯定沒問題!”也可以老師先說一遍,讓學生跟著糾正,完了再重復一遍,直到很熟練。你這樣的耐心和呵護,會讓學生如沐春風,在心里默默的發(fā)誓:一定要好好學習這門課程,不會讓老師失望。
總之,一堂課,始終要讓學生學得輕松愉快、興趣盎然。有經驗的英語教師一般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能夠吸引學生,但是我覺得文中提到的幾點是很關鍵的,當然還有在教初學者的時候,國際音標的學習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教單詞之初哪怕是字母是就要正確發(fā)音,向少數的學生用漢字的相似音標注是要避免的,一旦形成了錯誤發(fā)音就很難糾正了,所以老師要讀音時幫助學生認識國際音標,自己掌握一些發(fā)音的簡單規(guī)律,這對于英語學習的“入門關”也是極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