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文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工作,每一位擔任過班主任的教師都會有深刻的體會,因為他們摸索過、探求過、失敗過、成功過。學生思想瞬息萬變。特別是二十一世紀的孩子們,個性張揚,見多識廣、思維靈活。對多年班主任工作總結(jié)以下幾方面心得。
一、全面了解學生
作為班主任,要善于洞察學生的心靈,摸清學生的心理特點,體會他們的內(nèi)心要求。剛接手一個新班時,如果能在很短時間內(nèi)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對學生來說,就是很高興的事。這樣,既能證明他們在老師心目中的位置,又能說明老師在工作和對學生的態(tài)度上是認真負責的。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積極向上的、努力學習的信心。
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yōu)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解決的問題;還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能力、氣質(zhì)、性格、愛好等),了解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等等。
二、多聽聽學生的聲音
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總比耳提面命有效的多,既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也增強了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感。學生們的感知遠比我們想象的開闊得多,他們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需要表達和交流,尤其需要來自師長的疏導(dǎo)和勸慰。在班里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意見和建議的機會是一項善舉,它將惠及一顆顆綠意盈盈的心靈。
在班務(wù)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上,班主任都應(yīng)當尊重學生的選擇。組建新的班委,推舉學期模范,要組織學生民主選舉;周會選什么話題,對于遲到生如何警示,也要最后由學生“拍板”。班主任的“退隱”,會使每個學生成為班級文明的建設(shè)者,班級榮譽的維護者。自然這種“退隱”并非就是撒手不管,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xiàn)了班主任開闊的胸襟,睿智育人的境界。尊重學生的選擇,目的在于養(yǎng)成學生遇事多動腦筋的習慣,在于養(yǎng)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意識,豁達包容的精神,在于養(yǎng)成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用愛心喚真情
一個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意無意通過外部流露出來,在班級體活動中,班主任要有意識地通過表情動作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情感,達到與學生心靈交流的目的。比如贊許的點頭、會心的微笑、親切的撫摸、嚴肅的手勢等都可以表達班主任對學生的愛心,使學生有一種被重視感和關(guān)懷感。還有,找學生談話,與家長聯(lián)系等也是心靈交流的重要方式。
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一定要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對學生有所偏愛,因為任何偏愛都會失去教育的力量。在老師的心目中,那些外表美的、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很容易獲得老師的愛,而那些相貌丑陋、衣著簡樸、成績一般、智力平庸、頑皮的學生,一般引不起老師的注意,這就需要班主任去發(fā)現(xiàn)、挖掘這些同學的優(yōu)點,用老師博大的胸懷和熱情去關(guān)心這些同學。
所以我認為情感教育實在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沒有對學生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只有把愛心奉獻給全體學生,以人為本,無私奉獻,教育才會展示出驚人的魅力。
班主任——普通的崗位,平凡的角色。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任重而道遠,要大膽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轉(zhuǎn)變教育觀念,為把自己鑄就成理想的班主任而努力。
作者單位:朝陽市龍城區(qū)西大營子鎮(zhèn)飲馬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