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春暉
英語的能力包括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 其中英語的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從國家每年舉行的四、六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托福等各類英語考試來看,英語寫作是檢查考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傳統(tǒng)考試項目。然而,用英語寫作是學英語的中國學生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為此,作為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系統(tǒng)的指導學生的寫作,加強練習,使其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弄清哪些因素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有的放矢,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影響英語寫作能力的基本因素
(一)考試的負面影響
每年社會上各級別英語考試種類繁多,對大學生而言,剛進校,就開始耳濡各類考試的信息。很多用人單位將各級別考試,尤其是四六級考試證書作為用人條件。學生們就開始研究通過這些考試的途徑。他們發(fā)現(xiàn),多項選擇題所占比重較大,只要在這上多花些功夫,多背英語單詞,通過此類考試是有希望。結(jié)果把英語學習當成記單詞的過程,而忽視了對寫作的練習,所以,這些考試就對英語的教學與學習產(chǎn)生了負面的影響。
(二)漢語寫作能力的影響
漢語寫作能力對英語寫作能力有直接的影響。漢語寫作能力高的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一般也高。漢語寫作能力高的學生在用英語寫作時,能力的“轉(zhuǎn)移”使他們的英語作文像漢語作文一樣,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有內(nèi)容,有長度。漢語寫作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英語寫作水平,他們的英語作文像漢語作文一樣結(jié)構(gòu)不完整,只言片語,中心不突出。
(三)英語口語能力的影響
英語口語能力提高有助于筆頭表達的提高。雖然口語和寫作在心理、語言和認識等方面存在著差異,但兩者仍有不少共同之處。兩者都是把內(nèi)在的思想,用清晰、得體的語言形式向特定的信息接受者表達出來,以實現(xiàn)成功交際的目的。 兩者都需要考慮信息接受者的知識層次,理解力和期望,兩者都受語義和句法規(guī)則的支配。因此,英語口語熟練的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清晰、流暢的表達自己的思想,這種能力對寫作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四)思維模式的影響
不同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使得東西方思維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落后于漢語思維方式,就會覺得力不從心,詞不達意。寫作中,他們不得不借助漢語作媒介,先想好漢語,在表達成英語,這樣就形成了漢語式英語表達法。
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措施
(一)打好語言基礎(chǔ)
掌握基本語言知識是提高寫作能力的必備條件,故提高寫作能力,必須先從語言抓起。英語寫作中內(nèi)容貧乏的問題和詞匯貧乏問題休戚相關(guān),由于詞匯貧乏有時不得不放棄自己原有的想法時有發(fā)生。因此, 詞匯是寫作的關(guān)鍵。但是詞匯的學習不能只單純地死記硬背, 要了解詞的文化伴隨意義及用法。這樣,運用起來才能地道。詞法一項要掌握名詞的單、復數(shù),代詞的各種形式主格、賓格、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形容詞和副詞的三級,動詞的時態(tài)和語態(tài)以及非謂語動詞的運用。詞法固然重要, 但句法更為重要,因為不掌握句法就無從造句, 不會造句就不能表達思想。句法一項要掌握句子的各種種類和類型,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gòu)以及遣詞造句的規(guī)律,重點應放在用法上。句子按其用途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 按結(jié)構(gòu)可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為了讓學生打好基礎(chǔ), 在教學中著重從最基本句型入手,歸納了六種基本句型:①主語+ 謂語動詞;②主語+ 謂語動詞+ 賓語;③主語+ 謂語+ 間接賓語+ 直接賓語;④主語+ 謂語+ 賓語+ 賓語補足語;⑤主語+ 連系動詞+ 表語;⑥There+ be 句型。千千萬萬的英語句子都是由這六種基本句型變來的。掌握這六種句型并多加練習,為組段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掌握寫作的技巧
首先,必須學會用英語說成段的話, 寫成段的文章。這就需要把孤立的句子聯(lián)系在一起組成文章。要使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表達得十分明確,連接十分順暢,就要學會運用一些轉(zhuǎn)折或過渡性的單詞或短語,例如表示如果:therefore, as a result;表示對比與對照:however, on the o other hand;表示進一步:furthermore, moreover;表示總結(jié):in conclusion, to sum up;表示因果:owing to , thanks to, because of, on account of;表示承上啟下:as we have seen , as we all know, we may infer from this 等套語,使文章連貫起來。
第二,一個完整的段落應有一個完整的主題, 主題句是一篇文章的骨骼, 是段落的核心。在它中間包含了整個段落要表述的內(nèi)容,具有意思概括性強、結(jié)構(gòu)簡單等特點,多不采用長難的句式,整個段落的發(fā)展都要圍繞這一中心進行, 段落中其它句子必定是解釋、支撐或擴展主題句所表述的主題思想。
第三,由段落構(gòu)思成文章。一般在寫作過程中第一段先點明主題,第二段討論主題,最后在結(jié)尾段強化主題,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主體。學生在動筆之前必須認真審題, 弄清楚要寫什么,怎么寫。避免盲目下筆。文章的選材要有代表性、能圍繞中心、要具體、典型。盡量寫有把握的句子, 避免亂造漢語式英語句子, 但句子形式應有變化。
第四,反復改寫或重寫文章。養(yǎng)成認真檢查的習慣, 盡量減少錯誤, 特別是拼寫錯誤、大小寫的錯誤, 標點符號及動詞人稱、時態(tài)的變化, 主、謂語人稱一致等一致性問題, 以及名詞復數(shù)的變化及不規(guī)則動詞的變化等。
(三) 進行廣泛閱讀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被看作是掌握寫作技巧的適當輸入。因為人們有這樣的共識,可供閱讀的篇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閱讀者能夠從這些示范中學到寫作技巧,至少能夠根據(jù)這些示范來推斷寫作技巧。我國的諺語“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閱讀也是寫作的源泉。大學生寫作的素材可以取自閱讀過的文章內(nèi)容,而且各類考試的作文都是學生所熟悉的題材、文體,讀的多了,在寫作時便不會苦于找不到材料,無話可說。學生在寫作上一旦取得成功, 他們的積極性就被調(diào)動起來且長期保持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題材和寫作題材應當緊密結(jié)合, 成為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源泉。
閱讀時,不只局限于語言形式、思想和文體,還要注重別人的寫作技巧和方法,認識到這些寫作策略既可以調(diào)整也可以模仿,以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策略的敏感性。同時在對作品進行分析時注意作品的優(yōu)缺點,這樣,學生對寫作策略的敏感性就會大大增強,在自己寫作時就會更多地注意這些方面。
三、結(jié)束語
寫作是一種傳達思想、感情、見解的行為,是外語教學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寫作能力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提高,要有扎實的基本功,掌握一定的技巧,還要在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上得到加強,不斷的練習,經(jīng)過長期的寫作鍛煉,定能把所學的東西融會貫通,形成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出真正屬于自己的文章。
參考文獻
[1]丁往道.英語寫作手冊[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4,(5).
[2]馬廣惠,文秋芳.大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4).
[3]閆香芹.論如何提高英語寫作能力[J].河南電大,1994,(1).
[4]李森.改進英語寫作教學的重要舉措:過程教學法[J].外語界,2000,(1) .
[5]王墨希,李津.中國學生英語語篇思維模式調(diào)查[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4).
[6]余衛(wèi)華,張志剛.理工科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初探[J].武漢化工學院學報,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