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耕地,為什么種樹?”
王海這幾天比較郁悶,因為村干部天天催促自己把剛砍掉的楊樹再種上,“這不擺明了欺負人嘛。我好好的莊稼地為什么讓我種這破樹?”
王海是豫北某地的一位農(nóng)民。2003年,當?shù)匾粭l新修的3級公路從村頭通過,王海家的田地剛好在公路邊。按規(guī)定,這條公路沿線需要建設一條10米寬的綠化帶。據(jù)王海所在村的村委會負責人介紹,當時是政府統(tǒng)一提供樹苗,村里出工,按照2m×2m的密度種的樹,“我們?nèi)骞灿?200多畝地,公路在村界內(nèi)有1800米,綠化帶10米寬,一共占了54畝地。這還不包括公路邊的排水溝?!?br/> 王海家有0.3畝地做了綠化帶,按照2m×2m的密度種了45棵楊樹。6年來,這0.3畝地和45棵楊樹成了他的心病。原因很簡單:不賺錢,因為樹是國家的。據(jù)王海介紹,種糧食大概每年每畝能賺1000元左右,0.3畝地就是300元?!爱斈攴N樹時,村委會說,會按照占地面積、當年的糧食產(chǎn)量和價格給我補貼,可從來也沒有給過,我找過村領導好多次,他們說,這是上面的規(guī)定,可后來上面也沒給村里撥錢;我想讓村里給我補地,村里又說沒地;后來又說,樹雖然是國家的,可在我地里,我可以偷偷賣?!?br/>
在得到村領導“偷偷賣”的許可后,今年春節(jié)過后,“家里剛好花費有些緊張”的王海,就把45棵楊樹全賣了,“這些破樹不值錢,45棵總共才賣了1485元,如果種糧食,這3分地六年能賺1800元?!睋?jù)村里的“樹經(jīng)紀”介紹,楊樹的成長周期是8年,但綠化帶的樹因為種的太密,長不大,都是“小老樹”,細高,王海地頭的樹即使長滿8年,一棵也就50多元,45棵最多能賣2500元左右,“那時候,種樹的收入才和種糧食差不多,可是農(nóng)民沒什么閑錢,別說8年了,靠地吃飯的人,地里一年不長錢就受不了了”。
可王海沒想到的是,樹剛賣了沒幾天,村領導就要求他把樹補種上?!皯{什么占我的地還不給錢?而且,是你讓我賣的!”王海很不滿意。
“他就是傻!”
“他就是傻!”該村村委會負責人說:“我是讓他偷偷賣,你一年賣個幾棵,誰能發(fā)現(xiàn)?這家伙一下子把樹全賣了,光禿禿一塊兒,瞎子都能看見了!”據(jù)其介紹,征用耕地搞通道綠化,是國家的政策,必須執(zhí)行,“這關系到國家的交通事業(yè),還有環(huán)保,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