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博羅
序曲
著名現(xiàn)代小說家卡夫卡曾說:“電影是一件了不起的玩具?!钡撬麉s不堪忍受。因為電影使他“裸露的目光穿上了制服?!笨ǚ蚩ㄕ媸且粋€怪異而有趣的人!而我正好與這位幽魂般的小說大師的看法相左。我喜歡電影勝過喜歡生活。有好多時候,我時常會把自己當成電影里的某個人物,我用臆想中的某個電影人物的腔調(diào)說話,借用他的目光觀看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或物,就像一個人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水塘中并癡迷地愛上了那個水中倒影一樣,這是一件多么荒唐的事情啊!電影使我的整個童年史有了詩意,也使那個貧瘠的年代在現(xiàn)今的回憶里呈現(xiàn)出萬千風情,訪若那些早已逝去的單調(diào)而平靜的日子。我的生活因此虛幻且美麗起來,成為灰暗穹窿中的一道眩目的彩虹,重新明亮了我——一個年愈不惑的中年人的心靈。
一、地主婆:生產(chǎn)隊場院里的《白毛女》
我父親是水文站里的工程師,兒時我家總是在遼東南莽莽蒼蒼的崇山峻嶺中生活,又總是離不開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江或大河。生活是異常孤寂而清苦的(往往上學都要走十幾里崎嶇山路)。那時候日常娛樂幾乎沒有,除了與野山野水親近之外,在我們這些可憐的鄉(xiāng)村少年心中,就唯有偶然盼來的露天電影能給我們饑渴的幼小心靈添加些快樂的滋潤了。
最早的記憶要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一個以階級劃分人群的嚴酷而荒涼的年代。那時我8歲半,剛上小學一年級。有一天傍晚——晚秋的稍稍有些霜凍的朗朗晴夜,父母帶我去前溝看電影。過了一道山崗,就看見月白光霧中有剪紙般的人影從溝溝叉叉游聚向生產(chǎn)隊大院。我又緊張又興奮,一只手死死揪住父親衣襟,生怕被甩下。
進了院子,迎面便見一黑邊白布的銀幕扯在中間,全村老幼亂嚷嚷自找位置。有搬來木板凳的,有撿塊石頭墊屁股的,也有懶散者,只叨著旱煙袋在地下嘮些閑嗑。而半大孩子們則興奮異常,在人縫里穿來拱去,時常遭到大人們的訓斥??纯磿r間不早,隊長便吆喝一嗓,鬧哄哄的人群霎時靜下,大伙這時才望見,那暗黢黢的人影里立了兩個陌生人,此刻全都冷著臉,仿佛有啥天大橫事要說。我有些害怕,便往母親懷里倚過去。懵懵懂懂中,似乎來了啥最高指示,又說今晚放電影前,先要搞個什么憶苦思甜。有人抬上一八仙桌,有人將本來就昏然的白熾燈遮上塊青布,使整個場院陰森森暗得可怕。這時一對青年男女唱起悲悲的調(diào)子,接著又有人從煮豬食的灶房端來溲氣熏天的一瓦盆野菜湯和拌了榆樹皮的面糊,而圍在四周荷了槍的民兵們便組織村人排隊上前領取。我看見父親繃著臉強吃,我也嘗了一點。卻哇地吐地上了。那東西又澀又苦還臭氣哄哄,仿佛一攤狗屎。
接著便開批斗會。反綁雙臂的人像一串螞蚱被押上來,大伙呼一陣口號,復又將其押下,這時才開始放映電影——舞劇《白毛女》。我奇怪那衣衫破爛,白發(fā)飄飄的女子為何總是用腳尖走路,她的模樣總使幼小的我想起村里跳大神時的巫女——瘸子劉有錢的老婆王二丫。
電影放映中途,我去場外撒尿,聽到牲口棚傳來狼似的慘叫聲,偷偷溜過去窺看,但見幾個彪形大漢正用皮帶抽打地上打滾的一婦人,我嚇壞了,急忙縮回頭,尿把褲角都濺濕了。
月至中天時,電影終于放畢?;丶衣飞险惨娧核蛪姆肿拥囊恍?父親一邊與那民兵說話,一邊用手筒照了照押在隊尾的老女人,光柱下我驀然望見一張慘白的滿是皺紋的臉,在強烈的光影里死氣沉沉閉著眼。
我認得那是死去多年的老地主徐堡的老婆。
二、張生的臉:梨樹溝村的《地雷戰(zhàn)》
東北鄉(xiāng)村冬日不僅格外漫長,且氣候奇寒。老北風一吹,鵝毛大雪一飄,溫度常常降至零下四十多度。那可真是“撒尿成冰棍,吐口唾沫也成釘”的冷啊!村人互相見了不敢說話,仿佛下巴也被凍硬了,說出的說兒也能凝固在白森森的空氣中。所以整個冬季,大人孩子貓在灶房炕頭,圍著泥火盆,極少外出。
那時孩子多,一堆一堆滿炕爬,豬崽一樣哇哇亂叫。有不小心的,便會栽到炭火正旺的火盆里,燒成個疤痕臉或殘了一只手的亦大有人在,前村張生就是一例。
但張生比常人燒得厲害,整個面孔猙獰厲鬼一樣可怖。若是黑夜一個人在村路上撞見,必定被嚇得驚狂大叫著落荒而逃。好在我和小伙伴們與他廝混熟了,早忽略了他那張臉。張生人雖丑極,心卻良善。平日放學時我們玩“五道”或“跑馬城”,他便傻傻立在旁邊觀戰(zhàn),紅眼黑皮外翻的扭曲臉上,竟掛著謙卑的笑,倒讓我們這些頑皮小子不忍欺負他了。
張生愛唱民間小曲,卻又只會唱一首,我們玩累了便哄他唱曲,雖然《五哥放羊》早聽膩了,但只要有人要求,張生便亮開嗓門吼吼地唱,全不顧跑不跑調(diào)。
正月里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紅燈。今天過了元宵節(jié),五哥放羊來上工。
張生聲嘶力竭唱時,臉上的紅疤便再一次錯位,仿佛不是一張臉,而是一只被誰踩爛的柿子,那時天藍藍的,有白云浮浮飄過,又有一兩只鳥兒啁啾掠過,時光便如歌謠一般彌漫起來。
而到了村里放電影時,張生的位置永遠都是坐在銀幕的反面,好多次我看見他孤零零端坐在那兒,青白光線下仿佛一個活生生的鬼魂,一動不動,我身子不由往人堆里縮縮,心里很是害怕。風吹過掛得很高的白布,吹得銀幕上的臉凸凸凹凹,變幻不定。
有一次放的是我最愛看的《地雷戰(zhàn)》,當放到鬼子挖雷抓了一手屎時,我正巧出去撒尿,路過張生孤坐的身旁,聽見他吸溜一下鼻子,發(fā)出怪怪的聲響。我不由停下腳步轉(zhuǎn)回身,但見在那張疤痕累累的丑陋的臉上,有一行清淚在月光下閃閃發(fā)光。
三、船或冰車:響哨村的《鐵道游擊隊》
我家住水文站的家屬房。家屬房在水文站的院里,整整三棟黃泥草舍全都孤零零壁立于陡峭懸崖上,我和弟弟們在院里彈璃玻球時,一不小心,那彩色的球就會滾進崖下波濤洶涌的古洋河里。
這兒是兩條大河的交尾之處。河邊礁石林立,河底浪急沙涌,很是嚇人。平日村民過河,都坐水文站測量用的木船,船是拴在攔河鋼索上的,靠水流的沖力和舵的作用溜向?qū)Π丁?/p>
響哨村即在河流拐彎處的下游。那兒有一片綠霧狀的榆樹和柳樹,擋住了我眺望的視線。好在水文站佩有一架蘇制的軍用望遠鏡,(那是水文測流時觀側(cè)浮標的儀器),我常拿來無端地往對岸巡脧遙望。
有一次我望見一個看山的村民蹲在草叢中屙屎,還有一次我看見一頭狍子在叢林里奔跑,我興奮地大叫一聲,聲音空空傳過河面,那狂跑的狍子竟突地立住了腳,呆呆回過頭來,真是有趣極了。
河這岸沙里寨鄉(xiāng)中學的體育老師與河對岸響哨村的女子劉香香談戀愛。兩人總是我送你來你送我的,一副戀戀不舍的親熱勁兒。有一次我在望遠鏡里看見體育老師摟著劉香香親嘴,我一叫,水文站的老王就把望遠鏡搶過去,再也沒撒手,急得我亂跺腳。
響哨村常放電影,夏天我們常坐船過河。村里人也來湊熱鬧,人滿滿登登擠上船倉,那船晃晃悠悠幾乎沉沒,所以好多女子都臉色發(fā)白,慌慌地抓住身邊船弦。有時候遇到激流旋渦,船便像受傷的牲口似的,惹得女子們一片驚呼。我家鄰居老楊家的女兒小青,這時便會緊攥我的手,攥得生疼生疼,但我的心卻山雀子一般好歡喜哩。
有一回看的是《鐵道游擊隊》,回來時早已是夜深人靜的半夜,遠遠地傳來幾聲夢幻般的狗吠,對岸的村莊陷在濃濃的陰影下仿佛根本就不存在。我們十幾人上了船,木篙撐進沙底發(fā)出沙啦沙啦的暗響,而船頭犁開湍急的水流則是嘹亮的嘩許嘩許的脆響。船行至河中間時,一輪銅盆大小的滿月從黑黝黝的山脊上升起,將整個河谷照得亮如白晝。有人輕輕哼起《鐵道游擊隊》的主題曲;“西邊的太陽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歌聲在靜謐的穹空中飛翔,傳得好遠好遠。
有一只夜眠的水鴨子被驚起,撲嚕嚕飛到沙洲中的葦叢里去了。
這時船在水中起伏,我們在月光中顛簸,我們?nèi)孔兂闪唆~了。而我心儀的女孩兒小青就坐在我身旁,那月亮般明麗的俏臉上的兩只大眼睛,正久久望著我,仿佛通了電,望得我的心慌慌的。
若是到了冬天,我們看電影時就會各自坐了冰車去。大河那時被完全凍上了,千里冰封的冰面上平展展的,與兩岸雪山交相輝映。如果恰好也趕上個冬月皎潔的日子,就更別有一番情趣了。冰車在冰篙的用力擊撐下在明鏡般的冰面上飛馳,心兒也會似鳥兒一樣翱翔在神秘、美麗的夜空中,而電影不過是在那個沉悶年代降臨的閃電一樣的短夢罷了。
四、初冬霜凍:沙里寨野河灘上的《橋》
少年時代我看電影去得最遠的地方就是公社所在地——沙里寨了。那兒離家整整二十華里,中途要翻過兩道山梁、一條河和一大片鬼魂出沒的亂墳崗子。
那是一個什么樣的年代啊,心靈因為極度的饑渴而慌不擇食。我總是在看電影中途因害怕被同伴甩下而東張西望心神不安,我總是在歸途時因嗑睡幾次栽到路邊的水稻田里弄得渾身濕透一副狼狽相。那時,我是多么羨慕住在公社周邊的人啊,我覺得他們就像住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一樣了不起。多少年后我回憶起這些事仍然耿耿于懷雙目噴火。
而那次初冬的經(jīng)歷——那次初冬的特殊畫面,強烈和深刻得如同用燒紅的烙鐵烙在皮膚上一樣終生難忘。
我記得落日像一只咯答咯答叫嚷的老母雞跳進窩巢般的山崗后面,天邊還積蓄著血痕似的晚霞時我們就出發(fā)了,(有人甚至因沒吃飽飯還邊走邊啃玉米餅子。)我們一路走一路議論,都不知今晚放的是哪國片子。有說是阿爾巴尼亞的,有說是蘇聯(lián)的。就這樣一路小跑走到天黑才趕到大沙河邊。那兒高高聳立著一座獨木橋,橋下是剛剛結了些許冰渣的河水。我們到那兒時,但見兩岸人山人海,長長的人龍通過顫巍巍的橋木從這岸逶迤向另岸。我們費了好大勁兒才擠上橋頭。兩根拼在一起的橋木大概只有腿根粗,人踩在上面,整座橋都會發(fā)出令人心驚膽寒的脆響。尤其是一眼望見腳下湍急流淌的冰冷的河水,在星月的輝映下泛出黑幽幽的光澤,我不僅頭暈目眩起來。我小心地把手搭到前面那人肩上,后面的人又把手搭到我的肩上,就這樣仿佛一條緩緩蠕動的長蟲,在天光晦暗的河面上,這人肉長蟲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向前爬行著。因為這橋中間高兩頭矮,有一個可怕的坡度,所以當人走到河中間時,亦是坡度最陡的地點,有人頭一昏眩,腳下一滑,便跌落冰冷刺骨的河水里。
這仿佛是連鎖反應,有一人滑落,往往會牽扯另一人。夜色中只見聽撲通、撲通不斷的水響,宛如下餃子一般,也鬧不清那晚到底有多少人洗了冷水浴。
幸虧我沒攤上這等可怕的事兒。到了河對岸時,便急急趕到架在野河灘上的銀幕前。由于那夜十里八鄉(xiāng)趕來的人太多,銀幕兩邊都擠滿黑壓壓的人頭。好在我個頭高,總算把那個南斯拉夫的著名二戰(zhàn)影片《橋》看了個大概。這是我看到的最驚心動魂的戰(zhàn)爭電影,它摧毀了以往我對戰(zhàn)爭電影形成的俗套概念,好像冬夜穹空中的一道眩目的閃電。我在少年時代平庸的生活中第一次看到赤裸裸的真實的人性,看到了殘忍和愛的另一層新義。我完全忘記了吹拂在臉龐上的寒風和剛剛的不愉快。
影片中途換片時,看電影的人群忽然潮涌起來,一些不懷好意的青年男人一邊壞笑一邊起哄,推來擠去的人們早已不分男女老幼,尤其一些俊俏的姑娘媳婦的周邊,總有漢子們擠擠擦擦擁作一堆。而此時女人們也不生氣,她們似乎也情愿有點樂趣以便趨去寒冷。我看見一個小伙把手貼到了一個姑娘的胸乳上,另一個大胡子則用大腿撞了一個肥壯女人的屁股。大伙哈哈怪笑直到電影重新開演。
那天晚上我還遇見了我班的女同學蘭子,她那雙星眸閃閃爍爍,總在我的身上環(huán)繞。她瘦骨伶仃的胯骨頂?shù)梦业难盟岷盟?。后來我們在回家的路上牽了?我的手上盡是熱汗好像我熱氣蒸騰的頭發(fā))。我倆鉆到有些干枯的柳毛子里親了嘴。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我的初吻。
五、龍王廟:一次奇妙的除夕夜
有一個笑話,說某上級領導深入鄉(xiāng)村檢查工作,問:你們除了耕種,業(yè)余時間還有啥娛樂活動?村長想了想,鄭重其事地答:沒啥娛樂項目,除了打打麻將,就是跑跑破鞋……上世紀70年代的北方鄉(xiāng)下。倒真是如那村官所言,除了年終歲尾扭扭秧歌,踩踩高蹺,平日里難得有個熱鬧的事件了。至于看電影,一年下來不過有數(shù)的三五回。
那一年我16歲,正是牛犢似的渾身有勁沒處使的年紀。我們上山套鳥,下河捉魚,整日里弄得雞飛狗跳,難得有個消停的時候。有時自然就免不了挨罵。但是那年歲,我和弟弟們的臉皮比鞋底都厚。
我把鄰居家的毛驢當馬騎,又將生產(chǎn)隊的豆捆點著燒豆吃,結果不小心點燃了整垛豆子。當火苗竄起濃煙滾滾時,我和兩個弟弟早已逃之夭夭,身后傳來春節(jié)放鞭炮般的噼啪聲。
自然,晚上回家時,免不了挨父親一頓揍。
記得這一年的歲末,進了臘月過小年兒,殺完年豬又包凍餃子。轉(zhuǎn)眼便到了除夕這天。鄰居小三子是個屁眼插電線的萬事通,不知聽誰傳的,說離此15里的鄰縣龍王廟村要放電影。冬閑里大伙正悶得渾身難受,一聽這消息便貓抓般難耐,紛紛吵嚷著要去。雖然那龍王廟山高路遠又崎嶇難行,但電影的誘惑可遠比年豬肉饞人。
龍王廟在大洋河下游,從我們村通向那兒的只有一條羊腸般曲曲折折陡峭難行的山路。這山路一邊是懸崖絕壁的長白山余脈。一邊是波濤湍急的古洋河水。平日里除了采蘑菇的,挖草藥的山客,就是放羊的羊倌在此攀行了。白天行走都要時常借助野藤樹桿幫忙,更不消說在月黑風高的除夕夜了。
記得那天,我們是一共7個人瞞著家人上了路。那晚的天真黑呀,用伸手不見五指來形容是最恰當不過的了。黑暗中兩耳只聽得腳下滔滔的水聲以及絕壁上偶爾驚起的夜鷹的啼叫。那叫聲在靜謐、荒涼的空氣中傳得極遠極遠。我們小心翼翼,如猿猴,如靈巧的山羊:挪、騰、跳、溜……大約走了兩個小時,才聽見對岸有些人語。又見一豆狀燈火在徐徐前移,高聲吆喝過去,那邊便有人答,說也是去看電影的,不過電影早已演完散場,他們正挑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們一聽,一下泄了氣,蔫了茄子。有人一齊怨起小三子,小三子也苦不堪言,直叫腳磨起水泡,痛得慌。這樣一伙人又無精打采往回趕,行至離村子不遠的另一條山溝。我忽然想起獨居于此溝的獵戶曹四。就提議是否一同去他家聽他講古。本來垂頭喪氣的伙伴們頓時又像淋上清水的小白菜,立即興旺起來。都齊聲叫好,于是一行人便都相跟著向那黑的溝壑摸進。
曹四現(xiàn)在就光桿一人,原先倒娶過一個黃毛老婆的,湊合過了幾年,那女人嫌他窮,便跟一過客偷跑了。遺下一丫頭跟隨曹四,后來那丫頭長到14歲,也早早嫁人去了北大荒?,F(xiàn)在曹四一個人孤住在這個野山溝里,靠打野味和種藥材為生。這老哥雖大字不識一籮筐,卻天生會講故事(當?shù)厝朔Q為講古)尤其講那薛仁貴征東最是拿手。
我們到了石墻外,有一狗吼吼亂吠,驚起胡子拉渣的瘦黑漢子,油燈亮起時,我們早竄進正屋上了炕。
“你給我們講古吧,曹大哥?!辈芩恼f:“大過年的不在家團圓,到處瞎逛啥!”我們便把剛才經(jīng)歷的事重述一遍。曹四聽罷大笑一陣,便點一袋老旱煙,青煙裊裊之中有股辛辣的香味。我們幾位也各燃上一支,便聽那黑漢子慢條斯理講起古來。
這是一間極簡陋窄小的黃泥草房。屋地靠山墻的那旮旯,泄露下一席夜光來。仔細望去,原來是房頂上赫然現(xiàn)出一個窟窿,有清森森冷氣悍然侵入,讓我不覺打個寒顫,身子往里偎偎,幾乎全縮入汗臭的破被套里,好在火炕熱乎,倒不覺得太冷。不一會兒,便沉沉進入夢鄉(xiāng)了。
六、我的初戀:小鎮(zhèn)上的《愛情故事》
后來,我家也從僻遠鄉(xiāng)村搬遷至一古色古香的北國小鎮(zhèn)。小鎮(zhèn)有一條青石板街,街兩邊皆是民國式的青磚翹脊的院套平房。小鎮(zhèn)出玉,故磨啄玉器的手工作坊一家挨一家,展賣玉件的商鋪也比比皆是。走在幽靜、曲折的老舊巷子里,眼見得純樸又有些木訥的小鎮(zhèn)人次第行過,耳聽得幾聲悠然的叫賣聲,間或還能遇見手戴玉鐲、頸佩玉鏈的素面女子裊裊婷婷擦肩而過,就更添一份恬淡與安適的心境了。
我因高考落榜,早早參加工作,是在一家副食公司搞宣傳,整日寫寫畫畫,倒也安閑自在。不久便有人給介紹對象,我們約了個時間,我又買了兩張電影票,懵懂之中,便于某個春日的傍晚去了小鎮(zhèn)那家唯一的電影院。
電影院有股尿臊味。我進去較早,簡陋破敗的環(huán)境中稀稀落落僅坐數(shù)十人影。我正焦躁,近前一月白衣衫的女孩,高挑的個頭披一瀑布般的長發(fā),我一慌,忽地立起,來的果然就是我那對象。
好在電影馬上開演了,黑暗中我仍惴惴不知說啥好,幸虧不久即被銀幕上的故事吸引住,慢慢忘了談戀愛的事。
那晚放映的是波蘭故事片《愛情的故事》——一個來自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的凄美愛情故事。真是湊巧得很,仿佛某種天意,或某個神靈的暗示。我們都很快進入到別人的故事里,直到放映中途,也是在那女孩的提議下,我才有些不情愿地隨她走出影院。
我倆沿著小巷慢慢踱步,借著昏暗的路燈光我偷偷打量身邊的女孩,確信她是個氣質(zhì)高雅又有些傲氣的“小公主”。而她鼻翼處那幾顆雀斑也像早春蒼穹上的星斗一樣閃閃爍爍。
小鎮(zhèn)上的人們樂于看電影,每次來了新片大家都蜂擁而上買票搶票,常常是闔家齊出動,一看就半夜,頗有點像意大利故事片《天堂電影院》描述的情境。那時已開始放映日本電影《追捕》和國產(chǎn)影片《廬山戀》,我們這些年青人的心中早已春意盎然鶯飛草長了。
不知不覺我倆竟走出了小鎮(zhèn),來到一處開闊的草甸大田里,此時的天氣不冷也不熱,柳樹即將開始爆芽,草皮也開始返青,腳下的土地化過冰雪,在白日酣暢的陽光照耀下暖烘烘的,散發(fā)出一股發(fā)酵的醇厚酒香。我這時開始進入角色,侃侃而談,從中國作家侃到外國作家,也大談特談了自己的宏偉理想。遠處起伏的山丘在夜色中宛如一條條曲折盤恒的巨龍,而頭頂上密密麻麻的星群轟響著,發(fā)出熱烈的響應。我像一個天才演說家,又像一個未來生活中的英雄,看到姑娘眼中被我激起的愉快的火苗,我知道我的演說取得了明顯實效。她后來成了我相濡以沫的妻子,我們時常會想起那天晚上的夜空,廣袤的大地和璀璨的星群,那是我倆觀看一生的電影。
尾聲:越來越真實的電影和越來越虛幻的人生。
如今我已過了不惑之年,在一座以鋼鐵產(chǎn)業(yè)聞名全國的都城生活了整整五年。雖然這兒有華麗舒適的現(xiàn)代化的電影院,但我卻極少光顧,因為家里有了有線電視,有了神通廣大的電腦互聯(lián)網(wǎng),看電影似乎成了只消動動手指頭的輕巧事?!妒ソ?jīng)》開篇,上帝說世間要有光,于是真的有了光?!妒ソ?jīng)》似乎早已預言了電影的降臨,它讓人們重新看到處于嘈雜巨變的人類自身,并冥想關于人性黑暗元素的本源。這是一種既新鮮又迷離的幻象——在一池春水里,在掠過樹木間隙的微風中,在茫茫無涯的太空里,在埋葬萬千骸骨的泥土深處。我們總能聽見一個聲音在叫喊——政治的、種族的、宗教的,我們總會獲得重新認知的可能。
所以電影就像一面鏡子,讓人的生活得到回顧和重新打量的機緣,即便有時被夸大和曲解。但由此充溢著的內(nèi)心的鄉(xiāng)愁卻是真實而可觸的。電影撩動我們內(nèi)心藏而不露的情感,仿佛人類共同擁有的一個巨碩夢境,讓人憑空產(chǎn)生時間與空間的迷亂。
也許美麗深奧的夜空天生就是一面絕佳的銀幕原形,“光在天上投射,風傳來聲響。”我們每個人都是銀幕上忽隱忽現(xiàn)的角色。這是一個讓人難以接受的寓言——荒誕的而又真實的寓言!我們時常沉浸在這種光影藝術中難以自拔,分不清誰是演員,誰又是我們自己。而那幻覺力量的泡沫化的膨脹與放大,更使憂傷的回憶持續(xù)了充滿滄桑的一生。
我們誰也沒有能力逃離那張高懸于夜空中的夢一般的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