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玲
山東省肥城礦業(yè)中心醫(yī)院(肥城 271608)
重癥腦外傷患者長期處于昏迷狀態(tài),咳嗽及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呼吸道的分泌物與嘔吐物容易誤吸或墜積于肺部,造成呼吸道梗塞、肺部感染,導致病情加重死亡。因此加強對重癥腦外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至關重要?,F(xiàn)將其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救治重癥腦外傷患者64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38歲;GCS 3~5分者28例,GCS 6~8分者36例;手術治療43例,氣管切開21例。64例患者均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進行治療,嚴格按照護理計劃進行呼吸道護理干預。經治療及精心護理,好轉56例,8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2.1 病室環(huán)境 保持病室內空氣流通、新鮮、清潔、室溫控制在18~22℃為宜,相對濕度50% ~60%。定期進行空氣消毒,臺面及地面均用84消毒液擦拭,每日2~3次。嚴格探視制度,有呼吸感染者禁止探視,盡量減少人員流動,保持室內安靜。
2.2 病情觀察 患者入院后立即給予氧氣吸入,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及呼吸道有無阻塞,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度的變化,判斷有無呼吸困難與咳嗽反射等,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與動脈血氣。
2.3 體位 昏迷患者采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誤吸,抬高床頭15~30°,有活動性義齒時取下,防止脫出阻塞呼吸道,舌后墜影響呼吸者,可采取側臥位并托起下頜,必要時放置口咽通氣管。
2.4 加強營養(yǎng),增強機體抵抗力 重癥腦外傷患者往往出現(xiàn)較長時間的昏迷,發(fā)生吞咽與進食困難,且傷后患者處于高代謝和負氮平衡狀態(tài),應盡早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在無消化道出血等并發(fā)癥情況下,宜早期給予腸內營養(yǎng),其安全、簡便、經濟,可降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有利于保護胃黏膜,提高呼吸道免疫功能。傷后或術后48h可置胃管,抽取胃液無異常時可先予以溫開水注入,每次100~200mL,24h后再注入鼻飼液,鼻飼以小量開始,根據胃腸道功能和消化情況逐漸增加,鼻飼液以牛奶和果汁混合液為主,每次不宜超過200mL。
2.5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 吸痰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應及時徹底消除口腔與呼吸道的分泌物、嘔吐物、凝血塊等。注意加強口腔護理,正確的口腔護理是減少和防止細菌向下移行而引起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對昏迷和不能進食的患者每天作3~4次口腔護理。定時給予翻身拍背,每1~2小時1次,每次2~3min,使肺部及支氣管內積存的痰液松動,利于痰液排出,防止墜積性肺炎發(fā)生。對于張口呼吸的患者,口唇可覆蓋2層無菌濕紗布,起到濕化、過濾空氣之作用,減少空氣中塵埃的吸入。對留置胃管進行鼻飼的患者,鼻飼后短時間內不予翻背,防止胃內容物反流至氣管,誤入氣道。鼻飼飲食宜在翻身拍背后進行。
2.6 氣管切開后的護理 (1)預防感染:對重癥腦外傷患者,吸痰時應嚴格無菌操作,吸痰管應每次更換,口腔和氣道同時吸痰時應遵循先氣道后口腔的原則,定時翻身拍背以利排痰,拍背力度以患者胸廓隨著拍背一起顫動,有咳嗽反射者以能引起咳嗽反射為宜,翻身前先吸痰預防窒息,并防止導管脫落。每次吸痰前后必須給予高濃度的氧氣吸入,吸痰前后若不給患者高于原來使用的氧氣濃度,氣管內吸痰將導致低氧血癥[1]。(2)保持呼吸道通暢:重癥腦外傷患者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減弱,排痰功能差,呼吸道分泌物潴留,造成痰液阻塞呼吸道,氣體交換發(fā)生障礙,必須及時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動作要輕柔,緩慢插入吸痰管,再向上慢慢提拉,每次吸痰不超過15s,以防損傷呼吸道黏膜,造成缺氧。經常清除管內的分泌物,防止咯出的痰液再次吸入套管內形成結痂阻塞內管道,如分泌物過稠時,可先向管內滴入濕化液再行吸痰。在護理活動中體位不宜變動過多,頭、頸及上身應保持同一軸線,翻身或變換體位時應同時轉動,避免套管刺激或脫出發(fā)生呼吸困難。(3)充分濕化氣道,防止套管阻塞:由于氣管與外界直接相通,加上呼吸運動使氣道干燥,易形成痰痂阻塞套管。據有報道[2],肺部感染率隨氣道濕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所以人工氣道的管理必須給予充分的氣道濕化,并注意嚴格無菌操作,可在套管口覆蓋雙層濕鹽水紗布,改善吸入空氣的濕度,并及時更換紗布。氣管內滴藥時要間斷滴入,患者吸氣時滴入藥液,呼氣時停止滴藥,防止因氣流的影響使藥液溢出,同時做好霧化吸入,根據需要每日做4~6次。霧化液配方為生理鹽水100mL,慶大霉素8萬U(80mg),α-糜蛋白酶4000U(相當原料5mg),地塞米松5mg。(4)預防切口感染,每日更換氣管切口處敷料2~3次,保持敷料干燥清潔,同時做好口腔護理。如患者意識逐漸恢復,能自行咳嗽,分泌物減少,無肺部感染與呼吸困難,可試堵管24~48h,患者無呼吸困難與發(fā)紺現(xiàn)象后,配合醫(yī)師拔除氣管套管。
重癥腦外傷患者病情重、變化快、死亡率高,護理人員必須加強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精心護理,才能保證護理質量。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有效的清理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對減少并發(fā)癥有重要作用。加強對患者呼吸道的護理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改善肺呼吸功能,降低死亡率。早期給予鼻飼流質,增加機體抵抗力,也是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
[1]徐繼君.吸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J].實用護理雜志,2005,15(8):12.
[2]朗雁嫻,陳琴.氣道管理的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7,31(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