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近十年來領導干部親和力研究綜述

      2010-02-15 15:42:04劉付春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鍵詞:親和力領導者領導

      劉付春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江西 井岡山 343600)

      近十年來領導干部親和力研究綜述

      劉付春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江西 井岡山 343600)

      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力的一種,是領導科學的重要組織部分。近十年來,國內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綜述學者觀點,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研究集中體現在五個方面:界定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科學內涵,明確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構成要素,闡述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特殊要求,論證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獨特價值,提出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培育方法。

      領導科學;領導干部;親和力;研究綜述

      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藝術、領導方法、領導修養(yǎng)、領導魅力與領導技巧的綜合反映,是領導力的一種。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前沿性的領導理論。研究領導干部親和力,不斷提高領導水平,既是領導干部自身成長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關于領導干部親和力,近十年來,理論界對此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綜述研究收獲,集中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界定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科學內涵

      “親和力”原本是一個化學概念。《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結合成化合物時互相作用的力。”作為一種化學現象,它包含了三層含意:(1)必須具備兩種以上的物質,這是產生“力”的先決條件。(2)這兩種以上的物質不僅能夠結合,而且能夠經過化學反應形成新的物質。(3)這種新物質的形成,是這些物質之間結合時“力”互相作用的結果。親和力強,則新結成的化合物穩(wěn)定性就好;親和力弱,則新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就差,環(huán)境變化時就容易出現分解變性。

      在領導學中,領導干部親和力指的是以領導者個人為載體,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聯(lián)系和帶動周圍群眾,向四周輻射而產生的影響力和組織效能。[1](P50-52)同時,也表現為領導者的感召力、凝聚力和溝通能力。[2](P8)也有學者認為,是指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能夠相互親近、相互和睦、水乳交融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建立在對群眾發(fā)自內心的尊重基礎之上的,是基于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而產生的一種能力,它對于領導干部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系到其本人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在相當程度上還影響到黨和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3](P73-75)

      由此看來,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素質和道德的內在體現,是領導藝術和領導方法的獨特形式,是領導干部事業(y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十年來,學者將親和力這樣一個化學概念作新的解釋,并引入到領導科學中來,作為領導干部必須具備的一種領導力,富有時代氣息,顯示出親切和諧。這既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又折射出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既塑造了領導干部的新形象,又反映了廣大群眾的新期待,因而,賦予了親和力新的科學內涵。

      二、明確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構成要素

      中國科學院領導力課題組的最新研究表明,領導干部親和力是由人本理念、利益均衡、情感認同、換位思考與溝通藝術五個要素構成。[4](P8-10)

      人本理念:一是尊重每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二是要為每個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公平的機會與條件,三是致力于提高人們的幸福程度。人本理念在本質上強調人的主體性,尊重人的價值,推崇人的自我實現。人本理念構成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理論基礎。

      利益均衡:一是通過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結構均衡;二是建立長效機制,推進利益均衡。利益均衡是區(qū)域、行業(yè)和階層成員之間的利益均衡,是同一機構內不同職位之間的利益均衡,是物質利益與非物質利益的均衡。利益均衡是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原則在分配上的體現。

      情感認同:一是不與民爭利,這是領導干部贏得下屬情感認同的必要條件;二是平等待人,尊重每個人,認可每個個體都具有的其自身的價值;三是真誠地關懷下屬,不僅關注下屬的工作表現,還關心下屬的學習與生活。情感認同不是對領導干部所展示的職務角色的尊崇,而是指對領導干部作為一個自然個體的接納。情感認同與利益均衡是人本理念的具體體現。

      換位思考,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想象、推斷事物發(fā)展的可能軌跡的一種思維方式;是指一方在作出涉及另一方的決策時,不但考慮己方的情況,而且還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在培育親和力的過程中,換位思考指領導干部要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民眾中,不以高高在上的目光俯視被領導者,要平易近人,積極主動地以被領導者的目光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并進行決策。換位思考體現在領導方式上,要求領導干部務必經常到群眾中去,了解基層的實際情況,對群眾的困難有切身的體會,不搞主觀臆斷,不受社會中強勢群體的左右。換位思考體現在領導行為上,要求領導干部不濫用權力,以民眾的權利來約束自己的權力。出臺法規(guī)前要通過公共政策旁聽、聽證及公共政策調查和政策研討等途徑廣泛征求意見,為不同社會利益群體提供參與決策過程的制度化通道;建立輿論監(jiān)督制度,接受群眾對現行法規(guī)政策的及時反饋,并據此進行動態(tài)調整。

      溝通藝術體現在傾聽和表達兩個方面。傾聽是尊重的首要表現,可以為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提供保障。表達反映在肢體語言上,反映在選擇并利用各類媒體進行溝通的能力上。表達能力還包括與不同背景和類型的人進行溝通的能力。一是零距離溝通的能力。領導干部以恰當的語氣、語調、身體語言與意見表達方式,幫助下屬消除對立、敵意和緊張等情緒,使得彼此間雙向溝通順暢,是建立良好關系的基礎。二是建立公共關系的能力。領導干部要善于與公眾進行對話,尤其是在突發(fā)事件中要注意溝通藝術。三是情緒調控能力。情緒調控要求領導干部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通過內省知道自己的情緒,并有效調整自己的情緒。同時,能調控對方的情緒,可以通過移情換位知曉對方的情緒,通過賞識對方調控對方的情緒。溝通藝術和換位思考則是實現人本理念的具體手段。

      三、闡述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特殊要求

      領導干部具有親和力,這不是對領導工作作風或態(tài)度的一般性要求,而是一種具有強制力的特殊要求。 原因有三個。[3](P73-75)

      1.黨的宗旨決定了領導干部必須具有親和力

      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的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忠實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黨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根本原因,也是黨戰(zhàn)勝艱難險阻的根本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通過各級領導干部貫徹執(zhí)行的。人民群眾從領導干部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來認識和評價黨。從這個角度看,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應該是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代表群眾,首先要了解群眾,要了解他們的衣食住行,了解他們在工作、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了解他們的希望和要求。而要真正了解他們,就必須放下架子,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親和力,使群眾感到你親近,值得信任,這樣他們才愿意向你傾訴心里話。我們黨在80多年的成長過程中,形成了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光榮傳統(tǒng),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的“官兵一致同甘苦”,還是和平時期的“同吃同住同勞動”,均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實踐證明,哪個時期發(fā)展得快,哪個地區(qū)發(fā)展得好,一定是那個時期、那個地區(qū)的群眾工作做得好,那個時期、那個地區(qū)的領導干部具有親和力。

      2.時代變革決定了領導干部必須具有親和力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顯著的特征就是人力資源取代了工業(yè)經濟時代自然資源和資本資源的地位,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第一資源,知識價值得到充分的彰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控制技術、網絡技術和機器人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物質生產領域之后,一大批原來從事操作控制生產運行的工人被解放出來,轉移到科技行業(yè)或其他行業(yè),而且這種轉移已經呈現出越來越快的趨勢。這些被轉移出來的人員,經過培訓后,大部分將成為從事技術工種的腦力勞動者。在知識經濟時代,腦力勞動者將取代工業(yè)經濟時代的體力勞動者,成為員工隊伍中的主體。在這種結構的隊伍中,領導和群眾之間的關系也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他們不再是過去的那種簡單的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一種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建立起來的合作伙伴關系。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對人的管理也將由過去的強制性為主轉變?yōu)檎T導性為主。而要實現管理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變化,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具有親和力。只有具備親和力的領導干部,才有可能成為腦力勞動者的良師益友,為他們所信賴、所敬重。

      3.爭奪人才決定了領導干部必須具有親和力

      改革開放以來,外企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guī)砹巳碌墓芾砝砟?。這種理念的核心就是在管理中樹立“以人為本”的旗幟,通過營造良好的企業(yè)文化氛圍和對員工的人文關懷調動他們在工作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他們熱愛企業(yè)、獻身企業(yè)、將自己與企業(yè)融于一身的精神。發(fā)達國家借機利用優(yōu)厚的薪金待遇和現代的企業(yè)文化吸引我國人才,這方面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為此,“十一五”規(guī)劃中明確提出了 “加快建立有利于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人盡其才的有效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chuàng)業(yè)的社會氛圍?!晟茖θ瞬诺募顧C制和考核監(jiān)督機制,為各類人才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揮才能創(chuàng)造更為寬松的環(huán)境?!惫芾硇睦韺W的理論告訴我們:現代企業(yè)的員工,特別是其中的優(yōu)秀人才,他們最大的愿望是能夠實現個人的價值。因此對于組織和領導的期望,更多的是來自精神和情感方面的。他們渴望得到領導的理解、關懷、信任和幫助,因為這些來自精神方面的陽光,在很多時候比起物質待遇顯得更為珍貴和重要,而理解、關懷、信任和幫助正是領導親和力的核心內容。就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物質待遇而言,我們的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絕大多數肯定競爭不過外企。我們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的重要殺手锏應該是輝煌的事業(yè)、優(yōu)惠的政策和真摯的感情。從宏觀方面說是祖國的利益和民族的精神;從微觀方面說是在一個組織內部,有一種寬松、和諧、融洽的工作環(huán)境和氛圍。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的形成離不開領導的營造和烘托,在這當中,他們的親和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具有親和力,這種環(huán)境和氛圍就無法形成,目前已經顯現的人才流失將會變得更加嚴重。

      四、論證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獨特價值

      古往今來,人們習慣將事業(yè)成功歸于:天時、地利、人和。而這三者中,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人和”處于首位。在現代行政管理實踐中,領導干部具有親和力正是實現“人和”的一個重要條件。親和力具有獨特的價值。[5](P43)

      1.領導干部親和力是構建和諧班子的“增凝劑”

      第一,親和力有助于班子成員進行科學決策。在作決策時,領導者能以人為本,態(tài)度誠懇,引領大家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創(chuàng)造性思維,認真聽取班子成員意見,就能有效降低決策的風險,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成功的決策會大大提升班子成員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班子成員的向心力,以至于在工作中,更加主動地為領導者的決策獻計獻策,從而實現決策機制上的良性循環(huán)。第二,親和力有助于調動班子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對班子成員來說,親和力能體現出對他們付出勞動的尊重和肯定。在這種氛圍中,班子成員會倍感親切和溫暖,定能產生強大的工作動力,自覺地服從領導者的領導,創(chuàng)造性地、高效率地完成好自己分管或組織安排的工作。第三,親和力有助于領導班子形成合力,是加強班子團結的“固化劑”。[1](P50-52)親和力代表著領導干部的工作風格和個人品質,其背后透露出領導者的仁厚、正派。有廣泛親和力的領導,班子成員之間能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相互補位,敢言而不妄言,牽手而不掣肘,一條心、一股勁,齊心協(xié)力維護班子團結,維護集體形象,維護領導者權威,促成風正氣順、心齊思上的良好風氣。

      2.領導干部親和力是促成和諧人際關系的 “黏合劑”

      親和力是以人的心理溝通和情感融合為前提,以對社會共同理想的認同為基礎,在實現社會價值目標過程中結成的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相互和諧,良性互動的一種最佳人際關系狀態(tài)。[6](P40)親和力能有效縮短人際間的情感距離,使領導者贏得群眾的信任,贏得民心。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建立起信任的橋梁。領導者以平常心親近群眾,深入到群眾當中,與群眾平等交流,可了解到群眾的真實思想,洞察到他們對組織及領導者本人的所思、所想、所盼,使領導者掌握到第一手信息資料,為制定發(fā)展規(guī)劃、工作目標等提供可靠依據。通過交流,群眾也能從領導者那里獲得最直接的政務信息,在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協(xié)助領導者實現工作意圖,跟隨領導者步調一致地完成目標任務。二是可以加深彼此的感情,建立起情感的橋梁?!昂橙诵恼?,莫先乎情”。領導者以真情對待群眾,愛護群眾,始終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關心群眾的疾苦,竭盡全力辦實事、辦好事,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關心的各種現實問題,尤其是困難群體的生活問題,及時做好雪中送炭工作,使群眾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就必然會受到群眾的尊敬和愛戴,群眾對領導者的領導活動就會用全心全意的支持來給予回報,領導者與群眾之間也會因此而形成穩(wěn)固的情感紐帶,建立起密切的像魚水一樣的干群關系。

      3.領導干部親和力是優(yōu)化外部工作環(huán)境的 “活化劑”

      在優(yōu)化工作環(huán)境方面,領導干部親和力能發(fā)揮出活化的作用。第一,可吸引各種社會資源為我所用。領導干部在社會上代表著一個集體的形象,是一個地區(qū)、單位或部門的標志。親和力強,可在社會上結識到更多的善友,贏得社會各方的好感,在與之交往中就可爭取到更多的政策以及人力、財力的支持,為順利實施領導活動創(chuàng)造更加便利的條件。第二,有利于消除隔閡,建立友誼。許多政府職能部門或單位,或多或少地掌握著一定的公共權力,在行使這些權力的過程中,被管理方有時會由于對政策的理解不夠,或者對執(zhí)行方式認識的不同等原因而對職能部門產生一些誤解。領導者的親和力可使對方感受到誠懇的態(tài)度和確切的關心,增進對本部門工作的理解,進而緩和氣氛,消除隔閡,建立起友誼。第三,有利于領導者及其組織提高社會威信。社會威信是領導者及其組織在社會交往中培植起來的一種社會信譽,是社會各方對領導者及其組織處事方式和工作成效的積極認可,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領導者親和力大,可有效地擴大社會支持面,活化社會關系網,促使領導者及其組織建立起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從而獲得更高的社會公信度。

      4.領導干部親和力是促進社會矛盾消解的 “催化劑”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矛盾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解決矛盾、處理問題、協(xié)調各方利益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的主要工作與職責。當然,矛盾的產生過程往往錯綜復雜,解決矛盾比開會布置工作顯然要困難得多。這里需要較高的領導藝術和靈活的工作方法,其中重要的一點即領導者的親和力。親和力強的領導干部因為與群眾關系密切,因而也容易接近和溝通,說話也有分量和影響。因而,有了親和力,干群之間的誤會和隔閡就容易解除,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就能順利解決,安定團結局面的形成就有了相應的感情基礎。[1](P50-52)

      五、提出了領導干部親和力的培育方法

      親和力是領導干部綜合素質的反映。它與學歷教育和技能知識的傳授不同——既不能靠課堂教學來提升,也無法用數字指標來量化。它需要領導干部長期的修養(yǎng)和錘煉。

      1.學會尊重與包容他人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逼鋵嵸|就是尊重群眾。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體現,也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只有尊重群眾,才能最終得到群眾的尊重,贏得群眾的支持。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給予群眾信任和支持,并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其施展才華。要有舉賢過己的胸懷,海納百川的雅量,寬容大度地對待一切持不同意見者,為各種人才的脫穎而出創(chuàng)造寬松的環(huán)境。要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同事,不護短也不揭短。同時,要學會歷史地、全面地看問題,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人的功過,既要看到弱點、缺點和不足,更要看到優(yōu)點、長處和發(fā)展。選好千里馬,用好老黃牛,揚長避短,各展所長。

      2.堅持誠實與信用的原則

      誠實守信既是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公德。要想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取信于民至關重要。領導干部要把誠信作為立身之本,言出必行、守信如玉。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現代社會是信用社會,廉明政治是信用政治。而建立信用經濟、信用社會、信用政治,需要各級領導干部帶頭講信用。朱镕基曾指出:要“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逐步在全社會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范”。這既是對建立市場經濟新秩序的要求,也是對領導干部堅持誠信操守的要求。因此,領導干部要從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從經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的高度,從建立先進文化和帶領群眾共建高標準小康社會的高度,帶頭講誠信、守信用,做誠實守信的模范。

      3.歷練自律與垂范的品質

      嚴于律己、率先垂范是領導干部的政治品質?;疖嚺艿每?,全靠車頭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干部處于排頭兵的位置,示范引路的作用十分重要?!安钪晾澹囈郧Ю铩?。亂了方寸、錯了步調,部屬和群眾就會迷失方向、無所適從。領導干部作為領頭雁,為眾人矚目,其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和帶動一大批人。如果自身的模范作用不強,對下就不可能有說服力和影響力。要想登高一呼,群眾擁護,就要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黨風、勤政為民的政風、忠厚純樸的民風、艱苦奮斗的作風,盡可能使自己成為群眾心目中的偶像。因此,一個品德高尚的領導、一個心地善良的領導、一個有所作為的領導,應該始終站在群眾前頭。時刻要求自己,作克己奉公、全心全意為群眾謀利益的模范;作解放思想,勇于開拓的模范;作熱愛學習,有豐富知識的模范;作始終保持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飽滿的工作熱情的模范。[7](P60-61)

      4.篤信真誠與善待的品行

      一要關心體貼下屬,自覺培養(yǎng)與下屬的深厚感情,以誠待人,取得下屬的信任。要養(yǎng)成平易近人的作風,學會換位思考,善于理解下屬的觀點和處境。二要以德感人?!白龉傧茸鋈耍f事民為先”。領導干部要把“德高望重”作為人生追求。堅持原則,光明磊落,清正廉明,正氣凜然。三要以理服人。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物。不能因為自己的職務高而強詞奪理。不講套話、不說空話。講話的內容是調查得到的結果。四要以情動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想著下屬、理解下屬、愛護下屬,做到既不放任遷就,又不簡單粗暴。多為下屬排憂解難,了解并想方設法解決他們碰到的實際困難。五要以行引人?!耙陨碜鲃t”是領導干部理應具備的素質。

      5.懷有愛民與為民的心靈

      一是要深懷愛民之心。深懷愛民之心就是要端正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時刻視人民為父母,經常關懷群眾的生產生活,把帶著感情做好群眾工作變?yōu)樽杂X的實際行動。二是要悉聽為民之言。悉聽為民之言就是要從群眾的需要和愿望出發(fā),傾聽群眾呼聲和建議,把握群眾思想脈搏,正確對待群眾提出的各種要求,并善于將群眾意愿作為思考問題、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最基本的依據。三是要多辦為民之事。多辦為民之事就是要堅持不懈地為人民辦實事,實實在在地為人民排憂解難,特別是注意從解決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為民造福。在辦實事、辦好事中加深與群眾的感情,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四是要善謀為民之策。善謀為民之策就是要從增強干部素質、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和方法入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不僅要注意“做正確的事”,還要注意“正確地做事”,切實解決好依法行政這個突出問題。[8](P14-16)

      6.處理主仆與官民的關系

      一是要處理好主與仆的關系。誰是主人,誰是仆人,是一個根本的立場問題。領導者作為人民的公仆,就要自覺增進同主人的感情。有了這份兒感情,就會主動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領導者作為人民的公仆,就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當好公仆,自覺為民盡職,為民分憂,真正把甘做人民的公仆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二是要處理好官與民的關系。處理好官與民的關系,關鍵是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為民掌好權、用好權。具體而言,需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充分相信群眾。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的源泉。要相信人民群眾的創(chuàng)造力,相信人民群眾在社會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創(chuàng)造性,要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總結經驗,集中群眾的智慧,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決策。三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我們黨就是基于對社會實踐、對人民群眾的科學態(tài)度,才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yè)呈現出蓬勃發(fā)展的局面。因此,我們要善于從人民群眾的實踐創(chuàng)造中去尋找力量和智慧。四要堅持群眾標準。一切工作都要從群眾愿意不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7.增強與提高語言親和力

      語言親和力,是指通過語言迅速與對方融洽起來,使之感到親密無間的“磁力”。增強語言的親和力,對領導干部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不僅可以拉近與群眾的心理距離,消除居高臨下之感,還可以構建和諧的干群關系。一是用熱情的話語增強親和力。熱情的態(tài)度,是增強語言親和力的粘合劑。作為領導者,如果能主動地同對方進行攀談,哪怕是一句得體的問候,幾句關心的話語,都可迅速消除陌生感,造成融洽的氣氛,從而達到親和對方、順利溝通的目的。二是要用真摯的話語增強親和力。領導者的言談不僅要熱情平易,而且要真摯坦誠。古人云:“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边@就是說,發(fā)自肺腑的真誠話語可以消雪化冰,感人至深。三是用謙和的話語增強親和力。去掉官腔,放下架子,平等謙和地同群眾進行朋友般的交流,是增強領導者語言親和力的又一重要方法。四是用形象的話語增強親和力。形象生動的語言會讓人順耳又順心,既可讓人感到親近,又可給人以美的享受。五是用幽默的話語增強親和力。在嚴肅的語境、莊重的話題中,如果能適當地巧用一些輕盈幽默的話語代替嚴肅凝重的語言,就會產生非同一般的親和效應。[9](P32-33)

      總之,領導干部親和力是領導人格魅力的具體體現,是產生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的源泉。領導干部有親和力,就能把大家凝聚在身邊,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有效地推動工作。因而親和力是現代領導干部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1]金林泉,顧承衛(wèi).親和力:和諧領導的基石[J].黨政論壇,2009,(10).

      [2]姜明清.親和力是合格領導干部的必備素質[J].政工學刊,2002,(10).

      [3]紀新華.試論領導干部的親和力[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

      [4]中國科學院領導力課題組.和諧社會的領導親和力研究[J].領導科學,2008,(8).

      [5]田素安.親和力在優(yōu)化領導環(huán)境中的優(yōu)勢[J].黨政論壇,2007,(6).

      [6]楊國義,高鳳,崔廣起.培育親和力建設和諧社會[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7,(10).

      [7]王志榮.干部管理要增強親和力[J].黨建研究,2008,(7).

      [8]賴曉玲.著力提高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親和力[J].貴陽市委黨校學報,2005,(3).

      [9]孫玉茹.怎樣增強語言的親和力[J].領導科學,2002,(6).

      [責任編輯 李沖鋒]

      On the Research of the Leaders’Affinity in the Last Ten Years

      LIU Fu-chun
      (China Executive Leadership Academy Jinggangshan,Jinggangshan 343600, Jiangxi,China)

      The Leaders’ Affinity is one of the leadership,which i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of leading science section.In the past ten years,scholars had a breadth and depth of research,and achieving gratifying successes.Summary of scholars’perspectives about the leaders’ affinity concentrated in five areas:Defining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the leader’ affinity;explicating the composition of the leader’ affinity;expounding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leader’ affinity;demonstrates the unique value of the leader’ affinity;presenting the cultivating means of the leader’affinity.

      leadership science;leadership;affinity;summary of research

      C933

      A

      1674-0955(2010)05-0061-06

      2010-09-06

      劉付春(1965-),男,江西吉安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

      猜你喜歡
      親和力領導者領導
      高端訪談節(jié)目如何提升親和力
      新聞傳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0
      高端訪談節(jié)目如何提升親和力探索
      新聞傳播(2018年13期)2018-08-29 01:06:52
      閉目塞聽,才是領導者的第一大忌
      真誠是領導者的最高境界
      2016重要領導變更
      軍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領導致辭
      印刷經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親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新聞傳播(2016年9期)2016-09-26 12:20:34
      將親和力應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討
      新聞傳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7
      金圣節(jié)能清凈劑 節(jié)能減排領導者
      汽車零部件(2014年1期)2014-09-21 11:58:39
      不能比領導帥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孟村| 江阴市| 桂阳县| 永昌县| 台州市| 中宁县| 彭阳县| 隆德县| 大埔县| 华容县| 称多县| 通榆县| 宁乡县| 博客| 本溪市| 海晏县| 山丹县| 静乐县| 泰宁县| 贵定县| 离岛区| 晋中市| 正镶白旗| 滕州市| 沈丘县| 龙陵县| 延长县| 山西省| 松桃| 鱼台县| 霸州市| 平陆县| 五指山市| 定兴县| 华宁县| 尉犁县| 连山| 兴国县| 永和县| 镇安县|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