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徐加生
閱讀能為學生打開連通世界、連通古今之門,更能為學生習作找到數(shù)不清的“切入點”,并樹立許許多多的“習作范例”。因此,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積累直接性的習作素材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間接的習作素材。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是宋代著名詩人陸游教訓兒子的名句,意思是說,真正要學寫詩,必須在詩外下功夫。學生習作能力的提高何嘗不是如此。
語言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表達的前提是“有自己的故事”,有著自己獨特的經(jīng)歷、體驗、理想、觀點、思想或者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人生可以成功,也可以失敗,但人生不能沒有“故事”。瓊瑤說:沒有故事的人生是乏味的。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名著,讓學生形象而具體地了解文學,感受情懷,吸收經(jīng)典,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觀點、思維方式,為雪白的童心傾注絢麗的色彩,這本身就是一種人生積累。當學生閱讀《白雪公主》,就羨慕她的美好,惋惜她的悲慘,痛恨后母的邪惡,慶幸她的獲救。閱讀《水滸傳》能體會到英雄的執(zhí)著無悔,感受到義薄云天的精彩。閱讀《西游記》感受到孫悟空的疾惡如仇的直率與坦蕩,感悟師徒四人患難與共的真情……誰能說這不是學生借鑒“他人的故事”,在富有個性地理解生活、體驗生活、實現(xiàn)生活的意義、情趣和價值的再發(fā)現(xiàn)?不是在擴展自身認識視野,提升認識品味,運用新的視覺和語言方式整理、回味、表達“自己的故事”——一種蘊含著自己獨特感悟的“故事”?所以我們應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際選擇有益的難度適中的名著,循序漸進地進行閱讀,讓名著為孩子的心靈注入盎然的清泉。苦讀經(jīng)典巧收藏,腹有詩書氣自華,有了豐富的閱讀積累,學生就能下筆如有神了。
語文的積累包括語言形式(詞語、句式、段式、篇式)的積累,語言內(nèi)容的積累以及思想、思維方式的積累。學習語文必須強調(diào)語言形式的積累?,F(xiàn)代社會的書籍和網(wǎng)絡信息多如牛毛,我們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利用多渠道廣泛閱讀,盡量做到博采素材,一方面要教會學生如何去讀,讓他們學會巧妙地運用選讀、速讀、精讀、批注、筆記等方法,使閱讀具有著重點。對于以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小學生來說,讀完一個故事雖有一定程度的感受,但感受的全面性、深入性畢竟有限,我們要正確對待。因為任何人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總是經(jīng)歷從不夠準確到比較準確,從片面到比較全面,從貧乏到豐富,從淺顯到深刻的過程。詞匯是這樣,
語文中豐富的句式、段式、篇式學習也是這樣。針對學生閱讀中大多是“用眼睛去閱讀”,而印象不夠深刻的情況,教師可要求學生把書中的人物或情節(jié)概括說出來、寫下來。通過寫讀書筆記、積累推薦等方式對好詞佳句、優(yōu)美段落、特別是古詩詞、名言警句、諺語格言之類的語言精華進行反復記誦。記誦涵詠的這些動人心弦的、震撼人心的、給人以啟發(fā)意義和藝術享受的名家詩文或一個片段。經(jīng)過這個過程后就不只是名家的言語,它為學生所擁有,成了主體精神的血液,沉浸到學生的心胸和筋骨里。由于表達和實現(xiàn)自我的需要,等到運用時這些言語“于無意中支配著自己思路和氣勢?!保ㄖ旃鉂撜Z)“文學作品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雖然這是對作家而言,但對學生習作也同樣有啟發(fā)作用,積累豐富了,再創(chuàng)造就有了基礎。
《林沖棒打洪教頭》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改寫的。從情節(jié)發(fā)展上看,從“林沖到莊上——柴進忙招待——洪教頭席上挑釁——林沖戴枷迎戰(zhàn)洪教頭——林沖棒打洪教頭。可謂一波三折,引人入勝,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學生樂讀了,但大多數(shù)人積累的也是局限于情節(jié)。至于作者是如何通過外貌描寫“挺著胸脯,歪戴著巾”來塑造出洪教頭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以及身上充滿的綠林霸氣、痞氣的,怎樣通過動作描寫“跳”把洪教頭的浮淺、粗暴、急躁的性格暴露無遺的,就少有人想了。更不要說對本文最大的寫作特色——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的關注了:彬彬有禮的林沖對照傲慢無禮的洪教頭,謙遜忍讓的林沖對照狂妄自大的洪教頭,機智沉穩(wěn)的林沖對照魯莽急躁的洪教頭,武藝高強的林沖對照花拳繡腿的洪教頭。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遍喿x中體會到情之深、義之切是我們學生應注重的,但重視語言的理性積累又是我們很多人所忽視的。語言形式的理性積累就是要求在閱讀中對各種文體的內(nèi)容、主題、選材、布局、表達方式等加以分析、歸納。啟發(fā)、引導學生做相應的練習,實施寫作方法的遷移。比如作文如何記敘、如何描寫、如何夾敘夾議、如何借景抒情,如何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使學生從做一個看熱鬧的外行變成注重看門道的內(nèi)行,使間接性習作素材的積累富有實效性、實踐性,那閱讀對寫作就事半而功倍了。
當我們的學生在閱讀中真正感悟和享受到一種美好的情懷,恬靜的心境,寬廣的心胸,一個完美的人生,并且還能夠把他們那份獨特的情懷、心境、心胸真實而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與人們共享的時候,那么我們閱讀積累的目的也就真正實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