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版本閑話(外一篇)

      2010-03-21 22:29:59
      文學自由談 2010年3期
      關(guān)鍵詞:林紓譯本原著

      ●文 高 為

      喜歡聚書,也愛讀。一卷在手,出于職業(yè)習慣,總是先找到版權(quán)頁,看看印數(shù)。當然,也就是看看而已。按祖國大陸的規(guī)定,正式出版的書是要打上印數(shù)的。但現(xiàn)在搞活了,許多出版社更多遵循的是國際慣例,不打印數(shù),認為那是商業(yè)機密,暢銷書除外,就像國外的暢銷書,尤其是袖珍本,封面會打上幾百萬冊已上市的字樣以廣招徠,如《教父》??杉词褂杏?shù)又能如何呢?您會相信嗎?中央統(tǒng)計的GDP與地方匯總的竟然有幾萬億的差距!數(shù)字是靠不住的。

      無論如何,有數(shù)就比沒數(shù)強。以我的經(jīng)驗,印數(shù)在3000冊以上的,可能是本版書,低于此數(shù)的多半就是自費書。正如上面所說,不能相信數(shù)字。有些人為了面子好看,明明只印了300冊,版權(quán)頁標示的卻是3000冊。數(shù)字只是數(shù)字,說明不了任何問題。讀書先看印數(shù)只是習慣使然,也許就是此習慣反倒使人上大當。

      看版權(quán)頁也是為了看版本。如譯著,就是看譯者是根據(jù)哪個版本或哪種語言翻譯的,是根據(jù)原文,還是根據(jù)其他語言而轉(zhuǎn)譯的。有時候直接根據(jù)原文翻譯和根據(jù)其他語言轉(zhuǎn)譯會有很大差別。沒標明來源的譯本,總讓人覺得可疑。

      記得剛上班拿了工資,就興沖沖地去書店買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第一版,1965年10月北京第三次印刷。版權(quán)頁上沒有印數(shù),定價2元。馬、恩照片后、目錄前有一頁說明,其中有這樣的文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是根據(jù)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委員會的決定,由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依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譯出的……在中文版的譯校過程中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边@段說明當時沒上心,現(xiàn)在一注意好像就有了問題。

      馬、恩的著作為什么不根據(jù)德文原著翻譯,而要通過俄文轉(zhuǎn)譯,這不是舍近求遠嗎?“在中文版的譯校過程中參考了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边@有點像主客顛倒,“惡仆”篡權(quán),“主人”給仆人打工,“小姐”伺候“丫鬟”。參考:“利用有關(guān)材料幫助了解情況:僅供參考?!保ā冬F(xiàn)代漢語詞典》)我們考大學時有所謂“參考分”,如考外語專業(yè),數(shù)學是參考分;考中文專業(yè),外語是參考分。我數(shù)學考了35分,上學后問問同學,有的根本就沒參加數(shù)學考試??梢姡皡⒖挤帧币簿褪钦f說而已,基本不起作用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根據(jù)俄文轉(zhuǎn)譯,如果馬、恩著作不符合“蘇聯(lián)國情”,有違“蘇聯(lián)特色”而做了刪改,中文版是照貓畫虎還是參考原文予以糾正呢?這絕不是杞人憂天。因為俄文“第二版說明”承認:俄文第一版“譯文有許多歪曲原意和不確切的地方”。誰能保證第二版就沒有這些情況呢?任何事情(人物)只要有了壟斷沒了監(jiān)督,那就可以為所欲為。只要能根據(jù)原文直接翻譯,就絕不用轉(zhuǎn)譯版本。中文1995年版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其《編者的話》有這樣的文字:“編入選集的全部文獻都根據(jù)原文重新校訂?!边@就比原先只“參考”原著好多了。

      由此,我想到了風靡一時的《基督山恩仇記》。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結(jié)束了長期的閉關(guān)鎖國,外國文學經(jīng)典開禁。同學們?nèi)琊囁瓶实亻喿x各種名著,包括經(jīng)濟學教授蔣學模從英文轉(zhuǎn)譯成中文的《基督山恩仇記》。四卷一套,四個同學同時看,哪怕從第四卷開始也毫不在意,讀得如醉如癡。現(xiàn)在想想,文學作品,最好能讀直接從原文翻譯的譯本,原汁原味保留得或許多一些。如果是轉(zhuǎn)譯,尤其是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的轉(zhuǎn)譯,可能剩下的只有故事了,細微之處往往譯不出來。如法文的“喜劇”一詞,還有“戲劇”的釋義,英文的這個詞則無此意思。

      我稍微留意了一下,可以舉出許多影響很大的轉(zhuǎn)譯著作。如楚圖南從英文轉(zhuǎn)譯的斯威布《希臘羅馬神話》(原文是德文,下同),從英文轉(zhuǎn)譯的涅克拉索夫《在俄羅斯誰能快樂而自由》(俄文);周揚從英文轉(zhuǎn)譯的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俄文);朱光潛從英文轉(zhuǎn)譯的維柯《新科學》(意大利文),從英法文轉(zhuǎn)譯的柏拉圖《文藝對話集》(希臘文);王造時從英文轉(zhuǎn)譯的黑格爾《歷史哲學》(德文);謝德風從英文轉(zhuǎn)譯的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希臘文);高覺敷從英文轉(zhuǎn)譯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德文);賀麟從英文轉(zhuǎn)譯的斯賓諾莎《倫理學》(拉丁文)……囿于各種條件,不能直接從原文翻譯,畢竟是種遺憾。

      2010年3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超級暢銷書《玫瑰的名字》,這是意大利著名符號學家翁貝托·埃科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次直接從意大利原文翻譯過來的。此前的三個譯本:1987年重慶出版社版,1988年中國戲劇出版社版,2001作家出版社版都是從英文轉(zhuǎn)譯的,里面有不少“譯錯的專有名詞、大段刪而未譯的拉丁文引文?!保◤埓蟠海?/p>

      說到譯錯的專有名詞,這大概是轉(zhuǎn)譯本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如蕭天佑先生所譯卡爾維諾《美國講稿》,在注釋中提到方平、王科一兩位從英文轉(zhuǎn)譯了薄伽丘《十日談》,“我曾對照過意文原版,應該說意思基本無誤,但譯名失誤太多。如這里的紀度實為圭多?!保ā犊柧S諾文集·美國講稿》326頁)但“為人剃頭者,人亦剃其頭”,二十多頁以后,蕭先生自己也出了錯誤,大概仍是轉(zhuǎn)譯的問題。

      同書363頁:“我(卡爾維諾)還沒有選到比危地馬拉作家奧古斯都·蒙特羅索寫的這篇小說更短的小說:‘當我感到絕望時,那條恐龍依然待在那里?!?/p>

      秘魯-西班牙大作家巴爾加斯·略薩在《中國套盒——致一位青年小說家》中,兩次引用這篇小說,并像做語法練習一樣,五次改變了時態(tài)和人稱。(54-56頁,65頁)這篇著名的一句話小說根據(jù)西班牙原文應譯成:“當他醒來時,恐龍仍然在那里?!薄八褋怼痹趺醋兂闪恕拔医^望”呢?可能同轉(zhuǎn)譯有關(guān)。

      雖然我不懂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但“絕望”放在此處絕對說不通。一個悲觀主義者可能一天絕望一百次,可這并不妨礙他睜著眼睛看世界。而“長眠不醒”“昏睡百年”“睡美人”“黃粱夢”等傳統(tǒng)說法中蘊含的世事虛幻、滄海桑田之變,不是“絕望”所能包容的。華盛頓·歐文的名篇《瑞普·凡·溫克爾》,主人公一睡幾十年,醒來時已經(jīng)改朝換代,林紓當初就譯成了《李迫大夢》。我曾特意請教了西班牙文專家:“醒來”一詞有無“絕望”的意思?專家說肯定沒有,但詞頭與絕望相似。也可能蕭先生看走眼了,把“醒來”看成了“絕望”。

      蕭先生翻譯的同一部《卡爾維諾文集》第402頁,提到了意大利小說家加達的《梅魯拉納街上一場可怕的混亂》。在根據(jù)英文翻譯的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jīng)典》(黃燦然、李桂蜜合譯)一書中,加達的這部作品被譯成了《梅魯拉納大街上的慘案》(229、233頁)。我當然更相信蕭先生的譯法,因為蕭先生是根據(jù)意大利原文翻譯的,更接近作者本意。

      《為什么讀經(jīng)典》第4頁:“我們總要一再推薦讀第一手文本,而盡量避免二手書目、評論和其他解釋。”根據(jù)原文翻譯的譯本是否比轉(zhuǎn)譯的譯本更接近第一手文本?“精確或準確,除了指對事物的描寫(這在譯文中還是能領(lǐng)會到的),主要還指詞語在其語言傳統(tǒng)的脈絡(luò)里的精妙。因此,譯文所見的精確,可能只是原文的太陽的余暉,甚至連余暉也夠不上?!保?54頁,譯注)說得太到位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薄靶叛圆幻?,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保ā独献印罚叭叻毕鞅M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保ㄠ嵃鍢蝾}竹詩)“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山海關(guān)孟姜女廟對聯(lián),可以有十幾種句讀和讀法)?!叭诉^大佛寺 寺佛大過人”?!盁熝仄G檐煙燕眼”。“近世進士盡是近視”?!巴醺筛赏趺?王蒙蒙王干”等等妙語,是無法翻譯的,即使勉強翻譯了,原文韻味也會消失殆盡。換句話說,能翻譯的是表達的內(nèi)容,不能翻譯的是表達的形式。

      “黑格爾嘗鄙薄吾國語文,以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語能冥契道妙……其不知漢語,不必責也;無知而掉以輕心,發(fā)為高論,又老師巨子之常態(tài)慣技,無足怪也;然而遂使東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馬牛風,則不得不為承學之士惜之。”(錢鐘書《管錐編》1-2頁)相信每一種語言里都有只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表述形式,類似漢語的諧音詞、句、回環(huán)詩、對偶句、一詞多義、一語雙關(guān)等等無法翻譯的東西。因此,能讀原文當然是最理想的,退而求其次讀根據(jù)原文翻譯的譯本,轉(zhuǎn)譯本應當是最后的選擇。

      林紓(林琴南)同助手共翻譯了一百八十余種外國文學名著,而且多數(shù)都另擬了書名,如柯南·道爾《歇洛克奇案開場》(現(xiàn)譯《血字的研究》,下同);狄更斯《孝女耐兒傳》(《老古玩店》);斯托夫人《黑奴吁天錄》(《湯姆叔叔的小屋》);蘭姆姐弟《吟邊燕語》(《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斯威夫特《海外軒渠錄》(《格列佛游記》);華盛頓·歐文《拊掌錄》(《見聞札記》);孟德斯鳩《魚雁抉微》(《波斯人信札》);雨果《雙雄義死錄》(《九三年》);托爾斯泰《現(xiàn)身說法》(《童年 少年 青年》);塞萬提斯《魔俠傳》(《堂吉訶德》)……林譯小說“漏譯誤譯隨處都是”。如果根據(jù)林譯小說轉(zhuǎn)譯(除了英美文學,其他語種的小說,如法、俄、德、西班牙文,林譯本身就是轉(zhuǎn)譯),那就離原著愈來愈遠了。這就像《呂氏春秋·察傳》所說:“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數(shù)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 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鞭D(zhuǎn)譯也是如此,數(shù)轉(zhuǎn)而面目全非矣。

      錢鐘書先生的重要論文《林紓的翻譯》,全面精到地評價了林譯的是非功過。錢先生承認林譯“漏譯誤譯隨處都是”,但林紓一方面刪節(jié)原著,另一方面增補原著,“他在翻譯時,碰見他心目中認為是原作的弱筆或敗筆,不免手癢難熬,搶過作者的筆代他去寫。……把翻譯變成借體寄生的、東鱗西爪的寫作”。恰恰是對原著的刪節(jié)或增補,使林譯的可讀性超過了后出的更忠實的譯本,甚至超過了原著?!白约簩幙勺x林紓的譯文,不樂意讀哈葛德的原文。理由很簡單:林紓的中文文筆比哈葛德的英文文筆高明得多?!弊g本在文筆上優(yōu)于原作,錢先生還舉了其他例子:波德萊爾之于愛倫·坡;弗萊理格拉德之于惠特曼;伊巴拉之于博爾赫斯。

      從文學的角度說,譯文可能優(yōu)于原文。高手可能提升或美化了原著,而拙匠可能降低或丑化了原著。從翻譯的角度說,過度翻譯(增補、闡釋)和不足翻譯(刪節(jié))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對原著的不忠實。過度翻譯者或不足翻譯者都是在以原作者的老師自居,對原著刪刪補補,以顯示自己比原作者高明,挖出了原著的深層敘述結(jié)構(gòu)。所謂“創(chuàng)造性”翻譯,往往是在深層敘述結(jié)構(gòu)上各顯其能,見仁見智,言人人殊。因為表層敘述結(jié)構(gòu)在那明擺著,沒什么折騰發(fā)揮的余地。丑化固然使原作者不滿,但美化也未必能使原作者領(lǐng)情——孩子是自己的好嘛。你想借原著之“尸”還魂,賦予原著新精神,原作者還未必甘心獻出“臭皮囊”呢!沒準還會告你曲解作者歪曲原著呢。

      對已故領(lǐng)導人的著作,還是保留原樣為好,不能“與時俱進”地不斷做“技術(shù)性”處理,以顯示他們的“高瞻遠矚”“富有預見”。那樣就使歷史文獻變成了當代文件,這與修改日記以緊跟形勢一樣,都屬于造假。

      扯淡對點煩

      一部外國古典文學名著,M翻譯家譯成了八十多萬字,W翻譯家譯成了七十多萬字,兩位的譯本都得到了國人的歡迎和外人的認可,二人分別獲得了原著國家的勛章。M翻譯家指出了W翻譯家少譯了十多萬字,并提醒學生以此為戒,被W翻譯家的擁躉、同事、弟子們?nèi)浩鸲ブ?,仿佛M翻譯家十惡不赦,罪大惡極。W翻譯家為自己辯解,說是遵循了劉知幾的“點煩”理論,刪去了譯著中自己認為多余煩瑣的十多萬字。

      兩位翻譯家我都不認識,兩種譯本我全沒讀過,既不懂他們的外文,也不做翻譯工作,但對“點煩”,還是有話要說。

      點煩,在我們外行看來,似乎應主要對自己的作品動手,而不應對別人(包括死人、外人)的著作下刀。你可以把自己的長篇小說點煩成速寫,也可以把自家的論文點煩成摘要。對別人的作品,最好還是手下留情,尤其是在做全文翻譯或號稱是在搞全書翻譯時,否則,就應在封面上注明“節(jié)(譯)本”、“刪節(jié)本”或“編譯本”,以免誤導讀者。我們耳熟能詳?shù)恼f法“完整、準確地理解什么什么思想理論/什么什么精神實質(zhì)”,完整是準確理解的前提。而點煩家們提供給我們的全都是不完整的文本,又哪里會有準確的理解呢?

      對同一個文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標準答案,“詩無達詁”。你認為是多余煩瑣的地方,作者卻可能認為是強調(diào)重點所在。煩瑣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繁豐。復疊、反復、排比、層遞、錯綜、頂真等修辭手法更不能視為多余煩瑣(陳望道:《修辭學發(fā)凡》,1979年新1版,第169——176頁,199——218頁,275——276頁)。退一步說,即使原文真的是多余煩瑣的地方,你也沒必要或權(quán)利為原著美容或整容,因為弄不好結(jié)果就是毀容。原文啰嗦煩瑣,那也是作者的風格,讀者要看的就是盡可能原汁原味的譯文,而不是點煩家們的刑余之作,或點煩家風格的譯著。作者有風格,譯者不應有風格,或者說,譯者的風格應當就是作者的風格。

      從詹姆斯國王欽定版《圣經(jīng)》出版以來至今,“莎士比亞的浩瀚和(欽定版)《圣經(jīng)》冷鐵般的配給始終代表著語言的南北二極,成為全世界作家和說話者的參照點,從喬伊斯或狄更斯的莎士比亞式光彩粲然,到班楊或海明威的圣經(jīng)式清峻,無不如此”。(羅伯特·麥克拉姆、羅伯特·麥克尼爾、威廉·克蘭著《英語的故事》,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166頁)雖然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莎士比亞,那是說一千個讀者面對同一個莎士比亞產(chǎn)生的一千種閱讀/觀賞的感受和理解,而不是要一千個讀者面對經(jīng)過一千個點煩家點煩過的一千個不同的莎士比亞。

      有這樣一個段子。一人甚節(jié)儉,人稱省先生。他聽說還有一位更節(jié)儉的省省先生,于是提著一條剪的紙魚去拜訪。省省先生的兒子用兩手的食指拇指對在一起當作一張餅,作為對紙魚的回報。省先生自知非敵,怏怏告辭。省省先生回家得知后,認為兒子太浪費,亟亟追趕省先生——非要討回半張餅。

      點煩大家魯迅說: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寧可將可作小說的材料縮成sketch,決不將sketch材料拉成小說(《答北斗雜志社問——創(chuàng)作要怎樣才會好》,《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卷,第364頁)。但武無第二,文無第一。在另一點煩圣手錢鐘書看來,魯迅只適宜寫短氣的(short-winded)篇章,他的《阿Q正傳》便顯得太長了,應當加以修剪(點煩)curtailed才好。(水晶《侍錢“拋書”雜記》)魯、錢兩位都是我敬重的作家、學者。

      魯迅說的是對自己的作品壯士斷腕,而不是對別人的孩子痛下殺手。你對別人的作品點煩了,其他人可能認為你的“點”本仍然“煩”,需要繼續(xù)“點”。省先生已經(jīng)很節(jié)儉了,但在省省先生兒子眼里,仍然是浪費的主,而在省省先生看來,兒子還是個大手大腳的敗家子,小巫見大巫。對別人的作品點煩來點煩去,伊于胡底?點煩家們到底煩不煩?

      劉知幾只說了點煩,沒有提到“點簡”,或者說扯淡,也就是把原作中單薄之處、道理沒說透、環(huán)境不清楚、人物不豐滿之點補足豐富起來?!包c簡”理論上雖沒有,實際上人們卻常干。林紓在翻譯時,“碰到他認為是原作的弱筆或敗筆,不免手癢難熬,搶過作者的筆代他去寫”?!傲旨倓h節(jié)原作,有時也增補原作。”(錢鐘書《林紓的翻譯》,《七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3、77頁)這樣的翻譯者即反逆者。南懷瑾翻譯《論語》也有這樣的傾向,把解釋、背景都放到了正文中去了?!胺g……只仿佛教基本課老師的講書……原作里沒有一個字可以滑過溜過,沒有一處困難可以支吾扯淡?!濒斞刚f:明人好刻古書而古書亡。因為他們隨意刪改古書。(《四庫全書珍本》,《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5卷,第267頁)我們有種杞憂:今人好譯洋書而洋書閹,因為我們?nèi)我鈱ρ髸c煩。

      在翻譯過程中,如果對原文任意增加是不可思議之事,那么對原文隨意刪減怎么就成了理所當然之事呢?翻譯首先是一門語言的技術(shù),因為對原著應當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譯者對原著應當亦步亦趨。原文是鋪張揚厲風格的,譯文也應如此。原著是簡潔謹嚴文體的,譯著也該照搬。譯事三難:信、達、雅。沒有信,達是亂達,雅是假雅?;袨闊o(削足適履)乃點煩,無中生有(畫蛇添足)是扯淡,那就不是翻譯而是演繹甚至演義了,兩種做法都是翻譯中應當避免的。否則,就倒退到了林紓翻譯的年代和標準。

      W翻譯家在一篇文章中說:譯者同時得伺候兩個主子。洋主子是原著,一句句、一字字都要依順。不容違拗,也不得敷衍了事。另一個主子是本國讀者。他們要求看到原作的本來面貌,卻又得依順本國的語文習慣。譯者不但要譯出原著說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譯出作者是怎么說的。原文用了六個同義詞的地方,你就應當用六個同義詞去表現(xiàn),不能偷工減料,用兩三個詞敷衍了事。別說減少字數(shù),標點符號的改變都會使意思大變,如: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梢跃渥x為逐客令: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也可以斷為耍賴的理由: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一下子就點煩掉了十多萬字,很難避免對原著的損傷,這樣的仆人,是對洋主子盡了責,還是對本國讀者孝了忠呢?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譯者變成了作者,編輯對你的大作進行如此大規(guī)模的點煩,你能不能不暴跳如雷?如果有人對你的作品進行研究或疑似注釋,你會不會火冒三丈,像蘇珊·桑塔格一樣“反對闡釋”(AgainstInterpretation),起訴告狀,甚至要求上級干涉,請求組織解決呢?

      《聲律啟蒙》是學習對對子的入門書,開篇就是“一東”韻:“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其中“十三元”韻一節(jié):“幽對顯 寂對喧 柳岸對桃源。鶯朋對燕友,早暮對寒暄?!保ā堵暵蓡⒚伞罚啥脊偶畷陱陀?,1981年版,第1、第23頁)似乎可添一對:“扯淡對點煩?!?/p>

      猜你喜歡
      林紓譯本原著
      讀原著學英語(三)
      英語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5:06
      漂流瓶
      林紓當眾燒借據(jù)
      回望林紓:孝道、愛道與友道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32
      拔牙
      《佛說四人出現(xiàn)世間經(jīng)》的西夏譯本
      西夏研究(2019年1期)2019-03-12 00:58:16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響了林紓的人生觀
      海峽姐妹(2017年11期)2018-01-30 08:57:45
      擁抱
      小小說月刊(2017年6期)2017-05-16 17:32:13
      翻譯中的“信”與“不信”——以《飄》的兩個中文譯本為例
      水家鄉(xiāng)
      沈丘县| 阜南县| 富平县| 福泉市| 开阳县| 同仁县| 定陶县| 六安市| 松阳县| 台北县| 西畴县| 资溪县| 黄大仙区| 安乡县| 积石山| 宜城市| 隆德县| 肥东县| 蓬溪县| 偏关县| 工布江达县| 德化县| 垣曲县| 双流县| 育儿| 扬州市| 珠海市| 东光县| 浏阳市| 镇康县| 西和县| 环江| 新民市| 鄂尔多斯市| 南平市| 沅陵县| 宾阳县| 百色市| 邵阳市| 汝州市| 鹤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