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俐玲
(懷化市盈口鄉(xiāng)中心醫(y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胎盤著床于子宮橫隔誤診為前置胎盤1例
劉俐玲
(懷化市盈口鄉(xiāng)中心醫(yī)院,湖南 懷化 418000)
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fā)癥,也是妊娠晚期出血常見的原因。臨床診療中易將胎盤著床于子宮橫隔誤診斷為“前置胎盤”。2009年8月我院收治1例臨床癥狀與前置胎盤臨床癥狀較符合,剖宮產術中判斷為胎盤著床于子宮橫隔誤診為前置胎盤。
前置胎盤;橫隔;誤診;產前篩查
患者,38歲,因“孕5產1宮內孕37+4周、LsA、活胎、待產”、“完全性前置胎盤”于2009年8月25日送入本院。之前于2009年7月20日“因停經8個月,陰道流血6小時”到市三醫(yī)院檢查,B超提示“完全性前置胎盤”收入市三醫(yī)院行保胎治療,給予“25%硫酸鎂”抑制宮縮及“地塞米松”促肺成熟等治療,3天后出院?;颊咭话闱闆r可,無腹痛、陰道流血等情況,市三醫(yī)院出院診斷為:1.完全性前置胎盤,2.孕5產1宮內孕32+6周、LSA、活胎、先兆流產?;颊咭颉扒爸锰ケP”手術終止妊娠而入住本院。入院后查:T36.5℃、P86 次/分、R20 次/分、BP105/70mmH g,產科檢查:宮高34cm、腹圍104cm、臀先露、未入盆、胎心音140次/分、無宮縮及陰道流血、流液等情況,本院化驗結果回報:血常規(guī)示:WBC7.4x109/L、Hb108g/L、RBC3.98X1012/L、HCT35.1%、PLT110X109/L、LF、SPS均在正常范圍,HBV -6、HIV、HCV、RPR 均示陰性,FBS3.4mmol/L,尿常規(guī)未見異常,BG示“O”型RH(D)陽性,B超示:BPD9.0cm ,FL6.9cm,胎盤位于后壁,邊緣接近子宮內口處,羊水最大暗處80mm。ECG示正常心電圖,NST示有反應型。入院診斷:1.孕5產1宮內孕37+4周、LSA活胎、待產、2.完全性前置胎盤。完善術前準備行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中見約800mL清亮羊水,吸凈,以臀牽引取出一活男嬰,外觀發(fā)育無畸形,體重3250g,Apgar評分1分鐘-10分,5分鐘-10分,胎盤人工剝離欠完整,發(fā)現子宮下段有一10cmX5cm的橫隔覆蓋于子宮頸內口上2cm處,前壁有一部分游離,且胎盤下緣 完全覆蓋在橫隔上,見剝離面滲血明顯,用2/0的可吸收線,間斷縫合結扎止血,見4X4cm胎盤組織植入后壁肌層,用刮匙搔刮胎盤植入面至感粗糙,局部縫合結扎、止血,術中出血約400mL,子宮收縮好,常規(guī)縫合子宮,探查雙附件未見明顯異常,清洗腹腔,清點器械、紗布對數,依次關腹,手術順利,麻醉滿意,術中患者生命體征平穩(wěn),安返病房。術后診斷:1.孕5產2宮內孕37+4周,LSA,活男嬰,手術產;2.胎盤植入;3.子宮橫隔。術后給予“頭孢噻肟鈉”抗炎,“6-EACA”止血,“催產素”促子宮復舊等處理,術后5天痊愈出院,隨診6月未見異常。
子宮中隔屬于子宮發(fā)育異常,是兩側副中腎管融合不全,可在宮腔內形成隔,也易導致胎位異常。妊娠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甚至胎盤下段達到或覆蓋宮頸內口,其位置低于胎頭先露部,稱為前置胎盤;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的嚴重并發(fā)癥,也是妊娠晚期出血最常見的原因[1],其發(fā)病率國外報道為0.5%,國內報道為0.24% -1.57%,完全性前置胎盤的典型癥狀是妊娠晚期或臨產時發(fā)生無痛性反復流血,完全性前置胎盤初次出血時間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稱為“警戒性出血”。胎盤植入是由于子宮底蛻膜發(fā)育不良,胎盤絨毛侵入或穿透子宮肌層所致的一種異常胎盤種植,胎盤與子宮壁無自然分界。有關文獻報道,胎盤植入的發(fā)生率為1/7000孕次,任何導致子宮內膜發(fā)育不良、受損或缺如的原因均可導致蛻膜的海綿層缺乏,而子宮蛻膜發(fā)育不良或缺如及損傷,為了獲得足夠的血液,胎盤組織從底蛻膜發(fā)育不全處深入肌層甚至漿膜層,導致胎盤植入。剖宮產術、反復刮宮史及子宮發(fā)育不良是胎盤植入的三大好發(fā)因素。
該病例中患者孕32+6周出現陰道無痛性少量流血,到市三醫(yī)院行保胎治療三天出院,以后再沒出現陰道出血現象,考慮上次出血的原因可能是橫隔較薄弱,局部缺血,導致陰道少量出血,本院B超提示為“邊緣性前置胎盤”,可能是胎盤著床于橫隔上的因素,橫隔覆蓋于子宮內口上,橫隔較薄,B超很難鑒別其橫隔組織,誤診斷為前置胎盤,故B超難以鑒別橫隔上胎盤與前置胎盤。本例的臨床癥狀與前置胎盤臨床癥狀較符合,支持“前置胎盤”的診斷;故臨床診療中易誤診斷為“前置胎盤”。本病例有子宮發(fā)育異常、三次人工流產史、蛻膜受損因素存在,胎盤面積較大,約19cm×18cm×2.5cm,子宮后壁及橫隔上都覆蓋有胎盤,又因胎盤著床于橫隔、組織局部缺血,而滋養(yǎng)細胞蔓延至子宮后壁的肌層,約4cm×4cm的胎盤組織植入,對于這些高危因素的病例,在手術前應做好大出血的處理,包括技術力量和充足的血源準備。由此可見,孕前檢查至關重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產前檢查以及產前篩查。
[1]劉媛娥.前置胎盤58例分析 [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5,(1):85-86.
R271.4
A
1671-5136(2010)02-0135-02
2010-04-25
劉俐玲 (1974-),女,湖南懷化人,懷化市盈口鄉(xiāng)中心醫(yī)院主治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