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隱喻與英語詞匯學習

      2010-04-07 14:03:32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0年5期
      關(guān)鍵詞:喻體英語詞匯隱喻

      李 韌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東方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隱喻與英語詞匯學習

      李 韌

      (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 東方科技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隱喻研究已成為語言研究中發(fā)展最為迅速和極具意義的領(lǐng)域之一。由于其普遍性和認知特性,隱喻被普遍應(yīng)用于語言學習領(lǐng)域。更重要的是,隱喻成為語言學習者在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學習、記憶及掌握詞匯的一個最佳途徑。文章試圖將隱喻理論與英語詞匯學習結(jié)合起來,以證實隱喻可以使詞匯學習更富有成效,并展示其對語言學習的指導功能和應(yīng)用價值。

      隱喻理論;英語詞匯;學習成效

      一 引 言

      近年來,隨著認知語言學在我國的發(fā)展,有關(guān)隱喻的研究倍受關(guān)注。隱喻研究涉及到社會多個領(lǐng)域,如語言學、心理學、哲學、文學等。但對隱喻理論在語言學習中的指導作用和應(yīng)用價值的專門討論并不多見。本文擬從語言的隱喻本質(zhì)出發(fā),探討隱喻理論在英語詞匯中的應(yīng)用和重要作用(本文以漢語為母語背景下的英語學習為例)。

      二 隱喻理論介紹

      1980年Lakoff and Johnson出版了劃時代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其隱喻理論一反隱喻理論的傳統(tǒng)觀點,他們認為人類日常生活中隱喻無所不在,在我們的語言和思想中,它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更是一種思維方式。隱喻是人類思維、語言、行為的基礎(chǔ),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因此,語言和文化中隱喻的大量存在和普遍使用表明隱喻不僅是我們語言學習的一種工具,也是我們語言學習時的一個必要的學習對象。從而在學習和掌握一種語言的過程中,隱喻思維的重要性和作用顯得尤為突出。

      三 隱喻理論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的運用

      詞匯是語言的基礎(chǔ),詞匯知識是語言使用者語言能力的重要表現(xiàn),因而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詞匯是影響學習者語言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語言學習者首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影響,人們大多采取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詞匯,結(jié)果收效甚微,故采取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

      Lakoff and Johnson認為隱喻的本質(zhì)是用另一種東西來理解和經(jīng)歷一種東西。因此,無論我們每天想什么、做什么、說什么、以及經(jīng)歷什么實際上都是隱喻的。正因為如此,外語學習者很有必要在學習目標語的同時對該語言的隱喻體系進行了解,否則將無法全面理解和掌握該語言。另一方面,隱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難為易、易記憶、生動有趣、具體形象等特點,對二語習得中的詞匯學習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一)英語詞匯學習中隱喻認知理論的運用

      對第二語言詞匯的學習意味著學習者詞匯量的建立與擴大,詞匯知識的積累,以及已學詞匯的鞏固與應(yīng)用。而隱喻普遍存在于人類日常生活之中,人們往往參照熟悉的、有形的、具體的概念來認識、經(jīng)歷和表達不熟悉的、無形的、抽象的概念。如果把隱喻用于英語詞匯學習既可以擴大詞匯量,也可以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Lakoff and Johnson將概念隱喻分為三大類:結(jié)構(gòu)隱喻、方位隱喻和實體隱喻。結(jié)構(gòu)隱喻指的是以一種概念的結(jié)構(gòu)來構(gòu)造另一種概念,使兩種概念相疊加,將談?wù)撘环矫娴脑~語,用于談?wù)摿硪环矫妗_@可以幫助我們生動、形象地系統(tǒng)化掌握和記憶詞匯的意義和用法。比如說:根據(jù)TIME IS MONEY這個隱喻概念,我們可以了解spend,waste,save,cost等早期僅用于money的詞在I spent two days doing this work./You are wasting my time./This gadget w ill save your hours./That flat tire cost me an hour.這些句中的含義。了解ARGUMENT IS WAR這個隱喻概念,就不難理解indefensible,attack,target,demolish,w in,strategy,w ipe out,shot down等這些用于戰(zhàn)爭的表達方式在下列句子中的運用:Yourclaims are indefensible./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 ith him./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 w ill w ipe you out./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方位隱喻是指參照空間方位組建起來的一系列概念,方位隱喻指概念是教早產(chǎn)生的可以直接理解的概念,它很好地解釋了許多方位詞被用來描述、表達抽象概念的語言的原由。人們將上下、前后、深淺、中心邊緣等原始域方位概念投射到情緒、身體狀況、數(shù)量、社會地位等目的域的抽象概念上來,形成了一系列抽象概念,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HGIG STATUS IS UP。這就產(chǎn)生出I amfeeling quite down;Icheered upat the good news;in high spirits; the upper class等一系列容易理解的表達方式。這樣一來,學習者既理解了詞匯的不同含義,也擴大了詞匯量,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體隱喻的產(chǎn)生是由于人類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質(zhì)的,人類對物體的經(jīng)驗為我們對事物的表達提供了物質(zhì)基礎(chǔ),因此我們可以將抽象的概念看作是具體的、有形的實體和物質(zhì),因而可以對其進行指稱量化、識別其特征等。比如:The bus iscoming intoview; it isout ofcontrol等。盡管這些語言形式已經(jīng)成為普通語言,人們很難注意到它們的隱喻性,但介詞、副詞這些相關(guān)的虛詞是我們詞匯學習中義和使用,增加詞匯習得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因此,通過隱喻來理解英語中的詞匯,詞匯學習將變得更加生動、容易,詞匯量也會隨之擴大,學習者的記憶效率自然提高了,記憶也更加持久。

      (二)英語詞匯文化含義學習過程中隱喻理論的運用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人們相互之間的言語交際離不開不同文化模式的碰撞與融合,所以,學習語言不僅僅是學習語言本身,同時還要了解語言中所傳達的文化信息。在英語詞匯學習過程中,不了解其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也就無法真正學好這些詞語。而隱喻是文化在語言中的集中體現(xiàn),因此,對英語詞匯的隱喻的理解和學習有助于我們了解英語民族文化,發(fā)現(xiàn)英漢民族文化的異同,促進英語詞匯的學習。

      (1)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喻體和喻義相同。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外部條件,包括地理狀況、生態(tài)環(huán)境、季節(jié)更迭、氣候變化,乃至整個人類社會文化背景都存在著種種共性,這些共性形成了人類對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共識。人們對事物的表達也自然存在許多相同之處,并存在相似的認知方式和隱喻模式。因此英漢這兩種音系、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截然不同的語言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某些隱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也就是說,英漢兩種語言對同一本體設(shè)喻,習慣上采取的喻體相同,喻義也相同。

      在許多詞匯隱喻中就存在此種現(xiàn)象。比如,在構(gòu)詞變化和詞義轉(zhuǎn)化之中就存在:腳注footnote;兔唇harelip。動詞性隱喻:我們熱血沸騰(Our blood boils);命運對我們微笑(Fortune smiles on us)。名詞性隱喻:生命之春/秋(The spring /autumn of life)。即使是成語和諺語中的比喻,兩者也不時存在著完全等值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如:As light as feather.(輕如鴻毛);Castles in the air(空中樓閣);Add fuel to the flames(火上澆油)。

      (2)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喻體不同,但喻義相同。文化傳統(tǒng)、生產(chǎn)活動、自然環(huán)境和時代變遷是影響英漢民族喻體選擇差異的主要因素.這些來自于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因素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在英語詞匯中必然也會存在與漢語喻義相同而喻體相異的對應(yīng)語。對于此種情況,成語和習語則是最佳的示例,如:一丘之貉(Birds of feather);甕中之鱉(A rat in the hole);馬耳東風(Water off a duck’s back);吹牛(To talk horse);水底撈月(To fish in the air)。

      (3)英語詞匯與漢語詞匯喻體和喻義相異。由于文化的差異,人們對詞匯的使用和隱喻含義都受到各自文化的規(guī)定和約束,故無論是從習俗或?qū)徝澜嵌瓤?,中國人和英美國家的人之間必然存在不同的隱喻概念,對同一詞語的文化認知時常也會出現(xiàn)大相徑庭的情況。比如,色彩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各種顏色使人所產(chǎn)生的視覺刺激和生理反映大多是相同的,但由于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不同語言中顏色詞所具有的文化內(nèi)涵必定有所差異。

      以紅色為例,在漢語中,紅色的隱喻意義多為褒義。在傳統(tǒng)上,源于古人對太陽的崇拜和祈望,因為烈日如火,其色赤紅,紅色的成功、吉祥、好運、繁榮和興旺發(fā)達之意由此而生。從而產(chǎn)生了一系列與“紅”有關(guān)的詞語:“紅人”指受到領(lǐng)導、上司寵愛和器重的人、“紅火”形容興旺發(fā)達、“大紅大紫”、“紅極一時”用來形容巨大的成功、“分紅”表示分發(fā)利潤,“紅角兒”、“紅歌星”指受眾人喜愛且名氣很大的演員和歌手等等。在美學上,中國人認為紅色是一種美麗的顏色,紅顏、紅袖、紅妝、紅粉佳人、唇紅齒白都詞語都是用來形容才貌出眾的女子的。

      在英語中,紅色的隱喻意義多為貶義。英國人認為紅色是一種不順眼的顏色,因而英語中用紅色表示不受歡迎、令人討厭的人甚至是低級、受人鄙視的人或物,如:red-neck(鄉(xiāng)巴佬,指美國南部農(nóng)民)、red-skin或red Indian(對北美印第安人的貶稱)、red-biddy(摻酒精的劣質(zhì)紅酒),red tape(繁文縟節(jié)、尤指官僚作風)、red light district(紅燈區(qū))等。同時,由于紅色是血和火的顏色,西方人認為它代表著災(zāi)禍、血腥、激進、狂熱和暴力。如red revenge(血腥復(fù)仇)、red battle( 血戰(zhàn))、red hand(血腥的手或殺人的手)、red ruin(戰(zhàn)禍)、red in tooth and claw(殘酷無情的、血淋淋的)、red idea(激進思想)、Reds(激進分子)、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

      所以,由于思維和文化模式的異同,第二語言學習者在英語詞匯習得過程中可以將英漢語中隱喻概念的本體和喻體事物聯(lián)系起來,加以比較,進行充分了解,以此全面學習和掌握這些英語詞匯的文化含義。

      四 結(jié) 語

      總之,詞匯學習是貫穿語言學習始終的,是一個逐漸掌握、日積月累的過程,但詞匯學習又是有規(guī)則可依,有規(guī)律可循的。語言學習者可以以隱喻為切入點,通過對隱喻的學習與研究擴大詞匯量,了解詞匯的意義和文化背景,從而提高詞匯學習的認知意識,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待詞匯學習,并最終達促進第二語言習得,提高英語水平的學習目的。

      [1]F.Ungerer & H.J.schi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2]John I.Saeed. Semantic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akoff, G. 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6]蔡龍權(quán).隱喻理論在二語習得中的應(yīng)用[J].外國語, 2003,(6).

      [7]胡壯麟.認知隱喻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8]宋杰,張如柏.隱喻的文化意蘊及其對英語教學的意義[J].山東外語教學, 2006,(4).

      [9]趙艷芳.認知語言學概論[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責任編校:燕廉奚)

      M etaphor and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LI Ren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China)

      Research on metaphor has become of one of the fastest grow ing and significant fields of language study. Because of its pervasiveness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metaphor is w ide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language study. What’s more, it provides language learners w ith an excellent means to study, remember and master words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metaphor theory w ith vocabulary learning to demonstrate that it can make vocabulary study more effective and show its directional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values in language study.

      metaphor theory;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effective

      book=179,ebook=62

      H313

      A

      1673-2219(2010)05-0179-03

      2010-01-20

      李韌(1982-),女,湖南湘潭人,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喻體英語詞匯隱喻
      比喻讓描寫更形象
      成長是主動選擇并負責:《擺渡人》中的隱喻給我們的啟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隱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之我見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人間(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4
      從喻體選擇對比哈薩克語和漢語比喻的民族差異
      語言與翻譯(2015年3期)2015-07-18 11:11:05
      喜馬拉雅
      福建文學(2015年4期)2015-04-27 00:48:50
      對《象的失蹤》中隱喻的解讀
      劍南文學(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
      擴大英語詞匯量的實踐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德里達論隱喻與摹擬
      當代修辭學(2014年1期)2014-01-21 02:30:06
      天长市| 丰县| 双柏县| 香格里拉县| 宁陕县| 获嘉县| 江永县| 微博| 海门市| 杭锦旗| 安新县| 娱乐| 海淀区| 冕宁县| 阿图什市| 栖霞市| 玛多县| 台北县| 宁河县| 金乡县| 庆云县| 信阳市| 静安区| 穆棱市| 哈尔滨市| 塔城市| 横山县| 广元市| 璧山县| 汕头市| 江山市| 南汇区| 棋牌| 高碑店市| 遂平县| 遵义市| 西贡区| 迭部县| 宁陕县| 芜湖市|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