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軍(東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黑龍江大慶163318)
現代性的理性特征及其技術理性探源
王寶軍
(東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黑龍江大慶163318)
現代性作為時代屬性和特征的總體體現,有著十分豐富的思想蘊涵。在現代經濟、文化形式和政治的變遷等各個方面都體現出它與傳統(tǒng)時代性和傳統(tǒng)社會的差異性。以哲學理性的視角去審視,相對傳統(tǒng)社會及其時代性而言,現代性不僅更加凸顯出了其技術理性的僭妄,而且在現代的各種理性形式中都在深層次上受到技術理性的影響,現代經濟理性所表現出來的市場化、標準化;現代文化理性的消費、娛樂、時尚化;現代政治理性的民主、自由秩序化等,都內在著深刻的技術理性根源。
現代性;技術理性;經濟理性;文化理性;政治理性
在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現代社會秩序、生產方式等都能映射出技術的影像。在這種現代性技術化影像的背后,能夠更突出表征現代性特征的已不單純是指稱技術的那種器物或裝備,或是像火箭、航天飛機那樣的現實的技術系統(tǒng),而是從技術那種存在中抽取出來一種話語或一種理念,它已經成為驅使現代意識的一種力量。其實,這就是現代性的技術理性。
基于與傳統(tǒng)理性大為不同的現代性的技術理性,隨著當今社會和現時代的技術化,逐漸成為支配現代各種理性形式的主導性理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現代技術理性成了現代社會和人類生活的主流話語,是當現代性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理性與多種因素共生的產物。在現時代的歷史境遇中,技術理性凸現出最能表征現代性的許多特征。
首先,技術理性體現為一種精確計算、精密籌劃的理念、思維方式和行為指向?,F代的一切似乎都得經過這樣的算計,從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到一般物品的生產,甚至連人的道德、價值都得經過計算。正如愛爾維修所言,“應當像建立實驗物理學一樣來建立一種道德學”[1]。這樣的計算性思維不僅是生產性的要求,而是一種普遍的理性思維。
技術理性的第二個特征與上述特征密切相關,即機械式的、格式化式的理性思維。這樣的思維方式,得益于近代以來貫以形成的機械論的世界觀。它對人和世界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在某種意義上,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進展對機械世界觀進一步起到了增益的效果。這樣的理性,本質上是將世界“被看成一臺可以隨意拆卸和組裝的機器。它沒有目的、生命和精神,完全根據力學規(guī)律而運動”[2]。技術理性的這個特征也與現代科學的昌盛有直接的關系??茖W對確定性的尋求、對數學計算式的推理崇尚備至,它反作用于人對世界的思考,甚至使人的思維都要符合這種精確的計算。
現代技術理性的第三個特征是,將世界工具化,并通過對工具、手段的打造實現權力化、控制化。這一點已經在霍克海默、阿多諾和馬爾庫塞等思想家那里得到了深刻揭示?!袄硇猿闪擞糜谥圃煲磺衅渌ぞ叩墓ぞ咭话?它目標專一,與可精確計算的物質生產活動一樣后果嚴重”[3]。馬爾庫塞認為,“技術的控制看來真正體現了有益于整個社會集團和社會利益的理性,以致一切矛盾似乎都是不合理的,一切對抗似乎都是不可能的”[4]8。技術理性的工具化后果必然導致對價值的遺忘,和對價值與目的及手段的顛覆,從而人也由虛幻的絕對主體變成了對象。
技術理性的第四個特征,反映在現實中的行為取向就是專門化、格式化。這種理性之屬性是與前幾個特征如出一轍。正因為理性對精確計算的追求、機械性的思維,才導致了在各個層面的專門化、格式化?!叭绻熏F代文明的演進看做是一個不斷趨向合理化的過程,那么概況起來,抽象還原、定量計算、準確預測和有效控制,便構成了它所依循的基本邏輯”[5]264。現代社會性的行為,如現代行政系統(tǒng)所遵循的標準化的、職責明晰、嚴格的分工無不體現出這種理性的邏輯。這也正是現代性本質上對嚴格秩序的要求。
技術理性的第五個特征,就是現代技術理性的訂造、設計思維。在海德格爾看來,現代社會的技術理性不但訂造和統(tǒng)治著自然,同時也通過“促逼”和“擺置”等方式來訂造和統(tǒng)治人?!霸诂F代技術中起支配作用的解蔽乃是一種促逼,此種促逼向自然提出蠻橫要求,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夠被開采和貯藏的能量”?!熬瓦B田地的耕作也已經淪于一種完全不同的擺置著的自然的定造的旋渦中了”?!八鼣[置著人,逼使人把現實當做持存物來訂造”[6]。
現代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已經實現了互相包容、互相彰顯。他們已形成一股合力,使得現代性表現為某種理性的強勢。技術理性對經濟理性起到了理性支撐的作用。
實際上,對經濟理性的分析和批判在馬克思那里就已經進行的很深刻透徹了。只不過是,馬克思并未就經濟理性作為一個基本前提來批判而已。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異化的批判實質上也是對經濟理性的非合理性批判?,F時代與馬克思所處的資本主義現代性時代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如現代經濟的文化化、文化的經濟化、符號化、享樂主義、消費主義以及政治統(tǒng)治的理性化等等,應該說只是到了當代才表現得非同尋常?,F代經濟形式,既是商品經濟,也是市場經濟,而我們所理解的現代性意義上經濟則是指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成熟的一種狀態(tài)。它已成為當今人類得以依存的經濟形式。從理性的角度看,早期資本主義經濟并未像現代這樣更加屈從于技術理性的力量。
關于現代性經濟模式,有一種觀點認為,它的現象學展現或是標志有三個方面,即“價值秩序的倒轉”、“市場機制的調節(jié)”和“計算單位的統(tǒng)一”[5]251-255?,F代經濟在對理性的屈從上表現的更為大膽和活躍。熊彼特頗有見地地指出,“人類心理上的理性態(tài)度首先是由于經濟上的必要性才不得不如此的”[7]198。因此,“經濟模式是邏輯的母體”[7]198。熊彼特道出了現代經濟行為背后的東西,即理性。實際上,現代經濟的一些表現,都是依賴技術理性對經濟的滲透、同化,從而使經濟獲得新的理性能力來實現的。從這一點上說,經濟的邏輯在現代性條件下突出體現為技術理性的邏輯。
其實,馬克思所揭示的異化的秘密在現代已經擴散了,它已經發(fā)生形式上的轉變。這種轉變在總體上體現為消費異化。而消費異化是與現代性的理性特征分不開的,或者說它充分體現了現代經濟理性和技術理性的特征。消費本質上在于人的生存基本價值的需求。傳統(tǒng)意義上的消費是節(jié)欲和節(jié)儉性的消費,是滿足人的基本生存欲求的自然性消費。而現代性的經濟理性驅使下的消費表現為無度的消費、肉體享樂的消費、無法補償地榨取自然資源的消費,一般地稱之為“大眾消費”。所謂的大眾消費,它無非是表征著一種脫離了人的靈魂和精神品質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這種消費理性對人的生存和本身固有價值而言,本質上是非理性的。因為它不再滿足人的生存價值目的,而是對背后能實現這樣消費的技術創(chuàng)造情有獨鐘。因此,它是受技術理性驅動的。技術理性與享樂通過消費而統(tǒng)一在一起。正如丹尼爾·貝爾指出的那樣,“現代社會的文化改造主要是由于大眾消費的興起,……它的出現歸功于技術革命”[8]113。正是因為這樣的邏輯,消費已經背離它的本質即“需求”,而是單純?yōu)榱讼順?。而享樂又是依賴失去目的的生產,從而獲得無限的、剩余的消費品來實現的。而這種生產的邏輯本質上就在于對技術理性的崇尚。
現代經濟理性突出了市場意識,市場成了一種理性的膜拜偶像,它無須顧及“需要”和“實用價值”,而是為享樂消費和物質財富增長架起了橋梁。設想離開技術的前提,就不可能有無限剩余的享樂物品用來奢侈。反之,正是因為技術對消費、揮霍、享樂的保證,技術理性才成了消費主義的信仰,同時也成為經濟理性的同謀。
與經濟、科技等相比,文化的概念更難界定。文化現象的表現也最為復雜。“文化就是人從自身及其世界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他們思考和談論的東西?!且粋€民族在其生活空間——包括民族的歷史和生命空間史——中生活秩序及生命的意義”[91。顯然,文化首先是人的內在的本質性的東西,同時,通過民族性的心理、精神品質境界、思想意識、道德倫理、理性特征等而表現出來。文化也是歷史的,并有很強的跨時空性。我們認為,“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的生成,是風俗、道德、思想、藝術、制度、意識形態(tài)、生活方式等物質與精神文化現象的有機構成,它總是要以一定的形式和特點反映著人類所居的社會的屬性和人的精神狀況,因此,它又是人的生存方式和一個民族的生存意識”[10]。
現代性的文化特征與傳統(tǒng)文化相比,正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它以其顯著的趨向,如消費趨向、大眾趨向、娛樂趨向、普遍自由趨向、時尚化趨向等拆解和顛覆著傳統(tǒng)文化的內涵和形式?,F代文化的理性恰如其分地體現了霍克海默所說的形式理性。這種理性在總體上和本質上體現了現代性的,對消費、時尚、廣告化、虛擬化的感官享樂的體驗追求。事實上,現代社會所發(fā)生的所謂文化斷裂、轉向,本質上是從傳統(tǒng)文化到現代文化以及后現代文化,從形式、形態(tài)、結構、趨向等維度上所發(fā)生的深刻變革。這種變革改變了傳統(tǒng)文化的結構和形式、社會現實生活的基礎和意義。
現代性的文化形式,整體體現為由技術理性驅動的文化的工業(yè)化、市場經濟化。理性的工具化導致文化的工業(yè)化,而文化的工業(yè)化是與文化的經濟化、市場化內在地聯系在一起的,它們相互形成一種合力,使現代性的文化墮落為單純的娛樂形式。其根本上,是現代性意識脫離不了技術理性的窠臼的結果?,F實上,市場化的擴張和消費理性所推崇的技術理性到目前為止一直是人類所追求的主導性的理性價值取向。它成了使人類生活剝離了傳統(tǒng)的工具,“是人類經濟生活與文化生活之故有張力的現代激化,也是人類本性中靈與肉矛盾的現代發(fā)作”[11]。作為現代性的一個文化后果,人類理性構成中的享樂理性已經脫穎而出,并且被泛化為人類理性本身,成了主導現代文化的理想尺度,從而導致根植于人類生活意義的文化生活失去了理性價值的基礎。現代性文化的娛樂、媒體、廣告等形式所隱藏的,是技術理性規(guī)范所要求的算計、定制和制造?,F代社會無論從制度層面還是從生產和生活層面,人類的精神和價值已經被算計、定制和制造的理性成分吞噬了,單純地去迎合技術性的形式。就連最能用“語言之思”來表達人類的思想、生活意義的詩歌、散文、小說等都不例外地被電視化、廣告化、網絡化,總之是形式化了,從而也就遠離了文化固有的品性。
現代性文化的現實形態(tài)就是消費文化的興起,消費已經成了人的目的。在傳統(tǒng)社會,生產和消費本是人更好生活的手段?,F代社會在某種程度上,物質的豐富已經遠遠超出了人的生存的滿足,但現代性的文化趨向已不再是單純地為了生存。在物化了的實在被理性化,理性被現實物化的文化趨向中,人失去了對文化的判斷力、批判力以及對文化的選擇能力。現代性文化不得不迎合技術理性和形式之間的邏輯。
在技術理性的驅動下,高雅的精英文化也失去了高雅的光彩。藝術的本質力量在于它能給人以震撼,使人在對生活的體驗和在超越者中實現自己。在現代性文化中,最能表征文化內涵的藝術也已嬗變成了娛樂。“今天,各種各樣的藝術似乎遭到了生活的鞭打,失去了它們賴以獲得安寧的圣壇,無法返回能用內容來充實的居所。”[12]152文化連同它的高雅藝術隨著現代性的文化嬗變,已被技術理性所形式化。所謂能體現現代性氣質的所謂的“大片”,充斥著的是給人帶來感官刺激的技術處理,電影電視不再關心人的生活理想,而是為了商業(yè)效應和虛幻的娛樂?,F代藝術的“本質表達是混亂的,其中生活所直觀到的只是自己的生命力或對生命力的否定;而它所顯示的卻是另一種生活的幻覺:一種技術的浪漫主義、一種形式的想象、過度的享樂生活之富足、冒險和煩躁、充滿樂趣的無聊和似乎在無意義的均衡中克制了自己的生活”[12]154。
現代性文化有著深刻社會根源和自身內在的、由技術理性所驅動的成分。根源上在于“資產階級世界觀——理性至上,講究實際,注重實效——不僅統(tǒng)治了技術——經濟結構,而且逐步控制了文化”[8]100。同時,文化也為技術理性的瘋狂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它之所以能夠大眾化、世俗化,是因為隨著技術理性的擴張,現代文化已成為一種影響深遠的理性形式,以嬗變的形態(tài)在逐漸地被普遍化為特殊的意識形態(tài),甚至其功能超出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局限被不同的種族和國家所接受。
現代政治盡管在追求著變革,但技術理性的力量并未因此而減弱?,F代政治意識同樣深深地扎根于啟蒙現代性的理性主義傳統(tǒng)之中。對理性的篤信與執(zhí)著,對確定性、手段和控制的專著,無疑是政治所追求的目標。這也許是政治理性中永遠都會映射出技術理性投影的內在邏輯。歐克肖特在分析理性主義的政治特征的時候指出,“理性主義者聲稱他自己擁有工程師的性格,他的心靈(被以為)被恰當的技術控制了,他第一步就是把一切不直接與他的特別意圖有關的東西從他的注意力中排除。這種將政治同化為工程可稱為理性主義政治的神話”[13]。
關于政治理性目前尚無一致公認的界定。嚴格來說,政治作為國家和社會秩序建制,會因為時代、民族地域的不同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尤其是在尚未全球化的傳統(tǒng)時代。從現代性的意義上,政治理性是主導當前的時代性的、具有政治控制、導向和影響的理性意識。一種觀點認為,“所謂政治理性是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基礎之上的精神現象,是受人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所支配的精神活動及在政治生活中按一定邏輯規(guī)則和邏輯程序運作的認知形式和認知能力”[14]。這樣的定義較準確地概括了政治理性的內涵。不難看出,政治理性構成的幾個關鍵性要素,即作為基礎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形式和能力”,作為驅動的“政治目的和意志”機制以及它的運行所遵循的“邏輯規(guī)則和邏輯程序”等都帶有現代技術理性的影子。因為,現代政治的利益與其目的和意志是統(tǒng)一的。與近代伊始的現代性的政治屈從于對象性思維、實證主義、技術理性至上的機械世界觀相比,它非但沒有弱化,反倒更是經濟利益至上化、統(tǒng)治形式化和工具化了。如果深入剖析現代政治的本質,這一點不難理解。至于它的邏輯規(guī)則和程序,已經在實質上更進一步抽象、完備和強化了近代以來技術理性固有的工具化、功利化、控制化的東西。因而更有了某種形而上的品質。
人們將自由、解放,那種操縱天國般的夢想寄托于技術理性的控制、確定性、精確計算的手段和工具之形式上,其結果是,這種理性主義的魂魄在現代性條件下反倒是更加升華出經濟—功利—消費—享樂—工具—控制—民主—統(tǒng)治—技術—政治的邏輯體系,這些體系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與其他環(huán)節(jié)不可分割,它被統(tǒng)攝于由經濟、政治、科學技術所構成的現代性牢籠中,民主只是一個附屬品。近代以來的人道主義成了遮掩現代性政治的一個虛妄的口號。有學者將現代性政治的缺陷進行了總結。如現代性政治成了追求實用性、功利性的工具;導致政治的非生活化,從而背離了人的生活意義;追求理想和單一的社會管理和控制模式;突出意識形態(tài)的特征等[15]。這樣的分析切中了現代性政治理性的要害,而在其背后有技術理性的支撐。
現代性的政治理性更凸顯了意識形態(tài)的某些特征。這一點,在西方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中已有較深入的闡述。馬爾庫塞敏銳地洞察到了技術理性對政治、文化以及普遍化的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作用。在他看來,這種技術理性的意識形態(tài)已經滲透到包括政治等各個領域,成為一種“謀劃”。“隨著這種‘謀劃’的展開,它就形成為話語、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整個范圍。在技術的媒介作用中,文化、政治和經濟都并入了一種無所不在的制度,這一制度吞沒或拒斥所有歷史替代性選擇?!夹g的合理性已經變成政治的合理性”[4]8。哈貝馬斯在分析技術與現代社會的作用的時候,也認為現代技術理性已經具有了統(tǒng)治性的意識形態(tài)作用。在他看來,“更為重要的是,技術統(tǒng)治論的命題作為隱形意識形態(tài),甚至可以滲透到非政治化的廣大居民的意識中,并且可以使合法性的力量得到發(fā)展”[16]。結果導致對生活世界的殖民。從對現代性的政治理性的透視中,總能見到技術理性的投影。總之,在哲學的視界中,在現代人的觀念里,已不再將籌劃、計算、謀利等抽象性的東西與原本是技術載體的工具、機器、裝備聯系在一起。它已經成為“思”等東西。因此,技術理性已成為一種統(tǒng)治性的“形而上學”,就好像黑格爾的絕對精神一樣。這一點需要當代哲學去予以認真反思。
[1][法]愛爾維修.“論精神”,載于十八世紀的法國哲學[M].北京大學哲學系編,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1965:430.
[2]劉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機與發(fā)展倫理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3.
[3][德]霍克海默,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M].渠敬東、曹衛(wèi)東,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7.
[4][美]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5]張鳳陽.現代性的譜系[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6]孫周興.海德格爾選集〔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933-937.
[7][美]約瑟夫·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M].吳良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8][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趙一凡,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9][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現代文化[M].毛怡紅,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11.
[10]李國俊,張信華.技術理性與現代性的文化嬗變[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11):59.
[11]萬俊人.現代性的倫理話語[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151.
[12][德]卡爾·雅斯貝斯.時代的精神狀況[M].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13][英]邁克爾·歐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義[M].張汝倫,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5.
[14]何穎.論政治理性的特征及其功能[J].政治學研究,2006,(4):107.
[15]楊曉東.關于現代性政治的缺憾及其建構的思考[J].唯實,2006(Z1):5-7.
[16][德]哈貝馬斯.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技術與科學[M].李黎,郭官義,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63.
Ra tiona lCharacter istics ofM odern ity and Its Ra tiona lO r ig in
WANGBao-jun
(Co llege ofA rt,No rtheast Petro leum University,Daqing 163318,China)
A s the general attributesand characteristics in an era,modernity has rich ideo logical imp lication.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im es and traditional society in all fieldsof themodern econom ic,cu ltural and po litical changes.From a philosophical rationalperspective to exam ine a relatively traditional society and its tim es in term s ofmodernity,it highlights its technical rationalhub ris,and a variety ofmodern fo rm s influenced by technical rationality are ata deeper level.Fo rmodern econom ic rationality demonstrated by them arket-o riented standardization,rational consump tion ofmodern cu lture,entertainm entand fashion,modern po litical rationality of democracy,freedom and order,and so on,they allhave the inner source of techno logical rationality.
modernity;technical rationality;econom ic rationality;cu ltural rationality;po litical rationality
N031
A
1009-1971(2010)03-0024-05
[責任編輯 袁曉霞]
2010-01-16
王寶軍(1971-),男,黑龍江大慶人,副教授,從事音樂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