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批評審美趣味論

      2010-04-08 07:18:23
      關鍵詞:批評家文學批評社會性

      姚 楠

      (集美大學 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文藝理論研究

      文學批評審美趣味論

      姚 楠

      (集美大學 文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

      審美趣味是文學批評理論和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對審美趣味的討論,有社會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建設意義。應對審美趣味做完整的理解。正確對待審美趣味的復雜狀態(tài),有五條原則: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區(qū)別文學趣味的不同含義。

      文學批評;審美趣味;文學趣味;文學批評趣味

      文學批評中的審美趣味,是文學批評理論和實踐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審美趣味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包括文學鑒賞與批評活動)中體現(xiàn)的審美感受與傾向。它在文學批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文學批評活動中,審美趣味總是存在的。所不同的是,有人是比較自覺的,有人是不自覺的。通過對審美趣味的討論,可以幫助文學批評活動的參與者,既重視對審美趣味的自覺,也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提高批評的水平和質量。

      以往對審美趣味的討論,比較多地體現(xiàn)于美學理論[1],藝術鑒賞理論[2]中,而很少存在于文學批評的理論建設中。在影響比較大的多本文學批評學的著作中,都沒有明顯地突出審美趣味對于批評的重要地位。這既影響到批評理論自身的發(fā)展,又制約文學批評實踐的提升。在當前,新世紀文學批評的理論建設和實踐活動面臨新情況,需要新發(fā)展的時候,有必要對文學批評活動中存在的審美趣味予以認真的討論。

      討論文學批評的審美趣味,具有重要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F(xiàn)實社會存在著不健康的文化現(xiàn)象,存在不良的審美趣味,“一些藝術家放棄了藝術的審美理想,一味追求經(jīng)濟利益,致使藝術出現(xiàn)了一系列墮落的趨向,諸如藝術的過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現(xiàn)象均有所泛濫?!薄坝袠O少數(shù)藝術品浸滿了對于丑的事物貌似客觀的表現(xiàn)和激賞?!盵3]同時,對文學批評中審美趣味的討論,也是文學批評理論建設的需要。如何面對現(xiàn)實社會中和藝術現(xiàn)象中復雜的審美趣味,做出認識與評價,這是現(xiàn)實的選擇,也是理論的要求。而理論的創(chuàng)建,又能夠給批評實踐以積極的啟示。通過對審美趣味的討論,可以有助于在文藝學、文藝批評學的建設中,得到更多對審美趣味的認識成果,豐富和發(fā)展文學理論及批評理論。

      一、文學趣味與文學批評趣味

      討論文學批評趣味,離不開文學趣味的問題。

      (一)文學趣味

      文學趣味是審美趣味的一種,表現(xiàn)于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欣賞、批評活動中。文學趣味反映出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欣賞者、批評者的審美趣味。文學趣味,是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并且給讀者以影響的美學意義上的精神樂趣,對感受者是一種積極性的滿足性的體驗(當然,有時也有例外,可能表現(xiàn)為消極性的體驗)。審美趣味則不僅僅是文學趣味,還是廣義的審美活動中的多種趣味。審美活動,不僅以文學為對象,還以其他藝術、自然等為審美對象。

      文學趣味是人類生存的精神需要。偉大的作家冰心在《文學家的造就》(1920年)曾經(jīng)說過:“文學家在人群里,好比朗耀的星辰,明麗的花草,神幻的圖畫,微妙的音樂。這空洞洞的世界,要他們來點綴,要他們來描寫。這干燥的空氣,要他們來調和。這機械的生活,要他們來慰藉。他們是人群的需要!”“假如人群中不產生若干的文學家,我們可以斷定我們的生活,是沒有趣味的。我們的感情,是不能融合的。我們的前途,是得不著光明的?!盵4]147文學家用他們眾多的文學作品,給人們以多種文學趣味,滿足人類精神的需要。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往往是生動有趣的。常常使許多讀者如醉如癡、廢寢忘食。文學趣味是閱讀的先導,引領讀者走向藝術世界,流連忘返,又是閱讀的調味品,豐富了讀者的精神世界,感受了精神的快樂和審美的情調。

      文學趣味是文學作品的應有之意。任何否定和輕視文學作品趣味的觀點,都不符合歷史與現(xiàn)實的文學狀態(tài),都是不恰當?shù)摹N膶W趣味又不是簡單的問題,在實踐中呈現(xiàn)出復雜的狀態(tài)。如何認識和評價文學趣味,是文學批評面臨的重要問題,需要在理論上明確地把握。

      (二)文學批評趣味

      文學批評趣味和文學趣味既是相關的,又是有區(qū)別的。

      文學批評趣味是廣義的文學趣味的一部分。具體來說,文學批評趣味是文學批評活動中批評者的文學趣味的顯現(xiàn)。它表現(xiàn)為兩個方面:一是如何對待批評對象(作品、作家等文學現(xiàn)象)的文學趣味,二是在批評活動中顯現(xiàn)批評者自身的文學趣味。

      文學批評如何對待文學趣味,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如何對待自己的和他人的文學趣味,是文學批評理論發(fā)展和現(xiàn)實批評實踐提出的重要問題。

      在批評活動中,批評家的審美趣味不僅僅是個人的興趣,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事情,還應當承擔著代表某種社會的要求和呼聲,積極地影響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和讀者與觀眾的審美趣味及思想觀念的責任。同時,批評家在批評活動中,又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審美趣味的的制約,常常因為個人的興趣而對自己的批評活動產生推動。

      文學批評趣味和文學趣味的區(qū)別,在于文學批評趣味不是一般的文學趣味,而是批評家在文學批評活動中體現(xiàn)的對于他人(作家、批評家)文學趣味的批評(肯定或者否定的態(tài)度),也是自身文學趣味的流露。文學批評趣味,更多地體現(xiàn)于批評家如何對待批評對象(作品、作家等文學現(xiàn)象)的文學趣味,同時也要自然地受到他人的評價。批評家沒有天然地不被評價和質疑的權力。

      (三)文學批評與文學趣味的關系

      文學批評與文學趣味的關系,是文學批評理論發(fā)展和現(xiàn)實批評實踐中的重要問題。這里提出幾個基本的關系:

      1.文學批評離不開文學趣味

      朱立元先生主編的《美學》,是這樣給藝術批評做定義的:“藝術批評是批評家根據(jù)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價值標準,對各種藝術現(xiàn)象和藝術作品所做出的判斷和評價。”[1]338藝術包括了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的文學。因此,藝術批評也包含了文學批評。上面這個定義對文學批評也是適宜的。

      批評家在從事文學批評活動時,對各種藝術現(xiàn)象和藝術作品所做出判斷和評價,一方面會自覺不自覺地流露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價值標準,一方面又會自覺不自覺地以自己的審美趣味和價值標準,對他人的審美趣味和價值標準做出判斷和評價。

      2.文學批評包含對文學趣味的辨別、評價

      朱光潛先生曾經(jīng)指出:“文學作品在藝術價值上有高低的分別,鑒別出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惡,這就是普通所謂趣味。辨別一種作品的趣味就是評判,玩索一種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賞”[2]1-6。

      對文學作品的趣味進行辨別、評價(評判是同義詞),是文學批評所包含的重要內容。批評家在文學批評的準備階段,在鑒賞文學作品時,要感受作品的文學趣味。還因為文學趣味而影響到對批評內容、方向做出的選擇、評價,顯示批評的傾向性。批評家在評論文學現(xiàn)象時,要認識文學趣味,對不同的文學趣味做鑒別與分辨;要闡釋文學趣味,對文學趣味的高低做出評判。

      3.文學趣味常常是文學批評的動因

      在文學批評活動中,文學趣味的感受與沖擊,常常成為批評家產生批評沖動的開端。當然,我們不能因為強調文學趣味的重要而夸大其在文學批評中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認,許多批評活動的觸發(fā),正源于某種文學趣味的興起。在批評實踐中,或者是同好的文學趣味引起對作品熱烈肯定的情緒,或者是不滿的文學趣味引起對作品強烈否定的欲望,文學趣味常常充當了批評活動先行的引導者。

      4.文學批評顯現(xiàn)文學趣味

      在文學批評中,批評者的文學趣味表現(xiàn)為對于具體文學趣味的選擇與評價。一是選擇什么樣的文學趣味作為批評對象。這其中正是有意無意表現(xiàn)出對于這種趣味的關注。而進一步的,則是對于它的肯定或否定。選擇什么,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對于選擇對象的評價原則與判斷。當文學批評在評價對象的文學趣味時,就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透露出批評者自身的文學趣味,或者高尚,或者不那么高尚?;蛘呓】?或者不那么健康。

      二、對文學趣味的美學理解

      文學趣味是文學批評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應當對文學趣味做完整的美學理解。

      (一)美學上的審美趣味

      美學上的審美趣味,既與生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趣味相關,又有不同。

      從美學理論的意義上說,審美趣味是個人在審美活動和審美評價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愛好和傾向。[1]81審美趣味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依據(jù)自己的審美需要和審美理想以及藝術修養(yǎng),對審美對象所表現(xiàn)的復雜的多樣的審美感受和審美評價。

      長期以來,對于審美趣味這一概念有兩種不同的理解方式。一種是像康德那樣把審美趣味看作主體的鑒賞力或審美能力,這實際上意味著審美評價;另一種則是把趣味看做是和興趣相近的同一方面,這樣,審美趣味指的就是主體在審美中的愛好和品位,這實際上意味著審美興趣。這兩種理解實際上分別是審美趣味的兩個方面:能力或鑒賞力是審美趣味的內在方面,興趣和品位是審美趣味的外在表現(xiàn)。完整的理解應該把這兩個方面結合起來。[1]81

      對審美趣味評價的完整理解,既包括審美興趣,又涉及審美評價。

      (二)對審美趣味的評價

      對審美趣味的評價,涉及審美評價的標準。

      朱立元先生主編的《美學》中提出:判斷審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標準有兩個因素:一是聯(lián)系具體對象,反映對象的客觀特點;二是判斷審美理想的主觀性及其高度。[1]83評價的標準,既要顧及主觀的方面,又要考慮客觀的方面。僅僅考慮其中的一個方面(只考慮審美主體或者審美客體),就不能對審美趣味做出積極的合乎實際的評價。

      對審美主體的評價,即是對審美主體主觀方面的評價。一方面,看認識主體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是否健康、積極,是否合乎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的要求與趨向。這首先是要從好與不好的角度來區(qū)分。另一方面,是看判斷審美理想的主觀性及其高度。特別是在審美能力或鑒賞力的程度或者層次,予以認識和評價。這是要從比較高還是比較低,一般還是優(yōu)秀的高度來區(qū)分。

      對審美客體的評價,則在于認識具體審美對象的趣味,看其反映了什么層次的審美理想及內在屬性和特點。除了好與不好,即是否健康、積極,是否合乎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的要求與趨向。還要從審美對象的趣味,是否合乎文明、健康的審美理想,反映了什么層次的審美理想來進行評價。

      三、文學批評家如何對待文學趣味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如何對待他人的文學趣味?這里提出五條原則,供大家參考。

      (一)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要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

      審美趣味具有多樣性。審美趣味是一種主觀的興趣,是人對審美對象所表現(xiàn)的復雜的多樣的審美感受和審美評價,是主體鑒賞力或審美能力的體現(xiàn)?!坝捎趯徝廊の妒窃趥€體生理和心理條件的基礎上形成的”[1]83。個體條件的差異性必然導致審美趣味的多樣性。

      對于審美趣味的多樣性,應當予以尊重。這顯示出人們對不同趣味存在的寬容與理解。尊重個人的審美趣味,是社會文明在進步過程中的積極結果,是現(xiàn)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審美趣味的多樣性,更多地體現(xiàn)于審美對象的形式種類、內容分類方面,是比較粗略的方向所指。例如,有人對京劇喜歡,有人則愛唱流行歌曲;有人喜歡喜劇,有人愿看悲劇。一般地說,是大的方面的趨向,而不大涉及具體內容的評價。審美趣味的多樣性,在這方面是“無可爭辯”的。

      審美趣味的多樣性。既是客觀的存在,又是文學批評追求和保護的目標。審美趣味具有多樣性,審美世界才能豐富多彩。而文學批評的職能,正在于促進文學的繁榮、豐富、多彩。

      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不僅是對多樣化的審美趣味的尊重,也是對他人人格的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學術探討和意見交流,文化才能發(fā)展、繁榮。

      (二)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要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辨析審美趣味的層次性,評價對象的具體內容,是文學批評的具體職能。

      審美趣味具有層次性。審美趣味的層次性,反映的是人們的審美趣味存在不同的層次。由于審美趣味具體內容的差異,它具有好與壞、健康與病態(tài)、積極與消極的內涵,反映了不同層次的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的層次是客觀的存在。它是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形成與變化的。這既與個人的文明程度有關,也與社會的、群體的一定局限有關,是人類文明在發(fā)展中的不平衡。

      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并不是說對審美趣味是不能討論的,對他人的審美趣味是不能評論的。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是對社會人群的審美趣味做出具體的認識與評價,對審美趣味的層次(高低、好壞),加以分析和判斷。

      “趣味無可爭辯”之說,在審美趣味的多樣性方面,是合理的。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方面,是不合適的,有缺陷的。“趣味無可爭辯”是趣味多樣性的自由,但不能成為拒絕評價審美趣味的遁詞?!叭の犊蔂庌q”是要在尊重個人選擇多樣性的基礎上,保留認識和評價其社會性和層次性方面的權利。

      (三)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要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

      審美趣味具有個體性。[1]82個體性是個人審美趣味的追求與展示。

      在個人性的審美空間中,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自由。在社會性的審美空間中,每個人都有展示自己個性的自由。個人的審美趣味,在沒有進入社會視野的時候,可以不被討論。而社會中的審美趣味,則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評價。這是社會上不同的審美趣味的交流、沖突與磨合。當一個人與社會發(fā)生關聯(lián)的時候,社會性是必然存在的。

      個人的審美趣味,在面對各種不同的審美對象,不同文體、不同題材、不同流派等形式的多樣性時表現(xiàn)出的愛好和傾向,一般情況下是無可爭議的(在歷史上也發(fā)生過在一定社會、時代,個人審美趣味受到社會暴力限制的情形,這是特例)。“趣味無可爭辯”在這個意義上即是正確的。

      個人的審美趣味,一旦進入主題、情感等具有濃厚的文化內容時,一旦被社會所關注時,“趣味”的“爭辯”就開始了,也是有意義的。對相同的或不同的審美趣味群體,就有可能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蛘呤峭晃幕后w之內的肯定,或者是不同文化人群之間的沖突。這是文明進步的需要,也是現(xiàn)實權利和利益的碰撞。對某種審美趣味的肯定與否定,對其所做的定位性分析、評價,是在審美趣味的層次上進行的認識。

      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是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的基礎。沒有個體性便沒有多樣性。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也是尊重審美的自由和精神的自由,才能夠真正保證審美趣味的存在與發(fā)展。

      批評者如果不能尊重他人審美趣味的個體性,也就不能保證自身的審美趣味能夠受到別人的尊重。

      (四)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要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

      審美趣味在具有個體性的同時,還具有社會性。[1]82

      審美趣味的社會性,是審美趣味所包含的社會內容和社會對于不同的審美趣味的認識和評價。審美趣味的社會性,是不可否認的客觀存在。人是社會中的人。人的審美趣味自然地存在著社會性的內涵。即便這種社會性的內涵有時在意義方面顯得淡薄一些,卻是不能無視其存在的。

      在批評活動中,應當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批評是一種社會活動,是藝術感受的交流,是藝術評判的探索,需要超越一般讀者的社會責任感。批評家如果忽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是難以承擔積極的社會責任的,更難以對社會的文明進步有積極的貢獻。否認審美趣味的社會性,并不真正能夠使審美趣味更為純粹。倒有可能忽視了現(xiàn)實社會中審美現(xiàn)象的復雜狀態(tài),喪失或者降低對審美趣味的辨別能力。

      (五)區(qū)別文學趣味的不同含義

      批評家在文學批評中,要區(qū)別文學趣味的不同含義。

      1.區(qū)別文學趣味的新奇與陳舊

      新奇的文學趣味,反映出的是新的文學創(chuàng)造。面對新奇的文學趣味,批評家應該對創(chuàng)造性予以尊重與理解。文學趣味的新奇,是創(chuàng)作對讀者審美需求的滿足與服務。但是,對于新奇,卻不應當盲目地不講分析地一概肯定。因為,尊重新的文學創(chuàng)造,并不意味著一定要不加分析的以新為是、盲從時尚。同時,對陳舊的文學趣味,也不宜盲目否定。陳舊不是陳腐。傳統(tǒng)的文學趣味,既有被一部分讀者不滿足、希望改變的方面,也有另外一些讀者習慣于已有的文學趣味,而繼續(xù)愿意欣賞的方面。還有更重要的是,對健康的文學趣味的衛(wèi)護與堅持。不論文學趣味是新奇的,還是陳舊的,更多要考慮的是,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做出比較合理的判斷與評價。對積極性的文學趣味給以肯定與理解;對消極性的文學趣味予以否定與認知。

      2.區(qū)別文學趣味的復雜狀態(tài)

      批評家應當從廣闊的文化、藝術和美學視野,來判定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審美趣味,認識其具體情況與復雜狀態(tài)。

      文學趣味有不同的性狀:有諧趣、情趣、理趣。當讀者對不同性狀的文學趣味感受時,會有不同的審美體驗。批評家需要尊重他人的文學趣味。

      文學趣味在不同的藝術中有不同的體現(xiàn):喜劇、悲劇、正劇,都有各自的趣味。批評家不能以自己的好惡,簡單地要求他人改變和放棄自己的文學趣味。

      文學趣味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體現(xiàn):在文化專制的時候,趣味被固定,以無趣當有趣,以一趣當多趣。在商業(yè)運作超過了現(xiàn)代文明制約的時候,趣味可以被變異,有人會以肉麻當有趣,用低級充高雅,把無聊當詼諧。這正需要批評家挺身而出,為社會的文明和文學做出貢獻批評家在文學批評實踐中,應當尊重他人的審美趣味,尊重審美趣味的多樣性,不能以自己的文學趣味作為唯一正確的評價標準,成為扼殺趣味多樣性的殺手。應當分辨審美趣味的層次性,不能作為不識趣味、不敢評價文學趣味的無為者。應當尊重審美趣味的個體性,尊重他人的精神自由,促進社會的和諧與自由。應當重視審美趣味的社會性,負起文學批評的社會責任,促進文學趣味的健康、多樣,達到文學的繁榮、精致。

      批評家對文學趣味的批評,應當是真誠的、慎重的、學理的,以理服人的。不應是霸道的、強制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文學批評真正成為文學繁榮的促進者,而不是成為文學創(chuàng)造的扼殺者。

      [1]朱立元.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光潛.藝文雜談[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3]田川流.藝術價值與審美理想[N].文藝報,2007-06-30(3).

      [4]冰心.冰心全集:第 1卷[M].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責任編輯盧春艷]

      Abstract:The aesthetic taste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in the theory and p ractice of literary criticism.Discussing the aesthetic tastes has some social and theoreticalmeanings,so that we should exp lore them comp letely.Treating comp licated aesthetic tastes co rrectly has five p rincip les:respecting the diversity of aesthetic tastes,distinguishing aesthetic tastes'levels,respecting the individual taste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ocial and aesthetic tastes among different meanings.

      Key words:study of literary criticism;literary criticism;aesthetic tastes;literary

      On Aesthetic Tastes of L iterary Critical Theory

      YAO Nan
      (Literary College,Jimei University,Xiamen,Fujian 361021,China)

      姚楠(1954—),男,黑龍江佳木斯人,集美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文學批評學。

      I207

      A

      1005—6378(2010)06—0098—05

      2010—06—20

      猜你喜歡
      批評家文學批評社會性
      文學批評新生代
      以戶外混齡活動促進社會性發(fā)展
      教育家(2022年17期)2022-04-23 22:21:35
      倡導一種生命理想——論謝有順的文學批評及其文學批評觀
      新銳批評家
      文藝論壇(2020年3期)2020-12-24 09:53:50
      今日批評家
      詩林(2019年6期)2019-11-08 01:51:34
      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自成體系的文學批評
      華中學術(2017年1期)2018-01-03 07:24:05
      回族文學批評的審視與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學批評為例
      從社會性弱勢群體自身心理角度談接受科技知識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huán)境中的實現(xiàn)
      社會性軟件在網(wǎng)上交互教學中的應用與分析
      洞口县| 桦南县| 青冈县| 安仁县| 庆阳市| 讷河市| 睢宁县| 桃江县| 原阳县| 襄垣县| 胶州市| 南通市| 盐源县| 泾源县| 宁乡县| 平阳县| 抚松县| 石泉县| 万宁市| 大悟县| 唐山市| 洛阳市| 临城县| 江安县| 乌鲁木齐县| 保靖县| 安龙县| 江山市| 潮州市| 开远市| 互助| 崇礼县| 肥城市| 尉犁县| 黄骅市| 辽阳县| 铁力市| 宣城市| 博兴县| 梁山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