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現(xiàn)代人越來越重視自身的保健,因而各種名目的保健術層出不窮。然而,對于正常人來說,有些保健方法不僅不會取得理想的保健效果,還有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損害。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目前流行的某些保健新招,對于許多正常人而言純屬多此一舉,甚至還是得不償失。
吸氧過量——氧中毒
人的生存離不開氧氣,因為人體內細胞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氣體交換,在此過程中會產生氧自由基(活性氧),其性質極為活躍,對機體具有損害作用。在正常人的機體內,自由基的形成和清除常處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中,一旦這種動態(tài)平衡被破壞,即自由基在機體內積累過多時,就會嚴重地損傷細胞膜,影響器官功能,誘發(fā)多種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老年癡呆、糖尿病、神經(jīng)衰弱、早衰、癌癥等。
對正常人來說只需吸入約占空氣總量21%的氧氣就足夠了,如果經(jīng)常吸氧,尤其是吸高濃度的氧和進高壓氧艙,使體內氧分過高,則會造成氧中毒,表現(xiàn)為肺水腫或昏迷、神態(tài)改變等,還有可能誘發(fā)其他疾病。KK
洗器官不當——破壞正常組織
在“排毒”之風日漸盛行的今天,器官“清洗”似乎已成為一種保健時尚,洗眼、洗肺、洗血……幾乎人的所有組織或器官都可以“洗”。這些原本作為某些疾病治療手段的“清洗”術,被一些人冠之為“排毒祛火”、“防病治病”的功用,堂而皇之地用作健康人的保健之術。
實際上,正常人的各種器官都有自我保護功能,人為地清洗則會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甚至引發(fā)某些疾病。一是有可能破壞器官本身所具有的保護功能,會出現(xiàn)洗得越勤,“臟”得越快的現(xiàn)象,最后甚至不得不依賴于清洗來實現(xiàn)器官的某些功能;二是會同時失去某些對機體有益的成分,如洗血在“洗”去有害物質的同時,也會將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有益成分一并洗去;三是影響組織或器官的內環(huán)境;四是有可能引起某些過敏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