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燕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認為,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jù)教材文本的需要,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通過思考探究、交流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在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中,注重任務型教學原則的運用,一方面,能夠激活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增強他們的學習體驗過程;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養(yǎng)成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正確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價值觀。
1.設計合理學習目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
在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能夠為課堂教學提供有效的引導性。根據(jù)該教學理念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應該關注學生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等多方面的形成發(fā)展。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筆者以為,在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中,設計合理學習目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要,就是圍繞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生成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認知技能水平。教學目標的設計應該注重基礎性和發(fā)展性,讓所有的同學都能夠在各自的發(fā)展區(qū)域內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Advance with English)模塊四Unit 2 Sporting event的Reading “The honourable games”教學中,筆者特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認知特點,對教學目標作了如下的設計:(1)知識目標:①熟悉文章內容,掌握核心詞匯語句;②了解有關奧運的知識;(2)技能目標:了解演講稿的基本寫作特點;(3)情感目標:學生能夠明白奧運的“更高、更快、更強”精神。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在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的基礎上,完成知識目標的要求。在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對演講稿的寫作可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掌握。最后,建議學生以“My favourite sports games”為題,表達自己的學習理解,讓學生明白奧運體育精神的內涵及價值意義。
2.倡導合作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任務型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英語的交際性本質功能又離不開交際和合作。因此,在教學中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一方面,能夠便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和表達技能;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增強學習體驗。
這種合作探究主要有如下的形式:(1)同桌討論法,即要求學生利用同桌的就近關系對彼此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討論交流;(2)小組探究法,即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互相學習探究,發(fā)揮群體的智慧;(3)師生互動生成法,即鼓勵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生成,讓學生能夠有自由的學習空間氛圍。
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四Unit 3 Tomorrows world的Reading “Not just watching a film”教學中,筆者就通過布置如下思考探究題目鼓勵學生合作探究:(1)What is the name of the product?(2)What are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success of cloning a human?(3)How could firefighters be trained with this new technology?教師要求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與同桌討論自己的不懂之處,其次是,按照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合作探究,以提高學習的效果,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和興趣,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理解感知文本內容。
3.注重拓展延伸生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
新課程英語任務型教學認為,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適當拓展延伸,以發(fā)揮任務的引導意義。
筆者以為,注重拓展延伸生成,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1)注重優(yōu)化任務學習過程和方法,鼓勵學生嘗試探索運用多樣化的學習思維和方法參與課堂學習過程;(2)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生成,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以滿足他們的學習發(fā)展需要;(3)教師為學生的學習成果提供可展示的平臺,以此來激活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總之,在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中,注重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運用,就是要在圍繞英語交際性功能的基礎上,突出實踐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英語學習思維和語言感知的促進作用,讓學生在解決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獲取豐富的語言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黃偉紅:談“任務型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教學論壇,2009年第5期。
[3]陳旭鳩 申明莉: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探析[J],江西教育,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