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于 玲 杜華霜 汪 杰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藥品儀器檢驗所,北京 102613
三白草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的干燥地上部分[1],生長在溝旁、沼澤等低濕低濕及近水的地方。主要分布于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槲皮素主要存在于三白草葉中,是一種重要的黃酮類化合物,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和抗突變等多種功能[2],具有很高藥用價值。本試驗考察了不同溶劑、不同提取方法提取槲皮素,并嘗試不同展開劑比較,最終確定了用于三白草中槲皮素的簡捷、快速、分離效果好的薄層色譜鑒別方案,為三白草的質(zhì)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三白草 (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槲皮素對照品(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00081-200907);電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AL204);超聲波清洗機 (昆山檢測儀器廠,KA-500B);硅膠G薄層色譜板 (青島海洋化工廠);薄層分析儀 (瑞士華嘉機械有限公司,scanner 3);玻璃儀器均為天津玻璃儀器廠生產(chǎn);試劑均為北京市化學(xué)試劑公司生產(chǎn)分析純。
2.1.1 供試品溶液制備
取三白草藥材,過三號篩,取粉末1.5g,加甲醇:25%鹽酸 (4:1)溶液30mL,超聲處理60min,濾過,濾液加水20mL,振搖后,加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每次15mL,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0.5mL,作為供試品溶液。
2.1.2 對照品溶液制備
取槲皮素對照品適量,用甲醇溶解制成每1mL含0.2mg槲皮素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
2.1.3 色譜方法
照薄層色譜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VI B)試驗,分別吸取上述2種溶液,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5∶4∶1),用鹽酸飽和后作為展開劑展開[3],取出,晾干,分別在日光及365nm紫外光燈下檢視。
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點樣量及TLC色譜圖見圖1、圖2。最終確定對照品溶液點樣量為2μL,樣品溶液點樣量為4μL時效果最佳。《中國藥典》2010年版未對三白草中槲皮素的鑒定進行記載,本文方法方便、快捷,斑點清晰、豐富,分離效果佳,可作為三白草中槲皮素的鑒別方法。
本試驗嘗試了多種提取方法,并進行比較:①以甲醇為溶劑超聲處理60min,濾過,濾液濃縮。②以甲醇為溶劑超聲處理20min,濾過,濾液濃縮,過中性氧化鋁柱,用甲醇洗脫,蒸干,殘渣加乙酸乙酯溶解。③以80%甲醇為溶劑,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蒸干,加水,用乙醚提取,乙醚層蒸干,加甲醇使溶解。④以乙醇為溶劑超聲處理60min,濾過,濾液濃縮。⑤以甲醇:25%鹽酸(4:1)溶液為溶劑,超聲處理60min,濾過,濾液加水20mL,振搖后,加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液,回收溶劑至干,殘渣加甲醇溶解。比較上述五種提取方法,以方法⑤所得色譜圖斑點清晰,指紋斑點最豐富,且色素斑點較少。
試驗用不同展開劑展開,對結(jié)果進行比較:①以石油醚 (60~90℃):丙酮 (5:2)為展開劑展開,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②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5:2:1)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365nm下檢視。③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 (7:5:0.8)為展開劑展開,噴以1%三氯化鋁乙醇溶液,105℃加熱,分別置日光和紫外光365nm下檢視。④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 (5:4:1)為展開劑,在鹽酸飽和下展開,分別在日光及365nm紫外光燈下檢視。比較上述四種展開劑的展開結(jié)果,以方法④的分離效果最佳。除此,試驗還曾用方法④同時分離槲皮素與山柰素兩種黃酮類對照品溶液,分離效果佳,TLC色譜圖見圖3,由于三白草中未提取出山柰素成分,故未作深入研究。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2.
[2]俞一心,戈升榮,王桂珍.槲皮素及其衍生物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藥材,2003,26(l2):902.
[3]王祥培,許士娜,吳紅梅等.天胡荽藥材中槲皮素的薄層鑒別與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0,2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