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敏 江志萍
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
張 敏 江志萍
目的 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方法 將2009年12月我院的72例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宣教指導。研究組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在入組前及入組后3個月對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率、滿意度進行問卷測評。結(jié)果 研究終點時研究組患者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率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 健康教育路徑實施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依從性、健康知識知曉程度以及滿意度。
精神分裂癥 依從性 健康教育路徑
精神分裂癥是病因未明、反復發(fā)作、具有慢性化和致殘傾向的精神疾病,控制和預防精神癥狀復發(fā),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抗精神病藥物的應用,患者的依從性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及患者的康復。因此,精神分裂癥患者良好的依從性是提高療效和降低復發(fā)率的基礎(chǔ)和保證[1]。臨床路徑是一種為服務(wù)對象提供高品質(zhì)、高效率、低成本的醫(yī)療健康服務(wù)的模式,已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的護士和醫(yī)師接受[2],健康教育路徑是臨床路徑的方法之一。為了使精神分裂癥患者最大程度地康復、主動配合治療,促進患者建立良好的依從性,我院護理部自2009年12月起,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健康教育,以了解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依從性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為2009年12月住我院精神分裂癥患者。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能配合完成健康教育。無嚴重軀體疾病。
共入組7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2組,研究組37例,對照組35例。研究組男性13例,女性24例;年齡24~64歲,平均(44.8±14.3)歲;病程1~40年,平均(14.0±11.3)年;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3例,初中及以下24例。對照組男性13例,女性22例;年齡25~63歲,平均(45.3±13.4)歲;病程2~41年,平均(19.0±12.5);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19人,初中及以下16人。兩組病人在年齡(t=0.39,P=0.78)、性別構(gòu)成(χ2=0.03,P=0.86)、文化程度(χ2=2.67,P=0.102)、病程(t=0.45,P =0.73)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由責任護士進行常規(guī)健康教育,研究組由護士按臨床路徑為患者制定住院期間健康教育路徑,實施教育和干預。
1.2.1 健康教育路徑制定、內(nèi)容及實施
按精神科對健康宣教的要求,結(jié)合醫(yī)院實際,經(jīng)專家指導,由護理部、護士長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路徑。
健康教育路徑按初期、中期及后期3個階段進行。①初期(第1周),利用溝通技能,加強護患交流,建立和諧的護患關(guān)系,使患者對護士充分信任,對護士而言能更深入了解患者。同時講明實施健康教育路徑的目的、意義,取得患者的配合,確保健康教育質(zhì)量。入院時指導(介紹床位醫(y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病區(qū)環(huán)境、作息制度、病員組織及安全制度等)。②中期(第2周至第8周):入院第2周進行藥物治療指導(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等);第3周讓患者了解特殊治療[如改良電抽搐治療(MECT)]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等,并進行各項檢查前指導(檢查的目的、意義及注意事項等);第4~5周進行疾病知識指導(精神疾病發(fā)生的原因、預防措施等);第6~8周康復指導(堅持服藥、積極參加輔助治療與疾病康復的關(guān)系等)。③后期(第9~12周),出院前指導(如何預防復發(fā)及了解復發(fā)先兆癥狀;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如何適應社會、家庭生活;定期復查、隨訪的意義等)。
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采用集體授課、小組教育及個別指導等方式進行。集體授課是按健康教育路徑對患者集中進行全面、反復的指導,并結(jié)合提問的方式,加深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的印象。小組教育集中8~10例有同類不良行為的患者,即與人們公認并且遵守的社會規(guī)范相對立,不受社會規(guī)范約束并試圖打破這種約束,具有沖動、消極、拒藥、藏藥、生活懶散等行為。對不良行為的界定主要由床位醫(yī)生完成。對這些患者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解決個性化的客觀問題。個別指導通過護士和患者面對面的接觸、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的健康需求,進行指導,并鼓勵患者多提問,滿足患者實際所需。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共12周:集體授課每周2次,每次40 min,共24次。小組教育每周1次,共12次。個別指導每周1次,共12次。
1.2.2 評價工具
根據(jù)護理社會學不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因素設(shè)計不遵醫(yī)行為問卷[3],內(nèi)容為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即患者對遵守醫(yī)囑的配合程度。各分3個等級,分別為完全依從(患者自覺遵照醫(yī)囑)、部分依從(患者在執(zhí)行醫(yī)囑過程中不自覺,需督促)和不依從(患者拒絕遵循醫(yī)囑),由培訓護士進行測評。采用自行設(shè)計的自評問卷調(diào)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問卷共10項,每項分2個等級,分別為知曉和不知曉。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自評表分為10項,每項分3個等級,分別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
由經(jīng)過培訓的2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實施健康教育,于健康教育路徑實施前、實施后分別進行評估。對書寫有困難者由培訓護師代寫。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主要統(tǒng)計方法為卡方檢驗。
2.1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本研究根據(jù)不遵醫(yī)行為問卷共設(shè)置2個依從性:治療依從性和護理依從性。入組前兩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依從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經(jīng)過健康教育后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比對照組好,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主要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
研究組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知識知曉率比對照組要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
研究組精神分裂癥患者30例(81.1%)對護理工作滿意,5例較滿意(13.5%),2例不滿意(5.4%),對照組分別為17例(48.5%),10例(28.6%),8例(22.9%),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29,P<0.01)。
表1 兩組患者研究前后不同依從性的構(gòu)成 例
表2 兩組患者主要健康知識知曉率比較
本研究提示通過實施階段性、系統(tǒng)、全面的健康教育路徑,能提高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依從性,與國內(nèi)其他研究結(jié)果一致[4-6]。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改善患者不健康的行為,建立積極向上的健康行為,而行為的改變過程要經(jīng)歷“服從-同化-內(nèi)化”改變階段,遵循健康教育“知、信、行”的行為改變模式[7]。由于絕大部分精神分裂癥患者缺乏自知力,依從性差,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藏藥、拒藥、生活懶散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的康復,因此提高患者對精神癥狀的認識和自控力,有利于調(diào)動患者的主動性,使其能自覺地配合醫(yī)生、護士接受治療與護理,進而提高依從性,增加遵醫(yī)行為[4]。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后,研究組患者自知力、依從性的改善高于對照組。有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受精神癥狀的支配,表現(xiàn)為情感淡漠、活動減少、高度興奮躁動等狀態(tài),導致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下降,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并發(fā)各種軀體疾病。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使患者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及衛(wèi)生習慣,為患者進一步康復作好了積極的鋪墊。對于康復期患者進行預防疾病復發(fā)及康復指導,更有效地促進了患者積極參加康復治療,培養(yǎng)生活情趣,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問題,保持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更促進了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健康教育是一種特殊的全科社會課程,護士和患者構(gòu)成了它的主體。在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過程中,護士不再是單純地為患者提供護理程序的執(zhí)行者,患者也不是單純地治療、護理的被動接受者。護士通過自己用美好的語言、溫柔的表情來感化每一個患者,使患者感受到醫(yī)務(wù)人員對他們的關(guān)心、理解、尊重和幫助。通過采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促進了護士與患者間的有效溝通,增強了患者對護士工作的信任度,改變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由于封閉式住院模式引起的單調(diào)乏味的住院生活,密切了護患關(guān)系,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研究的缺陷:研究對象為精神分裂癥住院患者,病程較長,趨于慢性化,故結(jié)果并不能外推至病程短、非住院的患者。本研究樣本量比較小,患者均為本院的住院患者,尚不能很好地代表精神分裂癥的總體,因此在結(jié)果的推廣方面還要慎重。
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目標、有計劃、有系統(tǒng)、有評價的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持和促進人們的健康[7]。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服務(wù)功能從醫(yī)療、護理服務(wù)向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和身心健康轉(zhuǎn)變,精神??谱o士應不斷更新服務(wù)理念,應將健康教育路徑時刻貫穿與整個護理過程中,既要教育、指導患者矯正不良行為,更重要的是要讓患者領(lǐng)悟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疾病康復的重要性,從而建立良好的遵醫(yī)行為。
1 吳金花,謝素芳.精神分裂癥患者不遵醫(yī)行為的護理干預.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5695-5696.
2 潘子美,胡艷飛,胡桂芬.臨床教育路徑在糖尿病飲食治療教育中的應用.護理研究雜志,2008,22(8):2102-2103.
3 王益鏘.護理社會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3:37.
4 刁艷云,張曉芹,車秀美.健康教育對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病人遵醫(yī)行為的影響.護理研究,2006,20(8):2000-2002.
5 周碧英,王興蓮,楊忠孝,等.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的研究.護理學雜志,2007,22(7):67-69.
6 呂春梅,呂迪春,黃恩.健康教育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自知力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9):13-15.
7 杜晶晶.骨科病人階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護理學雜志,2005,5(10):8-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mpacts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n compliance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Seventy-two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ized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2008 to November 2009.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gular education conducts,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pathway.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with questionnaires(including compliance behaviors,health knowledge awareness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treatments.Results:Compliance behaviors,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level were all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study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Conclusion: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can improve compliance,health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in-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Compliance Health education method
2010-03-04)
(本文編輯:張紅霞)
Impacts of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on compliance behaviors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Zhang Min,Jiang Zhiping.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Mental Health Center,Shanghai 201112
上海市閔行區(qū)精神衛(wèi)生中心 201112。電子信箱zhangmin682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