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
初見李雪彤同學,印象非常好,她長得眉目清秀,雪白的皮膚,烏黑的頭發(fā),給人清新的感覺。但隨著交往的深入,她身上的一些缺點就慢慢暴露出來。她懂的課外知識比其他同學多,但同學們并不佩服她,因為她時常會嘲笑其他同學的無知。而且陸續(xù)有同學報告她罵人、打人,對同學態(tài)度粗暴。而且她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滿不在乎;對同學的幫助嗤之以鼻。當我耐心說服她的時候,她總是昂著小腦袋,指責他人的不是,岔開話題。
她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癥結呢?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篇分析孩子心理的文章,說這樣的孩子渴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重視,但又不知道如何正確表現(xiàn)自己。遇事會覺得大家都討厭自己、恨自己,負了自己。所以,這類孩子就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的境地。
怎么才能引導她以正確的心態(tài)與同學正常交往呢?我想首先應該與家長溝通,摸清孩子的情況。通過與家長交流,我感覺她的父母在教育她的問題上有失偏頗。她們只重視孩子智力的開發(fā),而忽視了孩子品質(zhì)上的關注。我委婉地給家長提出引導孩子融入集體,與他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并懇切希望能得到家長的配合。她的父母通情達理,表示愿意和老師配合。
家長的配合讓我有了信心。此后的時間,我經(jīng)常找她談心。讓她重新認識自己,讓她感到在老師眼里,她是個具有許多優(yōu)點的孩子,為她重新建立自信、自尊多加幫助。隨著談心次數(shù)的增多,師生感情加深,我再以“建議”的形式告訴她“如果你這樣做會更好”等等。漸漸地,她能接受我的“建議”,一點點地彌補不足。每當那時,我會對她的表現(xiàn)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并幫助她做到持之以恒。我還充分發(fā)揮她知識面廣的長處,讓她在班級各類活動中擔當主角。
漸漸地,她變了,變得寬容、善解人意了。同學們喜歡她,老師也感到欣喜。得到的表揚越多,她與同學的相處就越融洽,我知道,我已經(jīng)撥動了她心靈的琴弦,點燃起她心底向善的火把。
由李雪彤的轉化,我想到:當學生出現(xiàn)了問題,只要我們認真、科學地對待,潛心地研究對策,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學校、家庭通力協(xié)作,對這類學生加以正確地引導和合理的教育,定能使他們得到轉變,使他們健康地成長的。作為一名班主任教師,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心去擁抱一切孩子,去理解、信任他們,去增強、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用全身心去撥動每一根琴弦,讓它們彈奏出動人的曲調(diào)。
(作者: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qū)實驗小學教師)
責任編輯:汪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