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曦光,杜振軍,魏 莉,張樹重,趙秀麗,田 一
(聊城市中心血站,山東聊城252000)
血小板抗體是指能與血小板抗原反應并導致血小板破壞的抗體總稱,其產(chǎn)生多與妊娠、輸血或器官移植等免疫因素有關。獻血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抗體會破壞輸血者的血小板,導致血小板輸注無效、輸血后紫癜、非溶血性發(fā)熱反應和輸血后急性肺損傷等輸血反應。2009年2月~2010年3月,我們對6 554例無償獻血者血清樣本進行血小板抗體檢測,探討其陽性率和分布特點。
1.1 臨床資料 6 554例無償獻血者,其中男2 039例,女4 515例(女性無妊娠史者2 342例,女性有妊娠史者2 173例);年齡18~55歲。分別留取未抗凝血樣,分離出血清,備用。簡易致敏紅細胞血小板血清學試驗(SEPSA)抗IgG指示細胞、SEPSA陽性對照、SEPSA陰性對照和U型反應板由上海血液中心血型參比室提供;ACD-A保存液(抗凝劑)由山東威高集團醫(y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生理鹽水由山東華魯制藥有限公司提供;0.05%Tween20-PBS(pH7.2)、1%蔗糖鹽水和8%甲醛由本站血型室自制。
1.2 方法 隨機包被5人份O型混合血小板,采用SEPSA法,檢測血小板抗體;具體步驟詳見參考文獻[1]。結果判斷:①陽性結果:血球呈膜狀為++,血球呈環(huán)狀為+,血球環(huán)狀較小、周圍可見分散血球為±。②陰性結果:血球呈紐扣狀,集中在孔底中央。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CAABB輸血服務標準化系統(tǒng)V2.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6 554例獻血者血小板抗體檢測情況見表1。
表1 6 554例獻血者血小板抗體檢測情況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輸血治療的患者逐年增加,輸血反應仍是影響輸血安全的主要因素。血小板抗體包括抗-A、抗-B、抗-AB、HLAⅠ類抗體和HPA抗體;主要是HLA抗體,有學者檢測了74例血小板輸注無效患者的血小板抗體,發(fā)現(xiàn)HLA抗體陽性者占79%,HPA抗體陽性者占3%,HLA抗體和HPA抗體均陽性者占18% 。研究發(fā)現(xiàn)妊娠產(chǎn)生HLA抗體的概率高于 5%[2]。但妊娠期產(chǎn)生的HLA抗體生產(chǎn)后很難長期維持高的效價和高的特異性,生產(chǎn)后時間愈長,效價及特異性愈低,甚至消失[3]。
目前研究表明,HLAⅠ類抗原是血小板膜固有的蛋白,在巨核細胞生成階段及血小板生成后持續(xù)表達,而不是血小板從血漿中吸收附著的成分;血小板細胞膜上HLA抗原只是Ⅰ類抗原,且只是HLAA、HLA-B抗原和少量的HLA-C抗原;HLAⅠ類抗原在血小板和白細胞膜上的表達均很強[4]。所輸血液中只要含有少量的血小板抗體,就可破壞患者血小板和白細胞膜上的HLAⅠ類抗原,并釋放出大量毒性物質(zhì),從而發(fā)生輸血反應。在一些歐美經(jīng)濟發(fā)達國家,有禁止女性有妊娠史捐獻的規(guī)定,有妊娠史者所捐獻的血液其血漿成分僅供制備生物制品使用。我國無償獻血開展較晚,臨床用血緊張,無償獻血隊伍不夠壯大及血小板抗體檢測成本較高等影響,對有妊娠史者參加無償獻血未作有關規(guī)定。本研究發(fā)現(xiàn),129例血小板抗體陽性者中有妊娠史者占98.4%;證實妊娠與血小板抗體產(chǎn)生密切相關,是造成無償獻血者血小板抗體陽性的主要因素。我們體會應加大無償獻血宣傳力度,指導臨床科學合理用血,杜絕不必要輸血等方式,盡量減少采集有妊娠史女性的血液。
[1]張欽輝.臨床輸血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0:112.
[2]王培華.輸血技術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82
[3]李勇,馬學嚴.實用血液免疫學:血型理論和實驗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318.
[4]李勇,馬學嚴.實用血液免疫學:血型理論和實驗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