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桂韜 張 民 胡 艷 戴求仲 王照群 張建華
“豆伴侶”復合酶UTB1500是由湖南尤特爾生化有限公司針對豆粕、棉粕、菜粕等餅粕飼料中廣泛存在的果膠、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聚糖和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研發(fā)的液體禽用復合酶制劑產(chǎn)品,為考察其在目前肉鴨典型玉米-豆粕-雜粕型市場配方中的實際應用效果進行本試驗,以研究其對肉鴨生長性能和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并比較其與公司原FE806-L液體復合酶的效果差異,旨在為家禽玉米-豆粕-雜粕型日糧專用酶制劑產(chǎn)品的開發(fā)及其在飼料生產(chǎn)中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支撐。
試驗用櫻桃谷肉鴨苗購自湖南華英鴨業(yè)有限公司;“豆伴侶”液體復合酶UTB1500和FE806-L液體復合酶均由湖南尤特爾生化有限公司生產(chǎn)。
選擇1日齡櫻桃谷肉鴨1 800羽(公母各半),隨機分為6個組,每組設3個重復,每個重復100羽。其中對照組飼喂基礎日糧,試驗Ⅰ~Ⅴ組分別飼喂不同處理的試驗日糧(見表1)。試驗于2009年6月30日~2009年8月11日進行,分為前期(1~14日齡)、中期(14~28日齡)和后期(28~42日齡),共42 d。
表1 試驗設計
參照NRC(1994)肉鴨營養(yǎng)需要標準和目前市場典型配方,以玉米、豆粕、棉粕、菜粕等為主要原料配制基礎日糧,并在保持其它營養(yǎng)成分不變的前提下分別降低代謝能 125 kJ/kg(30 kcal/kg)和 210 kJ/kg(50 kcal/kg)配制成中、低代謝能試驗日糧。所有日糧均按前、中、后期3個階段配制,其中前期為破碎料,中、后期為顆粒料,并采用制粒后噴涂工藝添加酶制劑。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見表2~表4。
表2 櫻桃谷肉鴨前期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鴨采用網(wǎng)上育雛,地面圈養(yǎng)肥育,人工持續(xù)光照制度;鴨舍自然通風,相對濕度保持在55%~65%;自由飲水和采食(計量不限量),按常規(guī)免疫。
1.5.1 生長性能
試驗期間觀察試驗鴨的生長和健康狀況,每日記錄各欄飼料消耗量,死亡鴨只數(shù),死亡鴨只重。分別在14、28和42日齡上午8:00稱試鴨空腹重(提前8 h停料),計算平均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和存活率。
1.5.2 養(yǎng)分利用率
在試驗結束前1周,分別從各處理每個重復中選擇1只接近平均體重、采食正常的健康鴨,另外選擇5只作為內源測定組,于泄殖腔外圍縫合帶洞的塑料瓶蓋,并在瓶蓋處結扎塑料袋收集糞尿。手術后7 d為恢復適應期,試鴨分別單只飼養(yǎng)于代謝籠,飼喂未制?;A日糧,自由采食和飲水。代謝試驗按Sibbald法的測定操作規(guī)程進行。具體過程包括:預試期24 h,飼喂未制粒待測日糧(內源組飼喂基礎日糧);禁食排空期48 h,隨后強飼50 g待測日糧(內源組饑餓),各組日糧均預先添加0.1%TiO2作為外源指示劑,接上集糞袋,收集排泄物48 h,每6 h收集1次,每次按100 ml/kg樣品加0.1%HCl攪拌均勻,并立即保存于-4℃冰箱。全部收集完成后轉入60~65℃烘箱中鼓風干燥至恒重,置室內回潮24 h后稱重,粉碎過40目篩制成風干樣品保存于封口袋中。飼料和糞樣中TiO2含量用比色法測定,粗蛋白質含量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總能用WGR-1A全自動微電腦熱量計(湖南華星能源儀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測定;氨基酸采用L-8800全自動氨基酸分析儀(日本,Hitachi)測定。養(yǎng)分利用率計算公式如下:
表3 櫻桃谷肉鴨中期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表4 櫻桃谷肉鴨后期日糧組成及營養(yǎng)水平
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Excel軟件初步處理后,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差異顯著者用LSD法進行多重比較,各組數(shù)據(jù)均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表5 復合酶對櫻桃谷肉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差異不明顯(P>0.05),但加酶的各組后期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均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平均日采食量除中期各組間無差異(P>0.05)外,前期、后期和全期均以試驗Ⅰ組最低,分別為57.51、186.47和127.69 g/d,比對照組和試驗Ⅱ、Ⅲ、Ⅳ、Ⅴ組低 4.75%(P>0.05)、2.84%(P>0.05)、6.82%(P<0.05)、1.69%(P>0.05)、1.61%(P>0.05);6.60%(P >0.05)、8.64%(P <0.05)、4.56%(P >0.05)、7.82%(P>0.05)、4.94%(P>0.05) 和 3.0%(P>0.05)、4.05%(P >0.05)、3.50%(P >0.05)、4.77%(P <0.05)、2.99%(P>0.05)。各組間前期和后期料重比差異不明顯(P>0.05),但均以試驗Ⅰ組最低,其次為試驗Ⅱ組。中期和全期料重比均以試驗Ⅰ組最低,分別為2.02和2.05,比對照組和試驗Ⅱ、Ⅲ、Ⅳ、Ⅴ組低3.81%(P>0.05)、4.72%(P<0.05)、1.94%(P>0.05)、5.16%(P<0.05)、3.81%(P>0.05) 和 6.39%(P<0.05)、3.76%(P>0.05)、4.21%(P >0.05)、5.09%(P <0.05)、5.53%(P <0.05)。全期存活率各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
表6 復合酶對櫻桃谷肉鴨干物質、粗蛋白和能量利用率的影響(%)
表6代謝試驗結果表明,加酶的試驗Ⅰ、Ⅱ、Ⅲ、Ⅳ、Ⅴ組肉鴨對干物質、蛋白質的表觀和真利用率均略高于對照組,但各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日糧能量表觀和真代謝率也基本表現(xiàn)出與干物質利用率相似的規(guī)律,加酶組略高于對照組,且中、低代謝能日糧添加FE806-L液體復合酶的試驗組高于相同代謝能日糧中添加“豆伴侶”液體復合酶UTB1500的試驗組,但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7氨基酸利用率分析結果表明,肉鴨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對氨基酸的表觀利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總氨基酸的表觀利用率盡管各組間無明顯差異(P>0.05),但加酶的Ⅰ、Ⅱ、Ⅲ、Ⅳ、Ⅴ組均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分別高出2.99%、3.72%、2.54%、1.92%和1.49%。就具體的單個氨基酸表觀利用率而言,對照組17種氨基酸均低于加酶的試驗組,但除Ⅰ、Ⅱ組苯丙氨酸差異明顯(P<0.05)外,其它各氨基酸各組間僅有數(shù)量上的差異,統(tǒng)計上不顯著(P>0.05)。氨基酸真利用率表現(xiàn)出與表觀利用率相似的規(guī)律(見表8)。
表7 復合酶對櫻桃谷肉鴨氨基酸表觀利用率的影響(%)
此外,除能量代謝率外,其余養(yǎng)分利用率指標均呈試驗Ⅱ組>試驗Ⅰ組>試驗Ⅲ組>試驗Ⅳ組>試驗Ⅴ組>對照組的規(guī)律。
表8 復合酶對櫻桃谷肉鴨氨基酸真利用率的影響(%)
櫻桃谷肉鴨是快長型肉鴨,其生長期最適宜溫度是15~20℃,試驗期內長期高溫易引起熱應激,這可能影響試鴨的采食和生長,因此,本試驗中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生長性能指標相對于櫻桃谷肉鴨品種正常值均偏低(寧中華等,1999;呂敏芝,2000;楊偉平等,2006)。但本試驗中添加酶制劑的各組后期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均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而料重比卻比不加酶的對照組低,表明在熱應激條件下在櫻桃谷肉鴨日糧中添加復合酶能夠緩解熱應激,改善生產(chǎn)性能。進一步對飼料養(yǎng)分利用率分析發(fā)現(xiàn),盡管對照組和試驗各組飼料干物質、蛋白質、氨基酸的表觀和真利用率無明顯差異,但是添加酶制劑組均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與前人研究發(fā)現(xiàn)的復合酶制劑可提高肉鴨養(yǎng)分利用率并改善其生長性能的結果相似(丁鷹斌等,2007;俞路等,2008;李霞等,2009;嚴念東等,2009)。這就提示本試驗中酶制劑改善肉鴨的生產(chǎn)性能可能是通過提高日糧養(yǎng)分利用率,增加有效養(yǎng)分攝入量來實現(xiàn)的。
有研究表明,肉鴨的料重比隨日糧代謝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羅國強等,2004;俞路等,2008;李霞等,2009)。本試驗中,在基礎日糧中添加UTB1500液體復合酶的試驗Ⅰ組全期料重比最低,而降低日糧代謝能125 kJ/kg和210 kJ/kg再分別添加兩種復合酶的試驗Ⅱ、Ⅲ、Ⅳ、Ⅴ組全期料重比低于試驗Ⅰ組,但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表明在肉鴨日糧中添加復合酶制劑均提高了日糧能量利用效率,從而增加了日糧代謝能的濃度,使肉鴨料重比降低。這與代謝試驗得到的加酶各組能量的表觀和真代謝率均高于不加酶的對照組的結果基本一致。
從本試驗結果看,在降低代謝能125和210 kJ/kg的玉米-豆粕-雜粕型日糧中添加FE806-L的試驗Ⅱ和Ⅳ組全期平均日增重均相應高于添加UTB1500的試驗Ⅲ和Ⅴ組,而料重比卻比試驗Ⅲ和Ⅴ組低,表明在相同代謝能的日糧中添加FE806-L復合酶的作用效果要優(yōu)于UTB1500液體復合酶。
在玉米-豆粕-雜粕型日糧中添加“豆伴侶”復合酶UTB1500和FE806-L液體復合酶均能提高櫻桃谷肉鴨的生長性能;降低日糧代謝能125 kJ/kg和210 kJ/kg并分別添加150 ml/t UTB1500和FE806-L,可取得與基礎日糧相同的飼喂效果,并且在相同代謝能的日糧中添加FE806-L的效果優(yōu)于UTB1500。
[1]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Poultry[S].9th ed.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4.
[2]Sibbald I R.A bioassay for true metabolizable energy in feedstuffs[J].Poultry Science,1976,76:728-732.
[3]寧中華,王慶民,袁建敏.櫻桃谷鴨增重和飼料轉化規(guī)律的研究[J].中國家禽,1999,21(3):11-13.
[4]呂敏芝.北京鴨、櫻桃谷鴨與仙湖鴨的生長曲線分析[J].中國家禽,2000,22(3):13-14.
[5]楊偉平,鄢殉,段修軍,等.三個品種鴨體重與肉用性能的研究[J].甘肅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41(2):6-10.
[6]丁斌鷹,侯永清,徐寧,等.稻谷專用酶制劑對肉鴨生長性能和營養(yǎng)物質利用率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07,28(10):14-16.
[7]俞路,王雅倩,章世元,等.復合酶制劑對櫻桃谷肉鴨生產(chǎn)及代謝的影響研究[J].廣東飼料,2008(2):25-26.
[8]李霞,宋代軍,郭志強,等.雜粕酶在肉鴨雜粕飼糧中的應用效果試驗[J].飼料工業(yè),2009,30(8):16-19.
[9]嚴念東,丁斌鷹,李紹章.復合酶制劑對櫻桃谷肉鴨生長性能及營養(yǎng)物質表觀消化率的影響[J].飼料博覽,2009(11):3-7.
[10]羅國強,胡安正,陶青燕.日糧能量濃度對10-28日齡肉鴨生長性能的影響及最佳成本配方模型[J].飼料廣角,2004(2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