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科卡 廣東省龍川縣老隆醫(yī)院(517300)
補氣活血湯在疑難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
謝科卡 廣東省龍川縣老隆醫(yī)院(517300)
疑難病是目前臨床上發(fā)病機理不明或難以治愈的病證,癥候繁多,病因復雜,治法較多。多年來筆者采用“補氣活血湯”對數(shù)百例中風、肝硬變、腎病綜合征、頸椎病、腦萎縮、腫瘤、血栓性脈管炎、慢性疼痛等患者進行治療,收到良好的效果?,F(xiàn)參考有關文獻和筆者在臨床治療中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將“補氣活血湯”在疑難病治療中的應用及其作用機理作一簡要綜述如下。
疑難??;補氣活血法;中醫(yī)藥療法
1.1 臨床資料 患者年齡在25~75歲,男女比約3:2,病程1~20年;中風52例,肝硬變48例,腎病綜合征20例,頸椎病358例,腦萎縮15例,血栓性脈管炎8例,腫瘤35例,慢性軟組織損傷153例,面癱20例,不孕不育20例。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治療方 當歸、川芎、赤芍、桃仁、丹參各6g、地龍15,黃芪15~12g,西紅花0.5~3g。
1.2.2 加減應用 中風失語加菖莆10g,遠志6g,麝香0.03-0.1g(沖服);面癱、口眼歪斜加炮附片12g,僵蠶12g,全蝎8g;頸椎病加葛根20~60g,澤瀉12g,紫草15g,三棱10g,莪術10g;血栓性脈管炎加川牛膝、木瓜、馬胎,并重用毛冬青;腫瘤加浙貝母、貓爪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水蛭、全蝎、血蝎;腎病綜合征(如腎小球硬化、萎縮、慢性腎功能衰竭)加淫羊藿、破故紙、巴戟天、肉蓯蓉、土茯苓;跌打損傷日久、軟組織損傷、軟組織粘連、血液循環(huán)欠佳、手術后傷口不明原因疼痛等加白芍、乳香、沒藥、三七、血竭;瘀阻日久加虻蟲、水蛭。根據(jù)不同部位、性質(zhì)選用合適的引藥和臨癥加減,如:桑枝、桂枝、牛膝、透骨草、細辛、蜈蚣、人參、穿山甲……等。審屬氣血同病的癥候,特別是氣虛血瘀、氣滯血瘀而致的癥候,均可以本方(補氣活血湯)為基礎,酌情加減。
隨癥加減后對各種氣血癥屬的疑難病癥均可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的療效。
氣、血是構(gòu)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的物質(zhì)之一,生命的運動無時無刻不是氣與血的運動,而它們的生成及運行又有賴于臟腑的功能活動,因此當臟腑發(fā)生病變,即可影響到氣血的變化;而氣血的病變也必然影響到臟腑的功能。從飲食物的攝入到能量轉(zhuǎn)化,能量轉(zhuǎn)化到血液的產(chǎn)生;從氣的推動作用直接推動血行和通過臟腑的功能活動推動血行;從氣的固攝作用防止血液逸于脈外和促使離經(jīng)脈之血回到常道;氣依附于血中而有所居,血不斷為氣的活動提供水谷精微(營養(yǎng)成份);綜上可見,氣血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資生,相互為用的關系,素有“氣中有血,血中有氣,氣與血不可須臾相離,乃陰陰互根,自然之理也?!保ā峨y經(jīng)本義》)?!皻鉃檠畮?,血隨之而運行;氣得之而靜謐,氣結(jié)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血證論》)“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保ā督饏T鉤玄》)
臟腑組織機能減退,或人體某一臟腑,某一部位氣機阻滯,運行不暢都可引起血運滯緩、瘀阻、新血不生或出血,而出現(xiàn)疼痛、腫塊、出血反復不止、功能阻礙……等;反之,由于瘀阻的影響,又加重了血運滯緩,臟腑機能進一步下降,氣機受阻,絡脈不通……等,而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由于瘀阻的部位、程度不同,癥狀表現(xiàn)亦就出現(xiàn)多種多樣,從而出現(xiàn)形形色色的病癥,其中有許多病是目前不易治愈的病癥,但究其病因,無非是七情、六淫、內(nèi)傷或藥物的副反應等原因,傷及臟腑、損傷內(nèi)臟,影響其正常功能,日久失養(yǎng),傷及元氣,元氣虛弱無力推動血行,血運滯停而留瘀,瘀阻滯氣,氣滯生瘀,以致功能失調(diào),陰陽失衡而成頑疾;方中用大劑量黃芪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擴張血管和調(diào)整血壓,祛瘀而不傷正,有助諸藥之力,還具有抗感染、抗腫瘤、增強免疫功能,對于氣血還有可升可降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中華臨床中藥學》);當歸有祛養(yǎng)血止痛之妙;小劑量藏紅花、川芎、赤芍、桃仁、丹參有助當歸活血祛瘀、活而不破;藏紅花質(zhì)潤色澤光亮、味香散郁開結(jié)、滲透溶栓力強,能穿透膠原屏障,引藥歸經(jīng);地龍通經(jīng)活絡;諸藥合用,能使周身之氣通而不滯,血活而不瘀,氣通血活,陰陽平衡,臟腑功能得以恢復,各種癥狀自然消失,疾患有怎么能不解除呢?○Z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3.041
1672-2779(2010)-23-0052-02
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