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星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選修),第一單元屈原《湘夫人》一文第二段中,“思公子兮未敢言”一句,“公子”教材注釋指湘君,因此可以這樣理解:思念湘君啊,未敢直言?!督處熃虒W用書》上介紹的袁梅的譯文卻翻譯成“懷戀湘夫人啊,未敢直言?。ㄟx自《屈原賦譯注》,齊魯書社1983年版)”,二者大相徑庭,筆者認為值得商榷。
從內(nèi)容上看,屈原《九歌》中既有獨唱,又有對唱和合唱,如《湘君》《湘夫人》,男女雙方互表心跡,對唱的痕跡十分明顯?!断婢放c《湘夫人》是姊妹篇?!断婢穼懴嫠駥δ猩裣婢挠?,《湘夫人》寫湘水男神對女神湘夫人的追求。用姜亮夫的話說:“《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是對唱的”,用教材注釋的話說,即《湘夫人》是湘水男神和女神互相表達思慕之詞。據(jù)此,筆者大膽認為,《湘君》和《湘夫人》不但篇與篇之間是對唱的,而且一篇之內(nèi)也應是對唱的,這樣“思公子兮未敢言”才能講得通。筆者查閱了手頭好多資料,大多數(shù)說是獨唱的,如“《湘君》是湘夫人的獨唱,《湘夫人》是湘君的獨唱”(《中國文學史》第一卷,游國恩等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督處熃虒W用書》的整體感知中也持這種觀點:第二段寫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戀人而不見來到,心情恍惚地向遠方張望,迷惘地看著緩緩不斷的流水出神。在崔富章注釋的《詩騷合壁(簡注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證實了筆者的看法?!断婢泛汀断娣蛉恕肥浅思漓胂嫠竦母栉柙~。湘水神是一對配偶神,男稱湘君,女稱湘夫人。據(jù)傳說:舜巡行南方,死于蒼梧之野,二妃(娥皇、女英)追蹤至洞庭湖畔,自投湘水而死。當?shù)厝嗣窳㈧艏漓耄阉齻儺敵上嫠?,舜則成湘水男神。從兩首詩的內(nèi)容看,的確寫的是一對配偶神的具有悲劇氣氛的戀愛故事?!断婢酚膳装缦娣蛉擞瘢赡形装缦婢?,兩人對舞對唱。《湘夫人》跟《湘君》是一個整體,兩篇結(jié)構(gòu)大致相同,語氣上彼此相對,相互呼應。由男巫扮湘君迎神,女巫扮湘夫人,兩人對舞對唱?!断娣蛉恕啡菜亩危?、三段是男巫扮湘君所唱,二、四段是女巫扮湘夫人所唱?!般溆衅徺忮⒂刑m,思公子兮未敢言”正好是第二段,當為湘夫人所唱: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蘭,思念公子(湘君)啊,未敢直言!這樣才就文通意順了。
另外,《湘君》和《湘夫人》這兩篇的第四段(結(jié)尾六句)基本相同,《湘君》的最后六句當為男巫扮湘君所唱,其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的“下女”指湘夫人。同樣,《湘夫人》的最后六句當為女巫扮湘夫人所唱,其中“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的“遠者”順理成章地就指湘君,正符合篇內(nèi)“湘君”和“湘夫人”的對舞對唱。因此,“思公子兮未敢言”應該理解為“思念湘君啊,未敢直言!”誰思念呢?自然是湘夫人,也就是湘夫人所唱。如果說成是湘君的獨唱就解釋不通了。
再從句式上看,“思公子兮未敢言”中的“思公子”如果解釋成“懷戀湘夫人”,那么主語應該是湘君,即公子,因此全句應這樣理解:公子思(湘夫人)啊,未敢直言。把“思公子”理解成“公子思”,這既不是古漢語中的賓語前置〔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如: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九歌·湘君》屈原),或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如: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詩經(jīng)·鄭風·蹇裳》),更不是謂語前置,故只能理解為“思念公子(指湘君)啊,未敢直言”,誰思念呢?也只能是湘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