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艷,趙如夢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 410114)
合理利用母語正遷移和母語策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曹志艷,趙如夢
(長沙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 410114)
母語在外語學習中的影響和作用尤其是干擾和負遷移現(xiàn)象一直是語言界學者關注的重心。本文從母語影響在外語學習中存在的必然性出發(fā),分析了母語策略在英語寫作運用的可行性,從心理、語言、知識體系、文化幾個方面探討如何合理利用母語正遷移和母語策略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英語寫作;母語正遷移;母語策略
在中外國際交往日益頻繁的今天,英語寫作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之一,人們使用英語書面語的機會也日趨增多,出國考試、國內各種專業(yè)考試,企業(yè)面試等都將英語寫作作為重要考查內容。寫作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和提高書面表達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內容。提高寫作能力的過程即是極大地促進、鞏固和深化英語學習的過程,而語言學習者的寫作也能夠較客觀地反映他們語言使用能力的高低,并折射出他們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所反饋的信息可以指導英語教學。
雖然英文寫作無論在實際的社會生活工作中還是在英語教學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寫作仍是許多外語學習者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事實上,寫作是最令外語教師和學習者頭疼的難題。中國學生的英語寫作存在著諸多問題,許多學生都有寫作焦慮,面對題目無話可說,或不知該怎么說,詞難達意;有的學生長篇大論,但上下文缺乏連貫性或篇章結構混亂,沒有中心;部分學生能做到層次清晰,結構基本合理,語法錯誤較少,但是全文句式缺乏多樣性,句子段落之間的銜接連貫不夠自如;即使是英語專業(yè)的本科生也難做到對所論話題深入透徹,對各種文體的掌控胸有成竹。
Rod Ellis認為語言的遷移指的是學習者將他們所掌握的有關母語的知識運用于外語學習的一種過程。從遷移的影響結果來分類,可以分成正遷移和負遷移。先前的學習促進以后的學習叫正遷移,妨礙以后的學習叫負遷移。
一些研究者認為,造成中國人英文寫作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受到了母語的影響,習慣用中文的思維模式來謀篇布局、遣詞造句。以行為主義和結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對比研究也認為外語學習的最主要障礙是母語對于外語的干擾作用,即母語對外語學習的負遷移作用。因此他們主張在外語教學或學習者的自學過程中盡量不用母語,把英語當作自己的母語來學,以此來擺脫母語的影響,避免母語思維的干擾。
對于這種觀點,筆者不敢茍同。首先,作為第一語言習得者,中國大學生的漢語聽、說、閱讀能力普遍不成問題,但是即便漢語是母語,絕大多數(shù)人的中文寫作能力是低于他們的聽、說、閱讀能力的??梢?寫作無論在一語習得還是二語習得過程中都是一個難題。要解決寫作難的問題,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基本功和掌握系統(tǒng)的寫作理論與技巧,包括應試的策略。其次,在中國,英語教學的對象始終是中國人,他們在說漢語的環(huán)境里學英語,對于母語知識和體系根深蒂固的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學習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借助母語的思維或是母語的語言表達規(guī)則,所以在英語學習中完全避免母語思維是不現(xiàn)實的。另外,近些年我國英語教學中一直鼓勵學生擺脫漢語思維,但實際情況卻事與愿違。客觀現(xiàn)實表明,許多英語學習者不僅沒有成功習得英語思維,獲得英語水平的飛躍,而且因為刻意擺脫漢語思維,導致了漢語水平的下滑。
既然母語遷移在外語寫作中無法避免,是否可以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盡量減少母語負遷移帶來的干擾和影響呢?能否合理利用母語,將它當成一種學習策略來增強英語寫作能力,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呢?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承認母語遷移的客觀存在,認清它既有干擾外語學習的一面,也對外語學習起著正遷移作用,而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就能幫助更好地進行英語寫作。一方面,對語言共性的研究表明,人類語言盡管有著種種個性差異,它們的基本結構和特征是大致相同的,語言在本質上也應該是以共性為前提的,否則,不同的語言便無法互譯、無法交流。從這一點來說,母語習得的方法和經(jīng)驗完全能夠為外語學習提供借鑒。另一方面,語言是思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是思維的外化,而思維制約和塑造語言,它們相互作用,互為表征。寫作是思維活動的集中體現(xiàn),包含了語言、文化、邏輯、心理、哲學等多個方面。那么,外語寫作中充分地、合理地調動母語知識體系,諸如語言學、邏輯學、心理學、哲學等是有積極意義的,它們也是寫作能力的深層次體現(xiàn),是文章的靈魂和血液。毋庸否認,學習者在學習外語時是把L1作為參照物的,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實現(xiàn)L1向L2系統(tǒng)的轉換,建立新的L2語言體系。在二語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意識并努力做到不僅要克服母語負遷移,更要充分利用母語的正面積極作用即母語策略。
本文認為在英語寫作教學實踐中,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強母語策略的應用,積極促進漢語的正遷移,最大限度地避免負遷移的產(chǎn)生,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漢英兩種語言在表達上的異同,從而準確地接受和運用新的語言知識,提高英語寫作質量。
(一)克服寫作焦慮
心理學認為焦慮是語言學習中的最大障礙。很多英語寫作水平薄弱的學生都流露出“怕寫作,厭寫作”的情緒,對于英語寫作的這種“焦慮”會阻礙他們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教師在教學中尤其是寫作教學的初級階段可以利用母語思維,引導學生從各角度各側面觀察自己所熟悉的外部世界,審視生活經(jīng)歷,進行審題和構思,草擬提綱,把寫作過程變成思考的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寫作要求表達清楚而完整的思想,寫作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而在思想素材來源方面,學生能“借用”母語知識來拓展他們的思路,不受有限的英語知識的束縛,幫助對英語作文題的理解、組織條理。因此,寫作構思是可以受益于原有的母語知識的。這種融合在生活之中的,靈活多變的寫作訓練也很大程度上能讓學生對英語寫作改觀。
(二)加強對比,合理組織結構
(1)加強中英文詞匯對比。在寫作中,獨立出現(xiàn)的最小語言單位是單詞,詞語是文化信息的載體,各種文化特征都將在該語言的詞匯里留下它們的印記。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等對語言的意義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詞的附加意義和感情色彩上。如漢語中的“政治家”與英語中的“politician”,不同的政治制度賦予它們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此外,詞語的慣用法、委婉語、專有名詞、成語典故、諺語等也是個性鮮明的。
(2)鼓勵學生對中英文句式進行對比,通過對比,讓學生了解中英文句式的差異,有意識地學習使用地道典型的英文句式。如:“他只有寥寥數(shù)語,這讓我們很失望。”英文中則應為:“We were quite disappointed that he just said a few words.”英語為形合語言而漢語為意合語言。也就是說,英語注重通過邏輯連接詞來說明句子內部、句子之間、以及段落之間的邏輯關系。而漢語則主要是靠詞序變化、上下文語境及句子間的邏輯來說明意思。
(3)進一步比較和分析中英文語篇的差異和各自的特點,語言中篇章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在寫作教學中也可加強中西思維的對比,讓學生有意識地比較中西思維差異,培養(yǎng)學生對西方思維的認識,克服母語思維負遷移。例如:西方人的直線型思維模式體現(xiàn)在英文語篇常用三段式,即篇首的引論(introduction),直述主題;中間的主體部分(main body),陳述事實,具體分析、進行論證;結尾部分為結論(conclusion),總結歸納全文,重申主題。而中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深遠形成的螺旋形思維模式在語篇上往往表現(xiàn)為較為松散,左右逢源,注重鋪墊,最后再做結論。此外,學習者對比鑒賞寫作過程,通過對大量母語負遷移范例與資料的錯誤分析,就能真正明了母語負遷移錯誤之所在。
(三)合理利用雙語
對于教師來說,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大量的目標語輸入是理所當然的,但適時適量地使用母語一方面有助于激發(fā)學習者興趣,另一方面能促進重難點的理解,減輕學生的認知困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對于學生來說,母語策略的運用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因人而異。例如:對于寫作水平欠佳的學生來說,翻譯和回譯是不錯的學習策略,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來促進語言輸出,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同時增強語感,以翻譯助寫作,發(fā)揮漢語正遷移在英語寫作中的作用。另外,漢語語言水平能間接對英語寫作能力產(chǎn)生影響,學生提高漢語寫作能力、漢語詞匯能力和漢語語篇能力對增強英語寫作水平也有積極作用。
(四)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每一種語言都與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對應。一門語言的語言結構、措詞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層文化觀念的影響甚至制約。寫作中語言運用不當或表達錯誤與學生不了解或忽視了兩種文化間的區(qū)別有很大關聯(lián)。那么,漢語文化可以作為與英語文化進行對比的工具,更深刻地揭示英語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也從而加深對漢語文化本質特征的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通過對比英漢語語言文化之間的異同,能增強學生對語言間的差異意識,減少寫作中發(fā)生母語文化干擾,幫助學生克服外語寫作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表達失誤,從而獲得一種跨文化交際的文化敏感性。
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學習者的學習策略也不盡相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對于二語習得者而言,母語思維必然會影響其二語寫作。辨證地看待母語遷移在英語寫作學習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母語正遷移的積極作用,克服負遷移所帶來的不利因素,就最終能夠達到合理利用母語策略幫助學習者完成寫作任務,提高寫作水平的目的。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2.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郭銘華.論母語在外語課上的作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 (4).
[4]牛永娟,李恩光.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促進大學英語教學[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9).
[5]王躍洪.母語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作用[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6).
2010-07-20
曹志艷(1980-),女,湖南衡山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