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春
(湖南工業(yè)大學圖書館 湖南株洲 412008)
很多大學圖書館為了促進館員專業(yè)發(fā)展,提高館員業(yè)務水平和整體素質,除了十分重視給館員參加行業(yè)研討會的機會外,還經常召開館內特定專題的討論會,開展知識交流和館員業(yè)務學習,鼓勵館員攻讀學位或者接受特定技能培訓,如參加軟件設計培訓班等,但對館員間同伴互助這一促進館員專業(yè)發(fā)展,提高館員素質的重要手段重視不夠,目前業(yè)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也很少。
筆者認為,在大學圖書館(特別是非重點大學圖書館)辦館經費普遍短缺的情況下,館員間的同伴互助是節(jié)省辦館經費,促進館員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夠提高館員整體素質和服務質量,對防止和克服館員孤立無助現(xiàn)象也有較好的作用。
“館員同伴互助”的內涵可理解為: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館員間進行的、以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服務水平為指向、通過多種手段開展的,旨在實現(xiàn)館員持續(xù)主動地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進步的工作互助活動。
館員同伴互助可以加強館員之間的專業(yè)切磋、協(xié)調與合作,改進與獲得新的技能,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鼓勵,共同進步。館員同伴互助是一個過程,在互助的過程中館員分享同伴的知識;為提高技能,學習新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問題而相互幫助和支持,給出反饋意見。它有助于加強館員間的合作。同伴互助的實質是館員作為專業(yè)人員之間的對話、互動與合作。
1.2.1有利于館員專業(yè)水平的提高。館員在同伴互助的過程中進行專業(yè)切磋,共同反思當前的工作,共同分享彼此的知識和經驗,共同研究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改進與學習新的技能,這些都有利于館員專業(yè)水平的提高。
1.2.2 有利于建立和諧的學習型團隊組織。館員在同伴互助的實施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相互支持、相互尊重,這能為圖書館建立和諧的學習型團隊組織打下良好的基礎,十分有利于圖書館和諧的學習型團隊組織的建設。
1.2.3 有利于模糊知識的共享。英國哲學家波蘭尼首次將世界上的所有知識分為明晰知識和模糊知識兩種類型,而知識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模糊知識。明晰知識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模糊知識難以用語言予以表達,它的獲取有著獨特的途徑。模糊知識本質上就是一種理解力,需要主體通過不斷實踐在理解中逐漸掌握。學習模糊知識,特別需要人際間的頻繁接觸,借助觀察別人所做的事以及做事的方式,把自己當作別人來思維,進行反思式觀察。根據(jù)觀察的體會積極地在工作中嘗試完善自身的技能。大學圖書館中的模糊知識既存在于圖書館個人的專業(yè)技能、團體的特殊關系中,也存在于規(guī)范、態(tài)度、文化和氛圍中。由于模糊知識的特殊性加上圖書館組織結構的障礙,館員之間模糊知識共享的難度很大。館員間的同伴互助,恰恰有利于模糊知識的共享。
1.2.4 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大學圖書館開展高層次的信息導航服務,需要一支多層次、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隊伍。復合型人才除具備相關專業(yè)知識外,還要具備計算機知識和網絡知識以及外語知識等。然而,目前很多大學圖書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缺乏復合型人才,服務水平很難提高,無法滿足讀者的多方面信息需求。而館員同伴互助有利于圖書館復合型人才的培養(yǎng)。
1.2.5 有利于節(jié)省辦館經費。圖書館派館員外出參加研討會或安排館員參加各種技能培訓,要支出不少的財力,使本已短缺的辦館經費更加緊張。而館員間的同伴互助卻無需花費一分錢就能促進館員專業(yè)發(fā)展和水平的提高。
當今時代,大學圖書館面臨新的競爭環(huán)境,而競爭優(yōu)勢的獲取最終要依靠知識的載體——館員來實現(xiàn)。館員的專業(yè)水平提高了,圖書館的競爭力自然也就相應增強了。因此,大學圖書館的領導要像平時重視館員業(yè)務學習那樣重視館員間的同伴互助。
館員同伴互助的參與主體是館員。但同伴互助的組成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從人數(shù)上看,組成方式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多個;從部門上看,組成方式可以是同一部門的館員組合,也可以是不同部門的館員組合,比如流通部館員可以與本部門的館員組合,也可以與其他部門如采編部的館員相結合;從年齡上看,年輕館員可以與年老館員組合,也可以年輕館員之間相互組合或年老館員之間相互結合;從區(qū)域上看,不同校區(qū)的圖書館員也可以組合等。
需指出的是:無論什么樣的組合,其最基本的規(guī)則是雙方的選擇是自愿的,雙方地位是平等的,雙方互惠互利,共同進步。
館員同伴互助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往往取決于心理層面的因素。如果在同伴互助的過程中,館員始終保持謙虛、積極、熱情的心理狀態(tài),那么就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反之,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參與同伴互助的館員從一開始就要在心理上設想自己是一名學生、一名徒弟,而把同伴看作是老師、師傅。也許同伴不是所有方面都比自己優(yōu)秀,但只要同伴有一方面比自己優(yōu)秀,那自己就應該在這一方面好好向同伴學習??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guī)?,同樣在二人行中一人也可向另一人學到一些好的東西,如技能上的訣竅、態(tài)度上的優(yōu)點乃至習慣方面的亮點等。如果同伴各方面都很優(yōu)秀,那自己就更應該虛心向同伴學習,并隨時在心理上暗示和鼓勵自己盡快趕上優(yōu)秀的同伴。
3.1.1 按是否有明確的目的,分為有特定目的互助和無特定目的互助。有特定目的互助指館員事先有具體、明確的問題有待解決,然后邀請同伴參與來幫助自己一起解決問題;無特定目的互助是指館員沒有明確的問題需要解決,只是希望通過參與同伴的一些活動,來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并提升自我。
3.1.2 按內容側重點不同,分為技術性互助、合作性互助、識知性互助和發(fā)現(xiàn)性互助。技術性互助主要關注館員獲取某種工作技能,并將該種技能內化為自身技能的一部分;合作性互助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館員的工作實踐,增強館員間的合作,促進館員反思;認知性互助主要關注館員的理解能力、思維方式;發(fā)現(xiàn)性互助只對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向同伴作忠實的反映,但不提出任何評論,也不為同伴提出任何的改進建議。
館員間的同伴互助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夠順利開展并取得好的效果。筆者認為館員同伴互助保障的條件主要有領導的支持、良好的氛圍等。
3.2.1 領導的支持。圖書館領導是否關注、支持館員間的同伴互助活動,是能否保持長久、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圖書館領導要充分認識館員同伴互助活動對圖書館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和意義,對館員的同伴互助活動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支持。如果圖書館領導能參與館員間的同伴互助活動,活動效果則更佳。
3.2.2 良好的氛圍。合作的、平等的、寬容的、無威脅性的良好氛圍是館員同伴互助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之一。這里所說的無威脅性的氛圍是指館員開展同伴互助活動時對同伴館員的工作觀察,只是館員相互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以達到促進專業(yè)發(fā)展、提高服務質量的途徑,不能帶有評價的色彩,否則會破壞互助館員間的人際關系,挫傷館員開展同伴互助活動的積極性。
館員在同伴互助中有時免不了會產生一些矛盾。有矛盾并不可怕,關鍵是如何及時有效地消除矛盾、化解矛盾。
首先,矛盾產生之后,互助的雙方要認識到雙方地位是平等的,雙方的合作關系是互助,不存在主次之分,不是一方占主導地位,另一方只是陪襯,雙方沒有利益沖突。有了這樣的認識后,矛盾的化解就有了思想基礎。
其次,互助雙方要有感恩的心態(tài)。要想到對方幫助了自己,要感謝對方;如果自己幫助了對方,就要想到這是一種有價值的活動,無論在道義上,還是在心理上都是美好的,更何況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提高,所謂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雙方有了感恩心態(tài)后,矛盾的化解就有了情感基礎。
再次,認真反思,真誠道歉。互助雙方都要認真反思自己言行是不是有不好的方面,如確有不足之處,要及時改正,并真誠向同伴道歉?;ブp方有了化解矛盾的思想基礎和情感基礎,加上正視不足,真誠道歉,相信館員同伴互助中產生的矛盾就會及時得到有效化解。
1.周亞雄.論21世紀高校圖書館館員的繼續(xù)教育.圖書館,2005(3)
2.王真.圖書館隱性知識共享問題研究.現(xiàn)代情報,2005(9)
3.胡冉,劉玉蘭.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人際互動.現(xiàn)代情報,2006(1)
4.林漢城,黃俊貴.圖苑探真——圖書館散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
5.丁有俊.走向21世紀的圖書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