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雍正朝李紱與田文鏡之間的督撫互參案

      2010-08-15 00:55:15李霞
      關(guān)鍵詞:朋黨振國雍正

      李霞

      (河南省民政廳,河南鄭州450000)

      論雍正朝李紱與田文鏡之間的督撫互參案

      李霞

      (河南省民政廳,河南鄭州450000)

      雍正朝在官員任用方面,打破以往在種族、出身方面的限制,任用一批非科甲出身的督撫。由于出身、教育背景的不同,非科甲出身與科甲出身的督撫之間矛盾重重,摩擦不斷。于是,直隸總督李紱與河南巡撫田文鏡之間就爆發(fā)了轟動朝野的督撫互參案。

      雍正朝;李紱;田文鏡;督撫互參

      雍正是一位務(wù)實的君主,其繼位后,為了清掃康熙晚年的積弊,在官員任用方面,打破以往在種族、出身方面的限制,大膽起用一些有才之人。他認為“正途出身人員,往往結(jié)黨營私,擾亂國政,反不若授職富人,籍以牽制科甲,庶合于先圣人立賢無方之意”[1](P168)。正是基于這種新的認識,雍正朝就出現(xiàn)了諸如李衛(wèi)、田文鏡這樣大力整飭地方,實心辦事,深受寵信的非科甲出身的督撫。但這些非科甲出身的督撫,由于出身、教育背景不同,在政務(wù)推行、用人等方面都會與科甲出身的督撫產(chǎn)生分歧,從而爆發(fā)一系列的督撫互參案件。其中,直隸總督李紱與河南巡撫田文鏡之間的互參,就是雍正朝典型的督撫互參案。

      一、李紱與田文鏡之間督撫互參案的起因

      雍正元年,田文鏡奉命告祭華山,回京復(fù)命時“將山西通省荒歉情形,激切敷陳,備極周詳?!鄙畹糜赫坌蕾p。尋又命其前往山西賑災(zāi),因其在山西“盡心竭力,辦理甚妥”[2]((卷50),九月,被任命為山西布政使。在山西,田文鏡積極協(xié)助巡撫諾岷清理錢糧虧空,整頓吏治,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才能。恰好此時河南諸務(wù)廢弛,急需治理整頓,于是,二年正月,田文鏡又被授為河南布政使,八月署河南巡撫。任河南巡撫后,其整飭河工、筑堤防汛,頗有成效。在他的治理下,該省地方安寧,鄉(xiāng)紳畏法。但他是位馭下嚴厲的大吏,上任不久,就疏參“信陽知州黃振國狂悖貪劣,實出異?!保?](P50),“又有息縣知縣邵言綸、固始縣知縣汪誠、陳州知州蔡維翰或任柜書銀匠朦官作弊,重等收糧或向鹽商借貸致用拾肆兩小稱發(fā)賣食鹽,或怠惰偷安并不清查保甲,盜案累累亦不比緝”[3](P50)等等。遭田文鏡彈劾的,大部分是科甲出身的官員,如信陽知州黃振國、息縣知縣邵言綸等,以致當(dāng)時有不少人認為田氏“不容讀書之人在豫省做官”[3](P50)。田文鏡在河南巡撫任上大肆參劾地方官員最終導(dǎo)致了其與新任直隸總督李紱之間督撫互參案的發(fā)生。雍正四年二月,李紱自廣西來京陛見,“路過河南,河南巡撫田文鏡勢方張,冒整飭吏治之名,一疏輒劾十余員,半皆科目”。李紱一見,“揖未畢,即厲聲曰:‘公身任封疆,蹂躪讀書人,何也?’”田不能堪,則告發(fā)李氏袒護同年,而李紱在入覲時,“亦首劾田之負國殃民,漏三下,猶侃侃未退,退又連章糾之?!保?](卷12)由此揭開了雍正朝初期督撫互參大案的序幕。

      二、李紱與田文鏡之間督撫互參案的過程

      李紱,康熙四十八年進士,雍正元年署吏部右侍郎。年羹堯事件后,李紱因不黨附年氏,而受到雍正帝的重用。在年羹堯僅被賜令自盡八天后,被任命為直隸總督。此時方受重用的李紱,具折彈劾河南巡撫田文鏡:“性情僻闇,信用僉邪,賢否倒置?!逼渲赜玫摹吧喜讨h張球本屬市井無賴,因?qū)跣漳毁e薦于巡撫衙門,籍此招搖恐嚇同官”。并稱張球勒索息縣知縣邵言綸銀千兩,邵未滿足其私欲,“即揭參邵令日耽詩酒”,又趁清查固始縣倉庫之機勒索知縣汪誠“饋送不遂,即指汪令與鹽店換錢買谷一事,誣為借錢縱商”[3](P87)等等。雍正對李紱參劾田文鏡的一些條款似乎有點相信,他把此折轉(zhuǎn)發(fā)給田文鏡,并在上面批到:“有人如此奏你,但朕只保得你居心不肯負朕欺朕,保不得你屬員盡皆不負。保你不愚,你用人再不可護短,擇人不可偏執(zhí)。如張球,今此參劾更有……,留心察訪,或被其欺未可知也?!保?](P87)

      田文鏡感到形勢對自己極其不利,于是,他老謀深算,準(zhǔn)確把握雍正的愛憎,把雍正視線引向科舉黨援方面。雍正極其痛恨朋黨,繼位之初,就諭滿漢大臣:“朋黨最為惡習(xí),明季各立門戶,互相陷害,此風(fēng)至今未熄?!瓲栔T大臣中不無立黨營私者,即宗室中亦或有之?!庇赫⒁蟆按伺簏h之習(xí),爾諸大臣有則痛改前非,無則永以為戒”[5](卷6)。田文鏡正是看準(zhǔn)了雍正痛恨朋黨這一點,于是,在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上折申辯時,為了扭轉(zhuǎn)自己所處的不利形勢,就把李紱對其的彈劾強說成是袒護同年,有科甲朋黨之嫌。他說:烏姓幕賓非張球所薦,上蔡知縣張球是才具操守具優(yōu)之人,并無“招搖恐嚇同官之事”。邵言綸、汪誠各官劣跡具是實。

      為了讓雍正帝相信這是一件科甲朋黨案,田文鏡進一步說到:“屢蒙諭旨解散朋黨,諄切垂誠,至再至三,若瞻顧同年,徇私捏奏,并非出于至公,實皆由于私黨,伏祈皇上詳察。臣思我皇上求賢若渴,捐例久停,將來捐納愈少,科甲愈多,似此懷私挾詐,朋比為奸,則嗣后科甲之員萬一貪污茍且,督撫諸臣斷不敢再為題參矣?!保?](P88)為了表明自己的無辜,田文鏡不但請求派欽差大臣前往河南調(diào)查審查案件,而且于五月十一再次上奏說明自己對一系列科甲人員的參劾實出于偶然,并非出于敵意。他說:“臣查黃振國系乙丑進士。并不料臣于本年正月內(nèi)所參汝寧府知府張玢、固始縣知縣汪誠、息縣知縣邵言綸俱系乙丑進士,在臣實出之無心,而在伊等同年兄弟,一時被劾,不無徇私袒護。但屢蒙皇上特頒諭旨解散朋黨,至再至三,又接準(zhǔn)部咨嚴禁私結(jié)聲援,瞻徇交好。凡為臣者應(yīng)仰體圣懷,洗心滌濾,一皆出于至公,豈因瞻顧同年,徇私群起妄議。”[3](P88)

      田文鏡投雍正所好的奏辯,讓雍正也隱隱約約感到李紱似有袒護同年之嫌,于是他把田文鏡的奏折發(fā)給李紱閱覽,并讓其明白回奏。李紱回辯說:張球劣跡是實,“至于乙丑同年共三百三名,當(dāng)時已不能盡識,榜下一散至今十八年音信不通。如黃振國、邵言綸等,臣至今未能識其顏面,何以田文鏡知臣所稱之汪誠為乙丑進士。”雖言之有理,無奈雍正已有成見在胸,朱批曰:“今日有此,在李紱而不在田文鏡何也。”[3](P89)字里行間已充滿了對李紱的不滿。

      三、李紱與田文鏡之間督撫互參案的結(jié)果

      在李紱和田文鏡雙方爭辯之時,應(yīng)田文鏡的請求,雍正特遣海壽、史貽直為欽差,前往河南予以調(diào)查。此次欽差調(diào)查的結(jié)果是田文鏡所參各款屬實,其所重用之上蔡知縣張球也被查出贓跡累累。至此,從表面看,案件似乎告一段落,李紱和田文鏡的互參打了一個平手,雙方各有對錯。

      其實,案件遠沒有結(jié)束,并且隨著雍正朝政治形勢的發(fā)展變化和人員的升降調(diào)動,督撫互參案件終于變成一個大規(guī)模的所謂的“科甲朋黨案”。雍正四年四月以后,形勢的發(fā)展對李紱越來越不利。首先是李紱因允禟之死見疑于雍正。康熙晚年,諸皇子之間的爭儲斗爭相當(dāng)激烈,允禩、允禟為一派,雍正與十三阿哥允祥一派,結(jié)果雍正勝出。雍正紹統(tǒng)后,即著手摧毀允禩、允禟黨羽。四年八月,允禟被從西寧招回京師治罪,暫禁保定。不久,李紱報其病故。雍正認為李紱沒有向眾人說明塞思黑是病死的,而讓自己背上殺弟之罪名,實在是罪不可赦。

      其次,因不黨附年羹堯而受到重用的蔡珽,此時仕途走向沒落。蔡珽,漢軍正白旗人。經(jīng)日講起居注官、四川巡撫、直隸總督。蔡珽的仕途沒落對李紱影響很大,因為蔡珽是李紱步入仕途的保薦者,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對于蔡珽與李紱的關(guān)系,雍正上諭中說:“朕在藩邸時,懶于交接,人所共知,并不知蔡廷、李紱姓名。……蔡珽以身屬外員,遠行在即,向年熙轉(zhuǎn)求欲到朕園中一見。朕相見時,則極稱李紱才品操守,為滿、漢中所少見。是時朕方知李紱姓名也。朕御極之初,延訪人才,以資治理,因起復(fù)李紱原官,旋授侍郎,又命辦理漕務(wù),旋授為廣西巡撫。”[5](卷15)實際上,在雍正眼中,李紱是蔡珽黨羽。

      四年十月,蔡珽“因前徇庇直隸昌平營參將楊云棟”被降職。緊接著蔡珽誣陷岳鍾琪事發(fā)。先是,岳鍾琪代年羹堯為川陜總督時,蔡珽在雍正面前“言鍾琪叵測”,及其署直隸總督時,岳鍾琪入覲,路過保定,又造謠言蜚語中傷。“事覺,嚴旨詰詢,珽諱不吐實。”[5](卷13)蔡珽在雍正心目中的形象一跌千丈。因蔡珽與李紱關(guān)系親近,十一月,雍正對李紱提出警告,要其與蔡珽絕交,以免受其拖累。他說:“似此負朕之人速報,可留心觀之,立竿見影者,如蔡珽。再不料乃一粗率輕薄,言過于實之人。況量淺舞巧,滿腔私欲,朕已看破八、九分,當(dāng)絕而遠之,莫被拖累。”[3](P90)但是,雍正的警告并沒有引起李紱重視,其在雍正面前奏稱:“蔡珽為人,粗疏鹵莽則有之,若貪婪不法之事,臣可保其必?zé)o?!保?](卷60)五年三月,蔡珽受夔州知州程如絲賄事發(fā),被解任候?qū)彙S赫酉嘈爬罴浭遣态E黨羽,此時李紱已完全失寵于雍正,其政治上厄運的到來是必然的。

      雍正四年十二月,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謝濟世參劾河南巡撫田文鏡,營私負國,貪虐不法十罪[2](卷51)。雍正認為“乃謝濟世所言黃振國、張球、邵言綸、汪誠等事,與從前李紱自廣西來京陛見時所奏一一吻合”[2](卷51)。便認定這是朋黨傾軋,謝濟世是“聽人指使,顛倒是非”[2](卷51),并令大學(xué)士、九卿、科道等對謝濟世嚴訊。審訊結(jié)果是“謝濟世參劾田文鏡各款,自認風(fēng)聞無據(jù),顯系聽人指使,要結(jié)朋黨”,“應(yīng)擬斬立決”[2](卷51)。得旨,謝濟世“著革職,令往阿爾泰軍前效力贖罪。此案亦免深究”[2](卷50)。但雍正對此案并沒有罷手,而是繼續(xù)深究,直到揪出他猜想中的幕后主使人。刑部等衙門遵旨審奏謝濟世后,他在對大學(xué)士、九卿、科道等的上諭中又說:“李紱自廣西來京陛見時,即奏田文鏡參劾黃振國、張球、汪誠、邵言綸,甚是為冤擬,張球居官聲名甚劣,田文鏡并不糾參。且言黃振國此時已為田文鏡監(jiān)斃滅口矣,未幾,黃振國已從河南解赴來京,依然無恙。朕不知李紱受何人意指,而捏造此不稽之言,敢于冒昧陳奏也?!保?](卷51)雍正心目中的指使者為蔡珽[3](P105)。因為黃振國為蔡珽故吏,緣事被革職之后,經(jīng)蔡珽保薦“起用為河南信陽州知州?!倍皬V西巡撫李紱黨于珽”[5](卷13),當(dāng)田文鏡參劾黃振國之時,李紱又竭力為黃振國明冤。按照雍正的思維方式,同為科目中人的蔡珽、李紱、黃振國已固結(jié)成朋黨,不但合謀協(xié)力,陷害田文鏡,又蠱惑謝濟世彈劾之,用心相當(dāng)險惡。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同時也為了取得足夠的證據(jù),雍正五年二月,雍正帝命再次提審黃振國。黃振國最終招認其與李紱、蔡珽、謝濟世是一黨。于是,雍正帝就在上諭中指出:黃振國“被參之后,蔡珽為之黨護,李紱為之陳奏,謝濟世又為之翻案,勾結(jié)黨援,造作蜚語”[2](卷53)。

      這樣以來,一樁普通的參劾案就變成了科目朋黨案。作為李紱參劾田文鏡一案核心人物的黃振國、汪誠、邵言綸等則成了科目朋黨案的犧牲品。黃振國被處斬立決,汪誠處斬監(jiān)候,邵言綸發(fā)邊外充軍。而蔡珽、李紱在此后不久,也分別因它事被處以斬監(jiān)候、和革職的處分。

      在這個參劾案中,且不論李紱是否與蔡珽、黃振國結(jié)成黨羽,其偏袒科目中人卻是不爭的事實。李紱進京陛見,只是路過河南,一聽說田文鏡彈劾科甲出身之黃振國、汪誠、邵言綸等人,就越出自己的職權(quán)范圍“詰文鏡胡為有意蹂踐士人”[2](卷293)。也許是出于同類相憐的緣故,理學(xué)名臣李紱對科甲出身之人特別偏愛。乾隆元年,詔舉博學(xué)鴻詞科,其又因保舉新進士過多,且“又在朝班囑九卿保舉,”而受到乾隆帝的責(zé)備。乾隆帝諭曰:“今李紱明系妄舉,乃自謂妄言,避重就輕,希圖蒙混。著交部嚴加察議?!保?](卷15)對此事,《國朝名臣言行錄》中有一段非常詳細的記載:“乾隆元年,詔舉博學(xué)鴻詞,公已薦六人矣,格于例限,乃取夾袋中某某名姓于朝房中廣托九卿。有吳江詩人王藻者,尚無薦主,乃交門下孫副憲國璽薦之,孫有難色,公大怒,責(zé)其蔽賢。孫不得已,長跪謝,允薦乃已。次日,其事上聞,以浮躁失大臣體,鐫二級,補詹事府詹事。”[5](卷12)同樣,在此案中,田文鏡對科甲出身之人的成見也是相當(dāng)明顯的。雖然其在奏折中聲稱自己對一系列科甲之人的彈劾,實出于無心,但這并不能掩飾其對科目人的敵意。當(dāng)李紱和田文鏡雙方爭辯之時,應(yīng)田文鏡的請求,雍正特遣海壽、史貽直為欽差,前往河南予以調(diào)查。史貽直是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在田文鏡看來其必于李紱同心,對己苛刻刁難。于是,七月二十六日上折告狀:“欽差部臣來豫質(zhì)審以為伊等報復(fù)之地,故于布、按二司會審參案之時,恣意牽混,并非與張球為仇而實則與臣為難?!傊?,伊等科目中人,聲氣相通,不比泛常。不但被參諸員聊為一黨,而從旁袒救者亦不乏人?!保?](P90)但此次雍正沒有聽信田文鏡之語,在其奏折上批道:“朕差來二臣可保其秉公也,如少不公,彼自招罪累耳,與事何干!”[3](P90)顯然,田文鏡對科甲人士是懷有明顯的敵意。

      實際上,雍正朝李紱和田文鏡的互參案從開始的那一天起,就是田文鏡處于優(yōu)勢。雍正先把李紱密奏之事告知田文鏡,并在朱批中表示對其充分信任;繼之在張球劣跡敗漏后,對被屬員欺蒙,羞愧無地的田文鏡又百般安慰,在奏折上批道:“但此等無心不及之過,朕皆寬恕也。況爾原非私心袒護,其欺汝之巧,察汝之嚴,皆歷歷明白?!保?](P88)

      何以雍正要如此寵信田文鏡?有的學(xué)者認為,田文鏡為政尚嚴,在官僚群體中處于孤立境地,反受雍正寵信[6](P87)。筆者以為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田文鏡是雍正政策的忠實執(zhí)行者。雍正即位之后,勵精圖治、銳意改革,決心清除康熙末年的各種社會積弊,為此,必須建立一支振奮有為的官僚隊伍。而雍正認為科目出身的官員“多有夤緣黨庇之惡習(xí)”[5](卷15),因此其大力提拔、重用非科甲之員,田文鏡就是其中之一。田文鏡雷厲風(fēng)行的作風(fēng)、大刀闊斧清除積弊的魄力,施政為嚴的方針,都忠實貫徹了雍正改革的意圖。雍正對其的蓋棺定論是:“田文鏡老成歷練,才守兼優(yōu)。自簡任督撫以來,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鋤暴,不避嫌怨,庶務(wù)具舉?!保?](卷13)對雍正來說,別人對田文鏡的參劾,就是否定自己的施政方針,維護田文鏡就是維護自己推行的各項方針政策。為使自己的政策得以順利進行,故雍正在各種政事活動中不但充分信任田文鏡,讓其放手大干,而且當(dāng)其受到攻擊時還處處回護。其次,老練的田文鏡不時且又恰如其分地奏報祥瑞和上天感應(yīng)之事,也是其深得雍正寵信的一個原因。帝位合法性危機的陰影籠罩著雍正一生,雍正期望借助“上天”或神的力量來擺脫這個陰影,以天人感應(yīng)和嘉谷、祥瑞活動之多,來說明自己得位之正。于是其十分重視上天感應(yīng)和嘉谷、祥瑞活動。雍正三年四月,諭大學(xué)士等:“天人感應(yīng)之理,至微而實至顯。凡人果實盡誠敬,自能上格天心。人君受天眷命,日鑒在茲,其感通為尤捷。朕自臨御以來,敬天之心,夙夜警惕,凡水旱災(zāi)祲,皆上天譴責(zé)朕躬,特示警戒。內(nèi)省身心之過愆,外考政治之闋失,務(wù)期奮勉以回天意?!保?](卷31)而田文鏡知雍正之所好,就不失時機的奏報,以討雍正歡心。如雍正三年四月,河南少雨,雍正“祈于神明”,僅僅兩天之后,田文鏡就奏報:“開封四境,果得時雨”。[2](卷31)四年四月,田文鏡被李紱參劾之后,在忙于奏辯之時,仍不忘奏報天人感應(yīng)之事:“臣伏查豫省所屬各地方,仰蒙皇上念切民依,感召天和,自雍正四年四月內(nèi)甘霖大沛之后,不時間有雨澤?!保?](P47)幾天之后,再次奏報:“臣伏查豫省今歲二麥,總由四月內(nèi)甘霖普降,遂使麥穗秀實,并皆豐收?!碧镂溺R的及時奏報,讓雍正感覺到自己的誠心感動了上蒼,并說“可見天人感通之理,捷于影響,益覺可畏可懼?!保?](P47)田文鏡除奏報天人感應(yīng)之事以外,還投雍正所好,不時奏報嘉谷、祥瑞活動。在雍正看來,嘉谷、祥瑞現(xiàn)象不但是君德賢明的征兆,而且也是地方政治清明的象征,“凡為督撫者,果能殫心竭力,為國為民,必能感召天和,化災(zāi)祲而成豐稔”[7](卷47)。四年八月,“田文鏡奏進豫省所產(chǎn)嘉谷有多至十三穗者”[5](卷47)。五年正月奏報:“黃河之水,自河南陜州至江南桃源縣,約計二千里,水色澄清,略無沙渣?!保?](卷52)田文鏡對嘉谷、祥瑞的奏報,不僅討得雍正歡心,而且也讓其覺得田文鏡是位為國為民,盡心盡力的能員大吏,故而雍正更加寵信田文鏡。

      [1]許大齡.清代捐納制度[M].哈佛燕京學(xué)社出版,1950.

      [2](清)清世宗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6.

      [3]宮中檔雍正朝奏折(第七輯)[M].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4](清)董壽.國朝名臣言行錄[M].上海:上海順成書局,1903.

      [5](清)清史列傳[M].王鍾翰,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7.

      [6]楊啟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7](清)趙爾巽.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6.

      Abstract:The Emperor of Yongzheng appointed some governors of non-imperial examination origin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s and origins.Great contradictions occurred among those governors due to different race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Mutual impeachment between Governor LI Fu and TIAN Wen-jing was one of the famous examples.

      Key words:the rule of the Emperor of Yongzheng;LI Fu;TIAN Wen-jing;mutual impeachment between governors

      The Study on Mutual Impeachment between Governor LI Fu and TIAN Wen-jing during the Rule of the Emperor of Yongzheng in Qing Dynasty

      LI xia

      (Civil Affairs Department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 450000,China)

      F249.205

      A

      1008—4444(2010)02—0058—04

      2010-01-11

      李霞(1972—),女,河南杞縣人,河南省民政廳公務(wù)員,歷史學(xué)博士。

      (責(zé)任編輯:劉明)

      猜你喜歡
      朋黨振國雍正
      上一期參考答案
      愛在拉薩
      雍正款琺瑯彩藍料山水圖碗
      紫禁城(2020年8期)2020-09-09 09:37:46
      《王質(zhì)獨餞范文正公》閱讀
      我和繼父13 年
      文苑(2019年23期)2019-12-05 06:50:22
      Enhanced spin-dependent thermopower in a double-quantum-dot sandwiched betwee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es?
      雍正:精細典雅
      我和繼父的13年
      37°女人(2019年6期)2019-06-10 08:48:11
      司馬光論朋黨
      月讀(2018年10期)2018-10-24 06:18:00
      時尚達人:雍正
      收藏界(2018年1期)2018-10-10 05:23:08
      保亭| 靖西县| 周宁县| 芒康县| 文登市| 涿鹿县| 迭部县| 上林县| 霍州市| 务川| 和硕县| 慈利县| 兴山县| 安泽县| 合川市| 香格里拉县| 穆棱市| 建平县| 静乐县| 来安县| 湖口县| 柘荣县| 商都县| 通海县| 噶尔县| 乃东县| 通海县| 辰溪县| 义乌市| 许昌市| 龙井市| 昆山市| 中江县| 湾仔区| 田阳县| 吉木乃县| SHOW| 五原县| 定安县| 叙永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