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開封市第一人民醫(yī)院CT室,河南 開封 475000)
CT對腎臟損傷的診斷及臨床價值
李 杰
(開封市第一人民醫(yī)院CT室,河南 開封 475000)
目的:評價腎損傷的CT診斷及臨床治療的價值。方法:對65例腎損傷CT表現(xiàn)及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65例腎損傷中,腎挫傷26例,腎包膜下血腫16例,其中單純腎包膜下血腫9例,嚴重腎損傷 5例,合并肝破裂12例,脾破裂8例,合并肝脾破裂3例。對嚴重腎損傷采取了手術治療,其他病例進行了保守治療。結(jié)論:CT可明確診斷腎損傷,并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腎損傷;體層攝影技術;X線計算機
腎臟外傷的及時診斷和正確合理的初期處理對泌尿系統(tǒng)的預后極為重要。若處理不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影響其生存質(zhì)量。現(xiàn)對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所收治的閉合性腎損傷病例共65例的CT表現(xiàn)進行回顧性分析,對腎外傷的診斷價值進行探討。
本組 65例,男 37例,女 28例,年齡 17歲 ~58歲,平均35歲。50例均為腹部閉合性損傷,其中車禍32例,打擊傷12例,跌傷6例。臨床表現(xiàn):肉眼血尿14例。鏡下血尿30例,無血尿6例。腹痛、叩擊痛38例,腰部包塊8例,休克4例。CT檢查:采用西門子SOMOTOM Huan Yue Duo行腹部掃描,層厚3 mm,螺距1∶1,掃描范圍自膈頂?shù)诫p腎下緣,全部病例均在傷后24 h內(nèi)進行CT檢查,其中靜脈腎盂造影(intravenous pyelogram;IVP)檢查12例,B超檢查12例。20例CT平掃后增強掃描,造影劑用600 g/L泛影葡胺或歐乃派克100mL,用高壓注射器快速注射,(3mL/s).根據(jù)外傷程度分為腎挫傷,腎撕裂傷,腎蒂傷三型。腎挫傷:包括腎挫傷、腎內(nèi)血腫及腎盂積血。腎撕裂傷:腎撕裂傷。腎蒂傷:腎動脈損傷。將腎周圍血腫(包括包膜下血腫)直徑<1.5 cm者定為小血腫,1.5~3.0 cm者定為中等等量血腫,>3.0 cm者為大血腫。
2.1.1 CT表現(xiàn) 65例腎外傷中右腎損傷37例,左腎損傷8例,雙腎同時受損3例。按腎損傷程度分:①腎挫傷26例,CT表現(xiàn)為腎臟密度不均,腎腫脹,腎實質(zhì)內(nèi)或腎盂內(nèi)高密度出血灶,伴有包膜下或腎周血腫,表現(xiàn)為新月形高密度影圍繞在腎外緣,陳舊出血密度減低。②腎撕裂傷1例,CT表現(xiàn)平掃見部分腎實質(zhì)斷裂,皮質(zhì)不連續(xù),密度混雜,裂口內(nèi)可有高密度出血充填并伴有腎周血腫,厚徑約2~2.5 cm,其中10例增強掃描示腎影增強,撕裂處較平坦,顯示更清楚,血腫與腎臟對比,傷腎增強程度較對側(cè)低,提示腎功能損害。③腎蒂傷4例,CT表現(xiàn)出血多,腎內(nèi)密度高,部分層面正常腎臟形態(tài)消失并伴有大的腎周血腫,厚徑達3.0 cm。CT同時發(fā)現(xiàn)胸腹部合并傷30例(60%)。其中肝外傷12例、脾外傷18例、血胸7例、腰椎骨折 3例、胰腺外傷 2例。65例患者,其中8例平掃腎外形增大,密度上無或僅似稍高密度差異,增強掃描為包膜下血腫,與明顯強化的腎實質(zhì)比較呈相對低密度影。3例腎臟外形無明顯異常,平掃腎實質(zhì)內(nèi)可疑略高密度影,增強掃描證實小血腫,無明顯強化。10例腎實質(zhì)碎裂傷,強化的腎實質(zhì)間以多發(fā)無強化結(jié)狀低密度影,部分實質(zhì)撕裂無強化。4例腎蒂斷裂,腎排泌功能明顯減退,其中1例合并靜脈血栓。
2.1.2 IVP、B超檢查結(jié)果 12例行IVP檢查,其中陰性2例,不顯影1例,9例表現(xiàn)不為不同程度腎盂、腎盞撕裂,造影劑外溢入腎蒂及腎實質(zhì)內(nèi),腎盂腎盞邊緣模糊不清和腎盂腎盞截斷征象,腎輪廓增大、變形、移位,12例行超聲檢查,陽性10例,陰性2例。
2.1.3 治療結(jié)果 65病例中,7例傷腎摘除,28例進行修補并清除血腫,保守治療30例,均治愈出院。
CT檢查有助于腎損傷部位、血腫和尿滯瘤的診斷,由于血腫形成,分布與受力部位,受傷傳導方向有明顯關系,故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重要依據(jù),并且具有無創(chuàng)傷、快速、安全等優(yōu)點,明顯優(yōu)于IVP和B超檢查。IVP為泌尿外科經(jīng)典檢查方法,腎外傷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無明顯異?;蝻@影不良,腎周情況也不能直接顯示,僅在腎盂腎盞損傷時方有診斷價值,因此缺乏特異性和敏感性[1]。B超檢查雖然操作簡單、廉價,但無法判斷尿液外滲,血腫范圍及損傷程度,無法鑒別腎臟與腹腔臟器損傷引起的血腫。因此CT檢查明顯優(yōu)于IVP和B超,應作為首選。本組65例中CT診斷正確率為100%,IVP診斷正確率為67%(8/12),超聲檢查中診斷正確率為83%(10/12)例。
依靠腎損傷的CT表現(xiàn),可為臨床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上述Ⅰ、Ⅱ型腎損傷臨床均采用保守治療,并且治療過程中密切觀察血尿及生命體征變化,以便病情惡化時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Ⅲ型大多數(shù)采用手術治療,裂口過大,并有活動性出血可采用手術修補。當懷疑腎血管損傷時,應行血管造影以明確診斷,及早采取措施挽救腎臟功能。同時參照CT增強掃描,對于輕度腎血管損傷,腎臟組織形態(tài)完整,同時血液循環(huán)豐富,有巨大應變能力,代償能力和修復能力,應盡量保存腎臟組織[2-3]。
綜上所述,CT檢查可清晰顯示腎皮質(zhì)裂傷,尿外滲和血腫范圍,顯示無活力腎組織,并可了解與周圍組織、臟器的關系,從而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重要參考依據(jù)。在對腎損傷進行治療的同時,對其它臟器損傷也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存質(zhì)量。因此,CT檢查在腎損外傷的診斷中具有重要價值,故對腎外傷患者進行檢查時應將CT檢查作為首選。
[1]嘉瑚.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影像診斷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272-277.
[2]唐智中.鈍性腎損傷的CT表現(xiàn)及診斷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0,16(10):608-609.
[3]胡兵,張在沛,張有為.CT在腎損傷外傷性腎損傷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2),182-184.
[責任編輯 李武營]
R816.7
B
1672-7606(2010)02-0153-02
2010-02-08
李杰(1968-)女,河南 開封 人,主治醫(yī)師,從事臨床放射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