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歷史課程教學實效性

      2010-08-15 00:43:07楊妮妮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實效性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楊妮妮

      (淮北師范學校,安徽 淮北 235000)

      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歷史課程教學實效性

      楊妮妮

      (淮北師范學校,安徽 淮北 235000)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我們應當加大信息技術與歷史課教學的整合力度,以提高歷史課教學的實效性。在具體整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走出幾個誤區(qū),從而調動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術;歷史課程;實效性

      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45分鐘獲得最大的效益,即讓每一位學生在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各方面有最大的收獲。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做一個較好的統(tǒng)籌安排。而歷史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比較抽象或復雜,年代久遠或地域空間概念強,學生感到陌生,教師也難以用語言講清。歷史知識的這種過去性和不可再現(xiàn)性,就成為歷史知識的一個顯著特征。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單靠語言來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難以發(fā)揮歷史學科的功能?,F(xiàn)代化教育技術具有信息量大、直觀性強、感染力強的特點,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通過聲像、圖片或文字資料,使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對教學材料的感性認識。營造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歷史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自感受歷史時代的氛圍,通過內心體驗,引起情感共鳴,自覺地接受熏陶,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一、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性的具體體現(xiàn)

      1.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建全新的教學模式,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

      轉變教育觀念,把信息技術從學習對象轉變?yōu)閷W習工具,轉變?yōu)樘岣呓逃|量的一個重要載體,使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日常的教育教學結合起來,真正把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之中。另外,把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轉變成了學習的方式,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yōu)勢。建構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在信息技術與歷史課教學設計的整合中,教師利用制作的各種課件進行教學,具有一般教學工具所達不到的理想的功能,具有快捷性、形象直觀性、容量碩大性、優(yōu)美性、游戲等特性,可虛擬現(xiàn)實、可反復演示再現(xiàn)情景。這就把教學的困難點、抽象性形象地展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的興奮點和學習情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的思維意識,使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huán)境。在信息技術與歷史課教學設計的整合中,教師加強了教學資源的建設,將教學資源分為基本元素材與教學集成元素材兩類。基本元素材包括:文本、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集成素材有課件、課案等。基本元素材供教師自己組合課件時使用,集成元素材是已經(jīng)組合好的課件,教師可以在學科教學中直接使用。通過這種手段可以直觀、形象、生動、逼真地表現(xiàn)教學所確定的內容,形聲兼?zhèn)洹⒏腥玖?符合認識規(guī)律。因此,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了課堂容量,加大了課堂教學密度,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2.運用信息技術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教學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是認識興趣,或叫求知欲。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是任何其他媒體所沒有的。這種交互性可以讓學生直接動手參與。正是由于這種交互性,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由于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實驗心理學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兩者加起來有94%。還有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傳統(tǒng)應試教育下,教師枯燥地講,學生吃力地理解,效果不好。而多媒體技術教學集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多種手段為一體,通過計算機對聲音、圖像、文字等的組合處理后,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課的熱情。

      3.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結構,切實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課堂教學過程實質是學生思維的活動過程,學生思維的活躍度和質量,是衡量一堂課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方面。因而,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有效地調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是一堂課的教學目的是否有效達成的關鍵所在。由于受年齡、經(jīng)驗、知識、能力的限制,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fā)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撥者的作用,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更要教師及時加以點撥指導。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結構的設計者,就是要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教師、學科內容、媒體和學生要素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及其組織結構,并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效應。那么如何構建四者的有聯(lián)系,形成合理的、有效的課堂結構?多媒體組織教學為我們進行課堂結構設計創(chuàng)造了條件。

      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其中每一環(huán)節(jié)都必須做到:①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②多媒體優(yōu)化組織,提供清晰明確的知識結構;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④加強師生雙邊活動。如,在講《中國近代現(xiàn)代史》上冊第三章到第五章時,筆者讓學生從網(wǎng)上下載關于孫中山的有關圖片和文字資料,制作關于孫中山的專題演示文稿,重點落在如何評價孫中山的一生這一問題上。復習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并進行討論,從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孫中山作為一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一生和資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局限性。這樣,不僅改變了過去的教學模式,而且使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成果的機會,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二、運用信息技術提高歷史課教學實效性應當遵循的原則

      實現(xiàn)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建新的教學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信息能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但目前許多學校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歷史整合的過程中存有嚴重的缺失。走出以下幾個誤區(qū):

      1.教學媒體使用得越多教學效果越好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只能將其作為一種手段,讓問題解決得直觀、生動、形象,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部分教師為了體現(xiàn)課堂電化教學,在某個知識點的講授上盡量多地使用各種媒體,認為媒體使用得越多,教學效果越好。而事實恰恰是,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多地使用不同的媒體,使學生在接受教師傳遞的信息過程中應接不暇,注意力受到干擾,反而不利于學生接受信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選擇能夠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最佳媒體,不可過多、過濫地使用多媒體,影響教學效果。

      2.用現(xiàn)代教育信息技術取代教師的教學

      有的教師認為,搞電化教學就是多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取代教師的工作。這種錯誤觀點的產(chǎn)生,從實質上來看是沒有弄清電教手段的采用與教師的主導作用之間的關系。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是教學的主導,無論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還是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教學媒體的選擇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是為突出教師的課堂教學主導地位服務的。因此,不可用多媒體教學取代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不應只成為課堂教學設備的操作者。

      3.對傳統(tǒng)教學的全盤否定

      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和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各有各的長處,前者教學情境的設置,可以有效地彌補后者手段的不足,但傳統(tǒng)教學手段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我們必須加以繼承和發(fā)揚,決不能全盤拋棄所有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因此在設計教程時,在把握好信息技術使用的同時,要正確處理信息技術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如在復習課的時候,信息技術具有容量大、效率高的優(yōu)點,但必須注意中間的停頓,保證學生有思考和把要點記下來的時間,否則往往會適得其反,影響效率。

      總之,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開發(fā)能力的重要場所。在教學過程中,優(yōu)化選擇電教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有機結合,堅持教學過程的靈活性、教學活動的民主性、教學手段的多樣性和教學材料的時代性,才能營造優(yōu)良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完整的感知體系,使視、聽、講、議、練有機結合,促使他們知、情、意、行和諧全面發(fā)展,學有所長,學有所樂,樂而創(chuàng)造,從而有效提高歷史教學實效性。

      [1] 景偉.信息技術及其應用[C].2001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下卷,2001.

      [2] 孔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困惑和思考[J].中小學電教,2003(10).

      [3]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之 者

      G423.04

      A

      1671-8275(2010)06-0093-02

      2010-10-06

      楊妮妮(1970-),女,安徽濉溪人,淮北師范學校講師。

      猜你喜歡
      實效性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提高
      甘肅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怎樣增強人大專題詢問的實效性
      人大建設(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提高初中歷史教學的實效性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2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永胜县| 冕宁县| 邳州市| 于田县| 新密市| 南江县| 临海市| 常德市| 娱乐| 固安县| 奈曼旗| 洛南县| 略阳县| 化德县| 邓州市| 建始县| 收藏| 礼泉县| 平邑县| 迁安市| 聊城市| 柏乡县| 安化县| 新巴尔虎右旗| 巴中市| 铅山县| 永宁县| 九台市| 宿松县| 宁城县| 册亨县| 和静县| 丹凤县| 沭阳县| 浏阳市| 博白县| 噶尔县| 页游| 龙里县| 托克托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