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英旅游翻譯中文化信息缺省現(xiàn)象探微

      2010-08-15 00:48:56阮紅波
      河池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缺省外國游客譯者

      阮紅波

      (河池學院 外語系,廣西 宜州 546300)

      漢英旅游翻譯中文化信息缺省現(xiàn)象探微

      阮紅波

      (河池學院 外語系,廣西 宜州 5463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及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旅游翻譯已引起國內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但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其中尤以文化信息缺省現(xiàn)象為甚。中西文化差異、漢英語言差異及譯者翻譯策略的選用是導致旅游文化信息缺省的主要原因。

      旅游翻譯;文化信息;缺省;文化內涵

      旅游作為一門集多種學科于一身的邊緣學科,涵蓋面極其廣泛,旅游資料中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及國際間交往的日益頻繁,旅游翻譯已受到研究者越來越多的關注。而目前我國旅游翻譯的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翻譯中漏譯、誤譯、錯譯的現(xiàn)象極為普遍,其中文化信息缺省的現(xiàn)象較為嚴重。自 1990年翻譯的文化研究正式興起以來,翻譯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現(xiàn)。翻譯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的交際活動,不僅是兩種文字間的語碼轉換,也是一種文化傳播活動。進入 21世紀后,在多元文化這一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下,翻譯更應注重文化因素,最大限度地傳遞文化信息,盡可能避免文化缺失現(xiàn)象的發(fā)生,從而增進不同文化群體間的相互理解。外國游客來中國旅游的目的,不僅希望欣到賞奇觀異景,而且還希望通過親身感受中國獨具特色的古老的東方文明和華夏五千年璀璨的歷史文化,增長知識和閱歷。旅游資料翻譯中文化信息的缺省不但會讓外國游客的興致大打折扣,而且也無法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的??偟膩碚f,導致旅游翻譯文化信息缺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西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文化信息缺省

      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又是文化的載體,語言中的詞匯是文化信息的積淀,反映出該民族的文化觀和價值觀。詞匯意義往往帶有獨特的民族性,“不同的文化用不同的語義范疇分解和描述世界。因此,一種文化里有的語義在另一種語言里可能就不存在”[1]107。這種詞義空缺的現(xiàn)象導致了翻譯中的信息缺省。此外,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歷史條件、宗教信仰、社會習俗,使兩種語言的詞匯出現(xiàn)非對應和非重合的現(xiàn)象,特別是一些反映中國文化特色的詞語,在英語中幾乎找不到相應或相近的表達方式。例如道家學說的核心理念“道”具有豐富的內涵,將它譯為 the way很難反映其深厚的哲學和文化底蘊。又如“陰”和“陽”這一對哲學概念,既是對矛盾運動中萬事萬物的高度概括,又說明了物質世界的運動規(guī)律,在英語中很難找到與之對應的概念。

      反映在旅游翻譯中,有些重大歷史事件和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名稱,如果在翻譯時只提及該歷史事件名和節(jié)日名,而省略外國游客都不明白的具體內容,就會產生文化缺失。例如,湖北襄樊三國旅游景點宣傳冊上的“三顧茅廬”如譯為“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Liu Bei made three calls at Zhuge Liang’s thatched cottage”,外國游客會因不知劉備和諸葛亮為何許人而不解其意,可采用加注的方式譯為“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the State Shu’s emperorLiu Beimade three calls at Zhuge Liang’s thatched cottage——it means repeatedly re-quest somebody to take up a responsible post”來幫助游客理解,達到文化宣傳的效果。再如,襄樊古隆中風景區(qū)三顧堂簡介中的“康熙五十八年”,如直譯為“the fifty-eighth year of Kangxi”,會讓外國游客不知所云,應譯為“the fifty-eigh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xi”,增加 “the reign of Emperor ”以清楚地交代康熙的身份和“五十八年”的含義[2]。還有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三月三”,僅譯成“San Yue San Festival”是不夠的,應加注上“The festival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when minority people,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這樣便于游客理解,激發(fā)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旅游翻譯中還有許多類似的例子,在此不一一列舉。

      二、漢英語言差異所導致的文化信息缺省

      漢英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維方式和審美觀念,反映在語言中就是謀篇布局、修辭方法等行文習慣的差異。漢語人文性強,重領悟、意會;西方語言科學性強,重邏輯、重形式分析。也就是說,漢語比較模糊,有些意思隱而不發(fā),蘊藏在字里行間,而英語表意相對嚴謹、明了。再者,東方民族的整體性思維方式,使得中國人注重整體和諧,強調“從多歸一”的思維模式。句子結構上以動詞為中心,以時間順序為邏輯語序橫向鋪敘,層層推進,歸納總結,形成線性句子結構。而英語句子一般總有一定的框架,句子的主謂結構是全句的出發(fā)點,其它成分好似主干上的旁枝,借助各種關聯(lián)詞進行組合,構成一種樹形句子結構[3]。此外,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均衡勻稱為美,這種美學心理對漢語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并突出地體現(xiàn)在四字格這種語言形式上。四字詞語十分講究結構的對仗和文采的華麗,其詞義往往虛實雜糅,甚至有繁復重疊之處;而英語行文盡管也有其華美精致的一面,但這種華麗的文采多建立在語言曉暢、邏輯清楚的基礎上,文字的堆砌和意義的繁復是英語文章的大忌?!斑@種趨勢反映在語言表達形式上,就出現(xiàn)了英語重形式、重寫實、重理性的特點,形成了其句式構架嚴整、表達思維縝密、行文注重邏輯理性、用詞強調簡潔自然、描述突出直觀可感的風格”[4]75。以下略舉幾例說明。

      (1)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處。它背依岷山主峰雪寶頂,樹木蒼翠,花香襲人,鳥聲婉轉,流水潺潺。它就是松藩縣的黃龍。

      One of Sichuan’s fine spots is Huanglong,which lies in Song Pan County just beneath Xuebao,themain peak of the Minshan Mountain. It has lush green forests filled with fragrant flowers,bubbling streams and songbirds.

      以上這段對四川省黃龍風景區(qū)的文字描述中,漢語中四個四字詞語“樹木蒼翠、花香襲人、鳥聲婉轉、流水潺潺”,譯文用一個帶有定語的名詞詞組來表達,簡練地道,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反映了漢英兩種語言截然不同的風格。

      (2)光耀千古的崇圣寺三塔,享譽中外的大理石,古樸典雅、風格獨特的白族民居,還有那風、花、雪、月四大奇景,無不使人流連忘返。

      Among themost exciting attractionsofDali are the three ancient pagodas of the Chongsheng Temple,world famous Dali marble,Bai houses noted for their s implicity,elegance and distinctive design,and the four scenic features(the strong wind at Xiaguan,the famous flowers at Shangguan,the silver snow on top of the Cangshan range and the moonlit surface of Erhai Lake).

      這段文字是對云南省大理旅游風景區(qū)的生動描繪,其中“風、花、雪、月四大奇景”背后隱藏了被省略的信息,如果將之譯為“the four scenic features ofwind,flowers,snow and the moon”,不僅讓游客難以理解,還會讓他們納悶:平平常常的風、花、雪、月為何被稱為奇景?若譯文加上注釋“the strong wind at Xiaguan,the famous flowers at Shangguan,the silver snow on top of the Cangshan range and the moonlit surface of ErhaiLake”,雖失去了英語行文簡潔的風格,卻能讓游客理解四大奇景的真實內涵。

      三、譯者翻譯策略的選用所造成的文化信息缺省

      從某種意義上說,旅游也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旅游翻譯過程不單單是語言符號間的編碼轉換,更重要的是異域文化與本土文化間的交流與對話,是源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溝通,旅游翻譯的目的重在傳播文化,因此在翻譯時譯者應盡量譯出原文的文化內涵。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出于語境、篇幅或文體上的考慮,保留原文的文化內涵并不利于主要信息的傳達,譯者會將其省去,這種情況所導致的文化信息缺省是為了更有效地傳遞原文的信息,便于讀者理解,是譯者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或方法所致,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種情況則是由于譯者翻譯策略選擇不當所造成的文化信息缺省,這就達不到旅游翻譯的目的,會對外交流產生消極影響,這種情況在翻譯中是要予以避免的。

      (一)譯者翻譯策略選擇得當所引起的文化信息缺省

      在有些情況下,考慮到游客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譯者會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對原文部分特色文化進行了刪減,其目的是為了使譯文簡潔明了,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這種情況所導致的文化信息缺省大致有以下兩種類型:

      其一,詞語的文化內涵在原文環(huán)境中不屬于重要信息,沒有翻譯的必要,且譯出后反而使譯文生澀難懂,影響詞語主要意義的傳達。如一景區(qū)門票的背面有這樣一句:

      (1)遵守游覽秩序,堅持五講四美。

      Observe the tourist order and keep good manners.

      此例中,譯者根據語境,將“五講四美”譯為“good manners”,而把這一帶有濃厚中國文化色彩的詞語之文化內涵省去不譯,是因為如果用直譯加注的方法將其譯出,會使游客覺得句子冗長累贅,影響其主要意義的表達。

      (2)“煙水蒼茫月色迷,漁舟晚泊棧橋西。乘涼每至黃昏后,人依欄桿水拍堤?!边@是古人贊美青島海濱的詩句。青島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西起膠州灣人海處的團島,東至嶗山風景區(qū)的下清宮,綿延 80多華里的海濱組成了一幅絢爛多彩的長繡畫卷。

      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It is not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The 40-kilometrelong scenic line begins from Tuandao Island at the west end to Xiaqinggong ofMountLao at the east end.[5]

      這是一段介紹青島的文字,原文選用了古詩詞和大量華麗的辭藻以增加文采,中國游客看到這些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然而這些對于不諳中國詩文的外國游客而言就是多余的,譯文省略了堆砌的辭藻和文化信息太濃的詩詞,既不影響原文的信息,又排除了游客的文化障礙,符合西方游客的心理。

      其二,由于篇幅或是體裁的局限性導致譯文中難以增補出詞語的文化內涵。例如:

      (1)宜昌是巴楚文化的發(fā)源地,誕生了屈原、王昭君等千古風流人物。

      “Yichang City is the birthplace of Chinese Bachu Culture aswell asmany great personalities through the ages,such as the great poet Qu Yuan and the famous beautyWang Zhaojun.”

      這是湖北著名旅游城市宜昌旅游宣傳冊中的句子,出于篇幅上的考慮,譯者沒有將文化特色詞“巴蜀文化”及歷史人物屈原、王昭君用加注解釋的方法傳遞其隱含的文化內涵,符合旅游宣傳冊簡潔、精煉這一特殊的文體。

      (2)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Poetic Jiangnan,Picturesque Zhejiang.

      這是浙江省的旅游宣傳口號,其中“江南”被直譯為“Jiangnan”,而沒有翻譯成“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是因為后者過于冗長,不符合口號簡短、精煉的特點??上驳氖?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已經能夠理解“江南”所蘊含的文化意義了。

      (二)譯者翻譯策略使用不當所導致的文化信息缺省

      有時候文化信息的缺省不是譯者考慮到讀者心理和接受能力采取恰當的翻譯策略所致,而是由于譯者翻譯策略使用不當所造成的。這種情況下的文化信息缺省影響是負面的,小則會破壞游客的興致甚至導致心理反感,大則會影響我國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如湖北省武漢市磨山景區(qū)“離騷碑”的譯文是“Lisao Stele”[6],“離騷”我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傳世之作,該信息對我們而言可能很熟悉,但對外國游客而言則很陌生,譯者直接用拼音譯出,外國游客就不能了解其文化內涵,不妨用直譯加注的方法譯為“Lisao Tablet(Lisao is the poem written by the famous Chinese poet Qu Yuan(340-278 BC)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便于游客建立起讀音和意義的聯(lián)系,了解漢語名稱字面意義后的文化內涵,增加旅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再如,杭州西湖的“白堤”常被翻譯為“the White Causeway”,如果加上注釋“In 882 AD,the greatpoet Bai Juyi,magistrate of Hangzhou city,had the causeway built,so people took his surname ’Bai’as the title of the causeway in memory of his bounties. ”[7]就能讓游客了解此名稱的由來,在欣賞風景的同時增加對中國歷史文化知識的了解。又如:

      (1)周柏 -西周所植,距今已有 3000年的歷史,樹高 18米 ,樹圍 5.6米,主干徑 1.8米,向南傾斜 45度,形似臥龍,又稱臥龍柏。

      Planted in the ZhouDynasty,this cypress tree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00 years.It’s about 18 meters in height and looks like a winding dragon.Thus it called the Dragon Cypress.

      這是山西省晉祠景區(qū)有關周柏的介紹。譯者將“龍”譯為“dragon”,似乎忠實地傳遞了原文的信息。殊不知,在西方國家“dragon”是兇惡的象征,西方神話中的龍是一種長著翅膀,身上有鱗,拖著一條長長地蛇尾巴,能夠從口中噴煙吐火的兇殘動物,此譯文極有可能在西方游客心中產生負面影響。可在“dragon”后加上注釋,以傳遞出龍在中國是吉祥的神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的文化蘊涵,不妨改譯為:

      Planted in the ZhouDynasty,this cypress tree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00 years.It’s about 18 meters in height and looks like a sleeping dragon(homonym of“emperor”in Chinese,representative of dignity and luck).Thus called the Dragon Cypress.[8]

      (2)亳州,安徽西北部的一顆明珠,是一座有3000年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曾經誕生過曹操、華佗、李紳、陳摶等歷史文化名人,留有湯陵、道德中宮、白衣律院、華祖庵、曹氏家族墓群、地下運兵道、花戲樓等珍貴遺跡。由華佗創(chuàng)傳的“五禽戲”是亳州一絕,引得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Bozhou city,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Anhui,is one of the national-level places of historical interests. It is the hometown of Cao Cao and Hua Tuo.There remain many Historical sites such as the Tang Tomb,Hua Tuo Temple and ancientMilitary Tunnel.“The Wu Qin Exercises”invented by Hua Tuo is called“theWonder of Anhui”and holds a strong appeal to visitors at home and abroad.

      以上這段文字旨在向潛在的旅游者介紹安徽亳州豐富的人文資源,如此豐富的旅游文化無疑會對所有渴望了解中國悠久文化的國內外游客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但譯文將所有文化因子都采用音譯的方法,外國游客當然不能理解其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如果采用以下方式對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加以解釋,效果會好得多。

      Bozhou city,situated in the Northwest of Anhui,is one of the national-level places of historical interests.It is the hometown of Cao Cao(a famous thinker,politician and military strategist 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220-265))and Hua Tuo(the master of medicine in ancient China).There remain many Historical sites such as the Tang Tomb,Hua Tuo Temple and ancientMilitary Tunnel.“The Wu Qin Exercises(a set of health-care exercises that can help patients to recover)”invented by Hua Tuo is called“theWonder ofAnhui”and holds a strong appeal to visitors at home and abroad.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譯者翻譯策略選用是造成目前旅游翻譯中文化信息缺省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除了由于譯者水平有限采用不恰當的翻譯策略所造成的文化信息缺失外,文化信息的缺省既有中西語言、文化差異所造成的客觀上不可避免的原因,也有譯者根據語境、文體等對翻譯策略或方法進行積極選擇等主觀上的原因。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家威密爾 (Hans J.Vermeer)指出,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必須由譯文預期的目的和功能來決定。[1]216旅游翻譯作為一種對外宣傳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讓外國游客在欣賞我國壯麗的自然風光的同時向他們推介我國獨具魅力的東方文明,展示中華文化的多樣性,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最終促進我國旅游經濟的發(fā)展。因此,旅游翻譯原則應以推介和傳播中華文化為目的。鑒于此,譯者應孜孜以求,盡量譯出原文的文化內涵,避免出現(xiàn)文化信息缺省的問題,努力提高我國旅游翻譯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向外國游客宣揚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的目的,樹立我國在國際上的文化大國形象。

      [1]陳宏薇.新編漢英翻譯教[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田傳茂.以湖北三國景點為例談文化旅游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10,(8).

      [3]田延明,王淑杰.英漢語篇構式的認知探索 [J].外語學刊,2008,(5).

      [4]賈文波.漢英時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5]常暉.旅游資料文化翻譯探析 [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9,(2).

      [6]唐毅.武漢旅游翻譯主要存在問題探討 [J].安徽文學,2008,(1).

      [7]趙江寧.旅游景點名稱的翻譯與文化缺失[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

      [8]郭梅蕊.淺析山西旅游材料翻譯中的文化空白和文化差異現(xiàn)象[J].中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0,(2).

      [9]邢怡.試論旅游資料翻譯的標準和改進翻譯質量的建議[J].旅游科學,2001,(3).

      A Probe into the Loss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Tourism Translation

      RUAN Hong-bo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eages and L iterature,Hechi Un iversity,Y izhou,Guangxi546300,China)

      W ith the steady growth ofChina’s economy and the increasing promotion of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touris m translation has

      domestic researchers’growing attraction over the recent years.But there are many questions existing in it,ofwhich the loss of cultural infor mation is the commonest.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differences be 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 choice or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by translators a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loss of cultural infor mation in tourism translation.

      tourism translation;cultural information;loss;cultural implication

      H315.9

      A

      1672-9021(2010)06-0050-05

      阮紅波 (1970-),女,湖北天門人,河池學院外語系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

      河池學院科研課題項目 (項目編號:2009A-H002)

      2010-11-20

      [責任編輯 普梅笑 ]

      猜你喜歡
      缺省外國游客譯者
      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下譯者的適應與選擇
      基于“缺省模式”設計平臺的控制系統(tǒng)研發(fā)模式重塑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5:38
      新西蘭開征外國游客稅每人約23.45美元
      稅收征納(2019年7期)2019-07-30 06:58:24
      缺省語義模式下話語交際意義研究
      關聯(lián)期待與缺省推理下缺省語境的生成模式
      外國語文(2015年4期)2015-11-14 01:57:56
      元話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研究
      外語學刊(2014年6期)2014-04-18 09:11:33
      觀點句中評價對象/屬性的缺省項識別方法研究
      外國游客
      從翻譯的不確定性看譯者主體性
      外語學刊(2010年2期)2010-01-22 03:31:09
      泰州市| 巴林左旗| 类乌齐县| 女性| 桐庐县| 葵青区| 泊头市| 绵阳市| 松滋市| 龙井市| 政和县| 兴和县| 台山市| 滨州市| 孝义市| 遵义县| 宁国市| 凌云县| 巍山| 康平县| 买车| 蓝山县| 安新县| 新安县| 宜君县| 运城市| 福贡县| 阿鲁科尔沁旗| 綦江县| 二连浩特市| 黔江区| 建昌县| 志丹县| 临汾市| 炉霍县| 福鼎市| 什邡市| 英吉沙县| 织金县| 垣曲县| 陈巴尔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