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jīng)網(wǎng)
是忍耐還是無奈
□中經(jīng)網(wǎng)
破落的低級貴族韓信是個歷盡坎坷的人,尤其是在他的早年生活中,是個連狗都嫌的人,他所遭遇的胯下之辱,至今令后人議論紛呈,有褒義的“忍耐之說”,也有貶義的“無奈之說”,韓信胯下之辱究竟是忍耐還是無奈?
《史記》為韓信作過一個傳叫《淮陰侯列傳》,列傳一開頭就說,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好帶刀劍。這些話告訴我們這樣一些信息:第一,韓信曾經(jīng)是布衣。什么叫布衣呢?就是沒有官職的人——有官職的人可以穿錦,而沒有官職的人只能穿布。但是請大家注意,這布可不是現(xiàn)在的純棉,因為那個時候咱們中國還沒有棉花,這個布是麻布。第二,韓信沒有錢。貧,古代的貧是沒有錢財?shù)囊馑?;窮,是沒有官職的意思——在上古的時候,“貧”、“窮”兩個字是兩個概念。我們現(xiàn)在看到,韓信是既沒有錢也沒有官職,所以可以說他是貧窮。第三個信息告訴我們,韓信好帶刀劍。那么他是帶刀還是帶劍呢?我的結論是:韓信帶的是劍。為什么呢?因為古漢語為了好聽,往往要用兩個字,而第一個字又往往是虛指的。比方說緩急,沒有緩,只有急;所以“刀劍”,我認為沒有“刀”只有“劍”。而且在后面司馬遷還寫道,項梁項羽起義以后,韓信“仗劍從之”——拎著一把劍就參軍了,可見韓信平時是帶劍的。這個信息又告訴我們什么呢?告訴我們韓信有貴族身份。因為在那個時候,只有貴族身份的人才有資格帶劍——當時冶金技術并不高,鑄一把好劍很不容易。那么問題就來了,作為一個破落貴族,韓信的少年時代是怎樣度過的?他又有一些什么遭遇呢?
司馬遷告訴我們,韓信這個人有著貴族身份,還有一把劍——我猜測這劍可能是祖?zhèn)鞯模n信他肯定買不起——卻既沒有什么德行又沒有什么本事,史書上的說法叫做“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就是說韓信他沒有什么良好的社會表現(xiàn),因此地方上招募低級公務員——叫“吏”——的時候大家都不招他。然后又說,韓信不能“治生商賈”。就是他沒有這個本事,不會做生意——既不能做行商,也不能做坐賈,那他該怎么吃飯呢?韓信是“從人寄食”,就是他只能到人家家里去混飯吃、蹭飯吃,所以“人多厭之者”,就是當?shù)氐娜硕己苡憛捤?。一個大男人,整天挎把劍,啥也干不了,到處混飯吃,這樣一個人會討人喜歡嗎?
韓信經(jīng)常去混飯吃的一家叫做南昌亭長,當時的制度叫做十里為亭、十亭為鄉(xiāng),就是十個村子合起來叫做一亭,十個亭合起來叫做一鄉(xiāng)。那么可以推測出來亭長比鄉(xiāng)長低半級,比村長要高半級,這人是這么個職務。這個南昌亭長大概多少有點錢,韓信就老到他家里去混飯吃,天天去吃,吃得這個南昌亭長的老婆一肚子氣。最后,南昌亭長的老婆就想了一個辦法:半夜起來做飯,天亮之前把飯端到床上,全家人吃光。韓信早上起床,搖搖蕩蕩來吃飯,一看飯已經(jīng)吃完了。韓信當然明白了,人家是討厭他了,他一賭氣,就和南昌亭長絕交了——我不跟你玩兒了——他脾氣還大得很。
所以,此時的韓信是個不討人喜歡的人。因為他不討人喜歡,大家就都瞧不起他,瞧不起他就有人會來羞辱他。有一天,淮陰市面上一個地痞無賴就跑來羞辱韓信,說,韓信你過來,你這個家伙,個子是長得蠻高的,平時還帶把劍走來走去的,我看啊,你是個膽小鬼!他這么一說,呼啦就圍上來一大群人看熱鬧。這個家伙氣就更盛了,說,韓信你不是有劍嗎?你不是不怕死嗎?你要不怕死,你就拿你的劍來刺我??!你敢給我一劍嗎?不敢吧!那你就從我兩腿之間爬過去。這就是有名的韓信遭受“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對一個男人來說那是奇恥大辱啊,而我們前面講過韓信是一個破落的貴族,是一個士,誰都知道一句話:“士可殺而不可辱”。韓信為什么接受這樣一個奇恥大辱呢?他還是不是個士?他究竟是英雄還是懦夫呢?
柏楊先生有個說法很有意思,不要認為彎下膝蓋就是懦弱,這其中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心膽俱裂,膽戰(zhàn)心驚,丟掉了靈魂,“撲通”一聲跪下來,這是懦夫;還有一種是先彎一下,然后往上一蹦——因為人只有蹲下來以后才能跳得高——如果是為了將來跳得高些蹲下來一下,這是英雄。如果是別人惹你一下,你就一下?lián)渖先ィ豢谝ё∷浪啦环?,這算是什么?是螃蟹。
韓信這個時候面臨的選擇是什么呢?要么殺了這個家伙,要么爬過去。殺了這家伙的結果是什么?你也要被殺頭,將來遠大的理想還能不能夠?qū)崿F(xiàn)呢?不能實現(xiàn)了。而一個懷有遠大理想的人是能夠忍受的。司馬遷就是這樣的人,他遭到宮刑——這也是一個男人的奇恥大辱,是一個男人不能接受的東西——他還不是忍下來了?為什么要忍下來?他是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的著作。而韓信同樣有一個遠大的理想,所以他“孰視之”——盯著那個無賴看了很久——思想斗爭很厲害,最后為了自己的遠大理想犧牲了眼前的榮辱,這就叫做忍辱負重。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韓信是一個英雄,是一個有著遠大理想和志向的英雄。這樣的一個英雄,絕不會滿足于那樣的生活,蠅營狗茍地活在這個世界上,他一定要有所作為!那么,韓信有著怎樣的作為呢?他又是怎樣走上了一條新的人生道路呢?
韓信終于成為一個英雄是遇到了一個時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秦朝末年,天下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在陳勝吳廣的帶動下,全部站出來和暴秦進行斗爭。這個時候韓信的家鄉(xiāng)同樣發(fā)生了起義,項羽的叔叔項梁拉起了一支義軍,于是韓信“仗劍從之”——韓信拎著他的寶劍參軍了。韓信參軍以后先跟著項梁,后來又跟著項羽,但是項羽不重視他,韓信這個時候的情況,司馬遷用了四個字進行概括:“無所知名”——當時韓信還沒有什么名氣,在項羽那兒他覺得沒有發(fā)展前途,于是又投奔了劉邦。
于是,歷史機緣成就了他成為西漢初年的風云人物。
(摘自《中國經(jīng)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