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淑麗
關于高職英語專業(yè)聽力學習動機的調查
□常淑麗
通過對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樣本問卷調查,了解他們的聽力學習動機現狀并進行分析,從而為教師更科學地組織教學提供依據。調查結果分析表明:高職高專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工具型動機大大高于綜合型動機,自身對英語聽力學習的興趣不濃,對聽力學習環(huán)境不是十分滿意,學生聽力學習明顯缺少動力,努力程度不夠。針對現狀,教師應加強學生學習動機教育,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學習好、操練好聽力。
英語聽力;學習動機;綜合型動機;工具型動機;成效;環(huán)境
學習動機是指學習者內部促使其開展學習活動的動力。學習動機是外語學習的重要心理因素,而聽力學習在外語學習和交往過程中有著的特殊的地位,因此,聽力學習動機成為了影響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學生聽力學習的一大因素。通過對英語專業(yè)一、二年級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進行調研,力圖發(fā)現動機因素與聽力學習成效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聽力學習動機,促使學習者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
Keith Johnson(2002,F32)認為,造成外語學習個體差異的主要因素有三類:認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而學習動機是非智力因素,是情感因素的主要部分,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外語學習動機對外語的學習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一個語言學習者沒有任何學習動機,那么掌握這門語言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關于動機理論,不同的心理學家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Arnold(2000)認為,具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習者能不斷努力實現他的目標,并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滿足。Williams和Burden(1997)認為,動機是一種認知和情感動力,可促使人們有意識地做出行動的決定并維持相當的努力,以便達到預期的目標。加德納(Gardner,1985)認為學習動機模型包括學習語言的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愿望、學習中做出的努力和對學習所持的積極態(tài)度四個方面。
根據Gardner和Lambert(1972),二語學習動機可以分為綜合型(結合型或融合型)動機(integrativemotivation)和工具型動機(instru-mental motivation)兩種。一個外語學習者的學習具有綜合性動機,是指其愿意學習目標語言,愿意接受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且期望融入目標語人群和社會,期望成為這個語言社團的成員。綜合性學習動機是一種較強的,較能促使學習者努力的動機。具有這種學習動機的學習者動機強烈,學習積極,學習過程比較順利。工具型動機是指學習者為了達到特殊目的而進行語言學習,例如為了獲得畢業(yè)證,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為了獲得某一職位以此改善自己的社會地位等。通過研究表明,具有綜合性動機的語言學習者比具有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容易成功的掌握這門語言(Keith Johnson,2002,30)。外語學習者在現實學習過程中,經常同時具有這兩種動機。
“聽”是英語專業(yè)學生應該掌握的“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也是語言的基本功。但是對于中國學生來說,“聽”反而是時間花費較少的一項技能。加之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學生往往聽力底子薄,基礎不扎實。因此,對于剛開始進行英語系統(tǒng)學習的專業(yè)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成為了迫切解決的問題。影響學生聽力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如聽力材料,學習者的學習環(huán)境與氛圍,學習設備等。此外,學習動機也是聽力學習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本次調查的方式采用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是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英語專業(yè)一、二年級共計154名學生,涉及商務英語和旅游英語兩個專業(yè),共5個班級。其中一年級學生為87名;二年級學生67名。在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課程設置中前4學期每周有2學時的聽力課。
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154份,收回154份?;厥章逝c有效率均為100%。該問卷中的問題分為三類。第一類問題是關于聽力學習動機與興趣,問卷內容包括提高聽力技能的目的;對英語聽力是否有興趣。第二類問題關于聽力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內容包括用于英語聽力的時間和讀寫的時間的比較;學習者平均每周聽力練習;對英語聽力練習的成效是否滿意。第三類是關于聽力學習環(huán)境,問卷內容包括是否滿意現在聽力練習的環(huán)境;如果不滿意,不滿意在哪里。此問卷共計7個問題。每個問題的等級基本分為四個。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每個問題選擇一項,出現雙選或多選試卷作廢卷,最后統(tǒng)計出每個問題中各選項的百分比。問卷和調查結果見表1-7。
表1(提高聽力技能的目的是什么?)
表2(你對英語聽力有興趣嗎?)
從表1的調查數據,我們可以得到三方面的啟示。第一,通過對“提高聽力的目的”的調查發(fā)現,占百分比較高的前三項分別是“與外國人交流的工具”49%,“求職的需要”27%,“應付各類考試”15%。也就是說,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一二年級的學生在對聽力的學習中表現出較一致的更強的工具型動機。學生在此項目中這三個選項的選擇比較分散,這也就表明他們對于聽力學習的目的各有不同。第二,在被調查的學生中,幾乎有一半是希望提高聽力,聽懂外國人講話,達到與外國人交流的目的。這樣的動機雖然被視為工具型的,但是與通過與外國人交流,了解異國文化和人民,帶有綜合型動機的特點,因此,此動機被視為既有工具型也帶有綜合型。第三,調查顯示,因為對聽力感興趣,希望提高自己聽力水平的人數僅占所有被調查學生的8%。這部分學生的聽力學習動力來自與本身對聽力的喜愛,為綜合型。事實上大部分學生希望提高聽力水平并不是僅僅因為對聽力感興趣。從表1的調查數據來看,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學生學習綜合型動機不強。
表2的調查問題是“你對英語聽力有興趣嗎?”。選擇“興趣一般”的學生占有一半,而對聽力學習“有興趣”的學生占42%。也就是說聽力學習興趣濃厚,或者說是內在型動機強的學生不到被調查學生的一半。興趣是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內在動力,學習者對聽力產生了發(fā)自內心的喜愛,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才能真正的從學習中得到快樂。
從以上兩個表格的調查顯示,高職學生的聽力學習動機主要為工具型動機,學生的綜合型動機不強。而在工具型動機中,“能夠與外國人交流”與“求職”為主。而通過語言學及心里學的研究表明,具有綜合性動機的語言學習者比具有工具型動機的學習者容易成功的掌握這門語言。因此,在聽力學習上,教師應該盡可能使學生的工具型動機向融合型動機轉化,讓學生增強融入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聽力的興趣及欲望。例如,摒棄過去偏重講解語法和句型的教學形式,以學習者為中心,幫助學生多接觸到鮮活的來自現實生活的素材,讓他們身臨其境。當融合型動機明確了,才能邁出學好聽力的第一步。而對于少部分聽力學習動機不強的學生,可采取個別訪談的方式,幫助他們找到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措施與方法。
表3(你平均每周聽力時間為)
表4(用于英語聽力的時間和讀寫的時間相比)
表5(對英語聽力練習的成效)
學習動機強度,又稱作努力程度或者投入程度。努力是動機中唯一的行為層面的變量,包括努力的時間和努力的程度等。表3的調查結果表明有53%的學生平均每周聽力時間為2個學時(90分鐘)。而在被調查學校,英語專業(yè)每周聽力課為2學時。也就是說,超過一半的學生每周花在聽力學習上的時間只是局限于上課時間。平均每周聽力時間在3學時和4學時的人數分別占了12%和4%,大于4學時的只占5%。此調查顯示,學生努力學習聽力的時間非常少,努力程度不高,也就是說學習動機強度較低。從表4可以看出,有72%的學生用于聽力的時間比用在讀寫的時間少。只有5%的學生用于聽力的時間高于讀寫的時間。7%的學生對于花在聽力和讀寫的時間不能清楚說明。從這個對比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聽力的學習時間和努力程度趕不上讀寫。表5中只有8%的學生對于自己聽力練習的成效感到“滿意”,絕大部分學生對自己聽力練習成效感覺“一般”或者“不滿意”。
對比三個表格中學生聽力學習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總體而言,不論是學生花在聽力學習的時間還是與花在讀寫上的時間的對比,都是非常少的,學生的努力程度都不夠,說明學習動機的強度不高。大部分學生對聽力練習的成效滿意度不高,沒有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對比表3和表5的調查數據,平均每周聽力時間為2個學時的學生有53%,對英語聽力練習的成效滿意度一般的學生比例也占53%。學生花在聽力練習上的時間太少,沒有什么成效,學習動機明顯不足?;ㄔ诼犃毩晻r間上大于4個學時的占總人數的5%,對英語聽力練習的成效滿意的比例占8%。這說明,這部分學生努力程度高,學習動機強,他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取得更好的成效成為了學習動力,從而保持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動機和學習成效互相作用,學生聽力能力得以提高。
(三)聽力學習環(huán)境與改善
表6(是否滿意現在聽力練習的環(huán)境?)
表7(如果不滿意。不滿意在哪里?)
聽力練習環(huán)境對于聽力學習來說也很重要。一些學生很小接觸英語,經常有機會聽英語,和外國人交流,聽力水平較好,聽力興趣就大些。而有些學生因為缺乏機會而得不到應有的訓練,聽力水平較差,往往會因聽不懂而喪失信心。以上兩表顯示,學生們對外部聽力練習環(huán)境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的分別占45%的比例,只有6%的學生對聽力練習環(huán)境表示很滿意。學生們普遍認為聽力學習環(huán)境不夠理想。在這些對聽力環(huán)境不滿意的學生中,選擇“沒有實踐機會”的學生比例最高,占總人數的45%。大部分學生認為沒有足夠的時間或者機會練習聽力,課后練習的時間也不多。比如,少有機會在現實生活中聽外國人說英語等。從表7中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選擇“課程設置、課程安排、授課方式”不滿意的比例共占到了53%。這樣的調查結果表示聽力學習動機與教師對學生課堂內外學習的引導方式有關。其中3%的學生認為所使用的聽力教材和資料陳舊。對教材感興趣的學生更愿意付出努力,而認為教材乏味、沒有挑戰(zhàn)性的學生也很容易放棄,也就沒有了學習聽力的動力。聽力練習的環(huán)境也是一種氛圍。21%的學生認為聽力練習環(huán)境過于枯燥,周圍的英語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對聽力練習缺乏興趣,這也影響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對表6和表7中問題的調查,找到學生對聽力練習環(huán)境不滿意的原因,并適當改進。教師在教學中盡量為學生能力發(fā)展提供一個輕松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適當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給予肯定,學生才會有自信,學習動機也才會進一步加強。
學習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一個復雜的、多層面的因素。本次研究結果說明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聽力學習動機以工具型為主,綜合型動機不強。很多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社會、家庭、學校等外在壓力驅使的,大部分學習者對外部聽力學習環(huán)境不是非常滿意,學生學習缺少努力,這些因素都是學生聽力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本次調查給高職高專英語專業(yè)教師一些有益的啟示,即應鼓勵學生提高學習努力強度,讓學生認識到聽力學習的重要性,提供讓學生感興趣的聽力材料,改善練習環(huán)境,加強對每位學生的了解,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目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聽力動機。
[1]Gardner,R.C.SocialPsychologyandSecondLanguage Learning:The Rot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Edward
[2]Gardner C,Lambert 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Newbury House,1972.
[3]Jane 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倫敦: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21.
[4]Keith Johnson.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F32,30.
[5]Maris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6]尹娟華.大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調查[J].語文學刊(外語版),2009(2).
[7]張馨月.影響大學生英語聽力學習的因素[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2007,9.
[8]曹萍.發(fā)掘動機,激發(fā)興趣,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J].北外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理念與實踐[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9]岑國楨.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 謝榮國
常淑麗(1970-),女,山西芮城人,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及應用語言學。
G710
B
1001-7518(2010)35-00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