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均
如何應對不愿訓練的少兒運動員
□周建均
訓練要出成績必須有好的人才。凡從事過業(yè)余訓練的教練員都有這樣的體會:每一年都有很多有潛力的少兒運動員不愿參與訓練。少年兒童處事時具有沖動性、盲目性、興趣性,加之田徑訓練本身具有的單調、枯燥、艱苦等特征,再加之學校應試教育的影響,少年兒童不愿參加田徑訓練是正常的。如果教練員對待這種事情聽之任之的話,很可能導致一些很有前途的運動員“夭折”。作為教練員,此時該如何對待不愿參與訓練的運動員呢?
1.現(xiàn)象
有些運動員起初很想訓練,但隨著訓練的深入,田徑訓練單調、枯燥的負面影響逐漸出現(xiàn),再加上專項成績進展緩慢,運動員開始采取多種借口逃避訓練。
2.主要對策
(1)變換手段,提高興趣
運動員不喜歡單調、枯燥的訓練方式,應該可以理解。實際上,我們大人對每天常規(guī)性的工作不也感到厭煩嗎?初中運動員還小,并不理解田徑訓練的價值,因此作為教練員應根據(jù)運動員的心理特點,通過“變化”來提高運動員訓練興趣。如,發(fā)展上肢力量,我們既可以采用負重也可以采取克服自身體重的方法進行訓練。克服自身體重的方法又有很多,如俯臥撐、引體向上、倒立、雙杠屈臂伸和推小車,等等。在一堂訓練課中,我們可選擇其中一種,也可以將幾種方法組合進行練習??傊?,要使運動員至始至終保持“新鮮勁”,從上肢力量訓練中體驗到訓練的樂趣。
(2)全能訓練,激發(fā)興趣
由于競賽體制的影響,教練員為了取得好的成績,大都采取專項訓練模式,即從入隊起就讓運動員從事專項訓練。這種訓練模式雖然在短期內能取得好的成績,但其負面影響也是顯而易見,容易導致傷病,運動員缺乏后勁。更重要的是會讓運動員對訓練感到厭倦。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我對剛進隊的運動員采取全能訓練模式,即讓學生訓練跑、跳、投等項目,到比賽前幾個月才根據(jù)學生的特點確定專項進行訓練。這樣既豐富訓練內容,全面發(fā)展學生素質,避免運動傷害,又激發(fā)學生訓練興趣,提高訓練效益。
(3)記錄成績,看到進步
制訂體育訓練評價表,把學生一個階段的訓練情況和訓練成績都詳細記錄下來,讓運動員明白這一段時間自己的訓練情況,知道自己在這一段時間里進步了多少,以實際成績激起學生訓練興趣。如,仰臥起坐練習,我每次把運動員練習的最大次數(shù)記錄在評價表里,然后反饋給運動員。這樣就把運動員仰臥起坐的進步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讓運動員非常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增強運動員訓練的信心。
(4)及時反饋,激發(fā)動機
強化理論的心理學家們認為,學習動機是由學生外部刺激而引起的一種對行為的沖動力量。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訓練動機,我在訓練中對學生做的好的方面第一時間給予肯定,讓學生及時看到自己的進步,讓他們臉上有光,使他們認識到平時的血汗沒有白流。由于教練員精力有限,在訓練中,除了教師的反饋外,我們還引導運動員之間相互反饋。實踐證明,運動員之間相互反饋不僅能增強隊員之間的感情,而且進一步加強運動員對技術的認識,同時還減輕了教練員的負擔。
1.現(xiàn)象
有些運動員能吃苦,體育突出,但文化成績比較好,家長怕影響文化成績,怕孩子訓練太辛苦,不讓其訓練。
2.主要對策
(1)前后對比,消除顧慮
家長擔心田徑訓練會影響文化成績可以理解。但我們怎么打消他們的顧慮呢?闡述道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用事實來證明。通常情況下,對于訓練的運動員,我會記錄他們剛開始訓練時的文化成績(班級的名次),然后每次考試后檢查其是否變動,了解信息后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每周我都要向班主任和任課老師了解運動員各方面情況,如聽課、做作業(yè)、紀律等。如果運動員出現(xiàn)問題,教練要及時、妥善地處理。事實證明,運動員成績不退反進。前后對比文化成績的方法進一步打消家長的顧慮。
(2)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有些家長認為訓練會影響文化成績,我跟他們詳細分析三點:一是從理論和實踐上闡述適度的訓練能達到勞逸結合的目的;二是從訓練時間上分析訓練不會影響文化成績(我們主要利用放學后和節(jié)假日的時間訓練);三是闡述運動員體育成績突出能獲得加分的政策,并例舉一些成功的案例加以佐證。盡管這樣,也有個別家長仍然反對自己的孩子參加體育訓練,我就上門去做家長工作。我對他們說,我搞訓練一不圖錢二不圖名,只求發(fā)揮自己特長,讓學生成才。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家長終于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
1.現(xiàn)象
剛進隊的運動員,由于教練訓練負荷安排不當,導致全身酸痛。于是認為田徑訓練太累,不想來訓練。
2.主要對策
(1)循序漸進,消除恐懼
剛進隊的學生,訓練負荷要適當,如果訓練負荷過大,會給學生一個“下馬威”,學生會打“退堂鼓”。因此,對于這部分學生,教練員要循序漸進地制定訓練計劃,消除他們的恐懼心理。應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嚴格掌握和控制運動量,運動密度、運動強度應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逐級發(fā)展變化,分層遞進提高。同時,教練員要特別指導他們放松和休息,以減輕和緩解肌肉酸痛。
(2)事跡鼓勵,度過難關
當然,盡管教練員循序漸進地安排訓練計劃,但酸痛還是在所難免,這就要求教練員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在訓練間歇,講解優(yōu)秀運動員的訓練事跡,帶領學生觀看優(yōu)秀運動員訓練的錄像,鼓勵學生向優(yōu)秀運動員學習,培養(yǎng)他們自強不息、刻苦耐勞的精神,從而克服困難,堅持訓練,度過難關。
(浙江省慈溪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