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山西省汾陽醫(yī)院,032200)
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thrombosis,DVT)是髖部周圍手術后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國內有文獻報道發(fā)生率約為15%~60%[1]。輕者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后遺癥,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在骨科臨床護理中,根據DVT發(fā)生的相關因素,做好危險度評估,在圍手術期給予適當的護理干預,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科自2007年以來對78例髖部周圍手術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2008年9月~2009年9月共行髖部手術78例,其中股骨頭置換術32例,股骨粗隆間骨折切復內固定33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3例,左側髖關節(jié)置換術4例,右側髖關節(jié)置換術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齡46~81歲,平均60.5歲,70歲以上5例。伴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下肢靜脈曲張等合并癥12例。
術前全身情況評估:患者入院即做好全面綜合評估,尤其是高齡、女性、糖尿病、肥胖、吸煙、下肢靜脈曲張、小腿腫脹、心功能不全和有既往 DVT形成史者。術前完善血常規(guī)、凝血系列、肝腎功能、胸片、心電圖檢查,觀察結果是否正常。評估患者有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腦血栓病史,吸煙史,年齡、體型、心理狀態(tài)、飲食情況等。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改善心肺功能。
心理護理:通過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給予適當的心理安慰,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囑其平衡膳食,選擇低脂、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清淡食物,禁食高膽固醇食物,多飲水,可使血液黏稠度降低;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以免增加腹腔壓力,影響下肢靜脈血液回流;戒煙酒,以避免尼古丁、乙醇引起靜脈血管收縮;保證充足的睡眠,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指導患者學習預防DVT的方法及相關知識,向患者講解時應特別介紹DVT的發(fā)生原因及后果,以引起患者重視。
體位指導:術后抬高患肢 20°~30°,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患足穿“T”字鞋,兩腿之間放軟枕,不可在腘窩或小腿下單獨墊枕,也不要長時間屈膝或屈髖,以免影響下肢深靜脈回流。
病情觀察:①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注意手術傷口滲血及引流情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保證引流通暢,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及時糾正貧血。②下肢血液回流的觀察:是DVT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關鍵,髖部周圍手術發(fā)生DVT的危險期是術后24 h[2]?;贾[脹程度、膚色、感覺、淺靜脈充盈情況可反映下肢靜脈回流情況。術后傷口周圍輕度腫脹屬正?,F象,如出現肢體遠端向近心端發(fā)展的凹陷性水腫并伴有淺靜脈充盈、皮膚青紫,為靜脈郁滯所致。術后應認真聽取患者主訴,觀察對比下肢腫脹程度、膚色、溫度和感覺,必要時測量下肢同一平面直徑,如有異常及時匯報大夫協助處理。
保護血管、減少損傷:避免在患肢靜脈穿刺,以免損傷血管內膜。長期輸液或經靜脈給藥者,盡量選擇上肢靜脈穿刺,采用留置針,減少靜脈多次穿刺,同時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靜脈反復穿刺,操作力求一次成功,慎用對靜脈有刺激性的藥物,防止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藥物和物理性預防治療:①術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鈣抗凝,術后8h開始,每日2次皮下注射,每次4100 U,可以預防DVT發(fā)生。低分子肝素鈣與普通肝素相比,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降低,在抑制血栓形成的同時不增加出血的發(fā)生率[3]。②術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后,術口行微波治療,每日2次,微波照射通過熱能效應,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和流量增加,改善局部營養(yǎng)供應,提高組織再生和修復能力。③術后應用止痛泵減輕疼痛,防止肌肉痙攣。
功能鍛煉指導:①術后6 h麻醉消退后,即可進行踝關節(jié)主動或被動的背伸跖屈旋轉運動,并輔助下肢肌肉被動向心性按摩。②術后第1天~2周進行主動的小腿肌肉、股四頭肌及臀部肌肉收縮運動,定時做上肢懸吊抬臀動作,做擴胸運動、深呼吸,活動量循序漸進。③根據病情可抬高床頭20°~30°,每次不超過30 min,以防髖關節(jié)疲勞,同時行髖膝關節(jié)伸屈活動,逐漸由被動到主動,可輔以關節(jié)康復(CPM)機活動,避免屈髖大于90°,各種活動以不感到疲勞疼痛為度。
本組78例患者中有5例臨床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發(fā)生率為6.41%。5例患者有患側肢體突然腫脹,患肢疼痛,靜脈血栓部位壓痛等癥狀,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或下肢深靜脈造影確診。經溶栓、抗凝、康復治療后,均痊愈出院。無1例并發(fā)肺栓塞。
下肢深靜脈血栓(DVT)是髖部周圍手術的嚴重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之一。DVT發(fā)生的原因有血流滯緩、血管內膜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tài)三大因素[4]。護理干預通過對患者全面的綜合評估,能夠及時發(fā)現DVT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學習預防DVT的方法及相關知識,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平衡膳食,合理用藥,嚴密觀察,應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患者系統(tǒng)地進行功能鍛煉,有效地降低了DVT的危險因素,減少了DVT的發(fā)生。本組發(fā)生率6.41%。為患者減輕了痛苦和經濟負擔,也提高了其生活質量,效果滿意。
[1]吳慶華.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防治.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7,29(1):9-11.
[2]楊剛,呂厚山,高健,等.低分子肝素預防人工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中華外科雜志,2000,38(1):25-27.
[3]曹洪,李偉,謝祥仁,等.骨科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治療概況.醫(yī)學綜述,2008,14(2)∶275-278.
[4]段清萍,唐樹清,葉彩霞,等.預防下肢創(chuàng)傷及手術后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外科護理,2007,13(17):161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