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江蘇省海門市海南中學)
前置性學習是一堂課的開端,是學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學過程,也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指的是教師向學生講授新課內容之前,讓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所進行的嘗試性學習。前置性學習充分到位,課堂上學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難點,進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不少學校為充分發(fā)揮前置性學習的作用,要求教師使用前置性學習單。所謂前置性學習單,就是引導學生學習的前置性學習方案。但是,筆者在聽課中發(fā)現,前置性學習單的設計和使用存在不小的誤區(qū)。下面是一位老師編寫的《我的叔叔于勒》前置性學習單:
一、正音:
闊綽( ) 拮據( ) 別墅( )
襤褸( )( ) 棧橋( ) 狼狽不堪( )
二、釋詞:
襤褸—— 與日俱增——
拮據—— 狼狽不堪——
鄭重其事—— 莫名其妙——
三、填空:
1.莫泊桑,( )國 19世紀著名的( )作家,代表作有《 》《 》和《 》。與( )(俄國,代表作 《變色龍 》《套中人》等)、( )(美國,代表作《麥琪的禮物》)并稱“世界短篇小說三大巨匠”。
2.《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 ),(
)是暗線人物,( )只充當了作者的代言人,約瑟夫是( )人物,不是主人公。
3.從網絡上搜索的作者其他資料。
四、研究探討:
1.以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的變化,把小說分成四部分,并概述每部分的內容。
2.你覺得小說中那些情節(jié)有點出人意料?
3.菲利普一家為什么盼望于勒歸來?結局為什么又要躲開日夜盼望的于勒呢?
4.在菲利普夫婦的眼中,親兄弟于勒是個什么樣的人?
5.你認為菲利普夫婦是什么樣的人?他們處世待人的基本態(tài)度是什么?作者刻畫菲利普夫婦的形象主要運用了哪些方法?請舉例說明。
6.你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么?
7.于勒是個什么樣的人?對于勒形象的刻畫主要運用了什么方法?
8.“我”是個什么樣的小孩?用第一人稱敘述有哪些好處?
9.小說的標題有什么深刻的含義?
10.分析下面兩處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1)在一片平靜的好似綠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駛向遠處。
(2)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鉆出來。那就是哲爾賽島了。
11.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手法,其好處是什么?
五、拓展延伸:假若“窮于勒”的事情被我的姐夫知道了,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呢?請設想事情會怎樣發(fā)展,續(xù)寫故事(不少于 300字)。
認真閱讀這份前置性學習單,我覺得存在以下幾個誤區(qū):
1.學習內容繁雜化。這份學習單有字詞的音形義、文學常識、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寫作手法理解、寫作訓練等。試想一下,學生課前要把上面這些問題都搞清楚,那得花多少時間啊!我想學生也不會有興趣把這些問題都搞懂的。長此以往,只能讓學生越來越厭煩,不但不會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甚至會討厭上語文課,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2.設計形式教案化。這份學習單如果加上教學目標、重難點,看上去倒更像一份語文教案。筆者曾經看到過不少這樣類似教師教案的學習單,課堂上教師就是根據前置性學習單的流程完成教學任務。
3.目標要求均一化。這份前置性學習單在目標、學習內容上的要求是“一刀切”的,從根本上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及其主觀能動性,有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無法完成,比如從網絡上搜索作者的材料,有的學生沒有這個條件,根本無法完成。
4.學習效果懸空化。由于內容的過于繁雜和要求的均一化,很多學生可能就會應付前置學習。更為重要的是,使用這種前置性學習單,教師不可能設置學習效果的反饋,筆者在聽課的過程中也沒有看到執(zhí)教者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學習效果的反饋,學習單存在的價值也就打上一個問號了。
前置性學習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組織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從理論上講是很有道理的,也被一些教師的教學實踐所證明。雖然目前在全國的實踐好像是轟轟烈烈的,但是如上述案例表現的誤區(qū)也大量存在。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正視“前置性學習單”在設計和操作方面存在的問題,走出誤區(qū)。
前置性學習單基本上是用來引導學生預習的,前置性作業(yè)要力求 “簡約”,目標要明確,要求要簡潔,環(huán)節(jié)要簡明,充分發(fā)揮其導讀、導思的功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自覺質疑問難。因此,教師要切實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精心預設指導性策略,學習前置性作業(yè)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做到語言簡潔流暢,表達清楚到位,引導提示準確明了,形式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內容不宜過多,千萬不能將教案上的內容簡單照搬到學習單上。不能過多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課前讓學生完成很多相關的前置性作業(yè),會使學生失去自由活動的空間,前置性學習成為學生新的負擔。
學習單要體現語文學習的特點和規(guī)律。筆者以為語文前置性學習的主要目的和任務就是改變傳統(tǒng)教學,由于受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不少教師還沒有讓學生充分熟悉課文,就進入體驗、理解、賞析,因此,語文前置性學習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初步掃清文字障礙,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少做題目,在正式學習前對文本能形成初步的認知和體驗。對于比較難理解的課文,可以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能夠引導學生對課文做深度的解讀,學生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因為對文本比較熟悉,就能緊扣課文思考。
對前置性學習要分層要求。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使其有自主選擇的空間,從而實現異步達標;另一方面,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指導,使學困生及時得到關心和幫助,從而克服學習中的障礙。部分作業(yè)可以體現開放性,增加學生思考問題的多面性。在教學過程中,就是要認真鉆研教材,圍繞新課程提出的教學目標、學習目標、策略目標以及評價目標,有針對性地對部分開放性作業(yè)及時加以布置。合理開發(fā)教材資源,深入挖掘智力潛力,積極注重發(fā)散思維的作業(yè)布置,是貫徹實施新課程理念的手段。根據課文適時適量地布置開放作業(yè),讓學生“各有說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話可說”。
前置性作業(yè)是為課堂有效教學服務的,所以要保證作業(yè)的完成質量。作業(yè)提供的信息,對教師和學生都是很有用的,我們必須做好督促學生高效、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工作。檢查批改要及時。班級可建立監(jiān)督制度,教師檢查和抽查監(jiān)督,同學之間互相監(jiān)督??刹扇〗M內相互檢查批改、組間交叉檢查批改、課代表檢查批改、教師全收全改、教師抽查批改等手段進行檢測作業(yè)。老師在布置完作業(yè)后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在課堂上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學生呈現作業(yè)成果,這樣,學生完成作業(yè)的興致才能得以保持,學生才樂于去做,才能在學習中獲取更大的自信和成就感,才能更加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