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 王 彬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敝祆鋮s說:“模仿者,古人用功之法。讀得韓文熟,便做韓文的方法;讀得蘇文熟,便做蘇文的方法?!背鯇W寫作要經(jīng)過有意或無意的模仿階段從中學會寫作技巧,而議論文的初學者面臨的困難主要是:不會構架全文,缺乏事實論據(jù),不善分析論證。這里提供一種巧借素材快速運思的議論文寫作技法,以便初學者借鑒和模仿。
請看下面這則素材:
1883年16歲的波蘭姑娘瑪麗亞(后來的居里夫人)到某貴族之家做家庭教師,計劃掙一些錢讀大學。兩年后,與這家的長子相戀,她準備放棄學業(yè)與其步入婚姻的殿堂??墒怯捎陂T第的不同,遭到對方父母的堅決反對。起初,痛苦萬分的瑪麗亞準備同塵世告別,但她終于憑著頑強的意志克制住自己,因為她想到,除了所愛的戀人,自己還愛著父母和兄妹,愛著祖國和人民,還愛著科學。于是,她把個人的不幸轉化為獻身更大目標的動力,化為為培養(yǎng)教育當?shù)刎毧嗪⒆拥纳菩囊约爸簧硪闳桓鞍屠枨髮W的勇氣,最終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分析這則素材首先要提煉論點,瑪麗亞遭遇生命中的不幸,近乎精神崩潰,但最終超越不幸,成就自我,這對我們有普遍的教育意義。因此,可以從這個角度入手,談應該如何面對生命中的不幸:成功人生需要直面現(xiàn)實中的不幸。然后分析做法,應該怎樣面對現(xiàn)實中的不幸?,旣悂喼阅艹讲恍?,化不幸為幸運,首先,面對苦難她最終沒有困囿于個人小圈子而想不開——她有博大的胸懷。再者,她認識到,除了深愛的戀人,自己還有許多愛著的人和事——她善于變通。還有,她最終經(jīng)受住了精神的打擊,在崩潰的邊緣挺立起來——她有頑強的意志。當然還可以得出其他原因。
這里采用層遞式的結構,即“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結構。有了論點(“是什么”)、做法(“怎么樣”),還要考慮“為什么”,即:為什么說成功人生需要直面不幸。首先可從正面作因果分析,從反面作假設分析。從人生的一般意義上來看: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所以,我們必須直面生命中的不幸。如果害怕不幸就會畏首畏尾,難有作為,等等。這是最常用、最易用的道理論證,可以適用于諸如“樂觀、執(zhí)著、自足、和諧、感恩、仰望、幸福、變”等許多話題的議論文寫作之中。平時多加思考,不一定要形成書面語言,就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分析說理能力。還可以從其他角度思考:事物是可以發(fā)展變化的,不幸也可以轉化為幸運。
這樣,就可以列出寫作的簡要提綱:
1.直面不幸是一種必須;
2.不幸可以轉化為幸運。
1.直面不幸,需要我們有博大的胸懷、高遠的境界;
2.直面不幸,需要我們有變通的思想;
3.直面不幸,還需要我們有頑強的意志。
就讓我們像瑪麗亞那樣,直面不幸,做生活的強者,用襟懷、智慧與意志為自己的人生撐起一方高遠的天空!
接下來還要想一想“怎么樣”部分的每一個小層該采用那些論據(jù),運用那些論證方法,將提綱加以充實,以便順利行文。值得一提的是要巧于運用因果分析、假設分析的方法就素材展開比較具體深入的分析論證,既體現(xiàn)議論文以“議”為主,以“理”服人的文體特色,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素材不足的缺憾。同時還要善于運用課本素材,巧選角度,精準出新。
直面不幸
1883年16歲的波蘭姑娘瑪麗亞(后來的居里夫人)到某貴族之家做家庭教師,計劃掙一些錢讀大學。兩年后,與這家的長子相戀,她準備放棄學業(yè)與其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由于門第的不同,遭到對方父母的堅決反對。起初,痛苦萬分的瑪麗亞準備同“塵世告別”,但她終于憑著頑強的意志克制住自己,因為她想到,除了所愛的戀人自己還愛著父母和兄妹,愛著祖國和人民,還愛著科學。于是,她把個人的不幸轉化為獻身更大目標的動力,化為為培養(yǎng)教育當?shù)刎毧嗪⒆拥纳菩囊约爸簧硪闳桓鞍屠枨髮W的勇氣,最終成為偉大的科學家。(敘述該素材)瑪麗婭的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人生,需要直面現(xiàn)實中的不幸。(提出論點)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完滿本是生命的常態(tài),一帆風順、生活美滿只是我們的美好愿望,挫折與不幸也是在所難免。如果畏懼不幸就會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更談不上開拓與發(fā)展;如果遭遇不幸一味哀傷嗟嘆,也必然失去前行的信心與力量。(假設分析)
塞翁失馬的故事又告訴我們,不幸也可以轉化為幸運。歌德認為“愛情和困境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因為困境不幸能教會我們思考,教會我們深刻,教會我們成長,促使我們成功。巴爾扎克說得好:“不幸,是天才的晉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之淵?!敝挥兄泵娌恍?,不幸才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直面不幸,需要我們有博大的胸懷、高遠的境界?!按蠖悄苋荩菔郎想y容之事”,做人要有度量,當不幸降臨,我們要有大海一般的心胸去包容,也要有更遠的境界去超越?,旣悂喼曰饬饲楦械奈C,是因為她接受了苦難并且用對祖國、對人民、對科學的大愛來取代一己的男女之情(借用該素材作因果分析)。如果沒有寬廣的胸懷,莫說成就生命中的輝煌,即使一般的風浪也可能讓生命之舟覆亡。(假設分析)
直面不幸,需要我們有變通的思想。古人云:“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達?!蔽覀円渤Uf“天無絕人之路”。換一個角度,換一種思路,苦難也許就不再是苦難,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w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遠謫黃州的蘇軾善于用變通的思想看待自然與人生,用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化解生命中的苦難,為后人留下不朽之作。痛苦思索后的史鐵生接受了不幸的現(xiàn)實,明白了“死亡是一件不需要急于求成的事”,成為一位著名的作家。接受現(xiàn)實,在可為處為之,這就是變通。(借用課本素材)
直面不幸,還要我們有頑強的意志。無論如何,不幸?guī)Ыo我們的首先是精神的痛苦與打擊:瑪麗亞曾準備“同塵世告別”,蘇軾初到黃州也曾孤苦寂寞、憂讒畏譏,史鐵生曾“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沒有頑強的意志支撐,生命的大廈就可能轟然坍塌。(借用該素材與課本素材作假設分析)
就讓我們像瑪麗亞那樣,直面現(xiàn)實中的不幸,用襟懷、智慧與意志為自己撐起一方高遠的天空!
補充與延伸
(一)這種技法適用于內(nèi)容比較具體、交代比較清楚的素材。平時多做思考,常列提綱,非常益于快速運思能力的提高。同時,便于積累大量話題素材,便于提高分析和運用素材的能力,便于積累思想。
(二)變通行文
1.其中“為什么”、“怎么樣”兩個層次都可以單獨成文,形成分論點并列式結構,也可以用對照式等其它結構。
2.將第一節(jié)的素材部分用某一作品的有關內(nèi)容替換,為后面的感想和議論做鋪墊,可以形成一種讀后感的結構。
3.描述一幅漫畫的內(nèi)容,并用之替換第一節(jié)中的素材部分,可以形成一種漫畫作文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