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學物理“第三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2011-03-19 21:51:14費宏
      物理通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先學作業(yè)課堂教學

      費宏

      (常州市第一中學 江蘇 常州 213003)

      1 問題的提出

      新課程改革已有好幾年了,但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影響,加上應試教育的壓力,一些學校在實際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模式仍占據著統(tǒng)治地位.這種教育模式高耗低效,學生沒有得到應有的發(fā)展,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為尋求最優(yōu)的教學方式,筆者先后嘗試過“中學物理導學模式”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物理問題教學法”,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自感美中不足,認為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一定存在先天的不足,似乎有道難以逾越的坎兒,試想沖破傳統(tǒng)理念的束縛,能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所發(fā)展.為此我們立項省級課題:探索“第三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現將實施的情況介紹如下.

      2 什么是“第三教學”

      最早提出三類教學的日本學者稻川三郎,通過多年的教育研究和實踐,總結出了經典理論“三類教學”,我國學者已將其精華翻譯成中文[1],在《基礎課程設計》一書中作了介紹.稻川三郎先生對教學作了具體劃分:

      (1)第一教學是知識教學.最舊式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片面灌輸知識的教學謂之.這種教學專注于形成“應試學習能力”,而不是未來信息社會所需要的“學習能力”或“發(fā)展性學習能力”.這樣,學生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知識技能,也無法面對現實與未來的挑戰(zhàn).

      (2)第二教學是目標教學.能面向學生,重視學生,靠教師誘導的教學謂之.“第二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第一教學”中死氣沉沉的局面,在教學中注意把握學生的“準備度”,但應試教育的體制與機制依然不變.

      (3)“第三教學”是立足于學生本性發(fā)展的教學,是培養(yǎng)現代新人生存能力的教學.“第三教學”中教師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借助自主學習,讓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學習能力(顯性學習能力即知識、理解、技能;隱性學習能力即興趣、動機、態(tài)度、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發(fā)展獨特個性,塑造高尚的人格.

      “第三教學”強調了3個命題:

      1)教師怎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2)怎樣形成學習能力?“第三教學”強調了對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自我實現”.它立足于新的“學習能力觀”,把興趣、動機、愛好、態(tài)度和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等能力作為“學習能力”的基本要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活動,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教學.

      3)怎樣進行“個性發(fā)展”與高尚的人格塑造?

      3 為何要探索“第三教學”

      3.1 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信息化、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呈指數性增加.據統(tǒng)計,人類的科技知識每3~5年增加1倍,一個人在校學習的知識已遠不能滿足他一生的需要.我們面臨著一個競爭更加激烈,變革更加迅速,創(chuàng)新更加廣泛的社會.這些迫使教育轉型,學校教育必須注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的知識、能力、人格和諧發(fā)展,使學生成為能自主學習的終身學習者.

      3.2 教師生存發(fā)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發(fā)展很快,從課堂類型可分為:知識課堂、智慧課堂和生命課堂.這3類課堂基本特點與本文所論述的第一教學、第二教學和第三教學相對應.但是,據我們調查發(fā)現部分教師還停留在“第一教學”的層面上,上課僅是傳授知識;能進行“第二教學”的教師已經很滿足了.他們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教學行為與第三教學距離甚遠,也與新課程理念相違背.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師不思進取,也極大地阻礙了學生潛能的挖掘、個性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師如果再不努力改變舊的教學習性,不要說發(fā)展自己了,恐怕還要被社會所淘汰.

      3.3 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高效輕負”是當前課堂改革的主流,容不得你“死揪”.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效課堂的要求越來越高,努力提高教學“生產力”是一個新的命題,教師自覺和不自覺地進行教學研究.如果只關注“教”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學”論“教”.學生的學習是有規(guī)律的,要提高教學“生產力”,教師必須尋求新的教育理論的支撐.

      4 “第三教學”可行性研究

      成功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要能不斷轉化學生獨立學習的行為,隨著教學的深入,學生要能越來越不依賴于教師.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行為全部依賴于教師,教一點,學一點,學、練融為一體.到了中年級學生依靠教師學,教師通過講解、引導學生讀書、討論、實驗,啟發(fā)學生探索未知,教學形式一般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到了初中,學生的求知欲望大增,啟發(fā)式教學對學生仍有壓抑,學生的個性得不到充分地發(fā)展,這時應推行相對獨立的學習.讓學生預習,針對預習出現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教學.到了高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基本獨立學習.進入大學,學生應能完全獨立學習.我們對大量教學觀摩課得出這樣一個規(guī)律,學生依靠教師的程度呈現以下規(guī)律:

      完全依靠 → 基本依靠 → 相對獨立 → 完全獨立

      隨著級別的升高,學習效率也不斷提高,所以我們設想能否縮短這個升級的過程.

      中學物理的特點即初中和高中的章節(jié)內容幾乎一樣,都是力、熱、電、光、原,只是內容的深淺、研究的方法不同而已.而學生此時對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已有相當程度的掌握,所以物理學科教學有望縮短“完全依靠→完全獨立”過程.

      5 大膽改革勇于實踐

      5.1 教學目標的改革

      使每一堂課都能成為智慧生命課堂.這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讓每個學生都能自由地發(fā)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高度開發(fā)學生的智慧,挖掘學生的潛能,點化和滋潤生命,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塑造高尚的人格.

      5.2 教學流程的改革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一般認為,預習→上課→作業(yè),而上課又可分為,復習舊課→引入新課→講授→反饋和鞏固.這樣似乎邏輯很好,也很有系統(tǒng),傳授知識確實也很到位;但是細想一下,學生卻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始終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根本沒有主動學習的機會,所以效率不高也就很正常了.為此,我們提出“先學后教,超前斷后”的八字方針作為課堂教學的依據.

      (1)先學.傳統(tǒng)教學是先教后學,學生存在著跟隨性、同步性、復印性,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不到發(fā)展.先學就是讓學生自己學習,與傳統(tǒng)的預習也有本質的差異.預習僅讓學生了解一下課堂所要教的內容,了解一些問題,并不想解決它(等待老師來灌).先學有明確的學習要求,要求學生能完成先學筆記,嘗試摸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受思維的定格,有強烈解決問題的愿望(試圖不依賴老師),嘗試解決問題并能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開始時老師可給些提綱或學案,并逐步減少,而學生也逐步擺脫老師.試驗初期學生是很不適應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合.通過學生先學,學生一般能理解課本上70%左右的內容,學生帶著剩下的30%進入課堂,有強烈的求知欲,能發(fā)現問題,會提出問題,能夠暢所欲言.

      (2)后教.這里主要指課堂教學,當然也不是傳統(tǒng)的教法.教師要清楚地知道,有些內容學生通過先學已經掌握了,就不要再細講了;講解的重點應放在學生獨立學習(先學)遇到的問題上;還有那些最近發(fā)展區(qū),共同性的問題,進行“外科手術式”教學.特別強調針對性,刀到病去,招招有效.教學方法可用“創(chuàng)新教育的物理問題教學法”和“懂、會、悟、創(chuàng)教學法”.

      授課方式靈活多變,可以是分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成果發(fā)布;教師板演示范;學生自由提問;學生與學生交流;學生與教師交流;隨堂練習;即時點評;歸納總結;共性感悟.教師的作用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動態(tài)合成和升華的環(huán)境,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學生主動、高效學習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教師扮演更多的是導演、幫助者和管理者.

      (3)超前斷后.課堂教學內容全部在課堂完成,這里“學”包括當堂檢測與鞏固,不留后遺癥,課后不布置作業(yè),不加班加點,不依賴任何習題集,這樣整個教學的重心前移了.只有不留任何形式的作業(yè),才能保證先學的質量,而先學質量的好壞是關系到課堂教學好壞的關鍵.

      5.3 教學評價的改革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是“以知識為本”的,重心是評價教師“教”的設計、“教”的過程和“教”的效果,是對教師知識傳授水平的一種評估.而對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的方式、學習的能力和學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即對學生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的發(fā)展,卻很少進行評價.

      “第三教學”的課堂教學評價,圍繞學生的學和學生主動發(fā)展而設計(以學論教),從以下6個方面來評價課堂教學.

      (1)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習者智力加工水平來分析“發(fā)現學習”相對“接受學習”更利于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方式時必須準確把握.是否徹底放棄被動接受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過程“有意義接受學習”、“指導發(fā)現學習”、“獨立發(fā)現學習”運用是否得當,效能如何.

      (2)學生的學習水平.學會學習是現代人生存和發(fā)展的首要條件,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以發(fā)展為本是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這一點可以根據學生的外顯行為的八個“是否”進行評價,是否積極參與;是否獨立思考;是否主動探索;是否自由表達;是否善于合作;是否富于想象;是否興趣濃厚;是否自我構建.

      (3)學生的學習效果.定為3個目標.知識目標:是否學會?以提升學生知識素養(yǎng);能力目標:會學嗎?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情感目標:學得有趣嗎?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情趣.

      (4)教師的角色把握.在“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把自己定位于“知識的傳授者” 顯然是天經地義的.但以發(fā)展為本的“第三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已發(fā)生了根本的變化即“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fā)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他必須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從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即互相影響、討論、激勵、鼓舞、了解.”

      (5)教學環(huán)境的營造.“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專制”營造了一種沉悶、壓抑的“灌輸”而非學習的環(huán)境.在“第三教學”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寄希望于教師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平等、互動的有利于自主學習的交流環(huán)境.為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為學生自主學習排憂解難,點評、捕捉動態(tài)教育資源,為學生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營造一種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習個性,各抒己見、相互爭論的研究性學習的氛圍.

      (6)教育技術的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正在介入教學過程,這成為“第三教學”逐步現代化的一個特征.為了防止用“電灌”進行“現代化”的“填鴨”,運用電教必須做到“高效”和“不可替代”.

      5.4 學生作業(yè)的改革

      “第三教學”原則上課后不留作業(yè),但不等于沒有作業(yè).學生的“先學”中隱含了學生的作業(yè).由于學生的先學,加上課堂結構的改革,教學的質和量都遠遠超出許多,教學進度也會大大超前,所以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完成自己愿意做的作業(yè).作業(yè)一般可分周作業(yè)或單元作業(yè),必做作業(yè)和選做作業(yè),作業(yè)的形式更是多樣化.如,自命題作業(yè),觀察型作業(yè),實驗型作業(yè),發(fā)散型作業(yè),探究性作業(yè),課題型作業(yè),論文型作業(yè),知能構建型作業(yè).這些作業(yè)一般不要求當天交,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想,去做學問.批改作業(yè)的方式也很特殊,不是全由教師完成,大多是利用課堂集體完成.每周或更長一些時間(或一個學習單元)交流一次,讓學生組織參與評估,教師點評,也可由學生學習小組相互批改.

      6 實驗的顯性成果

      10年來,筆者“第三教學”探索與實踐,首先在物理學科開始進行試驗,效果很好,尤其是尖子生大面積豐收,應試成績也很好.由于物理學科的成功,其他學科紛紛加盟,綜合效果更加顯著,經研究分析有以下特點.

      (1)試驗教師的教育思想和實際教學能力,試驗前后有很大的變化.用“學科素質教育教師情況評價表”對試驗教師和一般教師進行評價,結果顯示,試驗教師的學科素質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明顯高于一般教師.通過學生、同行教師和學校領導對試驗教師的評價看,試驗教師的教學能力強,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水平高,與同齡段的年輕教師比較,進步明顯優(yōu)于一般教師,學生測評滿意度普遍較高.

      (2)通過對試驗班和對比班學生學習情況測試的數據分析,學科階段性考試單科成績平均分值高于普通班8~12分,綜合考試更優(yōu)于對比班.尤其是試驗班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均大大優(yōu)于對比班.更可喜的是試驗班的班風、學風、師生關系融洽,同學之間相互幫助,學生的心理素質都明顯優(yōu)于對比班.而在學科競賽、科技活動、研究性學習等活動中,試驗班獲獎人數更是多于對比班2~3倍.

      7 試驗出現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策略

      7.1 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的差異怎樣處理

      “第三教學”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先學,由于學生的先學,教學的內容和質量都擴大了,當然優(yōu)秀生和學困生的差異也擴大了,這是正常還是反常呢?我們研究認為是一件好事,優(yōu)秀生學習能力提高了,學困生相比原來的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不過沒有優(yōu)秀生提高的幅度大而已.那么,擴大了的差異怎樣處理?“導師制”是針對這一問題而設計的,所謂“導師制”就是讓優(yōu)秀生更優(yōu),學困生能迎頭趕上的好辦法,這里的“導師”可以是老師,也可是優(yōu)秀學生.優(yōu)秀生是最好的導師,學生之間有共同語言,有共同障礙,誰先悟出道理,他就會告訴其周圍的人,這些優(yōu)秀生就是學困生身邊的最好老師,而這些小老師對學困生的幫助還有教學相長的作用.所以,課堂教學要特別注意學生的合作學習,可分若干個小組.對小組學習,課堂教學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課堂教學要有強烈的針對性,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教師要設法營造非常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學生的主體性可得到充分的保障.教學的開放性,不是老師說了算,要讓學生提出問題,設計問題.

      7.2 教師的人格魅力對試驗結果的影響

      最近有一件事使筆者深受啟發(fā),語文教師告訴我,他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我最敬愛的教師》(不準虛構,要求真人真事),結果一個班52人,有43位學生寫了同一位教師,并把這教師上課時所用的幽默精彩語言,編成語錄在網上傳播.許多學生把教師的板書當作字帖,把教師的言和行作為自己言、行的標準,把這位教師視為偶像.經過3年的跟蹤調查,我們發(fā)現采用“第三教學”的教學效果是顯著的,但是,不同試驗老師教學效果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盡管我們采用了集體備課、統(tǒng)一教案、統(tǒng)一進度、統(tǒng)一先學內容、統(tǒng)一練習,甚至有的教師跟隨師傅聽一節(jié),上一節(jié).同一年級試驗班的同一學科不同教師同時試驗效果還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大概是教師的人格魅力的作用.我們發(fā)現有一定影響的教師會帶出一批優(yōu)秀學生來.教師擁有高尚的師德、高深的業(yè)務、幽默風趣的語言,在由他引領激情的有生命力的課堂里,學生感覺不到累,艱苦也是樂,這樣的課堂是一種藝術的享受,生命的激活.教師人格魅力的形成可能是影響教育教學因素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7.3 網絡 “第三教學”的試點

      “第三教學”不僅是在課堂上,它是一個系列工程.學校教學很難考慮到全體學生需求,所以教師只能考慮大多數學生的需求來進行教學設計.因為網絡教學不受時空的限制,而現在互聯網在市區(qū)已普及,所以,網絡已成為人類不斷獲取知能的有效途徑.我們用“第三教學”的理念設計網上課堂、網上探究,內容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選擇性學習,尤其在節(jié)假日,學生依然可以自我“第三教學”.我們認為網絡教學可以成為學校教學的補充和拓展, 網絡學習一定會成為人們終身學習的大課堂.

      7.4 提高隱性學習能力的策略

      隱性學習能力(興趣、動機、態(tài)度、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是學生發(fā)展的核動力,研究發(fā)現特別優(yōu)秀的學生不一定是最聰明的而是隱性學習能力特別高的學生,所以優(yōu)先發(fā)展學生隱性學習能力特別重要.試驗發(fā)現提高隱性學習能力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激勵.它能有效地激發(fā)人的潛能和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力.關于激勵,有一些具體的做法.

      (1)人生格言自我激勵.要求每位學生寫出自己的人生格言,統(tǒng)一打印張貼.人生格言道出了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追求及奮斗目標,極大地增強了學生進步的內動力.同時把自己的人生格言寫出來,貼出來,全校觀摩,也給學生一個自我展示、自我激勵的機會,效果格外好.

      (2)身邊榜樣的激勵.設立學生導師工作站,每站由3個學習小組組成,每組3人,只要成績優(yōu)秀并能樂于助人的便可自薦或被人推選擔任站長.其主要責職就是扮演小教師,負責將先學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向教師匯報,每周可參與一次教師的集體備課.站長不僅學習成績好還要人品好,在學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將站長的個人照片做成鏡框安裝在教室的走廊上,這對站長及其他學生都是一種榜樣的激勵.

      (3)活動激勵.每學年舉行一次物理節(jié).只要有興趣的學生都可參加,只要與物理有關的內容均可參賽.由3位教師和5位學生組成評委,評選出一年內優(yōu)秀物理作品或物理單科學習成績特別優(yōu)秀者,在校園內張榜表彰.

      (4)教師創(chuàng)造一切機會給予激勵.每節(jié)課至少必須表揚一名學生,每周評出3~5位自主學習班標兵,名單在教室的黑板報內保留一周并動態(tài)更換.教師批改作業(yè)要有選擇地寫一些鼓勵性的批語.這些做法雖然麻煩些,但對學生的隱性學習能力提高是很有效的.

      8 結束語

      本研究仍在繼續(xù)進行之中,有些做法還只適合物理學科,甚至有的知識單元效果還不理想.一般起點年級(如高一物理)試驗效果較為明顯,隨著試驗時間的延長效果更明顯.單獨的一節(jié)課試驗效果極微,需要一個連續(xù)、系列、綜合的研究.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另外,我們還研究過一個學校全部學科同時研究效果是否更好,渴望通過研究能找到一個普遍適用的框架,并在這個框架上滋生出適合學科特點的系列方法,試圖能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希望有識之士加入我們的行列共同探討.

      參考文獻

      1 (日)稻川三郎著.鐘啟泉譯.課程論基礎.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2 費宏.探索第三教學,提高學生學力的研究.中學物理教與學,2003(2)

      3 費宏.課堂教學如何確定的主體地位.物理教師,2001(7)

      4 費宏. 談創(chuàng)新教育的物理問題教學法.教學研究, 2000(2)

      5 費宏. 高效物理作業(yè)的研究.物理教師,2007(5)

      猜你喜歡
      先學作業(yè)課堂教學
      發(fā)揮先學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擔當作為
      奮斗(2021年20期)2021-12-07 10:01:14
      基于先學后教 培養(yǎng)自學力
      快來寫作業(yè)
      “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復習課中的應用
      作業(yè)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淺談“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10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中國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汝城县| 花垣县| 孝昌县| 兴海县| 土默特右旗| 大连市| 长泰县| 新竹县| 宜兴市| 榆中县| 文水县| 循化| 金寨县| 和平区| 临桂县| 深州市| 广东省| 永康市| 习水县| 根河市| 六枝特区| 阳泉市| 高密市| 会泽县| 晋州市| 隆德县| 张家界市| 平陆县| 平潭县| 临澧县| 开阳县| 边坝县| 成安县| 青浦区| 梧州市| 梁河县| 琼结县| 额济纳旗| 黄冈市| 宝兴县|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