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強翠蘭
(安徽省固鎮(zhèn)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二科 233700)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又稱腦血管意外。因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的腦血流循環(huán)障礙和腦組織功能或結構損害的疾病都可以稱為腦卒中。腦卒中分為兩大類:即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無論是缺血性腦卒中還是出血性腦卒中,都會造成腦組織損害,引起相關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致使出現(xiàn)一定的并發(fā)癥及功能障礙。
腦卒中一般會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有:吸入性肺炎.壓瘡、肩關節(jié)痛或移位、尿潴留或尿失禁.便秘.消化道出血.癲癇發(fā)作等。
1.1 吸入性肺炎中風會影響感覺與咀嚼的能力,食物容易誤入氣管,引起嗆咽和呼吸困難。
處理方法:為病人實行一項飲水測試。如果病人多次都不能自行飲水,考慮給予鼻飼。
1.2 壓瘡護理人員要嚴密觀察壓瘡發(fā)生的早期癥狀,為減少嚴重的壓瘡出現(xiàn),就需要頻密幫助病人翻身及利用減輕壓力的床褥。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
1.3 肩關節(jié)痛或移位 護理人員應注意病人臥姿,患肢應放在功能位置,轉換體位或移動病人時應小心輕移患肢,避免過度牽拉,引起不必要的受傷。
1.4 尿潴留 處理方法(1)行為治療法(2)間歇性導尿(3)長期導尿。
1.5 便秘 早開始活動及進食含豐富粗纖維的食物,可減少便秘的出現(xiàn)。常用藥物:乳果糖、番瀉葉。
1.6 消化道出血 提醒病人飯后再服阿斯匹林,按時服胃藥。
1.7 癲癇發(fā)作處理方法(1)安置病人于安全環(huán)境,保持平臥頭側,氣道暢通,給予氧氣。(2)口部放入通氣膠管,避免受傷。(3)記錄抽搐情況及時間,需立即通知醫(yī)生給予藥物治療。(4)預防再抽搐,指導按時服藥,有預感抽搐時,應自行臥下,減少受傷。
腦卒中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語言功能障礙,肢體功能障礙。
2.1 吞咽功能障礙進食訓練包括進食時患者的正確體位、食物形態(tài)、用量及綜合訓練,目的是促進攝取足夠營養(yǎng),使患者具備足夠的體力,逐步恢復自行進食能力。
2.1.1 進食時的最佳體位 進食前應囑患者放松精神,保持輕松、愉快情緒15~30min,然后讓患者坐直(坐不穩(wěn)時可使用靠背架)或頭稍前傾45°左右,這樣使在進食時食物由健側咽部進入食道或可將頭部輕轉向癱瘓側90°側咽部擴大便于食物進入。
2.1.2 食物選擇根據(jù)老年人飲食特點及吞咽障礙的程度,選擇易被患者接受的食物,尤其要注意南方人喜稻米,北方人愛面食的飲食習慣,再由營養(yǎng)食堂配以鮮牛奶、蔬菜汁和果汁等。將食物做成凍狀或糊狀以便進食。
2.1.3 進食的協(xié)助 當患者開始進食時,護士可協(xié)助患者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一般食團攝入每次以1湯匙大小為宜,放入食團后可將匙背輕壓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每次進入小食團后,囑患者反復吞咽數(shù)次,以使食物全部通過咽部,每咽下一口應清理口腔一次。在協(xié)助患者進食過程中,可適當給患者喝一口白開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體誤入氣管。為防止吞咽時食物誤吸入氣管,在進食時先囑患者吸足氣,吞咽前及吞咽時憋住氣,這樣可使聲帶閉合封閉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將肺中氣體排出,以噴出殘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殘渣。對因真性球麻痹而致口腔或咽部運動障礙,不能維持由口攝入足夠飲水量與熱量的患者,可用鼻飼的方法進行鼻飼,待進行吞咽功能訓練有效后再行經(jīng)口飲食訓練。
2.2 語言功能障礙腦血管病患者中有20%左右的人有言語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失語、語言辨別障礙、失讀和失寫。不管哪種情況,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對語言障礙的康復訓練十分必要。無論是醫(yī)護人員還是患者家屬,都應該積極而耐心地有計劃地幫助患者恢復說話能力。對不會說話的患者,首先教他用喉部發(fā)“啊”音,也可以讓他用嘴吹火柴誘導發(fā)音,因唇音最易恢復。能發(fā)音的患者,先隨訓練者念字和詞匯,然后可以獨立練習,由易而難,由短而長。還可以給患者一面鏡子,讓他看別人的口型,對著鏡子隨時矯正。當患者的讀音基本獨立時,讓患者聽常用詞句的前半,讓他說出后半。對語言辨別、理解困難的患者,要做言語刺激訓練,可在患者面前擺些圖片,讓患者按訓練者的口令指圖,一個圖片一個圖片的進行,當指誤率僅為30%時,再增加圖片數(shù)目和詞匯。同時做命名練習,給患者看圖片,讓其說出名稱還可以做聽語指字練習,訓練者念字或詞匯,讓患者指出圖片上的字或詞匯。對于失讀的患者,則讓他讀卡片上的字。對失寫的患者,則要教他抄寫、聽寫和自己書寫。
有的患者病情復雜,如伴有視覺障礙者看不見東西,就讓他接觸實物,再叫出物名;對伴有一音障礙的患者,由于言語器官無力、肌張力異?;蚴д{,就要進行呼吸訓練,使患者說話時能保持一定的呼氣壓時間(男15 s,女10 s);還要進行發(fā)音訓練,使呼氣與聲帶運動和振動能夠協(xié)調,以便自然發(fā)音;調音器官的運動訓練也是必要的,以使下腭舌、唇的運動功能恢復。
在教患者說話的過程中,對患者要熱情、細心、耐心,要不斷鼓勵患者,幫助患者克服困難,最大限度的恢復說話功能。
2.3 肢體功能障礙肢體功能四期鍛煉法
2.3.1 一期鍛煉法 患者經(jīng)過及時治療,意識可逐漸清醒,多遺有不同程度的偏癱、言語障礙等。偏癱由弛緩性變?yōu)榀d攣性。鍛煉方法:協(xié)助者用手抓住病人一手或足,另一手托住其腕關節(jié)或膝關節(jié),然后屈伸患側上下肢。同時將上肢攤以聳肩,持續(xù)20min,2~3次/d,或一手抓住患側腕關節(jié),另一手抓住指尖呈波浪型運動,從拇指到小指遂個進行。操作過程中動作應輕揉,力度要適中,從而刺激神經(jīng)功能,防止或減輕肌肉、骨骼的萎縮,牽伸痙攣肌肉,保持關節(jié)韌帶的正常伸展度,防止關節(jié)畸形、萎縮。
2.3.2 二期鍛煉法 指導其坐在床上活動四肢,伸手屈肘,用手反復洗臉動作,反復曲伸膝關節(jié)及活動足趾關節(jié),或坐在床邊利用健手抓住床架,站立及坐下進而下蹲及站立,以鍛煉下肢的支撐力,或站在床邊,用健手抓住床架,利用肩部的擺動及晃動,牽帶患側上肢前后左右擺動?;蜓雠P位,健手抓緊魔仿,用患手來轉動魔仿以改善手指的靈活,同時用一個有重量帶有凹槽的圓形管子,放在地上,雙足放在上面利用健側足協(xié)助將管子行滾動,以鍛煉下肢的屈伸功能及增強肌力。或用輪椅推其至墻邊,讓其伸患臂向上抬舉呈“爬山狀”,可反復多次并停留一段時間,再繼續(xù)鍛煉肱二頭肌,此期鍛煉時間較長。
2.3.3 三期鍛煉法 患者能抬起患肢后,即可扶之下地站立活動,指導其肢體鍛煉。先由護理人員幫助其練習起坐,以后可逐步讓病人扶著床沿獨立起坐,隨后由護理人員扶著站。病人站穩(wěn)后,鼓勵病人行走,以主動運動為主,行走時要抬頭,眼睛向前看,足跟要抬起,足尖朝前,以防止外八字和內(nèi)八字,影響行走及外觀。練習時不能貪快,要一步一步走,隨時糾正走路姿勢,為以后鍛煉打好基礎,上肢運動以抬舉外展、摸耳等為主,以增加上肢力量。
2.3.4 四期鍛煉法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肢體鍛煉,病人走穩(wěn)后由拄拐行走逐步到除拐行走。平時鍛煉起床、洗漱、穿衣,大小便自理,以便以后能生活自理。為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此期加大了肢體運動量,病人常可恢復或部分恢復肢體運動功能,生活可自理并可從事一些簡單運動。在家仍不能忽視肢體鍛煉,以免導致不用,呈廢肢。鍛煉時,按照醫(yī)護人員指導的正確方法鍛煉,注意勞逸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