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李莉名師工作室 張春霞
細讀文本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武漢市李莉名師工作室 張春霞
平時在跟老師談課時,總忘不了要說一句——課前好好讀讀課文??墒窃鯓幼x,讀到什么程度?從何入手?老師們還是有些茫然。其實,細讀文本是高效課堂的前提。
一篇課文擺在我們面前,第一步要做什么?應該是字詞。曾在一位老師的課上,聽到這樣一個教學過程,就是這個細節(jié)使他的教學大打折扣。
師:“云蒸霞蔚”,看看最后一個字,讀什么?
生:wèi。
師:是的,老師還告訴大家,這個字還有一個音讀“yù”。讀“yù”音時,有兩種意思,一個是河南的一個縣名,蔚縣;另一個意思是姓。那去掉草字頭讀什么音?
生:wèi。
師:是嗎?不對,還是讀“yù”。大家知道《說唐全傳》里有一個尉遲恭。就讀“yù”。
生:哦,知道了。
老師想通過這個“蔚”字拓展,希望學生記住兩個“yù”的音,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可行的。但“尉”就只能讀“yù”嗎?顯然是錯的。
所以細讀文本第一步就應該理解字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凡是生字,拿不準讀音的,一定要查字典,注拼音。有些詞語的意思雖然不一定講,但教師必須弄懂。其次就是要找出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也要做上記號,并且一定要認真理解,不光要弄清字面上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弄清文字背后的含義。隨著悟性的提高,有些關鍵詞語,寫得精彩之處,以及課文的重點、難點,便能很快。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知識性的東西,一定要弄清楚,不能有半點含糊,比如一些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一定要查查資料。
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朗讀課文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教師首先也要過這關。對于情感型課文,朗讀的遍數(shù)還要多,要讀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教師必須掌握朗讀要領,把握朗讀基調,上課時用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為學生做示范,所以備課時要力求把課文讀“活”??梢哉f,老師的朗讀水平有多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有多高,甚至超過老師。如果老師的朗讀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學生朗讀水平會出眾。師生朗讀得精彩的課堂,必然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富有情趣的課堂。所以,語文教師要在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上下功夫。對于一些美文,或課后要求學生背誦的課文或片段,教師一定要會背,所有的名師,他們在課前都將課文背得滾瓜爛熟。不可想象一位語文老師在給學生范讀時,掉字、加字、讀錯字,課堂上會是一種什么情形。
對于作者推敲、錘煉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細心琢磨體會。所有文章都有用詞精當?shù)牡胤?,這些詞語往往是我們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細細咀嚼品味的。比如,《快樂王子》一課中的“再三求”、“再三央求”、“連聲央求”、“啄”等詞,課堂教學中抓住了這些詞,對王子的無私、善良就會有更深刻的了解。
每篇課文都有不同的謀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導學生去感悟,去學習,去運用。比如,《快樂王子》滿篇寫的都是塵世的丑惡與貧困,字里行間都是王子的“血”與“淚”,可作者為什么以《快樂王子》為課題呢?如果我們對于文章的妙處和特色理解了,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課堂上什么樣的問題教師都能迎刃而解了,也會自如地引導學生去感悟、去理解、去欣賞、去評價。
教師畢竟是首席,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領悟得深,學生才能領悟得深,才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下,會做到超常發(fā)揮,課堂也應此會精彩紛呈。
編者選編文章作為教材,是有用意的,我們不能一味地將自己的解讀原原本本地教給學生,要弄清編者意圖,把握教學的目標。編者意圖往往體現(xiàn)在課后的“思考與練習”之中。所以,細讀文本不能忽視了課后練習。
認真思考課后練習題的要求,教師要先做一做。如,要求學生背誦的部分,教師先背下來。要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要努力去做。要求學生回答的問題,教師先答一答,有時還要寫到教案上,以提高教學效率。
另外,課后練習要求學生寫的字和詞語,教師一定要先寫一寫,每一個寫的字應注意什么,特別是每一筆在哪兒起筆,在哪兒收筆,一定要把握準,否則就寫不規(guī)范。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