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山佳
說“水衣”兼及“水”系服飾詞
崔山佳
《漢語大詞典》收“水衣”,義項有二:①青苔,蒼苔。所舉例證如下:
(1)階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文選》張協(xié)《雜詩》之十)李善注引《淮南子》高誘注“:蒼苔,水衣也。”②即水苔。所舉例證如下:
(2)崩石攲山樹,清漣曳水衣。(唐杜甫《重題鄭氏東亭》詩)
(3)看盡水衣投北岸。方知今夕是南風(fēng)。(宋楊萬里《初夏玉井亭晚立》詩)
(4)古殿摧金榜,空塘落水衣。(明袁宏道《過古寺》詩)
但在清末的一些公案俠義小說中“,水衣”卻另有所指,如:
(5)馬玉龍一劍將馬忠的水衣劃破,馬忠只嚇得驚魂千里,順?biāo)由洗ァ?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49回)
(6)勝爺一看,劉士英已換好水靠,勝爺心中暗道“:劉士英將我水衣盜去,我若跟他要水靠,他絕不能給我?!?清張杰鑫《三俠劍》第4回)
例(6)中前后都用“水靠”,中間用“水衣”。“水靠”義為“:指在水中所穿的密扣緊袖束腰衣裝。”“水衣”與“水靠”同義,也“指在水中所穿的密扣緊袖束腰衣裝”。
我們在清末公案小說等中共發(fā)現(xiàn)“水衣”與“水靠”連用 93例,其中《彭公案》17例、《永慶升平前傳》1例《、永慶升平后傳》14例《、三俠劍》39例《、續(xù)彭公案》6例、《再續(xù)彭公案》13例《、三續(xù)彭公案》3例。如:
(7)話說馬成龍在船上一瞧,一片水花兒滾滾,自己又害怕,見王天寵換好了水衣水靠,頭戴分水魚皮帽,日月蓮子箍,油綢子窄袖兒短汗褂,油綢子底衣,水襪子帶底兒。(清姜振名、郭廣瑞《永慶升平前傳》第72回)
(8)石鑄是水旱兩路的英雄,在水內(nèi)能使截爪鐮,可惜不能帶來,他也未帶來水衣水靠,便拉單刀跳在水中。(清貪夢道人《續(xù)彭公案》第35回)
也有“水衣”與“水褲”一起連用,如:
(9)自己換了水衣水褲,帶了鉤鐮拐,放下了繩子?!?彭公案》第59回)
(10)因此楊六爺帶好兵刃暗器、水衣水褲?!?三俠劍》第5回)
也有先用“水褲”,后用“水衣”的,如:
(11)嘍卒俱穿水褲,林士佩、曹世彪俱都穿著水衣?!?三俠劍》第7回)
例(11)中“,水衣”是上衣“,水褲”是下衣。如果只單用“水衣”,可能既包括上衣,也包括下衣。
也有單用“水褲”的,如:
(12)下體荷花色分水裙,三叉通口水褲。《(三俠劍》第1回)
例(12)中的“水褲”也是單指下衣,前面有“下體”的說法,又與“分水裙”對舉。
(13)下著一條白水褲兒,扎護膝,撥霧撩云;足蹬著一雙抹綠軟靴,纏腿繃,飛風(fēng)掣電。(明清溪道人《禪真逸史》第31回)
例(13)中的“水褲”義與前面幾例不同,意思是“:古代白色綢子或絹制成的褲子。因綢料易飄動,故稱?!迸c下面的“水裩”同義。
《漢語大詞典》收“水裩”,義為“古代白色綢子或絹制成的褲子。因綢料易飄動,故稱。”如:
(15)[生]看你滿身上下,都扎縛齊整;我單單一條水裩兒,有什么暗算?(清李玉《風(fēng)云會》第5出)
還有“水裈”的說法,如《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1992):“水裈,可以穿著下水的褲子。裈:有襠褲?!比?
(16)黃昏時分,張順脫膊了,匾扎起一腰白絹水裈兒?!?水滸傳》第111回)
其實“水裩”和“水裈”是一樣的《,漢語大詞典》“水裩”的注釋正確《,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的注釋則是望文生義。
《漢語大詞典》還收有“水裙”,義為“戲曲服裝。白色短裙,系于腰間。系水裙的腳色,大多為漁夫、樵夫、店小二等”。未舉例。其實,明清白話小說中已有用例,如:
(18)盛希僑笑道“:把你腰里水裙去了,你那跑堂的樣子,我竟是吃不上你的茶來?!?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4回)
例(17)、(18)中的“水裙”是作品中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穿的,并非戲曲服飾,應(yīng)是“古代白色綢子或絹制的裙子”的意思?!稘h語大詞典》的釋義范圍似過于狹窄。
還有叫“湘水裙”的,如:
(19)次日,天然戴著玲瓏碧玉鳳頭冠,穿著大紅盤金團鳳袍,月白瀟花湘水裙,叫勇兒隨著。(清素庵主人編次《錦香亭》第16回)
(20)寶玉道:“見說浙江潮有信,如何不明白呢?你前回石榴裙上沾了一片綠茸青苔,這回湘水裙中濺了一泓桃花春潮。”(清花月癡人《紅樓幻夢》第16回)
這“湘水裙”也是作品中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所穿。
還收有“水袖”,義為“傳統(tǒng)戲曲服裝中蟒、帔、開氅、褶子等袖端所綴的部分,用白色的綢絹制成。因其甩動時形似流水波紋,故稱。”例如:
(21)當(dāng)魏紫在鵝毛扇后面飲下第一杯酒,以水袖拭她的絳唇時,這個演員的形態(tài)完全穩(wěn)定下來了。(徐遲《牡丹》三)
(22)蘭芳在臺上的動作優(yōu)美,水袖運用自如,又利落,又好看。(姜妙香《追懷往事》)
還收有“水運條兒”,義為“有光彩的絲帶子”。例如:
(23)系一條水運條兒,穿一對兒淺面鈐口僧鞋。(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三)
《近代漢語大詞典》(2008)收“水襪”,義為“布襪”。例如:
(24)穿一領(lǐng)不青不藍(lán)海青,著一雙不黑不白水襪,拖一雙倒根鞋,就是如花似玉顏色也顯不出來了?!?三刻拍案驚奇》第30回)
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水襪”的其他用例,如:
(25)只因他爹娘沒眼,把來嫁了這廝,帽也不戴一頂,穿了一領(lǐng)油膩的布衫,補洞的水襪,上皮灣的宕口草鞋,終日手里拿了皮刀,口中銜了苧線,成甚模樣?(明陸人龍《型世言》第27回)
(26)白水襪新鮮時樣,紅套鞋淺面低跟,整衣處渾身沉速,開扇時滿面真金。(明京江醉竹居士《龍陽逸史》第1回)
(27)話說馬成龍在船上一瞧,一片水花兒滾滾,自己又害怕,見王天寵換好了水衣水靠,頭戴分水魚皮帽,日月蓮子箍,油綢子窄袖兒短汗褂,油綢子底衣,水襪子帶底兒?!?永慶升平前傳》第72回)
例(25)、(26)中的“水襪”是一般人所穿,例(27)中的“水襪”同“水靠”有關(guān)系,是用于下水的。還有指道士所穿的,如:
(28)大人說“:張祿兒,把我的道袍、道冠、絲絳、水襪、云鞋、毛竹板全拿來?!?清佚名《劉公案》第2回)
(29)一片紅光,有一位出世的神仙來到房內(nèi),賢臣閃目觀瞧,卻是個道家打扮,仙風(fēng)道骨,不同尋常,頭戴翠云巾,杏黃鶴氅,水襪云鞋,面紫生光,神眉圣目,手擎黃金如意。(清佚名《于公案》第89回)
《漢語大詞典》未收“水襪”一詞。
看來“,水衣”、“水褲”[例(13)除外]與“水裩”、“水裈”、“水裙”、“水袖”、“水襪”[例 (27)除外 ]、“水運條兒”等是不一樣的,兩個“水”的意義不同。“水衣”和“水褲”用的是“水”的本義,指在“水”中用的東西;“水裩”等用的是引申義。
《漢語大詞典》未收“水衣”的其他意義《,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高文達(dá)先生主編的《近代漢語詞典》(1992)、許少峰先生主編的《近代漢語詞典》(1997)都未收“水衣”,甚至連許少峰先生后來主編的比《近代漢語詞典》(收詞2.5萬余條)篇幅要大得多的《近代漢語大詞典》(收詞5萬余條)也未收。似有缺漏。
1.高文達(dá).近代漢語詞典.北京:知識出版社,1992.
2.吳士勛、王東明主編.宋元明清百部小說語詞大辭典.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許少峰.近代漢語詞典.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1997.
4.許少峰主編.近代漢語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
(浙江財經(jīng)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