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禹錫貶謫詩與楚文化

      2011-04-07 01:07:53
      關(guān)鍵詞:楚地竹枝詞貶謫

      于 偉

      (山東大學(xué) 文史哲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劉禹錫貶謫詩與楚文化

      于 偉

      (山東大學(xué) 文史哲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楚地和楚文化歷史悠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因“永貞革新”被貶楚地的劉禹錫在他貶謫詩的創(chuàng)作中受楚地敬巫祝、日火崇拜等風(fēng)俗影響,其詩顯現(xiàn)出新的光芒色彩;對楚地的古跡風(fēng)物這類人文意象的描寫,使其詩有了深刻的內(nèi)涵;對楚地風(fēng)雨四季這類自然意象的描繪,使其詩有了更多的靈動氣息。不幸的遭際卻讓劉禹錫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了新的成就。

      劉禹錫;貶謫;楚文化;風(fēng)俗;人文意象;自然意象

      貶謫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至少從屈原起,貶謫和文學(xué)發(fā)生了密切不可分的血緣關(guān)系,成了一種重要的文學(xué)現(xiàn)象,號稱盛世的大唐王朝,承平日久,疆域遼闊,其駕馭臣下,恩威并施,對于犯法忤逆的官員,往往給于貶謫,所貶之地,多是古楚地。歷史上的古楚地疆域曾西北到武關(guān)(今陜西商南西北)、東南到昭關(guān)(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陽、山東南部,南到洞庭湖以南直達廣西,后來又擴大到今江蘇和浙江,可以說,在華夏版圖上曾有過很大的分量。在社會中心居北的唐朝,這片南方的古楚地在北方士人看來遠在天涯,習(xí)俗迥異,交通不便,加以瘴癘蠻荒,故視其為畏途。明王世貞在《藝苑卮言》卷八中,曾舉出歷代流貶詩人達80余人,其中唐代就有47人,而中唐元和前后,又是詩人貶謫較為集中的時代,著名者就有韓愈、柳宗元、劉禹錫、元稹、白居易五大貶謫詩人?!八麄兌鄶?shù)是具有經(jīng)世治國抱負的耿介之士,卻因昏暗渾濁的時代因素,或權(quán)利角逐的宦海風(fēng)波,被疏離于權(quán)力中心,以至于逐出朝廷,貶謫蠻荒?!盵1]本文特選劉禹錫為考察對象,著重論述他貶謫后的創(chuàng)作。

      其實,劉禹錫遭貶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就取得了一些成就。當時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傾向與特征,如果用他自己的詩來概括的話,那便是“初逢貞元尚文主,云闕天池共翔舞?!?《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這一時期的詩人懷有凌云之志,又有同道想從,加之仕途步步遷升,“共翔舞”,我們看出他的那份“春風(fēng)得意”??梢哉f,這時期劉禹錫的詩歌是單純的,基本上多是對自己正義事業(yè)的謳歌和對邪惡勢力的討伐。篇篇雖充溢著凌云之志、豪邁之言,但是缺少深廣度和真情實感,難稱其代表作。然而,因“永貞革新”失敗而被貶,則成為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轉(zhuǎn)折點。

      《舊唐書·劉禹錫傳》:“禹錫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詠,陶冶情性?!盵2]《新唐書·劉禹錫傳》:“憲宗立,叔文等敗,禹錫貶連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馬。州接夜郎諸夷,風(fēng)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聲愴佇,劉禹錫謂屈原居湘沅間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聲,作《竹枝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偶悉歌之?!盵3])

      由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劉禹錫的貶謫遭遇使他和屈原發(fā)生了共鳴,而我們都知道屈原的作品深深烙印了楚文化的特質(zhì),由此暗寓著劉禹錫的貶謫詩與楚文化之間定也有密切關(guān)系。這里所謂的楚文化指的是:“在楚地上形成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楚國的物質(zhì)生產(chǎn)、社會意識、精神生活、科學(xué)技術(shù)、思想觀念、風(fēng)俗習(xí)慣以及與楚國有關(guān)的遺跡、遺存等等?!盵4]通過搜閱材料,研讀劉禹錫之詩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楚文化對劉禹錫貶謫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

      一 廣泛展現(xiàn)楚風(fēng)楚俗為其詩增添了新的色彩

      百里不同風(fēng),千里不同俗。經(jīng)過幾百年的洗練,使得楚地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風(fēng)民俗。劉禹錫貶謫期間,他與人民群眾有廣泛的接觸,且貶謫時間較長,這就使得他有機會去熟悉楚地的風(fēng)俗,有所睹必有所感,于是這些民風(fēng)民俗出現(xiàn)于其詩篇中,并且為他的詩歌增添了新的色彩:

      楚人有著悠久的“敬巫?!绷?xí)俗,劉禹錫在《竹枝詞九首并序》中說“昔屈原居湘沅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渝,知變風(fēng)之自焉”,由此可見,他創(chuàng)作《竹枝詞九首》的目的,是仿效屈原為巫祝服務(wù)的?!杜f唐書·劉禹錫傳》也曾載“蠻俗好巫,每淫詞鼓舞,必歌俚辭。禹錫或從事于其間,乃依騷人之作,為新辭以教巫祝?!?劉禹錫的詩因此而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詩句“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便是很好的佐證,有了這層神秘,不僅不顯得晦澀,反倒增添了幾分新奇與趣味。

      于此相關(guān)的則是桃、棘矢這類辟邪除祟之物,楚人把桃和棘矢當做靈物,周朝始封的第一個楚君熊繹,他的職責(zé)之一,就是以桃木和棘枝為箭敬獻給周朝以此除祟避災(zāi)。劉禹錫的詩中對這些靈物都有寫及,最為明顯的當屬寫“桃”的詩句,不妨看一下:“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堤上行二首·其二》);“桃蹊柳陌好經(jīng)過,燈下妝成月下歌?!?《踏歌詞四首·其二》);“山桃紅花滿山頭,蜀江春水拍山流?!?《竹枝詞九首·其二》);“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竹枝詞九首·其九》)等詩句,或?qū)懱一?、或?qū)懱胰~、或?qū)Ρ葘懱?,表達出自己的那份或怨、或靜、或喜、或憂、或望的感情。這里的“桃”,在劉禹錫看來,已不是簡單的靈物了,而是賦予了它以靈動的感情,將自己的情感附于其上、烙于其中,令人感動。

      楚人確信自己是日神的遠裔,火神的嫡嗣,因此他們拜日崇火,且日中有火,火為赤色,故楚人尚赤,尤喜紅色,無論是建筑上,還是器物上,都以紅色為主,紅色為貴。至今楚地保留著的“送紅蛋”的傳統(tǒng)也與此有淵源。劉禹錫的詩作中直接用到“赤”或“紅”這一字眼的詩句并不多,如“花枝滿空迷處所,搖動繁英墜紅雨?!?《白舌吟》)就是很精彩傳神的句子。直寫的雖少,但有一點卻很耐人尋味,那就是他的詩中“霞”字出現(xiàn)較頻繁,如“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酬樂天詠老見示》);“殘霞忽變色,游雁有余聲?!?《晚泊牛渚》);“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近晚霞。”(《浪淘沙詞九首·其五》)等等,我們都知道“霞”一般為赤紅色,透過劉禹錫詩中出現(xiàn)的“霞”字,可以間接看到他眼中的那片“赤紅”,他從楚人“尚赤”的習(xí)俗中看到了紅色所具有的內(nèi)涵——一種希望、安詳、沉著、高貴的內(nèi)涵。以霞反紅,更為形象,有意境,也更令人遐想、省思,從中讀出劉禹錫那顆希望、安詳、沉著、高貴的內(nèi)心,足見其高妙之處。

      除了尚“赤”,楚人還崇“鳳”,其先民以鳳為圖騰,在楚人看來,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鳥。他們對鳳的鐘愛和推崇達到了無出其左右的程度。楚人認為,只有在鳳的引導(dǎo)下,人的精魂才得以飛登九天、同游八極。鳳是祝融的化身,《白虎通義·五行篇》載:南方之神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5]鸞即鳳。劉禹錫在《題于家公主舊宅》中寫道“馬埒蓬蒿藏狡兔,鳳棲煙雨嘯愁鴟”,那份有才被抑的愁苦不自覺流出。對于這一點,翻覽中唐被貶詩人的詩作,發(fā)現(xiàn)很多詩人都有“鳳”的情結(jié),如柳宗元就曾寫下“鳴鳳應(yīng)許早上天”,韓愈曾有“崩騰相排拶,龍鳳交橫飛,”(《辛卯年雪》)……以鳳喻己,暗示自己本應(yīng)振翅高飛,與眾不同,卻不幸鎩羽,沉淪于下人;以鳳喻時,遺恨時代的污濁黑暗,空有抱負卻不得施展。楚人的尚“赤”崇“鳳”送給了劉禹錫一支色彩斑斕的筆,讓他的詩歌變得更具靈動色彩。

      想來屈原投身汨羅江時,未曾想過后世會有一個“端午節(jié)”去紀念他,更沒想到后世會有許多文人騷客為這個節(jié)日寫下詩歌,而這一切都發(fā)生了。被貶朗州,又有著很深屈原情結(jié)的劉禹錫就是其中之一,一首《競渡曲》,寫出了湘川一帶端午競渡的習(xí)俗,“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想將浮彩舟?!L(fēng)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詳細地描繪了那蛟龍競發(fā),聲濤拍岸的景象,《陽山廟觀賽神》中,“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婆娑啟醉歌”,將楚地的賽神會寫的栩栩如生,不僅使人感到楚文化中的那份“巫”氣,更添加了幾分神秘。“楚水巴江風(fēng)雨多,巴人能唱本鄉(xiāng)歌?!弊屛覀兟牭搅顺说母杪?,更知道了楚人喜歌唱的風(fēng)俗。這些淳樸的民俗節(jié)日,不僅為劉禹錫的寂寥貶謫生活增添了些許的熱鬧和情趣,更使他的詩歌有了一份靈動與高雅的“俗氣”,更具生活色彩。

      另外,從劉禹錫的作品里,我們還能夠看到“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九首·其九》)這樣的描繪,說的是女子佩戴著銀釧金釵來取水,男子挎著長刀、戴著短笠去燒田。我們從中所讀出的的不僅是楚人喜愛佩飾的風(fēng)俗,更從中看出了勞動人民的辛勤、當時楚地的生活。透過這幾首詩作,我們見出劉禹錫詩歌題材領(lǐng)域上的擴展,從由大處著筆到小處落眼,對平凡生活場景作近距離的審美觀照,倍添其生動,也更具生活氣息。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楚人對“九”的推崇影響了劉禹錫的組詩創(chuàng)作。楚人十分推崇“九”,屈原就有《九章》、《九歌》,《楚辭》中有許多地方用到“九”字,如“九坑、九則、九合、九逝、九位”等。無獨有偶,遭南貶的劉禹錫在居所上就以招屈亭為鄰,其《酬朗州崔員外與任十四兄侍御同過鄙人舊居見懷之什,時守吳郡》云:“昔日居鄰招屈亭,楓林桔樹鷓鴣鳴。”同樣,看看他的詩作也會很快發(fā)現(xiàn)他的許多首組詩如《浪淘沙詞九首》、《竹枝詞九首》、《楊柳枝詞九首》等,無不以“九”為組詩之數(shù)目。正如其在《竹枝詞九首并序》中所說“昔屈原居湘沅間,其民迎神,詞多鄙陋,乃為作《九歌》,到于今荊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詞》九篇”,足見其受楚地崇“九”之影響。

      楚地的民風(fēng)民俗還有許多,其它的比方說還有喜用毛筆,在食物上喜吃苦辣酸咸的食物,喜食雞、雀、龜、鱉等等。這些在劉禹錫的詩中間有提及。但通過上面論述的幾個主要方面,就已見出源遠流長的楚風(fēng)楚俗對劉禹錫貶謫后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這些民風(fēng)民俗使劉禹錫的詩歌更具新的色彩,更貼近民眾,也最深刻地映射出他的感受。真慶幸劉禹錫遭貶后,沒有封閉起自己,而是用自己的雙眼和心靈去感知周圍的陌生,并將其融入了自己的詩歌創(chuàng)作,為后人留下了如此多姿多彩的寶貴的詩作!

      二 真情吟詠楚地古跡風(fēng)物豐富了其創(chuàng)作內(nèi)涵

      就像我們今天到了某一個地方,總會去看看當?shù)氐臍v史遺跡、名勝一樣,從現(xiàn)有的記載和劉禹錫的詩作來看,他被貶往南方后,參觀過許多地方,并且憑吊拜訪過當?shù)囟辔幌热藭r人,這些經(jīng)歷都被他寫進了詩中,成為他詩歌中頗有內(nèi)涵的人文意象。對其詩作進行通覽后,我們不妨將其從以下幾個方面做簡要描述:

      楚地文化歷史悠久,能夠標記這段絢爛歷史的就是留存下來的文化遺跡,被貶的劉禹錫或是出于排遣寂寞,亦或是出于仰慕已久,總之,尋訪楚地文化遺跡便成了劉禹錫很鐘情的一件事。我們且看劉禹錫的詩中所描寫的:“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競渡曲》)。因其住所就在招屈亭旁,想必對招屈亭定是熟悉不過了,繁鬧過后,獨對招屈亭,此景便生此情,一份蒼涼、無奈緩緩流出;他到過劉備廟,并寫下了《蜀先主廟》,“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雄渾蒼老,沉著痛快;船過松滋渡時,寫下了“永安宮外是荒臺”,又留下“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一路尋訪昭君村,憑吊永安宮?!段魅綉压拧分?,一句“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更添荒涼,面對物是人非,“人去跡猶在”,心緒萬千,他從中悟到了人世無常,進而看透了自己的遭際,心靈上的那份愁苦也得到了些許的釋然。正是這份釋然,使他沒有過多沉于嘆世傷身,而是學(xué)會了安貧樂道,平淡坦然的度過了20余年,不難想象,當年的劉禹錫該是懷著一份怎樣的心情!

      中國的文人歷來都是很尊重先人、敬仰先人的,劉禹錫也不例外,南貶后,他就曾親自憑吊過多位先人。他憑吊過屈原,有詩云: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采菱行》)。說的是在朗州,因為特殊的遭遇和處境,他靈心善感,聽到南音而心潮起伏,才有此感。在《自江陵沿流道中》,他寫下了“行到南朝征戰(zhàn)地,古來名將盡為神”。這里的名將是指三國時吳之名將陸遜、甘寧,二人皆有祠宇。劉禹錫還將先人留下的典故不時加以引用,寫過楚靈王“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他記得楚靈王好細腰的故事,其間雖夾有嘲諷之意,也不無懷想之情。不僅寫到古人,劉禹錫也寫時人,而且喜寫當?shù)禺敃r的底層人物。在其《泰娘歌并引》中,一句“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令人動容;在其《武昌老人說笛歌》中,“氣力已無心尚在,時時一曲夢中吹”,叫人撫今追昔,不勝唏噓;一支《西山蘭若試茶歌》,不僅使我們看到了僧人的好客,更見“驟雨松聲入鼎來,白云滿碗花徘徊”,令人生津。劉禹錫追尋了許多楚人的足跡,履著這些足跡,他懂得了歷史,理順了自己所走過的道路,在詩中滲入了自己的一路喜悲,滿是真情實感。

      文章前面提到了楚人是浪漫獵奇的,又加之有眾多美麗的名勝古跡,這些就成了神話傳說發(fā)生的土壤,在這種浪漫神秘的環(huán)境中,劉禹錫用這些動人的神話傳說滋潤了他的創(chuàng)作?!耙共聪娲ㄖ鹂托?,月明猿苦血沾襟。湘妃舊竹痕猶淺,從此因君染更深?!?《酬端州吳大夫夜泊湘川見寄一絕》)一首,將傳說中娥皇、女英淚染湘竹,遂成斑竹的傳說寓于其中,倍增其愁苦,添其傷感。劉禹錫還曾在《望夫石》中寫道“終日望夫夫不歸,化為孤石苦相思。望來已是幾千載,只似當時初望時”[6],動人的傳說打動了劉禹錫,故他才寫得如此凄婉美麗、溫情脈脈。楚地的神話傳說如一縷縷清風(fēng),吹動了劉禹錫的詩情、思緒,也更渲染了他的孤獨與傷感,使他寫下了這首首美麗的贊歌。

      通過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楚地所孕育的人文意象深刻了劉禹錫的詩歌,特別是他后來詠史詩的成功,使劉禹錫將詠史詩導(dǎo)向“懷古”、“述古”、“覽古”、“借古抒懷”的方向。從歷史勝跡著筆來評論史實、抒發(fā)感懷,更加深了作品的歷史感、深厚感。

      與人文意象相對應(yīng)的便是自然意象了,楚地有著秀美的自然環(huán)境,這些對劉禹錫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7],鐘嶸的這句話用在劉禹錫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對此,我們可以大致分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入手:

      楚地居南,雨是最尋常的了。劉禹錫遭南貶,這尋常的雨在他的詩中看來卻總是惱人的,“渡頭輕雨灑寒梅,云際溶溶雪水來”(《松滋渡望峽中》),雨絲輕細,灑落下來,無限愁意,無盡涼意;“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竹枝詞九首·其八》),這里的雨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煙,朦朧中,更見那份斷腸,那份悲苦凄愁;“馬埒蓬蒿藏狡兔,鳳棲煙雨嘯愁鴟”(《題于家公主宅》),“蓬蒿狡兔”、“煙雨愁鴟”,甚悲甚涼。楚雨在劉禹錫詩中所提不是很多,而且多是雨中有悲情,想來這些雨灑落時,他的心中一定正裝著無盡的哀愁。除了楚雨在劉禹錫看來愁意無限,楚風(fēng)在他看來也別有味道?!疤J葦晚風(fēng)起,秋江鱗甲生”(《晚泊牛渚》),一句白描,盡顯樸素與淡泊;《秋風(fēng)引》寫道:“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惫律砹⒂谏镲L(fēng)之中,無限落寞、惆悵,大有得風(fēng)氣之先的感慨。

      我們前面已經(jīng)論述了那抹紅“霞”,不無生動;又見“水流白煙起,月上彩云生”(《途中早發(fā)》)更是鮮活。寫及楚月,則有“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晚泊牛渚》);有“月夜歌謠有漁夫,風(fēng)天氣色屬商人”的那份恬淡與安詳;有“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連袂行”(《踏歌詞四首·其一》)的那道風(fēng)景;更有“燈下妝成月下歌”的那份美麗……翻閱劉禹錫的詩作,寫楚云楚月的實在不少,也許有一句最能概括他的吟云詠月:“樓中飲興因明月,江上詩情為晚霞”。楚云楚月,為劉禹錫帶來的不僅是詩情畫意,更有那份寄心明月的超然和作詩的興致。

      現(xiàn)在來看,可以說楚文化就是以江漢流域為根基建立起來的,江水滋潤了這片土地,更滋潤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劉禹錫被貶于這片土地之上,徘徊于楚山楚水之間,那靈動的山水給予了他無盡的詩情?!般浣逶缕降塘?,邑人想將浮彩舟”,《競渡曲》里,他看到了沅江上的那份歡騰與熱鬧;《松滋渡望峽中》時,他聽到了從三峽傳來的“巴人淚應(yīng)猿聲落”;經(jīng)過白帝城,他體會到了“白帝城頭春草生,白鹽山下蜀江濤”的那份悲涼;一句“江山朱樓新雨晴,瀼西春山榖紋生”便寫出了夔州三瀼(東瀼、西瀼、清瀼)之西瀼水的寧靜平和;“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fēng)吹浪正淘沙”,只一句,錦江的秀美,兩岸的風(fēng)景人事都有交代;寫楚水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望洞庭》了:“湖光秋雨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用比喻的手法將洞庭的秀美全盤托出,令人神往,并深深影響了后人對山水的贊語。在對楚山的描繪中,劉禹錫可謂踏遍楚地名山:《九華山并引》中一句“九華山,九華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寫出九華山那九峰依傍競秀、神采奇異的美;西塞山下,撫今懷古,無限傷感;《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中,先是渡湘水,又見回雁峰,后又“桂江東過連山下,相望長吟有所思”,山水相間,重山復(fù)水,道出那份“愁腸正遇斷猿時”的哀傷;“懊悔人心不如石,少時東去復(fù)西來”,以石喻人心,“長悔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以水喻人心,山水之間,發(fā)人深省??梢哉f,楚山楚水在劉禹錫被貶后的每一首中都能見其蹤跡,正是這秀美靈動的山水,才為劉禹錫提供了詩歌創(chuàng)作的素材,也承載了劉禹錫每時每刻的情感,成為他心靈的歸宿。

      除了在詩中寫下楚雨楚風(fēng)、楚云楚月、楚山楚水外,我們還能從他的詩中看到諸如楚雪:“楚澤雪初霽,楚城春欲歸”(《歲杪將發(fā)楚州呈樂天》);還有楚之四季,從早春到冬季都有感作,這其中又以秋最為多;……可以說,當時楚地間的千事萬物,劉禹錫都曾端詳過,并將其寫入詩中。一方面,這些自然意象感染了劉禹錫的身心,讓他找到了愁心的寄托、閑情的暫寄;另一方面,這楚地的一切充實了劉禹錫的詩歌,劉禹錫的詩歌也因包容了這楚雨楚風(fēng)的細愁、楚云楚月的浪漫、楚山楚水的感傷,而變得更加充實、生趣!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以這樣一句無可奈何之極的詩句概括了他生命中很長的一段時光(貶謫時光)。巴山楚水似乎不僅承載了他的遭際,而其中孕育的楚文化更是滲透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背負著“挾邪亂政”的罪名被貶南方,久居遐荒,壯志成空,這固然不幸。但反過來看,這給了他機會去游歷楚地,感知楚文化的魅力,擴大了生活視野,拓展了題材領(lǐng)域,使他的詩包孕了豐富多彩的楚風(fēng)楚俗,留下了值得紀念追憶的楚跡楚人。千百年后,重新翻讀劉禹錫的貶謫詩作,雖要穿越那彌漫在楚地之上的愁云悲煙,但仍欣喜劉禹錫為我們留下了一份值得紀念的財富,對我們今天的研究是有很大價值的!

      [1]胡可先.論中唐南貶詩人的屈原情結(jié)[J].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2008(2):79.

      [2]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68.

      [3]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68.

      [4]晉宏忠.略論楚文化的內(nèi)涵及其現(xiàn)實意義[J].襄樊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7(3):5.

      [5]向晉衛(wèi).白虎通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65.

      [6]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王文楚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8:124.

      [7]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6.

      (責(zé)任編校:文君)

      LiuYuxi’sRelegatedPoetryandChuCulture

      YUWei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Chu region and Chu culture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have form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Liu Yuxi who was relegated to Chu region because of “Yongzhen innovation” was influenced by some customs while he created poems, his poetry was demoted fresh colors; what he described ancient monuments made his poems have profound connotation. Describing four seasons of wind and rain of Chu region made his poems have more living breath, unfortunate experience made his poetry creation have new discovery.

      Liu Yuxi; relegate; Chu culture; custom; humanities prospect; natural prospect

      2010-12-03.

      于偉(1986— ),男,山東濱州人,山東大學(xué)文史哲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學(xué)方向。

      I207.22

      A

      1673-0712(2011)01-0076-04

      猜你喜歡
      楚地竹枝詞貶謫
      騷體詩
      成語名場面
      蘇軾的貶謫生活
      童話世界(2020年28期)2020-10-27 02:24:22
      竹枝詞
      當代音樂(2020年8期)2020-08-17 01:30:27
      書法《竹枝詞》
      黨員生活(2020年12期)2020-01-07 00:53:42
      小船兒的第一次離鄉(xiāng)
      鄉(xiāng)愁
      試論貶謫文學(xué)中的旅游因素
      《竹枝詞兩首》其一
      創(chuàng)作(2017年2期)2017-05-03 00:47:08
      竹枝詞視野下的徽商婦形象
      谢通门县| 赣榆县| 龙里县| 鹿邑县| 长宁县| 夏津县| 深泽县| 勐海县| 芦溪县| 新源县| 黑河市| 仁怀市| 奈曼旗| 梅州市| 阳高县| 内江市| 故城县| 衡山县| 金塔县| 襄汾县| 天长市| 鹤峰县| 同德县| 闻喜县| 泗洪县| 新密市| 晋宁县| 丹巴县| 六枝特区| 祁东县| 宁南县| 安顺市| 商城县| 崇州市| 德格县| 会同县| 上林县| 蓝山县| 沾化县| 连城县|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