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莉
(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xué) 文理學(xué)院英語系,黑龍江 大慶 163000)
所謂歧義是指對于一種具體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有多種理解。它是一種普遍的語言現(xiàn)象。由于英語語言本身具有豐富性的特點,所以英語中的歧義現(xiàn)象也很常見。如果我們對于歧義不能有一個全面透徹的理解,就會給我們的英語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dá)帶來極大的不便。要正確辨認(rèn)歧義,首先需要了解英語歧義產(chǎn)生的因素。導(dǎo)致英語歧義產(chǎn)生的因素主要是詞匯、句子、語境三方面,也可以說英語歧義主要表現(xiàn)為詞語歧義、結(jié)構(gòu)歧義和語境歧義。詞語歧義就是由詞語本身這個不穩(wěn)定因素造成的,結(jié)構(gòu)歧義則多是由于英語語法功能意義上的模糊性造成的,語境歧義是特殊的語言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造成的。筆者將分別從這三方面具體闡述。
(1)發(fā)音相同,拼法不同的詞(同音異形異義詞)。
例如: some(一些)/sum(總和);knew(知道)/new(新的);flower(花)/flour(面粉);sea(海洋)/see(看見);one(一個)/won(贏);sun(太陽)/son(兒子)。
(2)發(fā)音相同,拼法相同的詞 (同音同形異義詞)。
例如:No one can bear such a bear as John.
忍受 熊
(3)拼法相同,讀音不同的詞(同形異義詞)。
例如: I am reading the fashion magazine.
I read the fashion magazine yesterday.
(1)一個句子含有一個或多個多義詞,但詞性不同。
例如:Annie is very strong.
在這里strong是一個多義詞,既可理解為“強(qiáng)壯的”也可理解為“堅強(qiáng)的”。
又如:Peter passed the port yesterday.
在這里有pass和port兩個多義詞,pass可譯為“通過”或“傳遞”,port可譯為“港口”或“甜葡萄酒”,所以此句可理解為“彼得昨天通過了這個碼頭”或“彼得昨天搬葡萄酒”。
(2)句子中只含有一個多義詞,但詞性不同。
例如:The man looked hard .
“hard”若放在系動詞后做主語補語,是形容詞,意思是“嚴(yán)厲地”;若做實義動詞look的狀語是副詞,意思是“費力地”。
“所謂結(jié)構(gòu)歧義指由于句子結(jié)構(gòu)切分不同或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不同或潛在關(guān)系不同而形成的語句歧義?!迸c詞匯歧義不同的是,它是指不含歧義詞的結(jié)構(gòu)有歧義。②
(1)在定語或定語從句中。
例如:Mother waters the flower on the flowerpot which she bought yesterday.
此句中which 引導(dǎo)定語從句既可修飾the flowerpot 又可修飾flower ,因此它是一個歧義句。
又如:Please ask the monitor who will stand for our class to join the sports meeting.
此句是who引導(dǎo)的從句既可看做修飾monitor的定語從句,又可看做是ask的賓語從句。
(2)在狀語或狀語從句中。
例如:I saw John in the park.
此句中in the park 是地點狀語,這句話可以理解為“I saw that John was in the park ”或“I saw John when we were both in the park”。
又如:Please read it quickly and then copy it when you receive the message.
此句中when引導(dǎo)一個時間狀語從句,既可修飾read也可修飾copy,所以它也是一個歧義句。
(1)比較狀語從句中。
例如:I like Mary than you.
此句可以理解為“I like Mary than I like you”或“I like Mary than you like Mary”。
又如:Bill likes Linda as well as Jim.
可以理解為“Bill likes Linda as well as Jim likes Linda”或“Bill likes Linda as well as Bill likes Jim”。
(2)不定式短語引起的歧義。
例如: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此句可以理解為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kill others 或The tiger is too small to be killed by others
例如:Professor Li’s paper.
可以理解為The paper belongs to professor Li, but it is written by him.或可以理解為The paper is written by professor Li.
例如:The group-leader elected Li Ming the monitor.
此句可以理解為The group-leader Li Ming to be the monitor 或The group-leader elected Li Ming as the monitor.
例如:Please carry the book-box upstairs.
此句中upstairs可以看成是形容詞做狀語,修飾carry,也可以看成是形容詞作定語,修飾the book-box。因此這句話可譯為“請把書箱搬到樓上去”或“去把樓上的書箱搬下來”。
在英語中多數(shù)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是以-ed結(jié)尾的,現(xiàn)在分詞和動名詞是以-ing結(jié)尾的,而有些形容詞也是以-ing或-ed結(jié)尾的,這種交叉的屈折變化容易引起歧義。
例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此句中flying可看成是動名詞,與plane構(gòu)成動名詞短語做主語,譯為“駕駛飛機(jī)會是很危險的”。也可把flying看做現(xiàn)在分詞作形容詞,譯為“飛行中的飛機(jī)會是很危險的”。
這種歧義現(xiàn)象,實際是否定焦點的問題。
例如:It didn’t rain all the month.
可以理解為“全月都不下雨”或“并不是全月都下雨”。辨認(rèn)這類歧義句,主要是分清否定詞否定的是句子的一部分還是整個句子。
語言總是在一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使用的,分析語言的歧義現(xiàn)象,必須把它和它所依賴的語境聯(lián)系起來?!罢Z境”即“語言環(huán)境”,也就是“時間、地點、場合、對象等客觀因素和使用語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職業(yè)、修養(yǎng)、處境、心情等主觀因素所構(gòu)成的使用語言的環(huán)境”。③
同一個詞或句子用在不同的語境中,意義是不同的。因此,語境也是產(chǎn)生歧義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Pass the port 是一個歧義句,但若用在酒宴場合,就不會產(chǎn)生歧義,意為“給我一杯葡萄酒”。又如:I will meet you by the bank 此句中bank 是一個歧義詞,我們要弄請它是指“河岸”還是“銀行”,就必須放到前后文所涉及的語境中去。
以上是本文對于英語中歧義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重要因素的具體分析。事實上,除了本文提到的以外,還有很多產(chǎn)生歧義的因素,有些甚至超出了語言學(xué)研究的范圍。總之,英語中出現(xiàn)的歧義現(xiàn)象是非常靈活多變的。在我們的日常交際或?qū)懽髦校袝r需要避免歧義;而有的時候,適當(dāng)?shù)剡\用歧義的方式也能達(dá)到幽默的效果。所以,深層地掌握英語歧義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運用英語這種語言。
注釋:
①衛(wèi)嶺.英語的同形異義詞與歧義[J].南京師大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5,(2):112.
②熊錕.英語歧義現(xiàn)象的語義分析[J].信陽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1991,(3):101.
③高玉娟.語句歧義與語境[J].遼寧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1,(1):89.
[1]彭增安.論語境[M].上海:華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侯維瑞.Varieties of English[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