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春市婦產(chǎn)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42)
病毒性肝炎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為了解長春地區(qū)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類型及臨床特點,指導臨床診斷治療,筆者對門診收治的急性肝炎病人486例進行回顧性研究,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86例急性病毒性肝炎均系2010年1月-2010年12月長春市婦產(chǎn)醫(yī)院感染科門診病人。臨床及病原學分型、診斷標準按2000年9月西安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1.2 方法 入院后均采用抗-HAV IgM(華美生物工程公司);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華美生物工程公司);抗-HCV(沈陽惠民生物工程公司)及HEV ELISA(IgM)(北京萬泰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試劑進行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測,檢驗操作及結果判定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型肝炎感染比較 在本研究的486例急性肝炎病人中,甲型肝炎73例,占15.02%;乙型肝炎146例,占30.04%;丙型肝炎108例,占22.22%;戊型肝炎50例,占10.29%;未分型103例,占21.19%;乙丙重疊感染6例,占1.23%。
2.2 不同性別急性肝炎病例各型肝炎分布 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急性肝炎病例各型肝炎分布(n=486)
2.3 不同時間急性肝炎分布 甲型肝炎1~6月份發(fā)病62例,占全年總的84.93%;乙型、丙型、戊型肝炎全年散發(fā)。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的高發(fā)區(qū),以乙型肝炎最為多見[2]。本項研究對長春市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乙、丙、戊4型肝炎的發(fā)病情況及分布進行分析。本研究得出的結果甲型肝炎的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國內(nèi)其他文獻報道,考慮與我院收治病人的情況有關,部分甲型肝炎病人可能就診于基層醫(yī)院。另外,在本研究中,戊型肝炎發(fā)病率偏低,而未分型肝炎發(fā)病率明顯偏高,考慮原因有二:在我國戊型肝炎病毒存在1型和4型,且部分地區(qū)以4 型為主[3-4],而目前檢測試劑僅適合檢測1型戊型肝炎,所以可能造成戊型肝炎的漏診,一部分戊型肝炎被判斷為未分型肝炎;另外,可能與病人采血時間點有關,部分急性肝炎患者相關抗體尚未出現(xiàn)時進行病原學檢查,結果被歸入了未分型肝炎,由于門診患者流動性大,所以無法把他們召回再次進行病原學檢查。
甲型肝炎傳播途徑是糞—口途徑,流行季節(jié)是冬春季節(jié),本研究所得結果與此特點相符。而戊型肝炎的傳播途徑也是糞—口途徑,但本研究卻發(fā)現(xiàn)其發(fā)病特點是全年散發(fā)。近年來研究者發(fā)現(xiàn),在豬、牛、綿羊、山羊和大鼠等動物中分離到HEV樣病毒,尤其在豬的體內(nèi)分離到的HEV樣病毒其序列與人HEV有很高的同源性,提示戊型肝炎是一種人獸共患性疾病[5],這些動物可能是HEV的儲存宿主,在此基礎上,也有專家提出,戊型肝炎是否還存在其它的傳播途徑。戊型肝炎全年散發(fā)的特點可能與上述研究進展有一定相關性。
從長春市2010年急性肝炎發(fā)病情況分析來看,有如下特點:1)乙型、丙型肝炎仍是最常見的急性病毒性肝炎;2)在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明顯多于女性患者,不同類型病毒性肝炎之間,男女比例無明顯差異;3)甲型肝炎仍呈明顯的季節(jié)性發(fā)病,戊型肝炎的發(fā)病呈四季散發(fā)的特點;4)未分型的肝炎比例仍很高,故應注意定期復查,進一步明確病因。
總之,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健康,且5%~10%的急性乙型肝炎患者、50%~85%的急性丙型肝炎會發(fā)展為慢性肝炎,并可導致肝硬化、肝癌,所以正確認識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情況、早期診斷對于指導治療都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1]西安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會議.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訂[C].西安,2000.
[2]梁曉峰,陳園生,王曉軍,等.中國3歲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5):655-658.
[3]Wang Y,Ling R,Erker JC,et al.A divergent genotype of hepatitis E viru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hepatitis[J].J Gen Virol,1999,80:169-177.
[4]莊輝,李奎,朱萬孚,等.血清學標志陰性的病毒性肝炎病原學研究[J].中華內(nèi)科雜志,2000,39(9):801-804.
[5]Favorov M.Hepatitis and Liver Diseases[J].Georgia and Antiviral Therapy,200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