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平,劉 凡,楊雅娟,王 玲
(1邯鄲市第一醫(yī)院,河北邯鄲056002;2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
研究不同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異常檢出率,對冠心病預防決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我們于2007年4~10月對石家莊市成人進行血脂檢查,研究血脂異常在石家莊人群中的分布、血脂異常比例,為臨床工作提供實驗數據。
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的石家莊市機關干部、教師及企業(yè)員工共4 752例,年齡24~79(55.55±11.26)歲。其中男2 760例,占58.08%,年齡(55.85±11.28)歲;女1 992例,占41.92%,年齡(55.15±11.23)歲。肝功能異常及有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甲狀腺機能異常等病史的體檢者共計1 809例被排除本研究。
1.2 研究方法 按心血管流行病學調查研究方法手冊中的方法[1]進行。研究組成員、質控人員以及資料錄入人員在調查前經統(tǒng)一培訓,采用統(tǒng)一方法及表格。對全部受檢者進行體格檢查、X線胸透、B型超聲檢查、血生化檢查包括肝、腎功能、血脂、血糖、血常規(guī)等。病史,包括是否飲酒、吸煙、日常是否運動,有無高血壓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家族性高膽固醇、肝病史、心腦血管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病史等,以及一般情況,使用統(tǒng)一表格直接詢問或本人填寫。
1.3 血脂的測定方法 體檢者均要求在1周前不飲酒,正常飲食,不做劇烈活動,禁食12~14 h后,清晨抽取肘正中靜脈血6ml,送檢。采用CHODPAP法測定血清TC水平,采用GPO-PAP法測定TG水平,LDL-C采用Friedewald公式計算法,HDL-C采用磷酸鎢鎂—沉淀法。
1.4 診斷標準 根據2006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的新標準,TC≥6.2 mmol/L、LDL-C≥4.1 mmol/L、HDL-C<1.0 mmol/L、TG≥2.3 mmol/L,4項有1項異常者均診斷為血脂異常。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Excel2003進行數據錄入,SPSS13.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如有顯著性差異,進一步作q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血脂水平比較 見表1。由表1可見,各年齡組TC、TG、LDL-C及TC/HDL-C水平均有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的趨勢。女性TC和LDL-C均值在50歲以前低于男性,50歲以后高于男性;TG水平在男性50歲以前隨年齡增長而升高,50歲以后隨年齡增高而降低,女性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2.2 血脂異常發(fā)生率 見表2。由表2可見,血脂異常發(fā)生率隨年齡增長有升高的趨勢。TC、TG、LDL-C及HDL-C異常檢出率分別為29.86%、28.81%、38.22%及4.57%。女性 TC、LDL-C及HDL-C異常檢出率均高于男性,分別是男性的1.69、1.33及1.33倍。男性TG異常檢出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26倍。
表1 各年齡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
表1 各年齡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脂水平比較(±s)
注:與同年齡組男性比較,*P<0.05
TC/HDL-C 24~29年齡組 n TC(mmol/L) TG(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歲組男性 98 4.26±0.73 1.35±1.24 1.37±0.52 2.62±0.81 3.30±0.86女性 48 4.21±0.690.88±0.40* 1.64±0.37* 2.29±0.60* 2.65±0.61*30~39歲組男性 160 4.59±0.85 1.72±1.23 1.30±0.33 2.96±0.79 3.77±1.17女性 66 4.35±0.79*0.98±1.03* 1.65±0.36* 2.50±0.68* 2.72±0.64*40~49歲組男性 1 100 4.65±0.77 1.83±1.51 1.29±0.34 2.95±0.67 3.77±1.07女性 551 4.67±0.90 1.26±1.03* 1.60±0.42* 2.82±0.78 3.08±0.91*50~59歲組男性 660 4.83±0.81 1.65±0.85 1.30±0.30 2.95±0.71 3.84±0.85女性 522 5.18±1.12* 1.37±0.63* 1.61±0.37* 3.29±0.88* 3.30±0.74*60~69歲組男性 417 4.86±0.95 1.56±0.84 1.39±0.38 3.15±0.84 3.67±0.93女性 465 5.08±0.88 1.69±0.80 1.53±0.42 3.21±0.74 3.49±0.79 70~79歲組男性 325 4.79±0.81 1.50±0.73 1.38±0.36 3.12±0.73 3.67±0.98女性 340 5.29±0.94* 2.12±0.95*1.44±0.41 3.28±0.76 3.92±1.02
表2 各年齡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血脂異常率比較(%)
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高脂血癥的患病率逐漸增高。本研究結果表明,調查對象血脂異常發(fā)生率較高,隨著年齡增加,TC、TG、LDL-C、TC/HDL-C水平在男女兩組均呈上升趨勢,HDL-C水平男女隨年齡增加變化平緩,各年齡組女性均高于男性。這與文獻報道[2]相符。2000~2001年中國35~74歲人群血清TC、LDL-C年齡標化總均值[3]:男性分別為(4.79±0.016)、(2.81±0.013)mmol/L,女性分別為(4.89±0.015)、(2.88±0.013)mmol/L。本研究結果提示TC及LDL-C水平明顯高于上述水平。主要原因:①本研究對象為機關干部、教師及企業(yè)員工等,多以腦力勞動為主,吸煙及飲酒者占多數,工作壓力大,生活節(jié)奏快,飲食結構不合理及睡眠不足,體育鍛煉較少。②本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55.55±11.26)歲,部分為離休人員。高血脂與年齡密切相關,尤其于50歲以后,高血脂發(fā)病率明顯升高,可能隨著年齡增長,生理功能減退,代謝水平下降,導致體內TC、TG轉化能量減少而產生血脂異常,肝臟合成功能降低有關。③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活方式及膳食結構也在發(fā)生變化。人群血脂水平與膳食結構、行為和生活方式等許多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另外,一些研究還證明了我國人群中,BMI、體力活動、吸煙、飲酒等因素均與血脂水平顯著關聯。在今后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中應進一步加強對血脂異常的防治,控制膳食脂肪和膽固醇攝入,加強體力活動及改善生活方式為重點對我國人群血脂異常的防治是適宜的。
TC、LDL-C水平在男性69歲之前隨年齡的增長而上升,而在女性整個年齡階段均隨年齡的上升而增高,且女性較為明顯。雖然男性和女性LDL-C水平均有隨年齡增高的趨勢,但女性LDL-C水平隨年齡變化的程度明顯大于男性。此與亞洲心血管病合作研究結果[3]相符。女性TC和LDL-C在50歲以前各年齡組低于男性,而在50歲以后TC和LDLC各年齡組高于男性。提示醫(yī)務工作者對50歲以后女性血脂異常的關注??赡茉?①男性30~50年齡段社會活動較多,不良生活方式較女性重。②目前研究認為,女性激素對血脂代謝存在明顯有益影響。雌激素能夠升高HDL-C及TG,這可能與雌激素能夠增加肝臟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ApoA-Ⅰ的生成有關[4]。雌激素還能夠降低LDL,抑制LDL氧化[5]。絕經后女性血脂代謝紊亂傾向明顯加劇。
一些大型前瞻性研究已證實TC/HDL-C比值對冠心病有較強的獨立預測作用[6],同時還有證據表明[7]TC/HDL-C比值對冠心病的預測價值明顯優(yōu)于TC或LDL-C。本研究結果表明,TC/HDL-C水平隨年齡增高而增高;男性60歲以前各年齡組均高于女性,60歲以后呈現下降趨勢。
西方人群以高TC為主要特點,我國人群血脂代謝異常類型以高TG、低HDL血癥為主,此次調查結果與上述有所不同。本研究結果表明,全組高TC、高 TG、高 LDL-C及低 HDL-C檢出率分別為29.86%、28.81%、38.22%及4.57%。血脂異常檢出率最高的是高TC及高LDL-C。在我國人群中TC增高不僅增加冠心病的危險性而且也增加缺血性腦卒中危險性,因此將TC控制在理想水平,對這兩種缺血性心血管病的預防都有重要意義。女性高TC、高LDL-C及低HDL-C檢出率均高于男性,分別是男性的1.69、1.33及1.33倍。這與趙冬[8]的關于中國人群血脂流行病學研究相符。提示石家莊市女性的血脂患病率比較高,故對女性,今后可進一步做大樣本觀察和相關研究。
[1]鄒陽春,何秉賢,楊新春,等.新疆哈漢兩民族血脂、脂蛋白(a)及載脂蛋白AⅠ和B水平的比較與相關研究[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1,9(4):340-343.
[2]陳灝珠,金雪娟.我國人群血脂水平現狀及對策[J].中國工程科學,2002,4(11):1-6.
[3]李鵬,李勇,郭志剛.中國人群血脂流行病學研究25年回顧與展望[J].心血管病學進展,2007,28(5):776-780.
[4]Hamadech MJ,Devries MC,Tarnopolsky MA.Estrogen supplementation reduces whole body leucine and carbohydrate oxidation and increases lipid oxidation in men during endurance exercis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5,90(6):3592-3599.
[5]Manson JE,Martin KA.Clinical practice.Postmenopausal hormone-replacement therapy[J].N Eng1 J Med,2001,345(1):34-40.
[6]金小波,張莉華.蘇州大學教職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情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22(1):88-89.
[7]Kinosian B,Glick H,Garland G.Cholesterol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predicting risk by levels and ratios[J].Ann Interm Med,1994,121(9):641-647.
[8]趙冬.中國人群的血脂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74-75.